传统音乐文化融入声乐教学的探究

2022-12-30 05:55冯玲玲
普洱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流行音乐声乐传统

冯玲玲

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 阜阳 236000

一、传统音乐文化的特点

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字正腔圆,是传统音乐人对于音乐的一种审美观,更是对传统音乐进行评价的一种标准。在演唱传统音乐的过程中,字正不仅仅要求演唱者吐字清晰,并从中可以找寻出准声母与韵母的着力点。字正更多的是体现出对音乐的理解,例如演唱者对内容的理解、音乐素养的理解等。腔圆也是对传统音乐艺术性的体现,腔调的婉转与表现之间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其主要呈现在音乐的旋律上,也是对音乐表现的一种形式。在现今的音乐表演过程中,只有演唱者满足字正腔圆的基本特征,才能够更加吸引听众。此外,传统音乐文化的另一特点主要表现在音色上,通过不同的音色能够为观众呈现出不同的感觉。但并不是所有演唱者都能够将音乐中的音色展现出来,这需要演唱者使用丰富的想象力来营造出音乐的意境与情感,通过音色将自身对于音乐的感悟表现出来。

二、传统音乐文化融入声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现今,我国的高校在音乐教学中对传统音乐文化的重视程度较低,教师在教学中更多的将关注点集中在流行音乐等题材上,这导致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无法得到良好的传播,从而出现各种问题。

(一)流行音乐对传统音乐的冲击

随着现今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增强,许多国外流行音乐元素不断的进入到我国,作为国外流行音乐元素在中国得到了许多的好评,许多的年轻人喜欢并推崇流行音乐的发展。因为流行音乐的内涵更加的符合年轻人内心向往的一种发展潮流,且流行音乐强烈的节奏与音乐展现,更符合现今年轻人的审美观。

(二)学生对传统音乐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的学生接触传统音乐文化的机会是比较少的,甚至于并不了解,且我国的传统音乐表现形式,并不像流行音乐的通俗、易懂,以及富有极强的节奏感,学生在短期内并不会产生较大的学习兴趣。现今流行音乐的传播速度是非常广泛的,并且人们对其的接受程度也是比较容易。这样就会为学生营造出一种流行音乐远比传统音乐更好发展的潜在意识,提升了学生对于流行音乐的认可程度,导致高校开展传统音乐文化教学的效果较差,也增加了传统音乐进入高校声乐教学工作开展的难度。

(三)教师对传统音乐的重视程度不够

除了学生对于传统音乐认识较为浅薄外,也因为学生对于流行音乐的认可程度较高。部分学校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并没有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来加强对教师与学生传统音乐文化教学的引导与学习。这导致部分教师对于传统音乐文化教学出现敷衍了事的现象,不会花费较大的精力与时间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实际的高校音乐教学中传统音乐融入声乐教学的效果不佳。

三、传统音乐文化融入声乐教学中的策略

(一)有效地提炼传统音乐文化的特色

我国的传统音乐教学工作开展,更多注重的是对情感的表达,不同地区的音乐作品能够展现出不同的地域特色与风土人情,所以当高校要在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时,就要注重歌唱中对于情感的表达。当教师在教授一首有着比较强的民族风格的歌曲时,可以先带领学生对歌词进行多次的朗读,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歌词表达的含义与情感,并且要为学生详细的阐述歌词的原由,以及歌曲的作者、创作背景以及想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等。学生在教师的细致分析之下,可以激发起对于知识的探索欲望,继而提升对传统音乐的学习兴趣,并能够在演唱过程中将更多的个人情感投入其中,可有效地提升高校声乐教学的开展效果。引导学生学习传统音乐的唱法,目的是让学生的音乐学习更加充实,在演唱的过程中能够保持自然松弛的声线,且声音更加铿锵有力。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进行了解,从而具有针对性的开展音乐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将自己的特色声音风格展现出来。

(二)深挖学生的感知潜能

每一个人的存在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的思维不同,其对于实物的认知水平也不相同,在音乐教学中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也是不同的。在开展高校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些专业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沉入到音乐的鉴赏中,可以是关于音乐的创作背景、表达的主要思想情感等。学生带着问题投入到音乐鉴赏的过程中,可以激发出自身的感知潜能,从而在演奏中能够带着自己的感知进行表演。另外,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每个学生制定出符合其音高、音调或者加强节奏的音乐教学方案,保障学生在掌握专业音乐知识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的深入了解传统音乐中所含有的韵味,不断地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艺术修养与文化修养。

