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工作“fang”: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策略

2023-01-02 11:52洪健平
体育教学 2022年12期
关键词:工作坊研讨教研

文/洪健平

杭州市富阳区洪健平名师工作室成立于2018年2月,共有成员27位。在短短四年中,培养出浙江省教坛新秀1名,杭州市教坛新秀5名,成员共发表体育论文30余篇,课题成果20多项。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有赖于学科工作“fang”的有效运作。学科工作“fang”特指工作室研修团体在不同阶段以不同的形式参与研修,其中,“fang”在不同的阶段分别特指“坊”“舫”“仿”“访”“放”,在各个不同的“fang”中,促进学员的专业快速成长。

在实际操作中,创建学科工作“fang”一二级体系,实现老、中、青和谐对接。通过探索学科工作“fang”操作路径,形成操作策略。通过主题教研的深入开展,撬动富阳区体育教学改革,促进全区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从而培养一支高素质、创新型、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整体提高教师学术水平。

一、学科工作“坊”——组建团队,形成学习团体

这里的“坊”是指固定的位置,把人员召集起来,为大家提供一个可以研讨的地方,是学科工作“fang”的起始阶段,其目的是把团队建立起来,初步明确研究方向、内容等,实际操作中可以分两步走。

(一)组建团队,架构二级工作坊体系

组建团队是建立学科工作坊的第一步,我们将学科工作坊分为二级,第一级是核心学科工作坊,由名师工作室的导师担任坊主,负责工作坊成员的培养。第二级是区片学科工作坊,由核心工作坊成员担任导师,负责各区片体育教师的培养。通过这样的架构,实现了工作坊全覆盖,人人都能参与学习。

(二)坊内研讨,逐步提升专业素养

坊内研讨是研讨的初级阶段,主要是在导师的引领下,通过专题讲座学习前沿的理论知识,通过录像课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技巧,通过坊内研讨课促进成员成长。在实际操作中,采取以下方式进行。

1.“一点科研”,拟定研究方向

“一点科研”是指工作坊成员根据自身的教育教学工作,寻找存在的不足与困惑,结合对当前教学的新思考,提出一个自己打算深入研究的点,并围绕这个点撰写课题研究方案,最后根据研究方案进行课堂实践。

例如,在“一点科研”的操作中,工作坊开展了“科研金点子”评比活动。第一阶段,寻找“金点子”。在这一阶段主要通过专题讲座,告诉教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选题。第二阶段,撰写课题方案。这一阶段主要通过专题讲座,告诉教师如何撰写课题方案,并指导如何撰写小课题方案。第三阶段,评比“金点子”。在这一阶段主要是导师对各个课题方案进行评比,选出优秀的评为金点子,并推到区市评比,对不足的点子进行修改。

通过“一点科研”,让工作坊人人都有研究的课题,为整体科研能力提升埋下伏笔,后期涌现出很多的科研“能手”。

2.二度设计,优化教学设计

二度设计是工作坊成立初期磨课时使用的一种教研形式,要求工作坊每一位成员听完课后都要提出自己对课的二度设计,帮助改进教学,从而实现从单纯的教学实践走向有层次、有深度的教学研究。在实际操作中,二度设计不是简单的说几句,而是有计划、有目的、有模式的教学研究形式。即在一次教研活动中,观课教师要从看、听、思、记等多种维度相结合观察课堂教学,针对教学的优缺点进行相应的思考与记录。听完课后,听课者和执教者齐聚一堂,深入剖析本节课的重要环节,就课论课,对教材实质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思考,将听课者发现的不足,在探讨论证中一一解决,最终实现对本节课的教学重构。

二、学科工作“舫”——互动交流,汲取百家之长

后,参与活动个各个工作坊一起进行教学展示,并以课例为载体,在观摩的基础上对课再次进行分析,优化教学组织与教学策略,形成最合理的教学设计。

这里的“舫”是指不固定的位置,当工作坊在自主研讨一段时间后,各个核心工作坊成员都掌握了研修模式,就可以带领二级学科工作坊在任何空间以任何形式进行相互交流,带动二级学科工作坊成员的专业成长。

(一)沙龙阅读,分享理念

专业成长离不开阅读,它能开阔我们的视野,解除思维的禁锢。为了能让更多的人接触到不同的知识,在二级工作坊之间进行了“沙龙阅读,分享理念”活动。整个活动由二级工作坊的坊主相互沟通,定好时间、地点、人员等。在实际操作中,首先各成员利用空余时间对书籍进行粗读后再精读,做好相应的笔记。其次,每位成员做好分享的PPT,写好自己的阅读感悟。最后,大家在沙龙分享会上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

(二)同课异构,观点碰撞

同课异构意思是同一节的内容,由不同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自己备课并上课。首先,由参与活动的各个二级工作坊坊主相互商定教研主题和教学内容。其次,由二级工作坊的坊主带领整个团队进行多次磨课,展示出自己小组的智慧。最

三、学科工作“仿”——模仿名师,提升教学能力

这里的“仿”是指模仿的意思,是学科工作“fang”的第三阶段,主要是工作室成员模仿名师的课进行教学研讨,以提升每个成员的课堂教学能力,转变教学理念。在实际操作中以录像课研讨和观摩课研讨为主。

