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一种常用的解题技巧
——由一组不等式组例题的教学引发的思考

2023-01-04 07:30骆建华
数学之友 2022年21期
关键词:数轴整数数形

骆建华

(江苏省如皋市白蒲镇初级中学,江苏南通,226511)

数形结合思想是数学解题中常用的数学思想,“数”抽象而形式化,“形”具体而形象化,它们在数学解题中相互作用互为补充.现结合一组不等式组考题的解答及教学谈谈笔者的做法,以期提升学生应用数形结合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1 一道例题及网络解法分析

1.1 例题呈现

1.2 网络解法分析

由x-a≥0得x≥a,由5-2x>1得x<2.∵不等式组只有四个整数解,∴其整数解为-2,-1,0,1,∴-3

网络解法分三步:第一步,解两个不等式;第二步,结合整数解的个数确定具体解;第三步,给出结论.网络解法为教学提供了可以参照的解题过程,但缺少了探索具体解题路径的思维过程,因此将网络解法直接运用于教学是不妥的.

2 题组教学及简析

2.1 题组教学片断

教师投影例题,请学生读题.

教师:题目要我们求什么?

学生1:求字母a的取值范围.

教师: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先在小组中探索解法)

学生2:既然是根据解的情况来求a的取值范围,那就一定与题中两个不等式的解集有关,我们应把这两个不等式先解出来.

教师:为什么?

学生3:不等式组的解在组成不等式组的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

(学生活动:自主解答,3分钟后,全班交流)

教师:说说具体解法.

学生4:我们先求出两个不等式的解集为x≥a,x<2.把x<2先在数轴表示在图1中,再把a落在2的左边.

图1

教师:怎么不可以落在2的右边或2上?

学生5:不等式组有四个整数解,所以不等式组是有解的,而标在2的右边或2上,不等式组就无解了.

教师:好的!那接下来呢?

学生6:由于只有四个整数,所以在解集a≤x<2中,只能包含四个整数1,0,-1,-2,所以a应介于-2,-3之间(可以等于-2),所以,-3

教师:a为什么不可以等于-3呢?

学生7:a取-3的话,就有-3,-2,-1,0,1五个整数解了.

教师:a可以不取-2吗?

学生8:不行!这样会漏了一种符合题目要求的情形的.

教师:好的!一起来小结一下.

学生9:解答此类问题要用好数形结合思想,要用好数轴这个工具.

学生10:在用数轴前,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不等式的解集逐一求出来.

学生11:对!求好解集后再去把能确定的解集在数轴上先表示出来,然后根据给的解或解集的情况去确定另一个解集的表示方法,进而得到字母或含字母的式子的取值范围.

教师:你们总结得都很棒!希望大家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把数轴用好,让数形结合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2.2 过程简析

关于不等式组的解或解集的问题,一直是考试的热点和学生解题的难点.其实,问题之所以难解,主要还是方法欠缺,没有解题抓手.而上面的讲评就是给予学生解题方法和解题抓手的过程.从最后的总结看,教师的预期已经达到,学生通过反复思考与交流发现数轴是解决此类问题极好的工具,而数形结合则是解题的根本方法.为了引出数轴,教师先让学生自己审题思考,在首次交流中明确了题目的条件和所求,步步追问引导学生回忆出“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时,可借助于数轴来确定两解集的公共部分”,进而提出用数轴来解决问题的思路.在自主解答后,学生呈现了完整的分析和求解过程,给所有同学以示范.最后的小结提升,学生不仅用好了解题工具,明确了求解步骤,总结了解题方法,甚至还有了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答题目的意识.

3 教学感悟

3.1 重视发挥数轴的工具价值

对数轴的认知,学生在小学就有所接触,只不过当时并未明确概念而已.到了初中后,为了彰显数形结合的学段价值,人教版教材在七年级新授课第4课时便安排了数轴教学,让学生体会到数和点之间还可以存在这样一种关系.而随着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学习,两根数轴就撑起了一个平面,构建了更大空间内的数形对应关系.显然,数形结合的重要工具就是数轴,因而,数学教学中我们务必要高度重视数轴的工具价值挖掘,只要可以借助数轴解决的问题就一定要抓住机遇,让学生体会基于数轴的数形结合,体会到数轴在问题解决的价值所在,形成用数轴解决问题的自觉意识.以不等式组的解集确定为例,背口诀来确定固然是一种方法,但借助数轴确定对学生的发展促进是全方位的,是符合教材的编写意图和学生发展的现实需要.

3.2 重视数形对接的细节辨析

在数学认知活动中,数形结合紧密与否要看数形对接时细节的处置,处理得好,两者无缝结合,可形成完善的思路和成果,处理得不好,就会产生“裂缝”,形成偏离实际的结果和思路.所以,数形结合教学要特别重视数、形对接时细节的辨析.以本文中的例题为例,要先根据有四个整数解推出不等式组是有解,接下来,就是数形对接.此时,就要反复推敲x≥a中的a与2的位置关系了.有整数解,就一定有解,自然a应落在2的左边了.随之是对“只有四个整数解”的数形确认,这四个整数应是a≤x<2的解,比2小且最靠近2的4个整数是1,0,-1,-2.这时,就到了推敲a与-2,-3的位置关系了.借助数轴,画图推演“等于-2行不行”,“比-2小行不行”,“比-3小行不行”,“等于-3行不行”等诸多的问题,当通过细节的逐一辨析确定下a的位置后,本题的结果也就出来了.显然,数形结合的细节辨析对思路的形成和结果的得出影响巨大,教学中要予以高度重视.

3.3 重视网络资源的教学开发

现如今,大量的教学资源充斥在网络空间,只要你能想到的教学资源,网上几乎都有.于是乎,拿来主义盛行于当下的数学教学中,不少老师直接从网上把资源下载下来,投放到自己的教学之中.殊不知,网络资源未必接地气,未必能适用于你所教的班级,如果不加工地直接应用,有时会适得其反,不利于学生形成规范的数学思维.以本文中的例题为例,网上给出的解法对数轴只字未提,只是按部就班地给出了推理过程,而这个推理过程中,怎样由“只有四个整数解”去确定a的取值范围并未有详细的过程.如果教学时,把由解或解集的情况直接得到a的范围的过程抛给学生,他们是不可能获得如本文中的这种数形结合的解题策略的.今后,想要他们独自化解遇到的同类问题几乎是不太可能的.所以,笔者从网上获取到了例题及其解法后,首先进行了教学开发,利用教材给出的工具对网络解法进行补充,将例题探究的思路纳入到数形结合的轨道中来,为今后相同问题的解答提供了可以借鉴的便捷通道.

猜你喜欢
数轴整数数形
数形结合 理解坐标
数形结合 相得益彰
数形结合百般好
数形结合 直观明了
一类整数递推数列的周期性
如何学好数轴
“实数”检测题
答案
数轴上的小数
求整数解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