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的无厘头风格与元电影手法

2023-01-05 09:29刘玉胜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
环球首映 2022年3期
关键词:哈维喜剧电影黑帮

刘玉胜 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

《这个杀手不太冷静》(以下简称《杀手》)改编自日本喜剧片《魔幻时刻》,由邢文雄执导,魏翔、马丽等人领衔主演。落魄的龙套演员魏成功阴差阳错得到当红女星米兰“赏识”,被邀请出演神秘杀手卡尔,被蒙在鼓里的魏成功并未意识到这是一场骗局,在出演卡尔的过程中假戏真做,与黑帮老大哈维结拜为异性兄弟,与意大利黑帮激烈枪战,在此期间多次凭借好运化险为夷,却在不知不觉中陷入更加危机四伏的困境。影片呈现出两个最重要的特征,一个是无厘头喜剧风格,一个是对元电影手法的运用。

一、无厘头喜剧风格

无厘头这一概念产生于广东地区,“原是广东广州等地的一句俗话,意思是一个人做事、说话都令人难以理解,无中心,其语言和行为没有明确目的,没有道理[1]”,后随着中国香港电影的发展逐渐被大众所熟知。现今的无厘头喜剧电影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喜剧片亚类型,其中最知名的电影人当属周星驰,以他为代表的无厘头喜剧电影对于大陆的喜剧电影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近几年开心麻花出品的电影中,无厘头喜剧风格愈发明显,《杀手》这部影片就呈现出无厘头喜剧风格。

(一)非理性化的情节

无厘头文化不受现实规则约束,追求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强调自由随性,认为艺术创作可以以一种游戏式的,受约束较少的方式完成[2]”。因此,无厘头喜剧电影在遵循基本故事逻辑的基础上打破正常的认知规则,为了“笑”果设置一些离奇、怪诞、夸张的情节,与现实生活认知不符,呈现出一种非理性化的特征。这种非理性化的情节成为无厘头喜剧电影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杀手》中,面对黑社会的生命威胁,米兰和米勒两人让一个刚刚认识、傻头傻脑的龙套演员魏成功饰演神秘杀手卡尔去欺骗黑社会这件事本身就显得不着调。魏成功饰演卡尔与黑帮老大哈维初次会面时从楼上一跃而下,恰巧掉到垃圾车里毫发无伤,再次上楼时竟然用中指来威胁哈维;与意大利黑帮交易谈崩,双方持枪展开鏖战,结果无人中弹,这些情节显然不符合真实生活。魏成功看到海浪里挣扎的螃蟹受到鼓舞,再次回去找米兰,魏成功说完回来的理由,米兰无言以对,两眼上翻向一边倒去;吉米让魏成功刺杀正在打牌的老大哈维,魏成功进门后从口袋掏出扑克牌,说出“赌一局”,一旁的吉米直接连人带椅仰倒在地,这是无厘头喜剧电影当人物被“雷”到之后所做出的夸张反应,在周星驰的喜剧电影中很常见。影片结尾,魏成功与吉米做了断,结果却被吉米一顿暴揍,魏成功赶紧脱口而出“了断了”,立马坐在椅子佯装镇定,要周围人将吉米带走……如果刻意分析上述无厘头搞笑情节中的生活逻辑和真实性,则显得漏洞百出,而在整体的无厘头风格之中,这些非理性化的情节显得并不违和,这正是无厘头喜剧的魅力所在。

(二)无厘头角色形象

无厘头喜剧电影中的角色形象往往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有很大出入,通过角色形象与身份地位的偏差来塑造一种反差感。在《杀手》中,杀手卡尔从未失手,没有活人见过他的模样。而刺杀哈维时却遭遇滑铁卢,身负重伤住进医院。影片没有充分展示他的身手敏捷,反而凸显其笨手笨脚的一面,与冷酷、严肃、神秘的杀手形象不符。黑社会老大哈维凶狠残暴,长相凶煞,一言不合就抡起铁锹暴打手下,在与魏成功会面时却缺少老大所独有的霸气,还主动与之结交。没有察觉到二把手吉米的背叛,面对魏成功破绽百出的表演也没能将其识破,反而显得憨态可掬。米兰这一角色与原版《魔幻时刻》中深津绘里饰演的高千穗玛丽差异巨大。高千穗玛丽风情万种,美丽动人,值得所有男人为之倾倒。而米兰作为当红明星,睡觉打呼噜,性格大大咧咧,人物造型上更像是一个中年贵妇,并不符合观众心目中的女神形象,却迷倒了黑社会老大哈维和其副手吉米。

除此之外,无厘头喜剧电影中常塑造“奇葩”一样的角色,这种角色自带无厘头属性,用以制造喜剧效果。《杀手》中最具无厘头属性的角色当属主角魏成功。魏成功这一角色比较神经质,对于演戏的热爱达到了痴狂的地步,导演的一句玩笑话他会当真,以至于其他人觉得他脑子有问题。他游走于不同的剧组,饰演一些无足轻重的龙套角色,闲暇之时会苦练发音,在意大利电影观摩中学会意大利语,在演戏之时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观影经验为角色强行加戏,是一个十足的“戏痴”。米兰米勒一顿忽悠他就上钩,深陷骗局无法自拔。更令人唏嘘的是,虽然他一直坚持演戏,但是演技并不出众,表演起来一惊一乍,时刻透露出傻头傻脑的呆萌感,这一角色为影片贡献了诸多笑点。

