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地区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发生规律初探

2022-12-31 07:49高会会朱秀红孙振军杨平俊查国贤张皛
上海蔬菜 2022年6期
关键词:斜纹高峰期甜菜

高会会 朱秀红 孙振军 杨平俊 查国贤* 张皛

(1.江苏省苏州市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江苏 苏州 215006;2.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农技植保推广站,江苏 苏州 215128;3.江苏省常熟市植保植检站,江苏 苏州 215505)

江苏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全年适宜种植蔬菜[1]。近年来,苏州市蔬菜产业发展迅速,2021年全市蔬菜播种面积达65.86万hm2、产量199.6万t,其中十字花科蔬菜约占总种植面积的1/3。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均属鳞翅目夜蛾科昆虫,是十字花科蔬菜的主要害虫,对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较大。斜纹夜蛾是一种杂食性、间隙性暴发害虫[2],主要分布在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我国各地菜区均有发生;甜菜夜蛾是世界性分布的多食性害虫,除危害十字花科蔬菜外,还危害茄果类、瓜类、豆类、绿叶菜类等30余种蔬菜[3]。上述两种夜蛾发生代次多,世代重叠,暴发性强,对十字花科蔬菜危害大,失治田块甚至绝收[4]。

为探明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在苏州地区的发生规律,2014—2021年,我们在当地常年种植十字花科蔬菜地块设置多个监测点调查两种夜蛾的种群动态,以期为科学防治夜蛾类害虫提供数据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采用昆虫性信息素夜蛾类诱捕器监测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田间种群动态,2种诱芯均为橡胶塞型,诱芯和诱捕器均由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1.2 试验方法

2014—2021年,在江苏省苏州市的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昆山市、吴江区十字花科蔬菜种植区设置10~12个监测点(根据年度间实际情况监测点数量略有变动)。昆虫性信息素夜蛾类诱捕器放置高度以诱捕器进虫孔距地面1.0~1.5 m为宜,15 d更换1次诱芯,由专人定期记录诱虫数量并清理诱捕器。

2 结果与分析

2.1 2014—2021年苏州地区斜纹夜蛾的种群发生动态

2014—2021年苏州地区斜纹夜蛾的种群发生动态见图1、表1、图2。

图2 2014—2021年苏州地区不同监测点斜纹夜蛾诱集量

表1 2014—2021年苏州地区斜纹夜蛾月诱集量

图1 2014—2021年苏州地区斜纹夜蛾的种群发生动态

由图1可以看出,不同年份间斜纹夜蛾的诱虫高峰期基本一致,每年有4~5个诱蛾高峰期,高峰期多集中在秋季,最大高峰值出现在9月中下旬。其中2014年斜纹夜蛾于4月1日始见,全年出现5个诱蛾高峰期,最大高峰期出现在9月1日~10月6日(7 d单瓶诱虫量为16.72~190.84头),9月22日达最高峰值,10月27日为次高峰值(7 d单瓶诱虫量为189.05头),随后种群数量下降;2015年斜纹夜蛾始见期为4月15日,稍晚于2014年,全年出现4个诱蛾高峰期,前期诱虫量增长缓慢,8月25日~9月29日诱虫量较多(7 d单瓶诱虫量为31.19~332.67头),9月8日达最高峰值,随后虫量有所下降;2016年斜纹夜蛾于4月18日始见,全年出现4个诱蛾高峰期,8月11日~9月29日为高峰期(7 d单瓶诱虫量为3.90~432.14头),9月1日出现最高峰值;2017年斜纹夜蛾始见期为4月7日,全年出现4个诱蛾高峰期,8月23日~9月22日出现最大高峰期(7 d单瓶诱虫量为33.9~253.22头),9月15日出现最高峰值;2018年斜纹夜蛾始见期为4月1日,全年虫量低于前几年,8月25日~9月15日诱虫量较多(7 d单瓶诱虫量为34.67~116.27头),最高峰值出现在9月8日;2019年斜纹夜蛾始见期为4月4日,7月14日~10月31日为最大高峰期(7 d单瓶诱虫量为6.25~156.98头),最高峰值出现在10月6日;2020年全年诱蛾量低于其他年份,4月1日始见,全年诱蛾量集中在7月19日~10月6日(7 d单瓶诱虫量为14.60~67.28头),最高峰值出现在9月15日,随后诱虫量逐渐下降;2021年斜纹夜蛾始见期为4月1日,诱蛾量集中在8月11日~10月31日(7 d单瓶诱虫量为21.13~118.34头),最高峰值出现在9月15日。

