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教与学的现状分析与路径突破

2022-12-31 10:06张斯洋北京市西城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教与学英语课程双减

张斯洋 _ 北京市西城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学校坚持学生为本、回应关切,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障学生休息权利,整体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如何在实际教育教学中保持并提升教育质量,是教师需要不断思考和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基于“双减”政策实施以来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反思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打破教与学的传统困境,切实提升教学质量,探索学生全面发展的新途径。

1.问题提出:英语教学中教与学的现状分析

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与学给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的发展造成了障碍。一是教学存在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现象,容易造成学生“被动式学习”,逐渐丧失英语学习兴趣。二是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锻炼力度不够,很难构建自身的语言逻辑系统。三是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将学生英语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忽略了学科间的融会贯通,割裂了英语学习与生活实践的关联。为了解决传统英语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教师需要突破教与学的现状,变革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

2.困境破解:英语教学中教与学的路径突破

英语教学要遵循学生发展规律。《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教学的开展要考虑学生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遵循学生的年龄、认知和语言发展的规律。为了帮助学生顺利适应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在一年级新生入学时,笔者不仅关注了学生语言知识层面的衔接,还关注了学生在能力、习惯、方法等各方面的衔接。通过问卷、访谈等多种方式获取了学生的相关数据,分析、总结学生的学习基础和个体学习特征,并据此明确一年级学生语言发展水平的侧重点,做好教学规划,更好地落实“零基础、零起点”的要求。

以英语戏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拥有丰富的英语戏剧活动经验,迄今为止,成功举行了八届英语戏剧节。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英语学科开展了将戏剧元素引入课堂教学中的系列研究。充分的课堂实践证明,英语戏剧课对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和提升英语语言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学生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世界提供了平台和机会,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英语综合实践突破学科壁垒。英语课程内容由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要素构成。围绕这些要素,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活动,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在义务教育阶段不断发展。因此,为了落实“双减”政策,达成全面育人的目标,英语教学应不仅围绕语篇及语言知识开展,更应该利用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多种活动方式打破英语学科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壁垒。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英语学科与美术、语文、科学和综合实践等学科进行联合教研,提出“用英语为校园中的小树挂铭牌”的活动设想,让学生除了学习语言知识和科学知识外,还能够通过实践提高艺术设计等能力。

设计分层作业满足学生实际学习需求。北京市英语学科作业设计改进的具体建议中提出,要关注作业的数量和质量,将作业设计和批改纳入备课过程,作为课堂教学的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落实教育部文件及英语学科作业设计改进的具体建议,学校英语学科在教研活动中对每一课的作业都进行了专门设计,统筹安排作业的频度、长度、广度和难度,致力于实现作业少而精,持续而有效的目的。以五年级下册第九模块为例。一是以主题为引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即英语课程内容的组织以主题为引领,以不同类型的语篇为依托,融入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学习要求,以单元形式呈现。为设计更加符合学生需求的分层作业,本模块以信件中的文化(Culture from letters)为主题,将模块划分为三个课时:第一课时侧重于语言知识技能的学习和积累,为学生信件书写和文化探究打下基础支架;第二课时为实践应用,主要是将句型放到新的情境中进行知识的内化和迁移,并自主进行相关知识体系的建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第三课时充分讨论文化差异,探讨亲情文化的重要意义。通过层层递进的三个课时,完成主题学习。二是在单元整体教学中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提出注重“教、学、评”一体化设计,将评价贯穿英语课程教与学的全过程,逐步建立主体多元、方式多样、素养导向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因此,在“双减”背景下,英语课程的作业设计同样要将“教、学、评”一体化设计贯穿始终。

以项目式学习突破教材界限。在“双减”背景下,学校创造性地提出在课后服务时段推行项目式学习。综合性项目式学习课程具有时间灵活、形式新颖、教师团队异质化、内容选择多样化等鲜明特点,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合理重组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能够实现课程教学整体育人的目的。学校低年级英语学科在学校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打破传统教材的界限,探索形成低年级英语学科特色的教学方式。比如,低年级英语学科计划在课后服务时段开设“向左走,向右走——小小英语导览员”项目式学习课程。学生以问题为导向,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介绍低年级校区布局的同时,展示校区丰富的校园活动、学生积极的学习状态。

3.未来展望:英语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发展变革

“双减”背景下,英语学科教学方式的变革势在必行。一方面,以新型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教与学成为未来教育无法回避的领域,深入研究数字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势在必行;另一方面,未来也需要对教学、作业与评价的系统设计与实施进行更深入的研究,重视分层作业设计的作用,提高教学与评价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猜你喜欢
教与学英语课程双减
楷书的教与学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教与学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