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传统饮食资源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研究

2022-12-30 07:35王晓雨谢英哲佟立爽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34期
关键词:满族吉林省饮食

魏 登,王晓雨,谢英哲,佟立爽

(吉林农业科技科学院 食品工程学院,吉林吉林 1321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多元化、原生态、文化特色浓郁的地域性食物资源的需求和偏好程度正在提高,具有民族特色的食物资源正成为人们消费的热点[1]。吉林省是满族的发源地之一,满族人口众多,食物资源丰富,传统食品种类众多,饮食习惯独特,具有典型的地域文化特征[2]。长期以来,满族人形成了特殊的饮食文化特色,其中融合了游牧、农耕、渔猎、草原和森林等文化要素的满族饮食文化,同时因丰富的食物资源,形成了众多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经典食物[3-4]。经典的食物资源及其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特色饮食文化本身就是一种优质的旅游资源[5-6]。传统的饮食文化和饮食资源是地域性旅游的重要要素之一,能够满足旅游消费者对“食”的需求,成为构成旅游要素的首要条件,同时传统饮食文化和饮食资源作为一种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正成为旅游产业的一种新形态[7]。因此,本文以吉林省满族传统饮食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视角,通过对满族传统饮食文化资源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科学的对策,以期为满族优质饮食资源的产业化以及饮食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吉林省满族区域性分布统计分析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统计结果以及吉林省行政区划分布情况进行统计(见表1),可知吉林省四平市现有满族自治县1 个(伊通满族自治县)、满族镇1 个(叶赫满族镇),长春市1 个满族乡,吉林市1个满族镇、4 个满族乡,松原市1 个满族乡,公主岭市2 个满族乡,延边州珲春市2 个满族乡,梅河口市1个满族乡,通化市2个满族乡,辽源市1个满族乡。整体呈现出散点式分布的特征,除伊通县为满族自治县,其余各县市均为满族或与朝鲜族、蒙古族、锡伯族混居的乡镇,整体上看,吉林省满族分布呈散点式分布状态,这种分布特点与历史发展、民族文化、农业发展、宗教信仰以及民族融合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形成了今日吉林省满族分布的主要形态。

表1 吉林省满族区划分布统计表(县/乡镇)

2 满族饮食资源自然状况分析

长期以来,满族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靠山吃山、靠地吃地”,东三省地区丰富的食物资源滋养了满族人民,满族人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资源获取方式及饮食文化,产生了无数经典饮食品种。由表2可知,吉林省满族饮食资源丰富,品种繁多,食物种类由四大部分构成,包括主食、菜品、点心和饮品,其中主食以米面及杂粮制品为主,细粮和粗粮间杂;菜品种类极为丰富,除狗肉外,满族人喜食各种畜类、禽类、野生动物山珍、野生植物山珍、新鲜时蔬、菌类、豆制品类、江河湖鱼虾类、腌渍类以及昆虫类等原料制成的菜肴,制作以炖、焖、煨、烩、煮、烧、炸、烤、炒、涮和汆等方法为主,融合了蒙古菜、鲁菜技艺;点心则以甜酥松软为特色,以烘烤、炸、蒸、煎等方法为主,其中萨其玛为点心中的名品;饮品分茶饮及酒类,满族喜好各种茶饮,茶饮制作方法独特,多以果蔬和粮食为原料,采用榨、酿、调配和发酵方法,营养健康,风味浓郁;酒类则以高度烧酒、低度米酒、果酒和泡制药酒为主,男性喜好饮酒,与北方的寒冷气候有一定关系。

表2 吉林省满族饮食资源自然状况统计表

从食物种类、主要代表性的品种、食材的种类、来源及加工方式来看,满族居民食物类别较多,品类极其丰富,这与吉林省特殊的地理条件相关,白山黑水、土地肥沃,为其饮食文化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食材种类直接反映出当地农业、养殖业得天独厚的条件;食物加工方式既有简单粗放的东北式豪迈也有精细复杂的鲁菜影子,尤其是粗细粮的搭配,在整个中国地方饮食流派中独具一格。

3 满族饮食资源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3.1 饮食资源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内涵研究

3.1.1 饮食资源是特殊的旅游资源

满族优质的饮食资源包含典型的地域特色、丰富的品类、深厚的文化、民族性的技艺以及宗教和习俗的影响等特征,反映出一个地区或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稳定的饮食文化,是文明的缩影,是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也可称其为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它具备了旅游资源的一切特质和要素。满族优质的饮食文化是一种文化旅游资源,体现了满族饮食在原料获取方式、原料初加工、原料精加工、熟制过程和食用方法等方面的技术性和艺术性,也体现出满族人的饮食从萌芽、形成、发展和繁荣到现代化整个发展历程中凝结的智慧结晶,游客能够从好奇、了解、理解到共鸣、共情,产生愉悦的旅游体验。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目前吉林省较为成熟和有名的查干湖渔饮食文化旅游就是成功的案例,每年吸引无数的游客来到松原查干湖体验冬捕及鱼宴,成为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饮食文化于一体的旅游新形态[8]。

3.1.2 饮食是旅游产业的首要要素

旅游活动要素包含了“食、住、行、游、购和娱”,以“食”为首,研究表明,在旅游过程中,多数游客将40%的收入用于饮食消费,旅游景点的饮食理念、功能、运作和开发会直接影响游客的心理体验和评价态度,因此,旅游活动与饮食活动密切相关,特色饮食文化是吸引游客的关键因素之一[9]。旅游资源开发必须考虑饮食服务能力这一要素,即满足旅游者对“吃”的需求和要求,提升饮食服务接待能力,同时满足旅游消费者住、行、游、购和娱的需求,提升地域性旅游的品质。旅游活动离不开饮食活动,饮食活动是构成旅游活动的首要因素,同时优秀的饮食文化资源本身就是优质的旅游资源。打造满族传统特色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品牌,完成对满族传统饮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使满族特色饮食文化旅游成为旅游产业中新的增长点,能够促进旅游产业整体发展,有效增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及文化传播效益[10]。