由表1可知,2014—2021年年度间斜纹夜蛾的诱集量差异较大,2015—2020年诱蛾量呈逐年降低趋势,2021年诱蛾量略上升;每年4~6月诱蛾量较低,7~8月诱蛾量迅速增加,9~10月达诱蛾高峰期、占全年诱蛾量的40%~75%。2015年全年斜纹夜蛾诱集量最多,为20 570.91头,分别是2016年的1.23倍、2017年的1.3倍、2018年1.8倍、2019年2.09倍、2020年的2.8倍、2021年的1.86倍;2020年全年诱蛾量最少,为7 358.09头。

由图2可以看出,张家港监测点2019年斜纹夜蛾的诱集量最低,全年单瓶诱虫量为266.5头;常熟监测点2014—2021年斜纹夜蛾的诱集量大体上呈逐年下降趋势,2014年单瓶诱虫量最多,为988.33头,是2021年的4倍以上;昆山监测点2015年斜纹夜蛾的单瓶诱集量最多,为1 449.25头,随后逐年减少,但2021年有上升趋势;太仓监测点2014年斜纹夜蛾的单瓶诱集量处于较低水平,2015年斜纹夜蛾大暴发,单瓶诱蛾量上升至5 000头以上,并且连续保持3年,随后逐渐减少;吴江监测点2014年、2015年、2020年斜纹夜蛾的诱集量较大,其余年份的诱集量在5个监测点中均处于较低水平。

2.2 2014—2021年苏州地区甜菜夜蛾的种群发生动态

2014—2021年苏州地区甜菜夜蛾的种群发生动态见图3、表2、图4。

图4 2014—2021年不同监测点甜菜夜蛾诱集量

表2 2014—2021年苏州地区甜菜夜蛾的诱集量

图3 2014—2021年苏州地区甜菜夜蛾的种群发生动态

由图3可以看出,2014—2121年苏州地区甜菜夜蛾的发生期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诱蛾最高峰值多出现在9月上旬。其中2014年甜菜夜蛾始见期为4月3日,全年出现2个诱蛾高峰期,4月3日~7月14日虫量较低(7 d单瓶诱虫量为0.22~12.61头),7月21日~10月20日虫量较高(7 d单瓶诱虫量为12.8~47.89头),最高峰值出现在8月18日;2015年甜菜夜蛾诱集量稍低于2014年,全年出现3个诱蛾高峰期,前期虫量较低,7月7日~10月27日诱蛾量较多(7 d单瓶诱虫量为9.05~37.85头),最高峰值出现在9月8日;2016年甜菜夜蛾始见期为4月12日,全年出现1个诱蛾高峰期,前期虫量增长速度较慢,8月14日开始迅速增长,9月1日达最高峰值(7 d单瓶诱虫量为411.11头),随后诱蛾量迅速下降;2017年甜菜夜蛾于4月22日始见,晚于其他年份,全年出现3个诱蛾高峰期,诱蛾量集中在6月30日~10月20日(7 d单瓶诱虫量为6.83~57.73头),最高峰值出现在9月15日;2018年甜菜夜蛾于4月4日始见,全年出现2个诱蛾高峰期,7月21日~10月20日诱虫量较多(7 d单瓶诱虫量为9.08~29.35头),最高峰值出现在9月8日;2019年甜菜夜蛾于4月3日始见,全年出现3个诱蛾高峰期,4月3日~7月21日诱虫量缓慢增加,7月28日~10月31日诱虫量快速增加(7 d单瓶诱虫量为10.13~44.93头),最高峰值出现在9月1日;2020年甜菜夜蛾于4月1日始见,全年出现3个诱蛾高峰期,8月11日~9月22日为诱蛾高峰期(7 d单瓶诱虫量为25.60~65.55头),最大峰值出现在9月1日,随后诱蛾量迅速减少;2021年甜菜夜蛾于3月30日始见,为8年中始见期最早,8月25日~9月8日诱蛾量较多(7 d单瓶诱虫量为21.67~45.74头),最高峰值出现在9月1日。