(三)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高校在开展声乐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开展传统音乐文化教学,还需要不断地提升教师的声乐专业素质教养。在开展声乐教学的课堂中,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更多的传统音乐文化专业知识,还要对多种多样化声乐教学模式进行运用,保障学生能够熟练地掌握到传统音乐的发声技巧以及演唱技巧,可以通过音乐的学习了解到不同民族的音乐特点。教师自身需要有着非常全面的专业修养,可以更加充分地了解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将自己对于音乐的情感带入课堂,促使学生实现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感知与体会,更好地带领学生开展渗透式的传统音乐文化学习。

(四)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传统声乐教学中,声乐教师向学生讲授有关声乐的理论知识及技能是声乐教学的主要内容。因此,声乐教师容易忽视学生学习声乐过程中个人情感以及学生的主观意愿,导致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主动性,甚至对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音乐作为一种独特表达方式,可以将表演者以及创造者的思想情感表述出来。为了有效地将传统音乐文化与声乐教学过程融合,声乐教师应该注意从学生的角度着手,将学生作为整个活动的中心,对学生的思想认知以及情感有充分的了解,然后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这样可以使学生深层次明白传统音乐文化的意义。比如说声乐教师向学生讲授音乐知识的时候,在讲授这首音乐之前先向学生介绍这首曲子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当时的思想情感,作者创作音乐时候的环境等。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歌曲的历史背景以及文化内涵有深层次的了解,更好的辅助学生在学习声乐的时候深刻理解传统音乐富含的文化,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五)音乐文化与音乐感知的融合

由于大学生开朗的性格以及广泛的爱好,每个学生主体掌握声乐的知识水平差异性较大,还有不同学生拥有不同的性格,导致声乐教师在声乐教学期间学生的音乐感知力也各有差异。然而对大学生来讲,不管了解多少传统音乐知识,对传统音乐的理解都是不全面的。因此在高校的声乐教学中,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传统音乐文化知识的时候,还要重点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指引学生积极学习传统的音乐文化知识。声乐教师还可以按照学生不同的学习程度,给学生传授富含趣味性的传统音乐内容,设计一些针对性强的作业。在学习音乐之前,可让学生借助自己喜欢的方式搜索歌曲的背景、作者创作歌曲的情感、作者当时的情绪等,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深入研究音乐的特点以及音色的区别,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时候可以与课堂教学相融合。还可在课堂上开展传统的音乐作品表演活动,带领学生深入分析声乐作品,并且使学生可以在表演以及自身实践中深入理解作品的含义。在音乐课堂上,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感知作品节奏、音色以及曲子的调式等,确保学生可以全面地感知音乐。对于大学生来讲,学习声乐就必须深层次体会传统音乐文化,因为只有在传统音乐文化的熏陶中感知更深层次的音乐内涵,才能更好地提升自身的音乐知识技能。

四、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价值

(一)促进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

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都是来自于劳动人民的生活,甚至于是对传统文化发展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学生可以在音乐的学习中,加深对中国的历史发展进行深入的了解。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表达的一种形式。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通过欣赏与传唱的方式,促进对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让人们能够清楚的认识到我国的悠久历史发展。学校在开展声乐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当地的实际发展情况,重视民族音乐教学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融合,不但促进对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弘扬,也提升了学生对不同音乐的情感了解,强化高校声乐教学开展的质量与效率,并实现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发扬。

(二)提升高校声乐教学质量

作为一个多民族、多特色文化融合发展的国家,不同民族之间有着不同的音乐风格,由于国外音乐元素的进入,导致我国现今的音乐教学风格非常的单一,影响现今的传统音乐教学活动开展。在高校的声乐教学过程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在丰富声乐教学形式的同时,也丰富了教学工作开展的内容,为学生的声乐学习开展添加了更多的探索性与趣味性,促进了我国声乐教学工作的开展。

(三)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对人才需求的增加,应该遵循发展的规律,积极地宣传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并深入地对传统音乐文化中蕴含的精华进行研究,反哺教学从而增强学生自身对于历史文化的认知,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及爱国主义精神。学校也可以通过举办传统音乐文化节等方式,提升学生审美水平,促进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与创造力不断提升,推动综合素质的不断发展。

五、结语

传统音乐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今我国音乐事业的不断发展,逐渐的呈现出强大生命力。我国现今音乐教育处在不断的改革中,高校声乐教学的整体模式呈现出较大变化,并且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有着较高的要求。传统音乐文化在音乐教学中仍然有着较高的指导及应用价值,所以,声乐教学与传统音乐文化的结合成为了高校音乐教学的趋势。这就要求在开展高校声乐教学时,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熏陶,为学生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不断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猜你喜欢
流行音乐声乐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流行音乐里的新国潮
流行音乐对初中音乐教育的影响及策略研究
探究流行音乐编曲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那英 流行音乐的时代见证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