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税收筹划基本原则

2023-01-05 09:19蒋理华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税法筹划纳税

□文/蒋理华

(江苏利安达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江阴)

[提要]企业开展税收筹划工作是在合法领域内,根据企业制定的发展战略和目标策划的投资、经营活动,其目的是降低税收负担、减缓纳税时限、规避纳税风险。因此,企业要科学、合理地规划税收筹划工作,采用智慧博弈,在坚持运行准则和遵循法律法规基础上,平衡征收和纳税之间的关系。建设科学筹划体系,利用高质量的操作技术,可以加强企业发展战略、运行方法、资本管控和财务策划之间的融合性,构建完善的企业运行体系。本文通过分析企业税收基本原则,为企业稳定发展和合法纳税奠定基础。

税收筹划概念最早出现在19世纪的意大利,并逐渐在西方的财务业务中形成了完整的理念。20世纪50年代,法国正式成立欧洲税务联合会,其工作的核心内容就是税收筹划。税收筹划的核心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保障纳税人的经济利益,但是因为经济发展存在复杂性,并且在开展筹划工作时受政策理解限制,导致此工作也具有片面性和落后性,非常容易产生风险。一些企业在依法纳税的过程中,对违法偷税、漏税与合法避税之间存在误解,重视降税,忽视税收筹划成本,无法促进企业稳定发展。因此,只有掌握税收筹划的基本原则,才能优化税收筹划现状,为制定工作策略提供正确的方向指导。

一、税收筹划概述

(一)税收筹划概念。税收筹划也可以被称呼为税务筹划、计划等等,根据上文可知,这一概念产生于西方,于20世纪90年代被正式引入我国。税收筹划涵盖多门学科,如会计学、数学和法学等等,具有综合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如今,各个国家和学者们对税收筹划概念有着不同的界定。荷兰国际财政文献局对此界定是,企业通过安排经营活动、事务活动来降低税收。学者亚赛恩威认为,税收筹划是企业利用税务活动,在掌握税法中所规定的一切优惠政策的基础上,满足的税收利益。而我国学者唐腾翔则认为,企业在合法范围内,通过筹划企业经营、投资等活动来享受的税收利益即税收筹划。税收筹划经过多年发展,最终具有标准性、统一性和规范性的概念是,在法律规范规定范围内,企业利用筹划和安排企业经营生产、投资理财等活动,最大限度获得的经济利益。通过概念分析可知,税收筹划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首先就是以法律政策为前提,以经营、投资等活动为工作节点。其次是法律政策是企业开展税收筹划工作的导向,保障纳税人最大利益是工作目标。其中最大利益并非单指税负最轻,还包含着税后经济效益以及发展价值等。

(二)主要方法。如今企业主要采用以下方法来开展税收筹划工作:第一种就是不予征税,此方法是根据法律政策规定,选择和实施不予征税的行为,以此降低纳税压力,满足少缴纳、不缴纳的目标。我国并非对企业所有行为都加以征税,税法对此予以详细规定,并且每种税种都有征税目的和范围,满足范围才会征税;范围外,国家规定不征税的行为,则可以不纳税。企业要掌握税法的征税范围,根据企业发展情况和经营、投资行为,在权衡利弊的基础上选择不予征税方案。第二种是避免税,此方法是根据我国法律政策来调整企业经济行为,最终选择能够满足优惠政策的行为,以此满足少缴纳、不缴纳目的。在征税过程中,国家会通过税法中的优惠政策来照顾某些企业行为,以此进行宏观调控。所以,企业可以根据法律政策来部署企业行为,降低税负。第三种是税率差异,此方法是纳税人根据不同税率来合理安排企业行为,让其行为满足低税率要求,从而满足少缴纳、不缴纳目的。在我国税法中,税率具有差异性,不同区域、行业、经营项目适用不同税率,享受不同幅度的税率,所以各地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状况来进行策划,选择低税率方案。第四种是分割,是纳税人在法律范围内选择不同行为,分割计税依据,以此分离成不同的征税对象、纳税人、税负,避免税率上升,或者是因为不同计税依据而扩大扣除额,所以通过分割其行为,降低税额和税负。同时还有扣除、抵免、延期纳税等方法,此类方法具有复杂性,所以在进行税收筹划时要认真对比和分析。

二、企业税收筹划基本原则

(一)严谨性原则。根据上文可知,企业税收筹划工作受多种因素影响、受多种规则约束,因此具有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风险规避难度较高,需要科学开展风险分析和管控工作。税收筹划工作在合法范围内开展,但常常会处于法律规范的边缘,所以具有较强的操作风险。其风险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经营风险。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能预测其运行方案带来的风险,若是其方案涵盖着筹资抉择,就会多加一项财务风险。第二种是政策变化风险。其与税法刚性有着密切联系。如今,我国税收政策仍处于动态调控时期,所以不能忽视政策变动风险的严峻性。首先应该重视非依法纳税风险,虽然大部分企业根据法律规定进行税收核算,但是无法完全掌握税收政策精神,非常容易产生事实偷税行为;其次是整体落实税收政策,因为在进行税收筹划工作时非常容易产生税收筹划风险。同时,我国政策、经济发展环境和企业运行的实时变化也容易产生税收筹划风险,所以企业必须保证此工作具有动态性,坚持严谨态度,合理分散风险,保障自身的经济效益。