在录像课研讨中,以全国优质课和浙江省优质课为素材资源,工作室成员通过观看、议课、构课、仿课四个环节进行。首先在看课之前,坊主会把成员分成六个组,有记录练习时间与环节时间的,有记录评价内容与次数的,有记录教学语言的,有记录练习次数的,有记录练习环节的等,并要求各个成员在集中研讨之前看完录像并做好相应的记录。接着在研讨之日大家一起议课,分观察点的形式逐一展开讨论,重点说值得借鉴的位置。议课结束之后,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一起重构本节课,保留教学亮点与借鉴教学风格。然后,各位成员回到学校模仿这节教学重构的课,最后,再一起集中展示这节课。通过这样的形式,能够让成员真正明白名师为什么这么设计,更好地理解别人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实现学以致用。

四、学科工作“访”——跨区交流,促进专业发展

这里的“访”是指访问的意思,即“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教学交流形式,在实际操作中以跨区域的工作室交流为主,希望通过这些交流活动,丰富成员的眼界,碰撞思维的火花。

(一)跨区交流,取长补短

跨区交流主要是跟嘉兴南湖的曹强名师工作室团队交流,在实际交流中前,坊主会与曹强老师商量活动主题,选定教学内容。然后每个工作室各选派2名老师执教,在参与研讨前工作坊会先进行坊内研讨,争取把课做到最优。在交流中,首先4位老师先上课,再说课。然后是组员进行议课,提出一些问题让上课教师回答。最后是曹强老师对各节课进行点评,将课的理念呈显在大家面前。通过这样的教学交流,有效发展了青年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增强他们对体育课堂的理解。

(二)联盟研讨,共同发展

联盟研讨是指以坊主或教研员为牵头人,大家组成一个教学联盟,每年定期开展有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探讨教学疑难问题,让所有成员在研讨中进行思想交流,学术分享,让每位参与活动的教师都能有所收获。

目前形成了五地区教学研讨联盟,领头人分别是富阳区、临安区、江干区、余杭区、桐庐县的教研员。每年的春天,联盟都要进行一次教学研讨,涉及小学和初中的课堂教学交流,为了节约时间,每次活动都有固定主题和固定内容,采用教学片段的形式进行,以期在一次活动中解决多个疑难问题,传递教学新思想。

五、学科工作“放”——结合特长,形成教学特色

“放”是指解除约束,得到自由。这里的学科工作“放”是指让工作室的成员根据自己的特长、特色,结合前期的模仿与交流,形成自己的特色。在实际操作中,采用自我分析与定位—确定自己的教学理念—确定自己的教学风格—在实践中形成风格。学科工作坊中教学能力突出的老师,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长远的规划,根据自己的性格与特长确定自己的教学理念,并在自我理念的指引下进行教学实践,不断充实自己,最后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六、结论与思考

学科工作“fang”的本质是借助当前团队管理的先进理念、原理、技巧等引领教师团队建设,依据团体动力学原理开展基于沙龙式的教研活动,并借此实现教师专业的分层发展,促使成员在教研活动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教学行为、改善教学理念。

(一)学科工作“fang”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载体

学科工作“fang”是以教师培训机构为管理支撑,以教师自发的内在需求为核心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在各级工作“fang”中,大家职责分明,各成员基于团队管理落实个人负责制,特别强调个人负责制下的团队绩效。首先,学科工作“fang”的坊主是领衔人,是活动的召集人,在教研活动中起到相当大的责任,是开展各类活动管理的关键要素。其次,自主参与是活动的保证,各个“工作fang”的工作条例是约束。最后,学科工作“fang”的活动成果,是活动的动力。“工作坊”在强调所有人员共同进步的同时,更要求在一定范围内起到辐射作用。

(二)学科工作“fang”是教师专业互助发展的新型学习组织

与传统的培训与单纯的导师制相比较,学科工作“fang”以主题式教研、同课异构、同课同构、跨区域研讨等活动形式,让教师有更多获取新知识的机会。在学科工作“fang”这个培训组织中,每一次活动都能引发教师观点的不断碰撞,让教师在分享知识经验的同时育人创造出了更多的新知识,让更多同行获得了专业上的发展,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富有思想的优秀体育教师。因此,学科工作“fang”也是教师专业研究、相互交流、不断学习的发展场所。

(三)学科工作“fang”为教师专业提供形式多样的培训方式

学科工作“fang”的培训形式多样,它为教师适时适地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专业发展需求。在实际的研修过程中,一般采取理论学习与实践研究,通过学科工作“坊”、学科工作“舫”、学科工作“仿”、学科工作“访”、学科工作“放”等实践策略,让各个成员最大程度地实现多渠道、多形式、多主体地积极参与,迅速形成培训合力。

(四)后续思考:学科工作“fang”的继续研究方向

学科工作“fang”的具体实施,也带来了很多后续研究方向的调整启示。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应该研究而由于其他原因未进行研究的问题,已经研究但由于条件限制未得出结论,还有一些需要和同行商榷的问题。

没有不想成功的教师,缺的只是机遇。没有管不好的教师,只有不善管的校长。学校的保底行动是,让最普通的教师都有用武之地;提升行动是,快速启用有能力、有才华的教师。即便是交流,也不要让人感觉是被淘汰了,而是去了最适合的地方。工作“fang”如何尽可能引领每一位青年教师找到一个适宜自己的位置(或是新突破口),不一样优势的教师能够走上不一样的成长之路,这是学科工作“fang”建设需要解决的后续研究方向。

猜你喜欢
工作坊研讨教研
工作坊模式下汽车保险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朗智无界 盛享未来——与朗盛聚合物添加剂业务部的深入研讨
艺术管理国际工作坊暨公共艺术与城市发展高峰论坛圆满落幕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名师工作坊促农村教师成长
水运发展与专业研讨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赫山区小学语文工作坊促教师专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