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邑虎头鞋、帽的造物之道及文化价值

2023-01-05 10:06赵梦丽王式竹
西部皮革 2022年24期
关键词:虎头造物纹样

赵梦丽,王式竹

(河南科技学院 服装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1 虎头鞋、帽的历史渊源

中国古人在祈求农业丰收和驱邪避灾的时候会以形象凶猛的动物为祈祷对象。虎作为这一形象的代表,被使用的例子不胜枚举。民族学者刘尧汉提出“伏羲本为虎图腾”,可见汉民族的龙虎文化渊源最早源于远古虎图腾文化。在汉代的时候,虎作为驱邪、护佑宅院的象征画在门上,后来在民间成为传统[1]。虎形象的运用,在孩子的用品上体现突出,之前的医疗卫生条件差,孩子经常生病,让孩子穿虎头鞋,戴虎头帽,以起到驱散病灾,护佑孩子健康的作用。据考证,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出生于鹿邑太清宫镇,是东夷族人,其出生后名为“狸儿”,东夷族“狸儿”即为老虎的意思。因此,传承制作虎头鞋虎头帽的服饰风俗,一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期盼能够赐福祥瑞;二是希望子女穿上虎头鞋,戴虎头帽后能够像老虎一样茁壮健康成长。

人们把虎的崇拜带到日常生活中,衍生出虎头鞋和虎头帽等一系列服饰手工艺制品。在民间,老虎被父母看作是孩子的庇护神,在孩子的用品上,尤其是服饰上到处都有虎的形象存在,让孩子穿虎头鞋、戴虎头帽等。鹿邑的虎头鞋和虎头帽的服饰风俗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变,在造型上模仿老虎神态造型,色彩上鲜艳明丽形成了独特的民间技艺。在鹿邑的民俗中,由姑姑送蓝色的虎头鞋给刚出生的孩子寓意拦住灾难,又称“姑娘蓝”,谐音“拦”,意为“拦路虎”。在鹿邑农村,每年小孩都戴,在过年期间,孩子们戴上虎头帽、穿上虎头鞋,会比较孩子们戴的帽子谁的花样更多。

2 虎头鞋、帽造物思想的体现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万物因“道”而生,而存在。这影响中国传统造物的理念。工匠在从事造物生产活动中,要将无形之“道”融入到有形之“器”中,这种“道器合一”“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反映了器物与精神文化的辩证统一[3]。鹿邑虎头鞋、虎头帽选取自然界中凶猛强壮的老虎为外形依托,根据老虎凶猛强壮的特征、孩子穿着时的需要、人们审美需求形成虎头鞋虎头帽的独特造型,是工匠将“道”很好地融入器物的典型。

2.1 纹样、色彩在“自然之道”上的体现

鹿邑虎头鞋、虎头帽在表现虎的形象上,采用几何图形表现五官[4]。使用不同的植物、动物纹样装饰在虎的五官上。按照种类分类可分为植物纹样和动物纹样,植物纹样包括菊花、牡丹等花卉纹样,动物纹样包括单凤、对头凤、蜜蜂、蝴蝶这些纹样有吉祥的寓意,表达了长辈对于孩子的祝福和守护。这些纹样选材于自然,通过抽象的手法进行变化,使得鹿邑虎头鞋虎头帽呈现出别具一格的特征。纹样表现在虎头帽的虎耳、帽子后脑勺、披风、飘带等地方。

鹿邑的虎头鞋虎头帽在颜色上以鲜艳、亮丽为基调,在色彩上主要采用红、蓝、黑三种较为显眼的颜色为主色调,在用色上也是有讲究的,黄色是象征着孩子的人生能够金碧辉煌;红色是吉祥色,有避邪祛灾的寓意;黑色是贵色,是希望孩子能够健康。搭配粉青色、白色、黑色、紫色、橙色等为点缀色。虎头鞋、帽中所运用的色彩与中国传统五色观相符[5],白青黑红黄等色分别对应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也分别对应着东西南北中等五个方向。

《道德经》中提到“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为人们的生产活动依赖于大地,大地遵循于天的阴晴交替,而天则根据道的运行,道即道法自然,这也是老子哲学观的重要思想。认为道不生产万物,但道囊括万物,是万物生存、存在的基础和保障[6]。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下,先人们在从事造物活动时会顺应自然之道,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不破坏自然的运作规律。对于虎的崇拜历史由来已久,在生活在农耕社会,生产力落后的中国古人看来,虎的存在具有驱邪避灾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多有体现,会有以虎为参照对象进行服饰设计。这种“道法自然”服饰造物行为源自人们利用自然、敬畏自然的思想。人们畏惧虎的侵害,同时也崇拜虎的力量。综上所述,虎头鞋、帽的设计构思深刻体现了“自然之道”的造物方式。

