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食品监管模式的创新

2023-01-05 00:38封立荣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34期
关键词:监管数据库食品

封立荣

(济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山东济南 251400)

近年来,人们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民生和发展的一个社会性问题,食品安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也会直接对人们的健康生活产生影响。通过对这些年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可看出,市场上有很多商家由于过分追求利益,未重视食品安全问题,导致各类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多,如一些食物中毒事件、食物的卫生不达标、过期食品等情况时有发生,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食品市场秩序,同时也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全新形势下,特别是在大数据时代,实现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模式创新,能多措并举地整治和维护市场秩序,这是维护人们财产安全、提高市场活力、维护市场秩序的可靠手段。

1 大数据时代开展食品监管模式创新的意义

食物对人们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一项能量摄取途径,面对美食很多人都难以抗拒,从本质上而言,食物对人的生产和生活都是十分重要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活动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的人没有时间自己做饭、烹饪,因此在外面堂食、外卖等方式开始成为人们获取食物的主要来源。此外,还有很多厂商生产一些速食食品、小零食等,这些食物可满足人们对美食的需求,但由于生产环节的隐蔽性和未知性,使消费者对食物的制作方式、制作过程、制作途径等一无所知,其中任意一环节存在问题都会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健康产生影响。特别是一些不良商家,为了获取暴利采用变质、有毒、过期或其他对人体有害的食品原材料加工食物,对人们的生命健康产生巨大的威胁[1]。在此背景下,提高食物监管的质量对维护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促进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在大数据背景下,信息技术水平发展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和层次,在此层面上更要重视对食品监管的质量,实现对食品监管模式的创新,则需要借助大数据平台的优势力量,这样能实现监管力度的创新。在大数据背景下进行食品监管模式的创新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由于不同时代对食品监管的要求各不相同,加上不同时代出现的食品种类也有差异,因此在此背景下开展对食品的监管模式创新也是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和需求的一项工作[2]。

近年来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严重,人们对食品问题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坚持以科学的方法进行食品监管模式的创新,可提升食品监管效率,更好地保证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在此背景下进行食品监管模式的创新关系到了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因时代的发展使人们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热情都得到提高[3]。人们在外出购物时开始重视食物本身的质量和安全,因此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应展开关于食品安全模式的创新,这能做到符合社会时代发展的需求。在大数据背景下,充分利用大数据实现对食品安全的监督开始成为当今时代的主要手段,也可使食品监管工作实现统一领导和综合协调的目的[4]。同时可在食品安全监测数据系统的分析下了解食品安全中潜在的风险,及时开展食品风险预警,提高食品安全的监督力度,切实可行地解决人们的食品安全问题。

2 大数据时代食品监管模式的创新举措

2.1 利用数据平台组建食品数据库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组建食品数据库可以区域为界限进行划分,将各个区域内所有的食品加工、食品生产、餐饮、外卖和速食食品生产基地等进行统一标记,在生产车间、厨房等区域统一安装摄像设备,统一对有关的生产过程进行影像采集,且将有关影像上传到语音数据库中进行保存,以便实现大数据的甄选[5]。通过模拟设计,利用大数据自行发现存在违规操作的视频片段,根据视频定位具体的商家,并联系相关商家确定有关问题,进一步对相关问题进行整改,这能保证有关食品的生产环节无死角且安全可靠。同时对存在问题的商家进行强化标识,在日后的监管中重点对这些商家进行观察和监督,如果发现有违规的情况,应及时进行纠正和敦促整改,制定相对应的惩罚措施等,严格地予以执行[6]。虽然这一想法可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实现对相关食品的监管,但在实行起来依然存在着一些难点。例如,很难在短时间内对有关区域内的相关生产基地和厨房等地方实现监控,且这一举措目前也缺乏可靠的法律依据支持。但为了维护人们的饮食安全,这一举措势在必行[7]。为尽快推动这一举措的落实,需要有关部门加大力度,调动全区域的力量共同推进,并且力求争取多方的支持和协助,克服有关困难,循序渐进地推动落实;此外,还要加快速度为相关举措的实施等提供一些切实可靠的法律依据,加快立法的进度。

