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装备助力全程托管 创新机制实现多方共赢

2023-01-03 16:09河北省沙河市金福临农机服务合作社
农机科技推广 2022年2期
关键词:沙河市农事全程

○河北省沙河市金福临农机服务合作社

提升农机装备水平是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推进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的基础条件,而创新机制能让生产参与者均增收,则是服务组织发展壮大的秘笈。河北省沙河市金福临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积极构建“土地全程托管+全程机械化+农事综合服务”以及现代农业信息化体系,率先应用农机自动驾驶系统和智能监测系统,建立农机作业服务信息化平台,并在托管服务中创建分配机制,真正实现了粮食生产相关主体多方增收共赢,走出了一条农业高质高效发展的新路子。

金福临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5月,现有成员161人,固定资产达2006万元,拥有各类农业机械208台套、农机停放库棚2200平方米、维修车间200平方米、办公场所一处,拥有大型储粮库、冷藏库、储藏窖各一座。经过十几年来的发展,合作社可为农户提供“购、耕、种、管、收、卖”全产业链生产托管服务,2020年已实现农业生产托管面积38800余亩,农机社会化服务面积22.39万亩,服务农户2.86万户,涉及沙河市13个乡镇182个村,直接带动了1600余户农户致富增收。近年来,合作社先后被评为“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省“十佳”农民合作社,河北省“十佳”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品牌组织。2020年理事长宋丽家庭荣获“第十二届全国五好家庭”称号。

提升农机装备能力

随着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谁来种地”的问题越发突显。长期从事农机销售、在城里过上富足日子的宋丽夫妇见多识广,为化解“谁来种地”难题,他们决定带领当地农户增产增收,组织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推进土地规模经营,打造一条龙作业的托管服务。为此,合作社近年来将提升农机装备水平作为发展重点,通过鼓励机手带机入社、利用购机补贴政策支持直接购置机具等方式,不断提升农机作业服务能力。目前,合作社已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28台、小麦联合收割机30台、玉米联合收获机29台、无人驾驶系统2套、植保无人机6台、自走式精量打药机5台、打捆机8台以及配套农机具305台,农机装备价值超过1900万元,能够满足当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需要。为保证农机作业精准减少机械碾压和作业损失,合作社还率先引进应用农机自动驾驶;与中国农机研究院合作,引入智慧云平台管理系统,实现对车辆的远程合理调度、监控作业等。合作社还以河北省全程机械化“智慧农场”创建为契机,推进农机管理信息化、田间作业智能化。拖拉机加装自动驾驶导航系统和智能监测系统等,实现了深松旋耕整地、小麦免耕播种、秸秆还田等农机作业直线行驶和作业质量实时监测,省工省时还提效。自走式高地隙喷杆喷雾机集成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电子液压控制等技术,实现了农药喷洒自动变量和精准控制,规模化作业不重不漏。合作社打造智慧农场进一步提升了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推进了粮食生产智能化。

探索全产业链托管模式

随着农机服务能力的提升,合作社积极推进机械化全托管、半托管等农机社会化服务模式,发展综合农事服务。合作社理事长宋丽经过大量的调查走访,率先提出了“全程机械化作业+综合农事”一条龙服务模式,并积极付诸行动。经过几年的努力,合作社通过集中连片的保护性耕作,探索开创了“购、耕、种、管、收、卖”产业链式全程托管服务,有效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农产品品质,促进节本增产增效。合作社结合当地农业发展实际,充分发挥其全程服务基础好的优势,探索形成了村党支部引领,村委会(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合作社和农户三方合作共同体的新模式。村委会负责宣传发动,组织农户自愿与合作社签订农业生产托管协议,将本村农户零散地块集中,交由合作社托管,每村托管规模在300~3000亩。合作社负责搭建平台,安排每村2人负责日常生产管理,安排调度人员适时开展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集中采购生产资料等。农户可参与农业生产全过程和收益分配的监督。按每年小麦、玉米各一季计算,产业链全程托管服务全年可帮助农户节省成本约每亩325元。2020年4月,合作社“土地全产业链托管模式”被省委农办、省农业厅、省供销社等三部门联合发文确定为全省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推广的六种模式之一。

创新三方分配机制

为更进一步保障托管农户的收益,合作社提出了“收入保底,收益归农户”的分配方式,创新分配机制,不仅推进了全产业链托管服务,而且实现了农户、村集体和合作社等三方节本增收。土地全托管后,采用按照本村同等级地块的上中等收入的平均值,确定托管农户收益,农户可获得每亩土地最低保障500元,确保了农户当年度无论收成如何均有保底收入。合作社根据当年作物收成,扣除农资、机械作业费等费用后,收益归农户,一般年景时亩均收入在1000元以上,比农户自己种植减少了“靠天吃饭”的风险,节省了劳动力外出务工,亩均增收260元以上。而合作社在农业生产托管后,统一规模化种植,增加了土地实际种植面积,方便了大型机械作业,每亩实现规模种植效益300余元。村集体可获得最低服务费每亩30元,同时负责监督合作社托管生产过程,每季作物收获完后根据服务质量兑现托管费用,打消了农民顾虑。2020年,合作社在下郑村托管土地1860亩,小麦+玉米实现总收入563.66万元,该村实行农业生产托管模式的851个农户在不下地的情况下每亩实现1740元收益。

推进综合农事服务

加强合作推进农资统购。合作社积极与中化集团、天津市汉邦、河南标普等知名农药、化肥企业强强联手,为托管农户提供保证质量、大包装、成本低的农业生产资料,以低于市场5~10%价格销售给托管农户,每亩节省100~200元。

邀请专家强化人员培训。合作社新建了300平方米培训教室,购置了培训设备,定期邀请中国农机研究院等科研院所专家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近年来,合作社结合农事季节组织社员及当地农户参加的各种示范培训活动25次,极大地提高了248名农机手及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为合作社提高农机服务能力夯实了基础。

拓展渠道开展粮食优价销售。合作社依托现有可容纳800万斤的粮库的优势,当年为700多家托管农户存储粮食200多万公斤,每斤粮食增收5~10分钱。积极与金沙河面业集团、沙河市赛达饲料厂等知名粮食加工企业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收购价高于市场价5~10%,农户每亩可增加收益75~150元。

强化托管金融支持。合作社已列入中国建设银行河北省分行重点创新支持服务单位,与中国建设银行沙河市支行建立合作关系,为合作社托管服务的组织和企业提供金融支持,解决了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贷款难和融资难问题。

猜你喜欢
沙河市农事全程
农事 处暑
农事 大寒
农事 惊蛰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不要摘花
河北省沙河市第二中学附属小学李明璇
垃圾全程分类的上海模式
河北省沙河市第二中学附属小学学生作品
河北省沙河市第二小学 刘毅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