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红色文化资源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研究

2023-01-05 22:53曹俊萍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红色育人资源

曹俊萍

(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1]作为高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红色文化资源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和独特遗产,具有强大的育人价值和功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将红色文化资源融会贯通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起到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素材、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价值、指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方向的作用,从而提升思政教育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因此,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我们都要将红色文化资源继承和发扬下去,让这种超越时空的精神力量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加优质丰富的教学资源,发挥它独特的育人作用,引导大学生认同红色文化。

一、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的精神内涵

红色文化是一种特色文化,由无数的革命英雄和人民群众在浴血奋战中共同创造出的先进文化,在革命时期给人们带来信心和希望,重塑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在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起到强大的助推作用。在物质形态上,新时代红色文化资源仍然存在于各地的革命遗址、英雄纪念馆、博物馆、革命教育基地中。在精神形态上,革命时期表现为革命先辈和共产党人在这样特殊的时期形成发展起来的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今天,红色文化资源也体现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全过程中,是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的源泉动力和关键环节。对于红色文化资源,我们要秉持与时俱进的态度,要有所扬弃、有所革新。因此,对于新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红色文化资源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和任务相同,不管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课堂教学资源和实践教学资源。

红色文化资源有着重要的育人功能。[2]红色文化资源具备民族性、科学性、历史性、文化性、时代性、教育性和感染性等特点,其中包含着不怕艰难险阻的奋斗精神、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和敢于奉献的无私精神,这是中国人民在物质、精神和制度层面的支撑。红色文化资源与其他文化不同,是对特定历史时期精神的高度凝练,到今天它仍具有特殊的优势和强大的生命力,新时代也赋予了红色文化更加丰富的时代内涵。因此,在新时代将红色文化资源贯穿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教育树人、文化育人作用,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新活力,帮助新时代大学生树立爱国主义崇高梦想,不断激发他们的内心情感,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二、红色文化资源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重要价值

高校承担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合格接班人的神圣使命,深挖红色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价值,并结合新时代的特点,赋予红色文化资源新的时代内涵,能有效帮助大学生成长发展,增强思政课的动力和活力。

(一)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素材

红色文化资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丰富的教育教学素材,其中涉及的历史素材、政治素材和文化素材为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大量丰富的教学素材。第一,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素材。红色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从浴血奋战的革命年代一路走来形成的文化资源。革命斗争时期形成的革命斗争精神、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建设精神、改革开放时期形成的时代精神,这些红色印记和民族精神,为高校顺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优质历史素材。第二,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素材。红色文化资源对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特殊意义,是中国共产党人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和执政思想的集中体现,是我们治党治国治军的根基。红色文化资源中彰显着我们党、国家、人民的正确政治取向和政治认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坚定的政治素材。第三,红色文化资源充盈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素材。红色文化资源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是鲜活的文化资源,再现了革命先辈们的流血牺牲、奉献奋斗精神,他们那身上展现出的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将其运用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形象直观的感染力,更能引起学生的思想和感情共鸣。

(二)红色文化资源增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价值

红色文化资源浓缩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伟大复兴拼搏奋斗的精神力量,这种强大的力量表现在各个奋斗时期,在奋斗中涌现出的典型人物、红色故事,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鲜活素材。第一,厚重的红色历史积淀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实践教学,红色文化资源为学生提供了直观印象,让学生能够处于一种真实而鲜活的历史环境中,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身上的精神品质,这些最直观的精神再现,增加了红色文化资源的说服力。第二,生动的系列红色故事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新时代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被赋予了新意义,这些鲜活生动的红色故事激发着大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认同和情绪波动,用故事传递感情,传递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领会红色精神内涵和实质,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力和鲜活力。第三,各具特点的红色人物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红色文化中有无数革命英雄人物,通过走近他们,与经典红色人物对话,让大学生感受他们身上的高尚精神品质和无私奉献的革命气节,在对话的基础上增加了解的深度和广度,产生思想共鸣、震撼心灵,从而增强情感认同,能够选择正确的价值取向、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情操。