2.2 利用大数据平台实现食品数据共享

近年来,人们对食品安全较为重视,因此稍具规模的食品生产单位往往会自行开展有关的食品监管,关于对食物的监督和管理,在其生产、加工车间、生产实验室等地都存在有关的设备实时的采集相关的数据和资料,这样能更方便地实现对本企业的相关食品的具体生产情况、开发情况、食品用料等多方面信息的采集和调用,便于企业自我完善和创新[8]。这些数据关乎到食品安全,且能为相关的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帮助,而有关数据信息资料也被详细地录入。但由于这些信息涉及各个企业的自身商业机密和企业的切实利益,因此监管部门很难获取有关的信息并进行调用,更别说实现共享。但如果将所有生产企业的有关信息进行统筹和数据共享,产生的效果是十分可观的。例如,在所有的数据信息中包含了某些生产原料的来源、批次、来源途径、销售方向等,如果因为某一环节出现问题或某一生产原材料中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在产生相关后果时,可及时通过共享的数据查阅同来源、同批次、同来源途径的相关食品材料,同时也能追根溯源寻找有关食品的销售方向,这能尽可能地将一些未来得及销售的问题食品及时扣留,同时也能及时寻找到已经被销售出去的问题食品,及时对有关人群进行相关检查,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危害。这项举措在未来的实施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具体推动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相关企业不愿意共享有关的数据和资料,因为这些数据信息关乎到自身的商业机密和实际效益,因此可从以下3 个方面改善:①进一步实现保密原则,有关部门对相关数据和信息在收集时一定要进行加密处理,且在调用时进行二次加密,同时要有负责人签字,一旦出现相关信息泄露时需要及时追责;②要强化对有关数据的信息加密,实现技术性保密,提高相关数据共享的安全性;③要为相关的食品单位提供一些政策上的扶持,且使其提高认识,逐渐尽可能多地实现有关资料的数据共享。

2.3 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对食品数据的挖掘

对相关食品数据进行挖掘属于一项技术工作,同时也是不得不落实到位的工作。因为即便以上两个想法能够得到实现,在最后数据的挖掘和利用这一阶段没有做好,其他的工作也属于空谈[9]。数据的挖掘工作需要建立在数据库的构建和数据共享的基础上,如果说数据库和数据共享属于“材料”,数据挖掘则是“加工”过程,只有通过可靠的数据挖掘才能将数据库中的相关信息以及共享的资料中的有用信息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出来,详加分析并加以利用。对食品数据的挖掘需要通过有关技术性人才根据目前的食品监管模式的需求开展技术设计,应实现在海量的数据库中立刻发现存在问题的相关资源,并能准确地定位,这样才能确保相关的食品监管工作及时到位[10]。而对共享资料进行相关的发掘,也需要做到定位处理。但进行数据定位必须具备标识数据的“条件”,而这也是进行数据挖掘的一个重难点工作。例如,对相关数据进行挖掘时,对于不合标准的材料等进行标识比较简单,只需要将符合规范的相关材料全部导入数据库中,如果有关生产企业使用的材料未能和数据库中的材料匹配成功,这说明存在不合格的材料,即可进行标识。但对于相关不合规的操作就需要进行技术性的标识,比如在厨房中使用的原材料变质或过期,相关菜品没有经过清洗或清洗不彻底等,这些在进行标识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具体的数据挖掘中,需要通过技术手段,或通过有关的方法对此进行相关的改进。在如今的背景下也可利用AI 法等技术实现模拟,以便于尽可能准确地对相关食品生产违规操作进行标识。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这仍然需要更多领域的研究人员和学者共同参与,共同努力。

3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分析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食品监管模式的创新等相关内容。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食品的安全问题更严重,为了加强对食品的监管,需要对传统的监管方式进行创新。可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充分地利用大数据的有关技术,通过全新的方式对食品监管模式进行革新处理,使食品监管更好地服务于人民。

猜你喜欢
监管数据库食品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食品造假必严惩
数据库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数据库
数据库
监管
数据库
监管和扶持并行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