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溃疡经久不愈,别忽视口腔癌

2023-01-04 14:34孙国文南京市口腔医院颌面外科主任医师
祝您健康 2023年1期
关键词:口腔癌癌变溃疡

◎ 孙国文 南京市口腔医院颌面外科 主任医师

前段时间,54 岁的老王发现,自己左边的牙龈处突然出现几个溃疡。虽然不是很舒服,但他并没有放在心上,以为会和以前有过的口腔溃疡一样,过不了多久就能自愈。但没想到,4 个月过去了,溃疡不仅依然“坚挺”,还越长越大,呈现出增生、糜烂的状态,甚至时不时还会出血。直到此时,老王才前往当地医院就诊,医生在进行活检后发现,老王口腔里的“溃疡”属于口腔癌中的“高分化鳞状细胞癌”。此类癌症常常被误认为普通溃疡,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口腔癌已经严重威胁到世界多国人民的生命健康,由此造成的生活负担也在迅速加重。数据统计显示,口腔癌多见于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按人群中的患者数量进行比较,口腔癌在全身各种癌症中排前十位,患病的高峰年龄为50—60 岁。

▎破坏口腔环境引发口腔癌

口腔癌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很大威胁,尤其是到了中晚期的病死率很高。但不少人对此会产生疑问:“平时我每天都刷牙,重视口腔健康,为什么还会得口腔癌呢?”其实,口腔癌和身体其他部位的癌症一样,它的形成是一个多步骤、多灶性的生物学过程。除了不好的口腔卫生和不良的饮食及生活习惯外,局部的刺激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1.口腔卫生条件差

平时忽视口腔卫生的话,会让大量的霉菌和细菌在口腔里面滋生和繁殖,有利于亚硝酸铵及其前体的生成,导致癌症的发生。使用劣质牙刷不但不能有效去除菌斑,还可能损伤牙龈和牙齿,对口腔健康造成更大的危害。如患有口腔炎的话,会让人体口腔内正常的细胞增生,稍微受到致癌物质的刺激就会让正常细胞发生癌变,从而引起口腔癌。

因此,要养成早晚刷牙以及饭后漱口的好习惯,每半年洗牙1 次,每年去医院做1 次口腔检查,积极治疗口腔疾病。

2.不良饮食习惯

长时间吸烟、喝酒以及咀嚼槟榔,会对口腔黏膜造成一定的损伤。除了烟草中的苯并芘、烟酰胺等化学性致癌因素,烟酒对口腔黏膜的热辣刺激,以及烟雾烧伤等物理性刺激也对口腔癌的发生具有非常直接的致病作用;咀嚼槟榔导致口腔癌的比例也非常高,槟榔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一级致癌物。

缺乏维生素A 可引起口腔黏膜上皮增厚、角化过度,这些与口腔癌的发生有关。也有研究认为,口腔癌与微量元素摄入不足有关,如日常摄入的食物含锌量低。锌是动物组织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锌缺乏可能导致黏膜上皮损伤,为口腔癌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另外总蛋白和动物蛋白摄取量不足也可能导致口腔癌的发生。

戒掉吸烟喝酒以及咀嚼槟榔的坏习惯,保持规律作息,为身体均衡摄入营养,避免挑食和偏食的坏习惯,多喝水,多吃绿叶蔬菜水果都可以有效预防口腔癌。

3.长期异物刺激

牙齿不整齐、口腔里面有残根残冠、牙齿顶端尖锐、佩戴了不合适的假牙等会对口腔黏膜长时间带来刺激,久而久之引起口腔黏膜损伤,产生慢性溃疡,严重者会引发癌变。

牙齿不整齐的人群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牙齿矫正,处理残根残冠,选择正规的医院佩戴适合自己的假牙。

4.口腔黏膜病变

口腔黏膜增生性红斑以及口腔黏膜白斑、扁平苔藓等属于口腔黏膜癌前病变,是诱发口腔癌的主要因素,患者必须积极地治疗,不能拖延。

长时间接受放射性物质的人群也容易出现口腔癌。除此之外,当患有某些疾病时会激活基因里致癌因子的活性,降低了人们的免疫力,增加了患上口腔癌的概率。

▎火眼金睛识别早期症状

口腔癌大多发生于暴露部位,一般病程短、进展快、恶性程度高。但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误认为慢性炎症、溃疡、牙病及肉芽组织增生等,待症状明显时,癌症多半已到中晚期,给治疗带来困难。因此,识别口腔癌的早期症状和癌前期表现,对预防和治疗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口腔黏膜颜色改变

口腔癌早期发生病变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口腔的颜色开始发生改变。由正常的颜色,变成白色、褐色或者是黑色。这代表口腔内的黏膜表皮细胞发生了改变。若口腔内突然出现黏膜红斑、水肿、糜烂、白斑破裂、隆起颗粒状肉芽等,虽无明显不适,但经过2—4 周的治疗非但不愈,反而逐渐扩大,便要警惕是否罹患口腔癌。

2.口腔溃疡经久不愈

普通的口腔溃疡,一般过1—2 周便会自愈。如果有口腔溃疡的现象,但是2 周后依旧没有痊愈,口腔内依旧有烧灼感、疼痛等症状且黏膜苍白,那便要引起警惕了!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排查,看是否是口腔癌。值得注意的是,溃疡是口腔癌最常见的表现方式。