2.2 造型在“尚象之道”上的体现

在装饰上,表现风格多为粗犷的、夸张的为主。主要体现为眼睛大、嘴巴大、脸大等特征上。在装饰的纹样上多为简单几何装饰纹样,铺满整个画面。虎头鞋的总体造型相较虎头帽装饰稍简单,没有太多辅料装饰。虎头鞋上的老虎鼻子有心形状的几何图案构成;眼睛一般为圆形,在眼珠上装饰有珠片,延伸到老虎脸的左右两边,组成一个新的抽象的虎的形象;老虎嘴为长方形,从嘴角延伸到左右两边的虎的形象。将虎头的形象刻画得丰富多样、活灵活现;在造型上虎头为鞋头,虎身即为鞋身,整只鞋就是一只老虎的形象。虎头帽在老虎五官的装饰上表现得更加丰富,在眉毛、眼睛、嘴巴的勾勒上采用了镶边的处理,在嘴巴处还有短的流苏的处理;眉毛多为锯齿状,眉尾多为波浪、云朵状。嘴巴两边呈如意状;鼻子呈倒三角状,有的鼻子上端为如意纹。耳朵上装饰有花朵图案,在双耳处缀有铃铛流苏,称为“摇铃儿”孩子戴着玩耍时会传出阵阵悦耳的铃铛声,寓意喜庆吉祥;在虎头帽的披风两边都绣有对头虎;后面有绣的精美的飘带。虎头鞋和虎头帽的结构布局采用的是中国传统的对称式构图方式[7]。虎头作为重点刻画的形象,在虎头鞋和虎头帽上将乖戾凶猛的老虎形象转化为憨态可掬的样貌表征。虎头鞋虎头帽的装饰造型很好地诠释了“制器尚象”的中国传统造物方式。

《周易·系辞上传》[8]提出“《易》有圣人之道四焉”,其中之一便是“以制器者尚其象”。古人在观察自然万物时,擅长用图案记录所见之物,如象形文字、云纹、卷草纹等等图案,无一不深刻体现了制器尚象的造物理念。虎头鞋、虎头帽在装饰和造型上采用了“尚象”的造物方式,突出虎的形象。以老虎为装饰的原型,希望通过虎元素在服饰上的表现寻求虎的庇护,体现出“以制器者尚其象”的造物思想。

2.3 工艺在“技艺之道”上的体现

虎头鞋、帽的制作过程融入了制作者的艺术想象力,采用纯手工制作,制作方式复杂,融入了丰富的工艺形式。虎头上就应用了拨花、打籽、刺绣等多种工艺表现形式。虎头鞋的制作要经过打袼褙、剪样、纳鞋底、做鞋帮、绣虎脸、上鞋帮、扎胡须等工序。虎头帽的制作要经过打袼褙、剪、贴、粘、插、刺、缝、制穗、包边等几十道工序。先用褙子剪出样,再把纹样刺绣上,缝上棉花和里子,再分别做出老虎五官的各个部位,最后缝制到鞋身、帽身上。在缝制的过程中也是有讲究的,在虎头鞋和虎头帽的虎脸上、耳朵、后面连接的飘带上都可以刺绣好看的纹样。如:蝴蝶、花卉、对头凤等。刺绣精美,与虎头鞋、帽融合得恰到好处。

《考工记》所载“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意思是知者是智慧的人,创造出器物,巧者是手巧的人,记录下来世代相传,世人称之为工艺。虎头鞋、虎头帽的纹样装饰没有固定的设计思路,鹿邑妇女根据自己的巧思结合传统手工艺创造出的精美工艺品,通过对“艺”的琢磨,做到通于艺、游于艺而达于道。这些制作工艺是鹿邑妇女在自己的祖辈们的口耳相授中流传下来的,在这一代代的传承中,虎头鞋、帽的制作工艺更加的完善,是中国传统女红技艺的传承。鹿邑妇女通过精湛的工艺使虎头鞋、帽成为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典型。

