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测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技术分析

2023-01-05 00:38邓晓雨王爱丽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34期
关键词:色谱法农药食品

邓晓雨,刘 庆,王爱丽

(1.大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辽宁大连 116699;2.大连环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辽宁大连 116699;3.大连金英海产有限公司,辽宁大连 116032)

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国家密切关注的问题,食品中的农药残留作为食品安全问题中的重中之重,需要国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约束农产品中农药的使用情况。为了避免出现食品中农药残留超标的情况,国家结合农业的发展情况以及农药的使用标准,科学分析食品中可残留的最大标准限度,并相继发布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农药的使用。除了通过法律手段来保障人们的食品安全外,国家还需要通过提高食品检测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技术来把好食品安全的最后一关。

1 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必要性

1.1 农药状况的需求

通过食品检测中农药残留的检测结果,可反映出农业中农药的使用情况,从而使国家相关部门根据检测结果来调整农药使用的最大用量[1]。如果在检测中发现农药残留严重超标,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就需要通过农产品的流通情况来追查源头,从而与相关的企业或者农户进行沟通,了解农药残留超标的原因,最终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例如,部分农户自身农药使用经验不足,则相关部门可结合其种植情况帮助其具体分析农药的选择、农药科学配比以及农药喷洒时间等相关知识[2]。

1.2 食品安全的需求

农产品作为每天都会摄入人体内的食物,如果产品中有过多的农药残留,长期食用就会对食用者的身体造成严重的威胁,如自身免疫力下降、慢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以及对于肝肾造成的损害等。此外,还可能使畸形儿的出生率提高,新生儿生长发育迟缓[3]。因此,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使人们可放心食用农产品,需要在食品检测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1.3 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经济与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因此相关部门需要通过提升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的质量来提高人们对于食品安全的信任[4]。此外,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逐渐意识到环境对于人们生长发育的重要性。通过不断提升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来精确分析农产品中残留的农药种类以及残留量,使国家可结合相关因素严格管控农药使用,从而解决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问题的同时,还可降低农药对于环境的污染。由此可看出,提高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也是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求。

2 常见的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分析

2.1 以理化为主的检测技术

以理化为主的检测技术有很多,如气相、液相色谱法以及毛细血管电泳法等。气相色谱法是以气体作为流动相的色谱法,而液相色谱法则是采取液体为流动相的色谱法,这两种农药残留检测技术都属于色谱分析测定技术,它们凭借着简便、快速、灵敏以及稳定等优势成为当下普遍采用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其中,气相色谱法在实际应用时,可通过气质联用技术、顶空气相色谱法来提高农药残留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有效性[5]。液相色谱法是通过混合物中的成分对于两相亲和力的差别进行分离,该检测技术通常用于分子量大、离子型农药的检测。毛细管电泳法是将检测样本放入毛细管中,在不同程度高电压的影响下,使管柱内的不同带电粒子定向迁移,最终完成分离的技术,该技术常用于传统色谱法无法分离的离子化样品的分析。

2.2 以生化为主的检测技术

酶抑制法是当下研究最成熟且应用最广泛的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该检测技术具有简单、快速、方便等优势。由于其自身的诸多优势,使该检测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节省了大量时间,成为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代表”,且已逐渐上升为农业农村部行业检测的标准。该技术是通过对农药残留物质的分析,明确乙酰胆碱酶制剂的提取过程,并通过酶活性判断检测物品的抑制效果,以此来明确化合物的残留情况[6]。通常情况下,在现场进行定性或者半定量测定时,会使用该检测方法。当检测的农作物样品呈现出阳性后,相关人员可使用更加精密的检测仪器以及检测方法来进行进一步的检测,从而可准确检测出农作物样品中残留的农药品种以及残留量。

2.3 以生物为主的检测技术

生物测定技术的应用原理是指利用对生物以及化学反应类型的分析,检查食品表面的农药残留含量[7]。在使用生物测定技术时,通常是使用实验室中饲养的家蝇为测定材料,通过实验室的精心喂养,促使该家蝇的敏感性大大提升,因此当它接触到待检测农产品样品时,可通过它的中毒程度来了解农作物中农药的残留情况。除了实验室家蝇外,还可通过病菌抑制形式进行农药残留检测。虽然该检测方式较为简单快速,但该检测方式的检测结果不稳定,可能会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情况。此外,该检测技术无法明确农药的品种与残留量,因此该技术通常用于农作物中毒现场。

3 提高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措施

3.1 从制度上,不断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作为农作物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需要不断提升该检测技术的检测质量与效率,从而进一步提升市场流通农作物的安全性[8]。想要通过提升技术水平提高食品安全,需要通过不断完善相关规章制度促使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提升。例如,国家可通过相应的教育政策或奖励政策鼓励该专业人才努力创新,结合现有农药残留技术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完善,从而提升现有技术的检测质量与效率,还可结合现如今农药残留的现状创造出简便、高效、快捷的新型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3.2 从实践中,不断加强相关的检测力度

想要保障农作物的食用安全,不仅需要相关规章制度的引导、约束,还需要相关检测人员不断加强检测力度,对食品生产、运输、销售的全过程进行监督与管理,从而提高农药检测技术的使用效率、范围以及精确度,最终使农药检测技术在不断实践中得以成熟。对于技术人员来说,可借鉴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使用的真实数据与具体使用情况反思农药残留技术的弊端,从而在反思中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最终使该检测技术不断走向成熟。例如,酶抑制法在目前的使用过程中,逐渐开发出相应的速测卡与速测仪,从而使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更加简单与高效。

3.3 从技术上,不断融入相关的科技手段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可结合互联网技术以及不断发展的理、化、生技术,促使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更加精准高效,最终使人们可放心食用餐桌上的美食[9]。例如,中国农业科学院教授基于污染物快速检测、图像识别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了污染物快速检测智能识别系统。该系统将试纸条多通道搭载平台和AI 图像识别算法有机整合在一起,从而在提高检测速度的同时,还便于监测数据的收集与分享。此外,从国际形势看,食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检测范围还将从单个农药检测向多种农药检测的方向发展,从而在不断提升农药残留技术灵敏度的同时,简化检测过程、降低检测成本、提高检测效率。

4 结语

食物作为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必需品,国家应该对于食品安全严格把关,确保人们可吃到真正绿色、无污染的安全食物。而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作为食品检测技术中关键的检测技术之一,为了不断优化检测技术,努力提升检测技术的质量与效率,还需要相关技术人员针对农药残留现状以及检测技术在使用过程中的问题来开发、研究新型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从根本上杜绝农药残留问题对人们带来的威胁,从而在保障人们身心健康的同时,促使社会朝着规范化、健康化以及绿色化方向发展。

猜你喜欢
色谱法农药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无人机喷洒农药 农药混配顺序
未来三年将淘汰十种高毒农药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阿特拉津
农药打得少了 好桃子越来越多了
农药二次稀释 防治一步到位
食品造假必严惩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分析紫脲酸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藻油中的DPA和D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