3.颈部淋巴结肿大

口腔癌这种癌症,会慢慢地向附近的淋巴结转移。有时候原发病灶很小,并没有明显症状,但在颈部却发现了癌细胞。正常情况下,下颌骨下缘邻近的颌下淋巴结常常可以被触及,单个或双侧各一个,最大径0.5—1.0 厘米。除此以外,如有可触及的颈部淋巴结、较大的淋巴结或者多个淋巴结,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口腔检查。

4.疼痛不止来自口腔

早期口腔癌引起的疼痛与“牙痛”不一样,口腔的“癌痛”程度一般较轻,多数可以忍受,只有局部会有异常的摩擦感,溃破以后疼痛才会明显。同时,进食时可能略加重,冷、热温度变化刺激不加重疼痛。而随着肿瘤对神经进一步地侵犯,还会引起耳部和咽喉部的疼痛。

5.张口功能受限

智齿引发的炎症和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是张口受限最常见的原因。因此,须请牙科医生排除这两种情况。而肿瘤会侵犯口腔内的张闭口肌肉和下颌关节,从而导致开闭口运动受限的现象发生,在排除上述两种原因后须警惕是否患有口腔癌。

▎早期口腔癌首选手术治疗

口腔癌主要以鳞状细胞癌为主,其治疗方案也是以手术为主,放疗、化疗为辅的综合治疗。若确诊时癌细胞已属晚期,完全治愈的可能性较低,治疗的目的便在于遏制肿瘤扩散,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医生将按肿瘤的阶段、发展趋势及患者的自身健康状况,为其选取最合适的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

口腔癌的手术治疗分类比较多,主要按肿瘤大小和癌细胞有无发生转移这两个指标划分。如果没有发生转移,并且癌变处在早期,一般直接切除癌变的组织再缝合,可以达到根除的目的,复发率也较小。若癌变组织较大,直接切除癌变组织会留下较大的空腔,如果直接缝合起来,会造成面容的不对称,甚至功能上面也会受影响,所以这时一般会切取小腿后面或大腿外侧等处的皮肤和肌肉补到空腔上面,可以恢复面容的对称性,一定程度上恢复功能。

2.放射治疗

除非患者的口腔癌属较早期,否则放射治疗一般需要外科手术或化学治疗的配合。口腔癌的放射治疗根据肿瘤分期和癌细胞转移情况选用不同放射剂量。因肿瘤位置的特殊性,所以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应选择具备精准放疗条件以保护周边正常组织的专科医院,减少对正常组织的伤害,降低部分远期不良反应,例如近年来广泛应用的适形调强放疗,可以使放疗剂量适形分布,起到保护周边正常组织的作用。

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出现皮肤疼痛、口腔或咽喉疼痛、失去味觉、食欲不振、口干舌燥等不良反应,这些是正常现象。倘若上述情况长期持续,患者应从速求医。

3.化学治疗

化学治疗的原理是通过静脉输液,将化学药物注入人体血液中,从而杀灭肿瘤细胞,是口腔癌患者常见的治疗方式之一。部分情况下,化学治疗需要连同放射治疗进行,才能发挥最佳效果。

不过,由于在化学治疗的过程中,血液里的正常细胞会减少,患者接受治疗后或会出现感染、容易疲倦等状况,亦可能出现恶心、呕吐、口腔疼痛等不良反应,应遵医嘱进行预防与处理。

▎学会进食助力术后康复

口腔癌患者治疗后的康复是很重要的。通常在住院期间,患者就要开始在语言和吞咽方面的练习,并且持续到出院返家后。手术越大损伤就越大,对口腔的影响就越大,严重的患者可能终生都没有办法经口进食,只能通过鼻饲管或者胃造瘘进食。所以口腔癌患者手术后能经口吃饭一定要尽可能用嘴巴吃饭,所谓“用进废退”,用得越少,口腔和颈部粘连得越厉害。

患者术后早期应用全流食,术后2 周左右可以进食半流质饮食;1 个月后方可改为软食。根据个体耐受情况而逐渐过渡。患者可以选用合理均衡的膳食结构,认真遵循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有关内容,具体根据患者的病情做适当的调整。在饮食的选择上,患者可以多食用高蛋白、高热量、高膳食纤维的食物,例如瘦肉、蛋类、鱼类、新鲜蔬菜、水果等,宜用浓流质饮食。除此之外,还可选用蒸鸡蛋羹、面粉糊、米粉糊、藕粉糊、麦粉粥、米仁粉粥、绿豆粉粥、茯苓粉粥、小米粥、肉泥菜末稀饭、鸡蛋菜末稀饭、肉泥、菜泥烂面条、鸡蛋菜末烂面片、浓缩鸡蓉汤、肉汤、骨头汤等,采用少量多餐的进食方式。值得注意的是,患者可以食用具有防癌抗癌的食物,如蘑菇类、海生植物类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类。

同时,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与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要暴饮暴食、无规律进食、高盐饮食、吃过烫食物、常饮烈性酒等不良的饮食行为,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持开朗乐观的情绪对于预防肿瘤复发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口腔癌癌变溃疡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在口腔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吸二手烟会增加口腔癌风险
都是“溃疡”惹的祸
下咽癌的区域癌变现象研究进展及临床意义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
溃疡生肌散治疗慢性皮肤溃疡的效果观察
口腔冲洗在口腔癌皮瓣修复术后护理的疗效观察
Eag1 在大鼠口腔舌黏膜癌变过程中的表达
敛疮散治疗慢性难愈性皮肤溃疡20例
中西医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