2.4 整体造型在“合和之道”上的体现

中国文化讲究中庸之道,即折中调和的处事态度。《道德经》所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万事万物都有阴阳之分,阴阳代表事物的两个方面。冲气就是要调控阴阳平衡,只有彼此之间相和才能长久地发展。虎头鞋、帽在老虎形象上的塑造上使老虎的形象偏笨拙可爱,比如夸张老虎的眼睛、嘴巴、毛茸茸的耳朵等;形象上偏向“猫化”[9],在虎头帽披风两边的对头虎和虎头鞋上虎脸的两边虎形象刻画上多有体现。没有完全采用老虎威猛的形象,偏向憨态可掬的模样,因为儿童的认知发展还不健全,恐怕吓到孩子;基于对虎头鞋虎头帽驱邪避灾的作用,也没有使形象过于可爱。完全仿照老虎的威猛样子和过于可爱化是事物的两个方面,鹿邑虎头鞋、帽的制作中和两个方面,保证事物均衡,这种调和关系的设计构思过程体现了虎头鞋、帽在中国传统造物方式上的合和之道。

3 虎头鞋、虎头帽的价值

3.1 实用价值

虎头鞋、帽采用传统的手工艺技法,制作的材料用的都是布料,具有吸汗、透气、环保、不臭脚的功能。穿虎头鞋戴虎头帽年纪的孩子刚蹒跚学步,大多好动爱玩,双脚经常因为运动产生很多的热量。而虎头鞋和虎头帽都是采用布料制作的,布鞋的吸汗透气的特点可以让孩子的双脚更舒服,更合适儿童脚部的发育,预防孩子扁平足,能够让孩子更健康的成长。

另一个因素是因为孩子们冬天穿的都是家里大人自己缝制的棉衣棉裤,通常都是连脚的棉裤,需要配合脚口宽大的鞋来穿着,起到保暖和保护裤脚的作用。在虎头鞋脚口两端布做成的长条带子,可以扎住棉裤的裤脚,防止鞋子脱落的同时兼具保暖性。虎头鞋的后脚跟缝缀有一块方布,是为了穿着时方便提鞋。虎头帽的结构设计既暖和又舒适,冬天戴的虎头帽多数都有帽披,长度可覆盖肩部,在寒冷的冬天可以护住孩子的耳朵和脖子以抵御风寒。

3.2 民俗价值

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生病、灾祸等不好的事情,父母就寄希望被赋予驱邪避灾、护佑孩子健康成长的老虎身上,虎头鞋虎头帽就是虎崇拜的最佳表现。虎头鞋和虎头帽是勤劳的鹿邑妇女们在自己的祖辈们的口耳相授中流传下来的,在传承的过程中,融入文化并轨的思想,保留虎头鞋虎头帽传统的制作特色,随时代变化加入新的元素[10]。制作时取材随意,废旧衣服的布便能做,且每一双都是独一无二的。虎头鞋和虎头帽是中原民间手工艺品的典型代表,集中体现了中国女红技艺和民俗文化。制作虎头鞋虎头帽的针脚粗大,充分蕴含着中原厚重的民俗民风和豪放粗犷的人文特色。

4 结语

鹿邑虎头鞋虎头帽体现了中国传统造物方式的奇特,从自然中选取形象,赋予其一定的寓意表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阐释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自然之道;在造型和装饰上模仿老虎的形态,体现了中国传统造物的尚象之道;在工艺技法方面,鹿邑的妇女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活灵活现的老虎形象,技艺精湛技艺之道;在设计构思方面,体现了中国传统造物“和”的思想和合之道。虎头鞋、帽的制作工艺、穿着实用舒适、具有民俗特色、有浓厚的历史都是其在文化价值上的呈现。“天人合一”“道器合一”的哲学造物观是中国传统造物思想,是指导未来设计的重要思想。我们应当立足于优秀的本土民俗文化,从这些传统手工艺品中学习卓越的“造物之道”,用于当代的设计作品中,将其传承发展并弘扬所蕴含的民族文化与精神。

猜你喜欢
虎头造物纹样
夜钓虎头鲨
蒙古族图饰纹样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汲古怀远造物归真
虎头茉莉的养殖方法
瓷上莲 历代瓷器上的莲花纹样
“与造物游”: 第二届晚明艺术史学术研讨会召开
《2020年杭州亚运会纹样设计》
造物新语——重组材料与构造
小米游侠记:虎头将军
以木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