3.2 满族饮食资源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研究

3.2.1 坚持科技创新,推动满族传统饮食资源的产业化

产业化是满族传统饮食资源开发的必由之路。①从饮食材料选择上进行创新,突出满族地域特色饮食的生态性转化,即满族饮食资源的原料来源应凸显原真态、原生态和绿色化,既符合国家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也更体现出满族饮食文化旅游现代化开发的可持续性。②在制作技艺上,应仿古显今,重现或模仿满族传统、原始的饮食加工技艺,使色香味形质器意上的艺术性要求结合现代化的加工设备和方法,表现出制作技艺的趣味性、历史性和现代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年轻人口转移至城镇,农村传统的饮食制作技艺正面临着无人传承而逐渐消失的窘境,尤其是具有长期历史发展的特色食物制作技艺亟需得到传承和创新,这不仅是文化技艺的传承,更是打造满族饮食特色旅游资源的内在和外在要求。③在呈现方式上,改变传统饮食的呈现方式,向消费者的旅游体验式方向转化,满足旅游消费者在饮食消费中的体验式需求。满族长期形成的渔猎文化、游牧文化、森林文化和草原文化中最具风情的就是饮食文化。例如,消费者可亲身体验冬捕,参与或观摩传统的鱼宴制作,再享用特色的冷水鱼美食;也可亲身体验草原放牧,体验具有满族风情的游牧乐趣,骑马观看草原风光,在草原上参与宰杀牛羊、户外烧烤、篝火舞蹈等。④紧跟食品科学技术发展的驱动,推动满族优质的传统食物加工方式向现代化、科学化、标准化与智能化转化,适应更广泛的多元消费主体的需求,有力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近年来,人们对便捷化、快速化、即食化的食品需求越来越广泛,并因此出现了预制食品这个新兴产业。吉林省满族具有丰富的食物种类,探索如何将传统食物利用现代化加工方式实现传统食物的标准化加工,形成预调理食品,既可为当地旅游业发展提升饮食服务能力,传承和创新传统食物加工技艺,也能为旅游者提供礼品,共同促进旅游产业与饮食产业的有机融合发展[11]。

3.2.2 融合冰雪旅游产业,打造满族特色饮食品牌

冰雪产业已逐渐成为吉林省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冰雪旅游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随着吉林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壮大,饮食服务存在不足的弊端逐渐成为影响冰雪旅游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提升特色饮食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质量对冰雪旅游产业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打造特色饮食文旅游资源开发品牌,完成对传统饮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使满族特色饮食文化旅游成为冰雪旅游产业中新的增长极,成为传播吉林省满族文化的名片。冰雪产业背景下满族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策略具有现实的可选择性和可行性,可有效增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及文化传播效益。

3.2.3 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满族乡镇特色饮食文化旅游产业

满族的食物资源、饮食品种、饮食习惯、地域文化、旅游的形式及其他产业优势等存在差异性,必须坚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乡镇具有浓郁地方风情的特色饮食文化旅游产业。①政府可进行整体性规划,引入多元化投资渠道,打造雪乡农家饮食服务,以当地已有的雪乡旅游产业为依托,结合当地饮食资源特色和饮食风俗习惯,统筹安排,培训当地农民的烹饪技艺,将传统食物加工得更精美,形成规模化和特色化的雪乡农家美食产业,推动乡镇经济社会发展。②利用满族聚居乡镇优越的草原、森林、江河湖库环境,开发并再现满族传统的渔、猎、牧体验式饮食文化旅游,形成集骑射、观光、烧烤和篝火舞蹈的草原饮食文化旅游;集森林山野菜、蘑菇、野果采摘与食物加工于一体的森林饮食文化体验式旅游;以江河湖库为中心形成捕捞、垂钓及鱼类食物加工和食用的休闲式饮食文化旅游。③以满族传统饮食文化展览会、满族风情饮食街、满族饮食文化旅游节等形式进行整体规划建设,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饮食旅游品牌。地方政府、社会投资或民间行会组织可通过充分调研、考察,打造满族饮食文化博物馆、满族饮食文化展览会、满族美食烹饪大赛和美食旅游节等活动,形成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美食文化旅游产业。④以旅游为依托,开发低中高不同档次的具有满族特色的礼盒食品、饮食文化宣传工艺品及其他形式的加工食品,为游客提供形式丰富、便于携带的满族特色食物礼品。

4 结语

对吉林省满族人口在空间上的分布及满族居民的饮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吉林省满族人口众多,在空间上呈散点式分布的特征,满族人的食物资源极其丰富,种类繁多,加工方法多样,体现出满族饮食资源的丰富和饮食文化的厚重。优质的饮食文化资源本身就是特色的旅游资源,饮食需求也是旅游的首要要素,因此进一步分析了满族传统饮食资源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内涵,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满族传统饮食资源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

猜你喜欢
满族吉林省饮食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春节饮食有“三要”
饮食如何搭配才健康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新宾满族歌舞音乐创作及时空表述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
何为清淡饮食
让满族剪纸艺术走向辉煌是我一生的追求
改成汉族的满族人
健康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