由表2可知,2014—2021年苏州地区甜菜夜蛾诱集量年度间差异较大,总体上看,4月、5月、6月诱蛾量较少,7月诱蛾量明显增加,8~10月为诱蛾高峰期,占全年诱蛾量的61%~96%,可见,甜菜夜蛾成虫的高峰期集中在夏秋季。2016年甜菜夜蛾诱集量最高,全年单瓶诱蛾17 065.4头,分别是2014年的3.5倍、2015年的3.7倍、2017年的2.8倍、2018年的5.4倍、2019年的3.4倍、2020年的3.3倍、2021年的3.86倍。

由图4可以看出,张家港监测点2016年平均单瓶甜菜夜蛾诱集量最高,为3 308.5头,2016年以后单瓶诱蛾量迅速减少,2019—2021年诱蛾量处于较低水平;常熟监测点2017年平均单瓶诱蛾量最高,为901.18头;昆山2014年单瓶诱蛾量高于其他监测点,其余年份的单瓶诱蛾量在5个监测点中属中等;太仓监测点2014年和2015年诱蛾量较低,2016年甜菜夜蛾大暴发,全年单瓶诱蛾量达5 167.2头,之后诱蛾量均较高;吴江区监测点除2014年单瓶诱蛾量高于其他监测点,其余年份均较低。

3 结论与讨论

2014—2021年苏州市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种植区域斜纹夜蛾和甜菜夜蛾种群发生动态监测结果表明,除2016年全市各监测点的甜菜夜蛾与斜纹夜蛾的诱集量基本持平外,其余年份斜纹夜蛾的诱集量为甜菜夜蛾的1.43~4.45倍,相同年份不同监测点斜纹夜蛾的单瓶累计诱蛾量普遍高于甜菜夜蛾。可见,苏州地区斜纹夜蛾的发生量高于甜菜夜蛾。从5个监测点年度单瓶累计诱蛾量来看,近几年昆山、太仓地区的甜菜夜蛾发生量高于其他区域,太仓、吴江地区的斜纹夜蛾发生量较高,吴江地区甜菜夜蛾的发生量最低,各区域应根据两蛾实际发生情况调整防控策略。昆山、太仓地区应避免连茬种植十字花科蔬菜等两蛾寄主作物,冬季进行深耕晒垡,以降低翌年虫口基数;吴江地区两蛾发生量较低时,可采用性信息素诱杀害虫等高效、安全、对环境友好的绿色防控措施[5],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近几年,苏州地区暖冬年份较多,表现出冬季不冷、春季温暖,随着设施蔬菜产业的不断发展,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呈现早发态势,且10月以后局部区域出现两蛾危害加重的现象。下一步我们将延长监测时间,以进一步准确掌握两蛾在苏州地区的全年发生动态。

猜你喜欢
斜纹高峰期甜菜
新衣软又暖
甜菜种植与成本收益调查分析
蛋鸡产蛋高峰期短的原因
辣椒甜菜,各有所爱
当食物成为艺术创作的燃料
豌豆抗白粉病资源田间评价试验
甜菜丰收
清新格纹
防患于未“燃”,温暖过冬So Easy
斜纹夜蛾生物防治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