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勤尝试,写作之路繁花开
——拓宽学生写作渠道教学初探

2023-01-05 08:37陆向丽
语文天地 2022年12期
关键词:笔者作文生活

陆向丽

语文,顾名思义包括语言和文字。语文教学就是用语言文字传递思想,沟通情感。但在多重考试压力之下,目前的语文教学似乎已经背离了初衷,变成了刻板枯燥的刷题训练,以期用题海战术获取暂时的高分,甚至作文教学也变得可有可无,或者简单粗暴地用背范文的方式来应付考试。语文教学的意义何在?一线语文教师是应该随大流地短视,用所谓的分数来欺骗自己,还是要保持对语文教学尤其是写作教学的敬畏,教学生用心感受生活,用文字触摸生活,丰盈自己的灵魂?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所有的文章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来,反映真实生活。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热爱生活,做生活的主人,学会多观察、多思考,不断拓宽生活的领域,让生活为作文营造一方沃土,使学生能够在生活实践中历练作文,也唯有如此,他们所写作文的内容才能充满生活气息和真情实感。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为常年奋战在教学一线的初中语文教师,笔者从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拓宽学生写作渠道的方式,以助力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和写作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措并举,勤加尝试,使学生的写作之路繁花盛开。

一、关注热点,抓住契机引导学生创新

社会是我们每个人生活的大环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工具学科。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让学生关注生活,让语文表达生活、服务于生活。因此,我会让学生“两耳也闻窗外事”,让他们及时关注社会热点,思考生活,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多角度汲取正能量,提高语文能力、写作水平的同时,进行素质培养。

201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声势浩大的“国庆大阅兵”让无数国人精神振奋,倍感自豪。这是当年国庆假期的一大热点事件,于是在假期之前,笔者先给学生布置了写观后感的作业,并从内容层面进行了写前指导:首先,要注意观后感是分成“观”和“感”两个部分的。所以,文章绝对不能浅层次转述所看到画面,也不能抛开具体的场景描写,直接空洞地谈感受,这样会使文章味同嚼蜡。必须把场景描写和心理感受有机结合。其次,阅兵式场面宏大,必须选材精当有序,不能混乱,每一个场景都必须为中心服务,给你带来强烈震撼的场景应作为重点表述。另外,要巧妙运用写作手法,比如说详略的安排、环境烘托、今昔对比等。最后,标题的拟定一定要出彩,它是文章的眼睛,一定要能凸显文章中心,带有鲜明的抒情色彩。有强烈的情感共鸣和细致的写前指导,假期未结束,就有大量优秀作品涌现出来。

2020年,新冠疫情突如其来,在共克时艰的氛围之下,有一大批勇敢无畏的白衣天使奔赴抗疫最前线,他们不顾生死,与死神抗争,挽救病人于水火。武汉危难,湖北告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各地物资火速运往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以惊人速度拔地而起,创造着华夏民族才能够谱写出的传奇。这些感天动地的瞬间,需要我们去铭记,这些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值得每一个中华儿女自豪。于是,笔者及时把握社会热点,引导并要求学生关注社会,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动态,捕捉感动瞬间,把它们连缀起来,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融进去,写成一篇独具价值的个性化文章。于是,学生纷纷创作出一篇篇感人至深、振奋人心的抗疫作文、组诗。

二、巧设栏目,名著阅读嫁接学生练笔

近几年,在课程改革、教材更换的大环境下,一线语文教师都开始重视名著阅读。那么,究竟该怎么读?如何让名著阅读落到实处,真正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语文素养?笔者采用的是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模式,通过写作深入推进阅读教学。

在阅读《朝花夕拾》和《西游记》等作品时,笔者设计了“好书推荐词”“我心中的的名家”“自命题目读后感”等栏目,让学生在读完作品后,将自己的思想、情感诉诸笔端,让自己的思想得到沉淀与升华。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行文构思和语言表达能力自然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每一次离别,都是为了更好地成长——读〈城南旧事〉有感》《道不尽的名著 悟不尽的经典——读〈西游记〉有感》《朝花夕拾》推荐词《镜花缘 叹世间》(《镜花缘》推荐词)等,这些文章都是既有内容又有思想,且文笔优美,能够做到用精练准确的文字传递整本书的精髓,这可以说是非常锻炼学生语文能力的一种形式。

阅读《骆驼祥子》时,笔者让学生在圈点批注的基础上尝试分主题任务创作,我设计了如下几个环节:①图文并茂展作品——绘制手抄报。要求:图画不能喧宾夺主,一定要兼顾内容的丰富性。图画元素要紧扣作品内容,有内涵,开学后请同学解说。②描形绘神书小传——给祥子写一则小传。要求:自拟题目,可从外形、性格、人生经历等层面着手,人称不限,第一、第三人称均可。③执笔写信抒心声——给祥子写一封信。要求:自拟题目,以第二人称来写,一定要有真情实感。④读后有感探主题——纵观全篇写读后感。要求:可以从人物形象、情节、悲剧根源、艺术特色等多方面思考,有读的内容更要有深层次的感受和理解。