(二)综合评估成本效益原则。税收筹划是企业财务管控工作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涉及到企业运行、经营、筹资等领域的活动,所以此工作应该遵循财务管控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保障企业经济效益。在制定税收筹划方案时,不能过于重视减少税收成本,而忽视因税收筹划工作增加的成本费用,一定要从宏观角度上考虑此方案能否提高企业的经济收益。无论何种方案都具有两面性,在实施方案过程中,纳税人既会享受税收收益,也要付出一定的成本费用以及抉择方案时产生的机会成本,只有税收收益大于税收筹划成本费用时,方案才具有时效性。最佳的税收筹划方案并非是税负最轻的方案,而是对企业各方面的最优解,因此在进行税收筹划和财务管控决策时,一定要遵循综合评估成本效益原则。

(三)平衡事前、事中、事后筹划原则。筹划工作开展在企业经营业务前,所以此工作具有超前性,要求企业领导层和工作人员具有超前意识。但是,税收筹划工作具有多面性,如果对企业增值税进行税收筹划,其具有事前性;如果是对企业所得税进行税收筹划,其具有事后性;如果是在会计期间,税收筹划前期会计行为,也具有事后性。从现实情况出发可知,在开展纳税事务后,此工作的主要作用是指导企业的经营、管控工作,是在掌握企业实际运行情况、国家发布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定具有预测性和全面性的纳税方案从而减少纳税成本,实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标。在开展纳税事务前,此工作的主要作用是执行纳税运行方案,最大限度规避纳税风险、减少纳税损失。在履行纳税义务后,此工作的主要作用是评估、分析和考核纳税行为。由此可知,税收筹划其实是事前、事中和事后相结合的完整程序,所以需要合理兼顾前后事宜,掌控工作要点。

(四)合理性原则。此原则的主要含义是在开展税收筹划工作过程中,其事实必须合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满足行为特点要求,其事实行为即使无法实现,也不能复制抄袭其他行业行为,不同行业对事实行为拥有不同要求。其次是规避异常现象,要具有常理性。一些产品的附加效益较低,并且体积沉重,直接限制了其销售范围,所以在通过运输费用来消解销售收入时,其费用所体现的运输半径必须小于常规半径,避免成为虚假事实。最后就是满足经济法规要求,不能仅仅满足税收筹划要求。如今股权投资行为在现代经济活动中非常常见,其合并、兼并等行为也非常正常,在此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税收问题,导致税收筹划工作难度高、范围广。所以,构建事实一定要合乎常理,要依据企业发展现状制订工作方案,不能生搬硬套。

(五)合法性原则。在开展税收筹划工作时一定要在合法范围内,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遵循法律法规。税收筹划工作和活动要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根据现有税法法规可知,国家征税时一定要有法律依据,纳税人也要依法缴纳税款。二是及时掌握税法变化。在开展税收筹划工作时一定要积极了解和掌握税法新变化。税收筹划工作的根本性质和发展程序决定了其必须坚持合法性、规范性原则。首先要得到法律认定,要逐渐将行业惯例变成法律规定,以此明确合法筹划和逃税、避税的特征与构成条件。其次要明确纳税人权责,税收筹划工作的最大受益人就是纳税人,同时也是法律的直接负责人,所以税收筹划的工作人员既要受行业规范约束,也要受法律限制,在实施违法行为时要受法律制裁。同时,还要规范税务代理行业,建设监督机制,完善行业执业标准。

(六)技术性原则。税收筹划工作具有技术性和综合性,在开展税收筹划工作时,纳税人会通过多种技术和方式最大化提高税收筹划效果。应该优化和完善以下技术:一是要保证账证具有完整性。企业纳税数额要符合税务机关要求,要得到其认可,而根据就是账簿凭证,其完整性是税收筹划工作合法性的关键依据。二是所得归属。企业应该科学调整所得税实现日期、根源、归属类型以及认定等,从而实现减少所得税目标。三是充分计列。只要是根据税法所需要列支的费用、扣除项目应该充分列扣。四是使用优惠。要最大限度地利用优惠政策等来开展税收筹划工作。五是完善投资结构。要合理调整和组合所有者权益资金、负债在整体投资中的结构占比,以此降低税负,保障投资效益。第六是选择经营模式。不同模式要应用不同税率。七是选择结构设置。不同特性的结构拥有不同的纳税义务和税负。

三、结语

想要保证企业税收筹划工作科学、合理、有效,不仅要掌握税收筹划方法,还要掌握税收筹划基本原则,通过综合考虑,提高原则运行效果。除此之外,企业要明确对合法性原则的界定。税收筹划工作必须要满足合法要求,筹划方法要符合法律政策规定,以此强化企业对税收筹划工作的认知,促进企业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税法筹划纳税
税法中的实质解释规则
对我国《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优惠政策的思考
VBA在薪酬个税筹划上的应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实施条例》——答记者问
税收筹划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探讨
邓海波:涉猎广泛的税法巨匠
适应纳税新常态 树立为民新理念
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税收筹划
从业人员给企业带来的纳税困扰——以一个火力发电企业为例
税收筹划中征纳行为的博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