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以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为例

2023-01-04 10:15刘洋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农场经济管理 2022年4期
关键词:北大荒学院精神

刘洋(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如何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北大荒精神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质资源,引导大学生弘扬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一、北大荒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一)北大荒精神的形成背景

北大荒的开发建设可以追溯到1947年第一批国营机械化农场建立,经过75年的开发建设,北大荒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昔日的亘古荒原变身为如今的中华大粮仓,北大荒集团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排头兵、中国农业第一品牌、农业领域航母,被誉为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北大荒精神是在北大荒开发建设过程中,由复转军人、支边青年、大中专毕业生、城市知青等组成的垦荒大军亲身实践而形成,彰显了“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2021年9月,北大荒精神被纳入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二)北大荒精神的核心内涵

北大荒精神概括为“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十六字,艰苦奋斗体现在北大荒开发建设过程中十分恶劣的蛮荒环境上,体现在非常艰苦的工作条件上,体现在极其简陋的生活条件上。勇于开拓体现在向荒原进军,把亘古荒原建设成中国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有农场群上,体现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上,体现在不同历史时期生产经营体制的不断创新上。顾全大局体现在严重自然灾害时期仍然咬紧牙关完成国家计划任务上,体现在国内各地发生重大灾害时挺身而出支援粮食上,体现在辐射带动周边农村发展、带动农民致富上。无私奉献体现在北大荒人把一生奉献给垦荒事业上,体现在献了青春献子孙上,体现在危急时刻把生命奉献在黑土地上。

(三)北大荒精神的教育价值

北大荒精神教育可以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以北大荒精神为教育内容,可以让当代大学生更加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国家、民族自豪感。北大荒精神教育可以培养大学生奋斗精神,勇做新时代追梦者和奋斗者,在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北大荒精神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奉献意识,引导他们把追求人生价值与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北大荒精神教育可以增强大学生创新意识,结合北大荒精神开展高校创新教育活动,可以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增强大学生创新意识,培育创新应用型人才。

二、北大荒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一)明确北大荒精神教育原则

1.理论与实际结合。在进行北大荒精神教育时,教育者要有求实精神,应准确、全面了解北大荒精神的形成、内涵、作用及价值。教育者还要与时俱进,根据大学生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结合新时代弘扬北大荒精神,把北大荒精神的奉献、开拓、奋斗精神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等具体活动中有效渗透北大荒精神的核心内涵。

2.发挥主体作用。将北大荒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及心理需求,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激发大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要采用“双向互动”的授课方法,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深化对北大荒精神的了解和情感认同。

3.统筹协调实施。把北大荒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系统过程,需要多要素、多举措、多环节统筹兼顾、协调配合。要整体把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目标,凝聚各部门力量达成教育效果。

(二)丰富北大荒精神教育内容

1.以艰苦奋斗精神增强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用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艰苦奋斗精神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内涵,培育大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

2.以勇于开拓精神丰富时代精神教育。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全国人民不断追求美好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要以北大荒人解放思想、敢闯新路的勇于开拓精神加强大学生时代精神教育,培育大学生与时俱进、敢于挑战、敢于创新、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为社会输送富有开拓精神和进取意识的创新型人才。

3.以顾全大局精神强化爱国主义教育。胸怀全局、富国强民的顾全大局精神,彰显了北大荒人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是伟大的爱国主义情怀。要以北大荒人胸怀全局、富国强民的顾全大局精神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其树立崇高理想,培育历史责任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

4.以无私奉献精神强化集体主义教育。要以不计得失、勇于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来强化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引导其树立集体主义观念,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热爱集体,关心集体,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拓展北大荒精神教育途径

1.完善课堂教学体系。课堂教学是高校最基本且稳定的教育活动,把北大荒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高度重视课堂教学,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首先要把北大荒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同时也要创造性地将北大荒精神嵌入专业课的教学内容中。其次,教师要把北大荒精神的内涵与新时代结合起来,从新时代的发展中汲取营养,增强北大荒精神的亲和力和时代感,这样更有助于学生接受。最后,在教学中要注重重复性教学和经验性教学的结合,可以将北大荒精神根据学校特色汇编成册,融入新生入学第一课,在教学过程中将昔日北大荒人的英雄事迹与今朝的时代楷模相结合,让大学生感受北大荒精神的时代价值。

2.推进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推进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要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选择性地把北大荒文化元素融入校园环境,在教学楼、学生公寓、图书馆、食堂、运动场等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场所规划建设标志性的实物,让学生在环境的包裹下感受到北大荒精神氛围,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融入不能过于生硬。其次要推动校园精神文化建设。选取北大荒开发建设各时期的先进典型人物,展现榜样的精神世界和人格魅力。可以开展北大荒精神讲座研讨交流活动,从学术角度引导大学生接受教育。可以将北大荒精神教育融入学生社团活动,充分发挥第二课堂育人载体作用。

3.丰富实践体验活动。社会实践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高校要在社会实践的组织形式和实践内容等方面加强指导。首先,实践活动的主题要注重体验式和服务式相结合,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要求,结合北大荒精神开展实践活动。其次,要革新传统实践活动形式,让大学生真正成为实践主体,而不是走马观花地参观拍照。再次,要多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活动,让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感受生活、体悟和践行北大荒精神。最后,要加强高校与社会各界的合作,争取利用社会上的北大荒精神教育基地和资源,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