(三)夸张的表演方式

魏成功这一角色的成功塑造离不开演员魏翔精湛的演技,一方面,魏翔的形象气质与刚离世的香港演员吴孟达有一定的神似,有着自带幽默感的长相优势,可为角色增添喜剧效果。另一方面,魏翔不仅要夸张地进行表演,让人物滑稽至极,也要对角色具有信念感,即便观众看来一切不合逻辑,也需要赋予角色合理的行为逻辑,否则就会像是“装疯卖傻”,不值得观众与之共情,这也是无厘头喜剧方式表演的难点。

魏翔这种夸张的表演需要适当的偏离日常生活及行为,但要符合无厘头喜剧的要求,这就需要表情、语调以及肢体的相互配合。其一,需要调动自己的五官做出丰富的表情,但是不能挤眉弄眼、产生矫揉造作之感,夸张但不能浮夸。例如魏成功在饰演杀手卡尔时装酷耍帅的表情。其二,魏成功在片中进行表演时,对于语调的灵活切换让人物显得十分滑稽。一会儿是声音低沉充满磁性的杀手,一会儿又是正常语调啰哩啰嗦地讲戏,一会儿又是充满魔性的笑容,这种切换十分考验演员的台词功底。其三,“形体动作是通过视觉表现形象的手段,是人物无声语言的表达[3]”,演员需要通过夸张的形体动作来制造滑稽效果。例如,魏成功跑龙套时模拟被枪击中身体时的抽搐。魏成功在饰演杀手卡尔与哈维初次会面时行云流水般的动作展示。与意大利黑帮展开交易时,面对没有枪的空箱子进行声情并茂的无实物表演。

二、元电影手法

《杀手》另一个较为明显的特征就是对元电影手法的使用。“元”是一个具有自指性的词,元电影理论来自于文学领域的元小说理论,根据学者杨弋枢在《电影中的电影:元电影研究》中所下的定义,元电影指的是“关于电影的电影,包括所有以电影为内容、在电影中关涉电影的电影,在文本中直接引用、借鉴、指涉另外的电影文本或者反射电影本身的那些电影都在元电影之列[4]”。元电影是一种对于电影艺术展开思考、与电影文本产生链接、对于电影制作进行揭示的电影。《杀手》这部影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元电影手法进行使用。

(一)拍电影过程作为叙事内容

元定影一个比较表层的特征即是“以拍摄一部电影的过程作为叙事内容[5]”,在讲述电影拍摄的过程中展示拍摄琐事。《杀手》这部影片本身就与电影拍摄有密切关系,可以理解为以米勒为代表的电影创作者拍摄一部关于杀手卡尔的电影。在这个拍摄过程中,电影有意对现实中的电影行业状况进行展示。

首先,是对电影拍摄场景的展示。虽然片中的故事时空进行了架空,但是舞台化的造型设计时刻提醒观众这是一部虚构的影片,人物的生活环境就是一个巨大的片场。摄影机、灯光器材、导演、演员、录音师、道具等与电影拍摄相关的元素都有不同程度的出现,选角、排戏、演戏等电影摄制环节也在情节中有所展示,观众可在影片中领略到真实的电影拍摄场面。其次,影片对于影视行业的一些不良现象也有所指涉。比如黑帮老大“哈维”的名字有意映射好莱坞制片人哈维·韦恩斯坦,片中哈维带领小弟冲进片场,怒气冲冲问米兰“我爱电影吗,你说我爱什么”,黑帮老大不惜花费巨资投拍电影,只是为讨女星米兰芳心,这是对影视行业潜规则的一种嘲讽。最后,影片重点讲述龙套演员魏成功的追梦之旅,展示电影人的辛酸。龙套演员穿梭于各个剧组,只为获得一次露脸机会,如果没有导演慧眼识珠,几乎永远也不可能成为一部影片的主演。魏翔在话剧界和影视圈摸爬滚打几十年,《杀手》是他主演的第一部电影长片,魏成功也在经历磨难之后如愿成为主角。演员魏翔的经历与魏成功这一角色的经历高度重合,形成一种银幕内外的互文关系,促使观众将演员魏翔与魏成功这一角色联想到一起,产生一种奇妙的情感冲击。

(二)戏中戏的套层结构

套层结构是电影中经常采用的叙事结构,是“文本内部的能指游戏,或者是互相镜映的潜文本,而套层结构的首要范例是电影中的电影:借助场面调度,电影中的电影指向的是那部‘真正’被拍摄的电影[6]”。采用套层结构的电影有很多,诸如《法国中尉的女人》《阮玲玉》《艺术家》等。当一部影片在讲述拍电影的故事,而片中所拍摄的电影以戏中戏的形式进行具体的拍摄场面展示之时,就具有了元电影的意味。

