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产业兴旺路径探析

2023-01-05 10:15张思遥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7期
关键词:兴旺专项资金农业

张思遥

(天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市 300387)

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农民富裕与乡村振兴同步发展,产业兴旺是乡村多元化的经济体系内相互发展、融合、渗透的一种新态势[1]。

1 乡村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内驱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兴则乡村兴,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产业问题已然成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乡村产业兴旺与否直接关乎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兴衰,乡村产业良好发展,能够促进农民群众增产增收,打好农业发展、产业繁荣的坚实基础。

产业兴旺位于乡村振兴五大内涵之首,其对于农业农村的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促进作用。其一,繁荣振兴乡村产业是着力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实现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驱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通过推动乡村产业全面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农业农村经济,这也正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之一;其二,通过振兴产业,能够引领乡村其他各个领域的发展,进一步靠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大目标;其三,乡村产业兴旺既是建设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物质基础,更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根本保证[3]。

2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乡村产业的发展窘境

我国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过程中,顺理成章地开启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路程。在不断推行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农业农村的发展取得了相应的成果。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乡村村落数不胜数,各地域间乡村发展存在极大差异,同时在发展中也暴露出一些棘手问题。

2.1 乡村产业发展结构单一

乡村产业兴旺不仅要求发展内容多种多样,更重要的是极具综合性,其内涵是每一个产业需要相互涵盖、相互容纳。一家独大不是兴旺,“百花齐放”才是我们要追求的兴旺。首先,在中国大部分乡村,均以农作物种植为主要发展方式,当地居民以务农作为自己主要经济来源,这样农村产业发展极为单一,三产业融合发展还远远未达要求;其次,近几年部分农村逐步发展起具有当地特色的产业,如,特色旅游业、特色文化等,发挥其自身极具地域性的“红色文化”优势,开展红色旅游,吸纳各方来客。但在其发展过程中,未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缺乏动力,大多依靠翻新修建的“红色场馆”及当地小吃来创收,难以形成长期、稳定的发展态势。

2.2 乡村产业发展缺乏人才、技术支撑

产业的发展,需要很多方面资源的支撑。乡村产业兴旺,其实现的主体便是村民,但目前我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严重人才流失。在乡村产业发展过程中,缺少专业人才的引领和指导,会在极大程度上减缓乡村产业振兴步伐。同时,产业兴旺需要先进的技术设备支持。科学技术在农业农村的普及不足,在乡村产业兴旺发展过程中,没有科学技术、现代化劳动方式的支撑,仅仅依靠农民的“双手”,实在难以实现。

2.3 乡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不当

一直以来,在我国乡村产业发展过程中,专项资金的分配与使用不合理,缺乏系统的审批、分配、使用流程。我国很多农村地区,在使用政府下拨的专项资金时,未进行合乎规定的公示,或公示的流程、结果不透明。与此同时,在专项资金审批过程中,依然存在“腐败”现象,致使部分专项资金的审批,全凭审批者的个人想法,难以做到实事求是[4]。而且,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对于乡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审批、监管不到位,虽然我国有针对此项资金的明文规定,但是由于范围广、数量大,在监管工作的实际开展过程中,存在着重重困难。

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的现实路径

实现乡村产业兴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要着眼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同时展现出中国特色。我们不仅要重视在乡村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种种困境,更要积极探寻现实可行的路径,加快推动产业兴旺,为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夯实基础。

3.1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着力发展特色产业

首先,要解决好产业链的问题,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带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把推进产业兴旺作为“牛鼻子”,用心用力,紧抓不放,以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振兴。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在融合发展过程中,注重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实现三产相互包含、相互渗透;其次,着力发展特色产业,挖掘文化资源,这对于乡村产业兴旺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文化资源不仅体现在物质方面,更表现为精神层面的价值,红色文化资源与新的时代特点密切衔接起来,用新形式传承文化资源,使其完美渗透到乡村产业发展中,为产业兴旺献策献力;最后,深入挖掘乡村的旅游资源,构建特色的乡村旅游业,以特色产业带动旅游业,以旅游业振兴特色产业,二者相辅相成,形成合力,如此方能极大促进乡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兴旺。

3.2 加强技术创新,引进专业人才

首先,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工作力度,重视农林、农业等方面高技术人才培养,建立农业类院校同农村的合作联系,从高校中选拔一批优秀的专技人才充实人才队伍,并建立激励制度,吸引广大大学生、高素质人才深入农村,发挥广大农业类人才的专业性与积极性,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新思路、新路径;其次,自觉树立学习意识,牢固树立学习是第一发展动力的理念,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学习全国各个农业农村地区发展方法,开展相互示范、彼此提高的态势;最后,加强对于乡村群众的高新技术培训,让“农业课堂”走进农村,为广大村民普及生态环境、资源保护知识,提高其可持续发展意识,与此同时,提高其主体意识,增强自身为乡村产业兴旺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3.3 加大专项资金支持力度,强化政府监管职能

农业农村发展建设,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我国应不断加大对于农村建设的财政资金支持,并且确保专项资金的高效利用,聚焦重点产业和资源要素,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构建乡村振兴产业新格局。第一,提升农村建设相关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资金使用的公开程度,将有效地帮助相关部门增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管力度[4],相关监管工作需要全方位,贯穿资金使用的全过程;第二,加强政府政策向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倾斜程度,即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5]。要充分发挥政府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统筹规划、综合协调的作用,逐步建立健全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

4 结语

在党的二十大来临之际,做好“三农”工作、走好乡村振兴路,我们肩担重任,使命光荣[6]。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政府部门及乡村应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工作,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社会治理、产业兴旺、乡村振兴新路径[6]。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如今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任何前人经验可供借鉴,全国各地都在走好乡村振兴的征程上不断探索。

猜你喜欢
兴旺专项资金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兴旺一个村,需要几茬人?——三任支书一条道,一棒接着一棒跑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推动产业兴旺 撬动乡村振兴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
探索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监督新路子
涉农专项资金领域职务犯罪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