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葱:长线·烛微·拟人
——蔬菜作文之精细观察三导法

2022-12-31 17:18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教师发展中心吴丽华
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面相文身脚踝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教师发展中心 吴丽华

葱在每家每户的厨房里是常客,烹鱼煨肉都离不开它。要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葱的文章,在语文老师的想象中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然而把学生的作文收上来一看,往往会大失所望。班上五十几个学生,能写出这样的句子就不错了:“葱管儿长长的、绿绿的,闻起来有一股冲鼻的味道。家里煮鱼煮肉的时候,都少不了它来去腥调味。”就两句话,根本成不了文。如何让小学生把葱写成一篇文章,还能有属于自己的发现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长线之布排:编写长程观察“任务群”

观察,不是一个空洞的词语,不是一个短点的任务。高质量的观察,需要对程序和方法进行具体化的设计。这种设计,是建立在教师抢先一步进行全息观察的基础上的。唯有这样的设计,才能为学生指出一条可走、最优的观察之路。

(一)用“全感官”靠近,做葱球之扫描

葱球很有趣,值得一观。我让学生先观一观形状——球。再观一观它的“颜色”:外面第一层,学生说是“棕黄色”,胜于琥珀;剥掉第一层,里面是深紫色,如玛瑙;剥去第二层,里面是深黑色,似香墨。颜色一层深于一层。再让学生摸一摸它的“质地”:包裹葱球的几层皮,明如塑料薄如纸。用手摩挲,这些“塑料纸”就发出吱吱的声音。再闻一闻它的气味:严密包裹之下的葱球,透出一丝淡淡的冲鼻味道。由形状到颜色,由质地到气味,全感观察之后,我让学生找来一个小巧的花盆,疏松疏松泥土,浇洒浇洒河水,正式地让葱球在花盆里安家了。

(二)用“童化法”解释,等葱叶之萌发

为葱球安好“家”之后,要求学生像老舍先生所说的那样,像好朋友似的关切它。日日观之,时时盼之,等待第一支葱叶的探头。葱叶的脑袋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们发现葱叶的脑袋不是圆圆的,而是尖尖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学生们看看结实的葱球,再看看嫩绿的葱叶,他们恍然大悟:葱叶竭尽全力从石头般结实的葱球中挤出来,把脑袋都挤扁了。这样的解释中有急迫的关心,有童话的色彩,有诗意的智慧。观察之后的童话解释是很有必要的,用诗意的光芒照亮眼前的事物是很重要的。

(三)从“消长处”悟理,观葱球之变化

笔者抛出一个问题:“这个世界物质是守恒的。葱叶在长大,葱球有什么变化吗?”进而进入葱球大小的关注期,学生每日观察,每天交流。连续观察数天后,学生发现葱球没有以前饱满了,局部“瘪”进去了;两周之后,发现葱球“瘦”了;一个月之后,他们发现葱球里面慢慢空了;两个月之后,葱球完全“坍塌”了。在捕捉了上述现象之后,我启发他们从多个角度去想:从物理的角度去想,有的学生发现物质是守恒的,葱球变小,葱叶长大,总量恒定;从童话的角度去想,有的说葱球是母亲,它无私奉献,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葱娃娃;从天文的角度去想,宇宙的多维空间或许就像一个葱球,宇宙的演变或许就像葱球长叶,至大至微往往极为相似……角度一变,眼界大开,学生的发现有了质的飞跃。其实,葱并不简单,问题是缺少长线的观察,缺少广角的发现,缺少有趣的解释。

二、细微之发现:描绘特写采集“路线图”

自然在至微中最胜。关注那些细微的变化往往会有大的突破、大的发现。对葱的观察,自然也不例外。葱的至微处何在?我们可以指导学生由颜色到花纹到质感,进行一连串的放大式的观察、童话式的发现,以及格物致知型的感悟。

(一)放大葱“踝”的颜色

葱球长叶之后,学生从大处、长处观察,这几乎是一种本能,不需要老师提醒。比如,葱叶,长长的,如同尖尖的绿手指。这是学生能够“看到”的。但是他们看不见的是那些细微的地方。比如,葱叶和葱球的连接处,由于位置较偏,往往容易被忽略与漠视。但是这些细微的地方,恰恰是最精彩的地方,最能体现观察力度的地方。为了提升学生的发现力,我们把第二阶段的观察重点放在葱的“脚踝”处。每天让学生说说“脚踝”处的颜色。教师同步拍摄照片,通过投影,将照片的细节放大给学生看,提醒学生将葱“脚踝”处的颜色和葱管的颜色进行比较,学生发现,连接葱管的地方呈现出淡绿色;连接葱球的地方,呈现出鲜紫色。此时,我让学生联想平日所学的名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个句子瞬间被唤醒了。学生兴致很高,为葱“脚”的颜色还订制了自己的名句:“近褐者紫,近青者绿。”这是对名句的活用,更是对物性的悟理;是观察后的发现,发现后的顿悟。