《杀手》即采用了戏中戏套层结构。影片通过两个叙述层面来展开叙事,两个叙述层中的故事呈现片段性,交叉展开。在第一叙述层中,是在讲述米兰和米勒为逃离黑社会威胁雇佣魏成功假扮卡尔的故事。导演米勒以及影星米兰要等待时机坐船逃跑,恰好遇到痴迷演戏的龙套演员魏成功,他们利用魏成功来假装杀手卡尔,以此拖住黑社会老大哈维的时间,等待船的到来。第二个叙述层,则是魏成功所饰演的角色与黑社会哈维等人展开周旋时的场面展示。前半部分主要集中在“卡尔”这一角色身上,被蒙在鼓里的魏成功以为自己是在用即兴表演的方式饰演卡尔,而黑帮老大哈维等人则对魏成功卡尔的身份信以为真。影片利用角色对于自身的错误认知来推进叙事,在这个戏中戏结构中,“观者得以分辨虚构与真实之界线,并以抽离的态度思索自身所处戏外现实的本质[7]”,观众知道魏成功在饰演卡尔,而黑帮们却以为魏成功是真正的卡尔,这种误会形成了喜剧效果。片尾米兰米勒等人身陷囹圄,魏成功决定继续采用“演戏”的方式来解救米勒和米兰,在教堂中又分别假扮起神父和意大利黑手党头目,用道具制造声光电效果展开营救。

(三)迷影——翻拍与戏仿

苏珊·桑塔格将“迷影”定义为“电影艺术所激发的某种爱[8]”,迷影是一种精神,是对电影的一种热爱、信仰和忠诚,简而言之就是对于电影的迷恋。在迷影文化的影响下,诞生出诸多从迷影者向创作者转向的知名导演,昆汀·塔伦蒂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成名前是一位“骨灰级影迷”,在音像店打工时阅片量就已达到上万部,在创作时更是将经典电影桥段进行翻拍和戏仿“拼凑”到自己的电影之中,这就是一种元电影手法。迷影群体会因为在新上映的电影中发现经典电影的蛛丝马迹而欣喜若狂,从而提高观影体验。这种翻拍与戏仿的手法在《杀手》中的运用就十分明显。

“电影中的翻拍远远大于其他艺术门类,翻拍是电影特殊的互文手法[9]”,《杀手》翻拍自日本导演三谷幸喜执导的电影《魔幻时刻》,并进行了本土化的改编。除此之外,《杀手》大量地对经典电影片段进行戏仿。“戏仿作为元电影的另一形式,常常出于游戏或反讽之心[10]”,而在本片中更多的是通过这种戏仿向经典电影致敬。例如,魏成功初次来到哈维办公室与其会面,人物造型就是戏仿《低俗小说》中杀手文森特的形象。酒吧中魏成功强行与米兰饰演感情戏时的人物造型是在致敬《杀人三部曲》中的独行侠埃尔。魏成功在去往与意大利黑帮交易的路上带着猫咪,并且模仿教父的发音,这就是对于《教父》中老教父形象的戏仿。交易地点墙上的海报以及人物的台词是在戏仿《荒野大镖客》,与三人对峙的紧张氛围相呼应。魏成功从父母家中离开,在雨中独舞的欢快场景是仿拍自歌舞片《雨中曲》。魏成功在吉米的欺骗下去找正在打牌的哈维,这时仿拍的是《赌神》中的人物出场。结尾处的字幕“过了一阵儿”也是默片时期影片常用的转场手段。

三、结语

《这个杀手不太冷静》延续了开心麻花前几部电影中的无厘头喜剧风格,并且在此基础上有意的对元电影手法进行运用,是一个新的尝试。影片上映后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绩,但是叫座不叫好,口碑两极分化,从一些批评声中也可看出当前国产喜剧片中的一些问题。

首先是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不论是《杀手》还是《西虹市首富》,都是在国外原有作品上的翻拍,主创团队只是在进行符合国内观众审美趣味的改编,没能完全达到自主创新。其次,开心麻花近几年的影视作品愈发无厘头,形式新颖,妙趣横生。《杀手》允许有一些不符合实际生活的非理性化情节的存在,但是从整个剧情层面来说的确存在一定的瑕疵——逻辑的漏洞,设定的牵强,突兀的煽情,这也导致了影片看上去像一场闹剧。最后,作为春节档的喜剧片,满足合家欢的设计,能够引起观众爆笑,这已经达到了及格线。但是《杀手》的思想深度有待提升,如果能够在爆笑的同时寓教于乐,加入一些更有深度的思考,影片的艺术价值会更高。

猜你喜欢
哈维喜剧电影黑帮
打招呼
我的黑帮祖父对美国资本主义的认识 精读
打招呼
柏林公布黑帮报告
夹在书里的爱
马警方:当地华人黑帮最多
2017年法国喜剧电影回顾展开幕在即
回眸2015中国电影:喜剧电影改朝换代
动作喜剧电影周
哈维退出西班牙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