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林果产业机械化生产现状及对策建议

2023-01-03 16:09山东省滨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赵恒章曹龙龙
农机科技推广 2022年2期
关键词:林果业林果滨州市

○山东省滨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赵恒章 曹龙龙

近年来,滨州市紧紧围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两全两高’农机化发展”这一主线,在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实现全程全面机械化基础上,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补齐产业链条,把提升冬枣、鸭梨、蜜桃、水杏等为重点的林果业机械化作为全市农机新旧动能转换、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狠抓创新研发和示范推广,有力促进了滨州市林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

一、滨州市林果类机械化发展现状

1.滨州林果业发展概况。林果业是滨州市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富民产业。近年来,滨州市结合当地林果业发展实际,瞄准市场需求,突出区域特色,实施产业化发展、规模化种植、基地化生产、品牌化运营,形成了“北部沿海地区红枣飘香,中部沿黄地区桃梨芬芳,南部山区杏柿吐艳”的特色果业发展格局,沾化冬枣、无棣小枣、阳信鸭梨、惠民蜜桃、无棣金丝小枣、邹平水杏等林果久负盛名,打出了“中国冬枣之乡”“中国枣乡”“中国鸭梨之乡”“中国蜜桃之乡”等一张张靓丽名片。目前,滨州市特色林果种植面积达到75万亩,其中沾化冬枣50万亩,阳信鸭梨18万亩,惠民蜜桃2万亩、邹平水杏1万亩,果品产量达到75万吨,果品产值达到49亿元。

2.林果生产各环节机械化情况分析。

(1)栽植、耕整作业环节。调研发现,大部分县区果树栽植还是由人工挖树坑,部分园区采用挖坑机或小型铲车完成,少数高标准果园采用中小型拖拉机带动旋耕机、翻地犁以及开沟机进行耕作,这类机具一般效果较好,可靠性高。近年来,惠民鑫诚、邹平上壬梨园等高效生态果园区购置了小型果园微耕机,多以手扶式、手持式和背负式等微小型机为主,其配套动力为汽油机或者柴油机,可以实现开沟、培土、起垄和旋耕作业,效率更高,操作更便捷。

(2)中耕、施肥和除草作业环节。沾化大部分冬枣园区使用小型果园管理机,用于除草、耕整地,操作简单灵活,缺点是同一行两株之间杂草不易被处理,智能化程度低。无棣部分冬枣果园,使用中小型拖拉机带动开沟机、挖穴机,结合人工辅助施肥,属于半机械半人工施肥作业;有的施肥环节将肥施于地面再用小旋耕机旋搅,使肥混施于土壤之中,工作效率比人工作业高。

(3)剪枝作业环节。滨州市大部分果园剪枝环节缺少有效的作业机具,仍停留在人工阶段,由工人利用剪刀、锯和刀等工具,借助梯子来完成剪枝。剪枝对人手臂的损伤极大,并且工作效率低,难以保证切口平整,枝条容易撕裂,使腐烂病菌侵染树体,造成果树减产。

(4)植保作业环节。传统果园多为密植果园,大型机具无法进地作业,仍使用人工喷雾机或机动喷雾机,有个别果园以农用三轮车为动力带动柱塞泵,人工手持喷杆在果园中对树喷药,劳动强度大,喷药均匀性差,药液利用率低,大部分药液飘洒在大气中,对人身健康和生态环境危害性大。部分农药厂商提供“买农药,免费为其打药”作业服务,使用小型果园弥雾机进行植保作业,工作效率高。

(5)套袋作业环节。对果实进行套袋可以有效防止多种虫害、病害,保证果面颜色美观。雨季时,还可以有效降低雹灾的危害程度。果实套袋可以减少药害,延长果实的贮藏期。这一技术的普及给果园的生产增加了大量的劳动投入,目前,滨州市大部分果园基本没有配套的机具,全部由人工完成。

(6)采摘作业环节。目前,滨州市林果收获主要依靠人工采摘,果农踩着梯子或椅子,用手或使用采果刀摘采上部果实,有的使用竹竿或带弹性的长木竿敲击果实所在的枝条或直接击落果实。由于各林果品种采收期相对集中,如果劳动力不足,很难及时采收,造成大量果品品质下降,丰产难丰收的现象。

(7)清选环节。采摘完成后,要根据果实的大小、重量或成色,进行清选分级。因果实清选分级机价格不高,滨州市果品清选机具应用较为广泛。

(8)果枝处理环节。林果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枝条废弃物,多数残枝被堆放路边、田边,或被拉回自家院内存放,造成资源浪费。近年来,阳信、无棣县引进中广核、利民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企业,将鸭梨、冬枣剪下的枝条打捆收集、加工成生物质燃料,用于冬季取暖做饭。还有的打捆出售给板材加工企业,粉碎加工制成生态板材,不仅有效解决了残枝处理的问题,而且变废为宝,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3.滨州市高标准果园机械化生产技术流程。

耕整地环节:机械化土地平整→挖掘机开槽→施肥→旋耕→机械起垄。

果苗栽植环节:机械开沟→机械移栽→机械培土→旋耕平整→机械覆土→机械挖坑栽桩。

田间管理环节:机械化打药→机械打除草还田→水肥一体化→半机械化修剪→半机械化蔬果→人工 + 套袋器辅助套袋。

采摘运输储存环节:机械采摘平台辅助采摘,农用车运到冷库储存。

清选包装环节:清选机选果、分果,机械打包。

果枝机械化粉碎还田:用枝条粉碎机粉碎果树枝条,掺杂动物粪便搅拌发酵,制成有机肥后还田。

二、滨州市林果类机械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目前,滨州市已经配备的果园作业机械包括栽培、中耕、除草、浇灌、植保打药、运输、分选加工、保鲜储藏等机械,但林果业机械化率仅为35%左右,远远低于粮食作物机械化率95%以上的水平,存在作业关键环节主要依靠人力完成、农机农艺融合不紧密、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主要原因如下:

1.林果机械装备有效供给不足。农机行业研发、生产和推广的重点都放在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上,对果园机械领域的关注和投入少。同时,林果类生产管理环节较多,不同果品作业条件千差万别,研发难度较粮食作物大,导致林果机械、机具有效供给不足。同时,林果业技术装备的一次性投入较大且存在一定经营风险,果农购买力不足。如葡萄多功能收获机械(含剪枝、绑藤),目前国内仍处于空白,美国、德国等国生产的葡萄多功能收获机械单价都在100万元以上,农民买不起。

2.农机农艺融合不紧密。尤其是一些老旧果园,主要由农户小面积零星种植为主,果园的建设规划,无论是林果的株距、行距选择,还是果园施肥、除草,果树修剪、喷药,水果采收等各环节都未考虑机械化作业,导致果园管理和果品采收不适应机械化作业要求,除喷防环节可以使用小型背负式和气泵式打药机作业外,其余环节均依靠人工作业。

3.果园科技人才严重缺乏。一方面,果园管理者多以50~60岁的果农为主,科技素养普遍较低,接受新思想、新技术的能力有限,标准化栽培、管理等观念淡薄。另一方面,公益性技术推广服务机构缺少既掌握林果业生产技术,又会操作新型作业机械的复合型技术人才,技术推广服务能力薄弱,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林果类农机化发展的进程。如少数果园虽配套了滴灌设施,但由于安装不合理、管理不到位而基本废弃。

4.果园基础设施薄弱。“作业通道”是农机化发展最重要的前置条件,农业机械难以进入果园,再好的农机具也无法施展其功能。除近几年新建的标准化园区外,大部分果园农业基础设施落后,生产道路等条件较差,地块小且不连片,致使作业场地狭窄,地势不平,地形、地块复杂,地埂多,还有水渠限制,机械行走受限,同时,林果园的用水设施、水渠、以及电网等基础设施不健全,也是制约林果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5.有效宣传和演示推广培训不足。许多果农对林果机械了解较少,影响了林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原因是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农机技术培训主要针对粮食作物,在林果机械化上宣传、引导、演示、推广上相对较少。

三、加快推进滨州市林果业机械化的对策和建议

1.强化政策支持,引导林果机械化发展。建议相关部门出台政策,支持老旧果园开展林果田地“宜机化”改造,加快补齐林果业机械化基础条件短板。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于一些如葡萄采摘、滴灌等机械化作业的关键环节装备设备,加大补贴额度,让果农真正用得起、用得好。同时,金融机构积极给予信贷支持,提供抵押贷款和低息贷款,解决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购机的资金难题。

2.深化机艺融合,健全生产技术标准。加强农机农艺专家的合作联动,针对不同林果的生长特点,制定相应的标准或技术规程,从品种的选择、栽植模式、管理到最后的收获加工,每个环节都应对有相应的标准,使林果作业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规范化作业,让农机农艺技术简单易行、更好的服务于民。

3.开展园区标准化建设,示范引领带动。大力开展林果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无论是在机耕道建设,还是在林果品种选择、种植行距、间距等各方面,都应充分考虑适应机械化作业的需求,为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提供基础条件。

4.实施土地流转,为机械化作业提供条件。以土地流转、托管等方式,促进果园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等规模经营主体集中,推动田块小并大、短并长、弯变直和互联互通,扩大农业林果经营规模,为农业机械通行和大规模作业,提供便利条件。

5.大力推进林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提高林果业机械专业化、社会化、组织化水平。积极培育壮大农机、林果合作社等服务主体,引导发展全程托管、机农合一、“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等专业化综合化新型服务主体和服务模式,以效益为目标,走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品牌化运营的路子,推动滨州林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精细化,标准化发展。

6.联合技术攻关,产学研推用相结合。加强高校、科研院所和生产基地的协作,瞄准林果机械化作业急需破解的瓶颈问题,开展联合技术攻关,研发一批关键急需、新型智能的农机装备,争取在高效植保、套袋、修剪、采摘分级等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早日实现林果类全程机械化生产。同时,研育培植利于机械化作业的林果品种,探索适于机械化作业的种植管理模式,并研发与之配套的智能化农业机械。

7.强化科技“赋能”,提高信息化水平。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在林果产业的应用,建立涵盖林果的生长环境、种苗、生产、经营、消费、科研、监管、服务等环节的数据采集、分析体系,实现数据智能化采集、处理、应用、服务与共享,提高果园生产管理水平。

8.开展技能培训,提供技术支撑。依托基层农技推广等公益性服务机构,通过举办现场会、互联网、电视、报纸等媒体在病虫害防控、果业技术指导与培训、农机使用等方面开展宣传培训推广,尽快培养一批既掌握现代林果管理、农机使用技术,又具有现代农业观念的农机大户和林果大户,为林果业机械化发展提供充足的人才智力支撑。

猜你喜欢
林果业林果滨州市
林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对策
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第一中学啄春泥文学社
滨州市滨城区第八中学校园记者站成立
浅谈南疆林果业机械化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林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几个问题
对林果业可持续发展的简述
阿克苏林果虫害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滨州市一道中考题的探研
请和一只胖子相恩爱
林果生产技术课程培训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