(二)放大葱“踝”的花纹

葱的“脚踝”不仅颜色好看,花纹也有奇美。如何让小学生读出花纹之奇美?这是个难题。但我们肯定要去寻找适合他们的方法。第一步,做出精准命名。放大花纹,让学生细致观察,并对这种花纹的独特之处进行定位,或者说加以命名。几个小组研讨过后,认定葱在“脚踝”处的花纹相当于一种文身,像一种分散看像枝条、连起来看像灯笼的花纹。第二步,联系经典阅读。哪些文学经典中提到过英雄好汉的文身,哪个英雄的文身最好看、最有名?如此,学生很快就锁定了《水浒传》中的九纹龙史进与浪子燕青。通过这一联想,学生有了新的发现:葱是蔬菜王国里的史进,是水浒英雄。这样的联想显然是观察后的一大增量。

(三)放大葱“踝”的质感

葱的“脚踝”,颜色美、花纹奇。在放大其照片之后,我们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它的质感:如果把葱当作有血有肉的人来看待,从那些先平行后聚合的纹路上,你似乎感觉到了什么?这是为学习的开放式观察提供了新的视角。于是,学生静心观察,侧耳倾听,化静为动,慢慢地有了新的发现:这些花纹是葱的血管,下面是红色的血管,往上遍布的是绿色的血管。这些关于葱“脚踝”质感的发现,是关乎自然惊奇的,充满童话般温暖的质感的。

三、品类之比较:设置拟人观照“导航台”

葱有不同的品种,尤其是南北有异。长相、体型、气质均相距甚远。作为一种全语言观察,在关注了消长处、至微处之后,还可以从大小上进行比较式的观察。

(一)从面相上比较

先比大葱和米葱的面相。让学生从面相这个角度来观察两种葱,并且各用一个词来加以概括。学生的观察结果是米葱的面相清秀,大葱的面相粗放。接着再引导学生从性别上对两种葱加以比较。根据面相的差异,学生感到米葱如女,大葱似男。这样的拟人式观察,比较式联想,让学生在观察中再次获得增量。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发现是见他人所未见。到了高年级,我们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这种与众不同的观察,富有创意的观察。

(二)从体型上比较

再从体型上进行比较。学生定向观察之后,得到的结果是:米葱很“米”,体型娇小,身材苗条,偏瘦;大葱很“冲”,膀大腰圆,体格健硕,偏胖。在完成了体型上的比较之后,可以呼应一下前面所进行的长相上的比较,二者形成一致的观察结果。体型娇小的米葱如同小家碧玉,体型硕大的大葱如同山东大汉。这样的比较,更形象,更有趣。

(三)从气质上比较

在完成了面相与体型的比较之后,可以进一步提升品类观察的品质。可选的路径是引导学生从气质上来进一步把握葱的不同韵味。可以向学生发问:你们觉得大葱更像哪一个文学形象呢?相比较而言,米葱很像哪一个古典文学形象?学生把葱的印象和文学名著中鲜明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关联,两个人物形象渐渐明晰起来:一个是娇滴滴的林黛玉,一个是豪放的鲁智深。学生们依靠集体智能还写成了一篇有趣的小文章:

葱由球生。大葱之球亦大,米葱之球自小。正所谓巨人住大房,矮人住小屋。无论大小,葱叶长出,葱球变小。看来,葱叶是葱球所变,总量恒定。葱球坍塌得越快,长出的叶子越粗壮;反之,长出的叶子则细弱。葱与人何其相似!葱有大小,人各有所爱。大汉喜欢大葱,大葱亦似大汉,比如鲁智深;淑女喜欢米葱,米葱亦似淑女,比如林黛玉。大葱喜好文身,是蔬菜中的九纹龙史进。最美是它的腿脚,那突出的红血管,彰显了他澎湃的血性;那精美绝伦的绿文身,透露了他的英雄本色。大葱有江湖气,而米葱作为淑女一族,自然不敢有文身之好。看着大葱,你会感觉到一个个绿色的火箭在快速生长,直指蓝天。大葱有豪气!

从上文可以看出,长线布排、放大至微、联通品类,是精细观察重要的三种导引法,它们对于敏化、细化、特化学生的观察是有显著效果的。我们在引导学生写蔬菜作文的时候,需要对学生的观察进行精细化、程序化的设计。写好蔬菜作文的工夫在课堂之外,在教师的写法指导之前。

猜你喜欢
面相文身脚踝
山西首例给未成年人文身被判停止侵害公开道歉
别让青春因一“文”而不值
文身
文 身
老人怎么练脚踝
一个人的面相 有他内心的模样
面相
老人多做脚踝操
面相大师
相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