4.加强思政队伍建设。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优秀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是提高北大荒精神育人实效性的重要保障。首先,要提高高校思政队伍的政治素质,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身,以北大荒精神等红色精神加强革命传统教育,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其次,要提高思政队伍的理论水平,加强教师、辅导员对北大荒精神的学习和研究,通过宣讲培训、走入实践基地、自我学习等途径不断提高其理论水平。最后,要提高思政队伍的业务能力,要与时俱进,不断转变理念,创新方法,变传统单向灌输为双向互动,倡导大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习兴趣。

三、北大荒精神教育在农垦职业学院的实践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1959年建校以来始终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北大荒精神,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形成了用北大荒精神办学育人的鲜明特色。

(一)聚焦校园文化主色调,推动北大荒精神进校园

1.建设有北大荒特色的校园文化。学院致力于打造北大荒特色校园景观。“教学区、办公区、实训区”三区文化极具北大荒特色。将教学主楼前的道路命名为北大荒路,校区内道路两侧悬挂着反映北大荒精神的标语。在教学主楼大厅内建设了北大荒精神主题文化墙,记录北大荒的开发建设史,讲述北大荒故事。学院积极开展北大荒特色文化活动,在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建党一百周年、建校六十周年的重大节日里,学院组织开展了以北大荒历史、情感、愿景为主题的红歌大赛、红歌快闪、书法摄影比赛、演讲比赛等主题活动。

2.打造有北大荒情怀的教师队伍。学院以弘扬北大荒精神为主线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选派教师到垦区进行生产实践,感悟北大荒精神,组织全体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开展专题培训。教师在教学能力比赛、教材建设、教学研究上取得丰硕成果,学院先后获得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国家级奖项2项、省级奖项51项、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全省唯一)、省级优秀教材奖8项。

3.培育勇于传承和实践北大荒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学院发挥北大荒集团办学优势,建成了集实践教学、教育培训、技术展示、生产服务和创新孵化“五位一体”的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群,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场景。学院打造产学兼顾的培养模式,创新出“三结合、三对接”乡村人才培养模式,2021年学院被教育部和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学院聚焦学生“双专”“双创”能力提升,被评为黑龙江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二)聚合立德树人主渠道,实现北大荒精神进教材

1.开展北大荒精神传承与弘扬的理论研究。学院依托自身建立的课程思政研究示范中心和北大荒精神教育研究基地,开展了一系列以北大荒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理论研究,具有代表性的课题包括《提质培优背景下高职院校师生开展北大荒精神教育的研究》 《立足新发展阶段探索高职院校北大荒精神育人新路径》等。

2.编写北大荒精神特色教材。学院自编北大荒精神校本教学教材和教学案例库,在思政课教学中将北大荒精神渗透到每一个教学案例中。以北大荒精神为主线将原有教材的内容进行整合,重新安排到北大荒精神的教育体系中,并在培养方案中保证足够教育课时。

3.共享北大荒精神教育资源。学院与北大荒博物馆、北大荒开发建设纪念馆、中国青年志愿垦荒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北大荒集团下属农场有限公司、企业开展全面合作,让学生在实习实训和参观学习中亲身感受北大荒精神焕发的勃勃生机,自发自觉自愿地接受北大荒精神教育。

(三)聚势思想教育主阵地,助力北大荒精神进课堂

1.打造精品专题课堂。学院领导在思政课和专题讲座中,尤其是在新教师上岗、新生入校的开学典礼上,宣讲北大荒开发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历史。每年秋季学期开学第一天,学院党委宣传部、思政教学部、学生工作处在学院北大荒文化墙下,联手给学生们上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院经常邀请“垦区五老”、专家学者和北大荒英模进校园作北大荒精神专题讲座和报告。

2.开设优质线上课堂。学院以弘扬北大荒精神为主线,带动精品在线课建设,学院现有省级思政建设示范课程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7门、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0门,网络教学平台在线课1156门。

3.办好特色实践课堂。学院建立了北大荒版画工作室、书法工作室、浮雕工作室三个大师工作室,教师带领学生创作了一批反映北大荒生活的优秀文艺作品。北大荒版画工作室曾代表黑龙江省多次参加全国优秀传统文化展示,并获得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

(四)聚力德育教育主旋律,促进北大荒精神进头脑

1.发挥图书馆、校史馆普及专业知识弘扬先进文化作用。学院在图书馆建立了北大荒书坊,收藏北大荒各类作品多达8000余册,在校史馆以图片和实物的形式展示了学院从建立到迁址的历史和成就,集中表达“艰苦奋斗、求实创新、敬业奉献、和谐发展”为主要内涵的农垦职业学院精神。校史馆和图书馆已成为北大荒精神教育的重要载体、弘扬“励志笃学、德厚技强”校训的重要平台。

2.利用“三微一端”等新媒体营造北大荒精神传承氛围。学院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上开辟北大荒精神教育专栏,从“永远跟党走”大合唱比赛,到校园千人快闪“在灿烂阳光下”,从“云诵读”到“微视频”展播,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各分院积极转战网络主阵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抗疫微文推送、专题讲座、召开云班会、组织微活动等多种形式中开展北大荒精神教育,引导学生筑牢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

3.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团研学活动,传承弘扬北大荒精神。学院有学生社团61个,社团积极组织各类活动传承弘扬北大荒精神,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成绩突出。社团学生经常到社区、敬老院、老年公寓等单位开展免费义诊、普法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利用所学专业为社会提供服务,锻炼了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和团结互助精神。

猜你喜欢
北大荒学院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当延安精神遇见北大荒
拿出精神
北大荒的脊梁——《老军垦》获奖感言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
用北大荒精神教育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