学习《傅雷家书》,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体会傅雷的爱子情深,笔者布置了微写作任务——“悠悠岁月 纸短情长”,让学生通过自身写作实践,寻找平凡生活中的微感动,并在写作中感受文字下的深情。

如果每一部作品我们都能这样去读,相信学生不仅可以全面把握作品内容,更会获得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甚至影响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三、妙连节日,衍生特定写作主题

生活要有仪式感,一些重要的节日到来,笔者也努力挖掘节日内涵,衍生特定的写作主题,给学生练笔。辞旧迎新的新年,笔者设定主题作文“致新年的你”,引导学生用文字回顾过往,展望未来;“母亲节”来临,笔者给出“母爱·情深”写作主题,让学生找寻心灵深处琐碎温馨的母爱;端午节,品粽子念屈原,笔者用心设计“粽香悠悠”主题作文,让学生在字里行间找寻中国古典文化的踪迹,并将所得、所思、所感诉诸笔端;教师节,办公室花香弥漫,尊师、爱师氛围浓郁,笔者提前策划了一期“最美的时光,遇见最美的你”教师节主题征文活动,并在全校积极宣传发动,学生积极参与,短短半个月时间,一篇篇或怀念、或赞美老师的佳作不断涌现,展现了学生写作风采。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留下诗词佳作。于是笔者鼓励学生大胆创作中秋主题诗歌,并通过微信等形式及时与学生进行线上互动,一起推敲修改,无论是古诗还是现代诗,学生基本都能把握中秋望月相思这一主题,能够巧妙地把月、酒、桂树、玉兔、广寒宫、嫦娥等意象融入其中,营造清幽冷寂的氛围,或将团圆、丰收等元素融入诗歌,表现欢快主题。诗歌创作的训练让他们尝到了挑战古诗的成就感,大大提升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

四、梳理总结,整合资源明写作方向

部编语文教材单元编排非常有条理,重点突出,每个单元课文都有突出的语文元素。单元写作也各有侧重。我们可以充分挖掘现有教材资源,梳理单元课文,整合资源,确定写作方向。

比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有《秋天的怀念》《散步》《散文诗两首》,这一单元重在表现母爱、亲情等。所以,笔者设计“秋微凉 爱很暖”主题写作,写作前针对学生立意、选材、表现手法的运用等进行点拨,甚至是小到细节描写、标题拟定等注意事项,都事先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然后让学生循着适合自己的方式尽情去表达。“秋微凉 爱很暖”这一主题的学生作品交上来后,我及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筛选、修改,在班上展示范文,在学校微信公众号编排发布。这些教学举措,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更极大地鼓励了他们,激发了他们积极练笔的热情。

此外,对于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文言小品文后的学习景物描写、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学习仿写等,笔者都会结合单元课文重点技法,精心设计写作项目。比如仿写,笔者设计仿句式、仿写法、仿篇章结构三个方面,逐层推进,最后完美融合,使学生能够形成一篇规范的大作文。

五、深挖课本,大胆尝试二次创作

语文的学习不是机械地接受知识和理念,更多地是自我的思考与表达。所以,在课文讲解的基础上,笔者在教学中着力寻求训练学生综合素养的新途径,依托课文内容,开辟新的写作路径。

比如学习《秋天的怀念》时,笔者让学生回顾与母亲相处的某一个场景,运用细节描写写一段文字,记录下自己的母亲;学习《皇帝的新装》,让学生发挥想象,对结尾进行续写,创作出发散性、个性化的结局;学习《卖炭翁》,让学生结合社会背景,续写结尾,深入刻画封建社会劳动者的苦难;学习《邓稼先》《植树的牧羊人》,寻找生活中默默为祖国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人物,为他们写颁奖词,凝练语言的同时使思想、灵魂受到感染和洗礼;学习《木兰诗》,让学生扩写木兰打胜仗回家的情节,描绘有趣味的场景。

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师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挑战,也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因为写作不仅是各种知识和技能的融合,更是极具个性化的情感表达。但是,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尝试,将写作与生活融合,与教材挂钩,创设出丰富的写作情境,开辟出多样化的写作路径,并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指导学生的写作,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欲望,让他们在具体的创作实践中品尝成功的滋味,这样,我们的写作之路才能繁花似锦,硕果累累。

猜你喜欢
笔者作文生活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