(三)红色文化资源指明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方向

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是高校的责任使命,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关键是让受教育者从思想上明白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立德树人中的“德”是标尺,“树人”是“立德”的前提。红色文化自诞生之日起,就蕴藏着诸多育人功能,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价值内涵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内涵和价值上完美契合,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开展指明了发展方向和坚持的目标。[3]因此,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部质量,离不开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中的宝贵历史财富和精神财富。红色文化资源与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精神内核上是保持一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对红色文化资源的继承和发展,他们是一脉相承的关系,我们培养的人才目标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奉献,为实现民族复兴大业的时代新人,红色文化资源中艰苦奋斗精神,革命先烈呈现出的优良传统正是培养健全、合格当代大学生的前提和基础。

三、红色文化资源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路径

将红色文化资源的巨大能量持续释放出来,发挥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育人功能,拓展路径是一个有效抓手。因此,从教育方式、内容、环境、潜力四个方面出发,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时代价值,将红色文化资源无缝衔接、有机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

(一)创新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方式,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

选择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是提升教育效果的关键,红色文化教育方式作为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能够让学生深受红色文化熏陶,有效地将红色文化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如果对教育方式是感兴趣和认可的,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因此,要在创新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方式上持续下功夫,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效果。一方面,创新体验互动式思政课教学。要用平等对话的方式取代一言堂灌输教学方式,结合红色文化议题,找到教师与学生的共鸣点,从教师的单向灌输变为教师、学生双方的双向互动,激发学生思考的主动性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红色文化教育情境,增强场景、角色和情感的真实代入感,打破时空界限,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发挥网络优势,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与革命先辈感同身受,增强对红色文化和思政教育的认同。另一方面,打造鲜活的第二课堂。红色文化要融入学生的社会实践。[4]紧紧围绕“为什么要开展红色文化实践教育”和“红色实践教育的重难点是什么”两大问题,聚焦红色文化教育现存的一些突出问题,解决新时代大学生的新期待和新需要。加大对优化红色文化资源的管理力度,提升红色文化活动整体质量。要坚持实践性和理论性深度结合,实现知行结合,高校要与校外的革命教育基地建立长期联系,实现参观活动的常态化。要建立完善的实践活动管理制度,配齐专业实践指导教师,拨足实践专项资金,创新红色实践活动形式,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活动方案,创造更多喜闻乐见的实践活动形式。

(二)丰富红色文化资源教育内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内容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是提升红色文化资源整体亲和力的基础,红色文化内容要足够真实、有趣、新颖,与时代接轨、与时代同步,这是受教育者的现实要求,要深挖红色资源,丰富和更新内容体系,切实增加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吸引力和亲和力。首先,要深挖红色文化故事中的爱党情怀、爱国情怀、爱民情怀。选取党在不同历史时期为民情怀的鲜活案例和代表人物事迹进行深入讲解,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敬仰之情,增强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深厚情感,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在精神层面对红色文化的认同。其次,使红色文化内容更具趣味性和吸引力,丰富教育体验。要减少内容上的重叠,构建大中小一体化的红色文化资源教育库,根据学生自身特点不断增加红色教育新内容,使红色教育内容实现有效衔接。高校要把红色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确保红色教学内容有层次感,重难点突出有条理,彰显红色文化精神和价值。最后,实现红色文化内容与新时代同向同行。红色文化教育内容要以学生关注的时政热点为切入点,以解决学生成长难题和现实需要为聚焦点,使教育内容具有现实性和生活性的特点,拉近红色教育内容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同时,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手段,加强红色网站建设,抓好网络阵地,发挥红色网络文化的作用,[5]使红色文化教育具备现代化气息,不仅走进大学生现实生活,更要深入大学生频繁接触的网络虚拟空间,努力使红色文化成为他们爱听、爱看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三)营造红色文化资源教育环境,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

环境对人的教育和成长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高校红色文化教育也离不开浓厚的红色文化环境的渲染和影响。要创建有利于红色文化教育的良好校园环境,不断完善红色文化相关的规章制度,为高校提供一个可触可感的红色文化教育环境。一方面,营造和谐的红色校园环境。充分利用校园中的物态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最直观的教育,加大校园建筑群的整合,形成一整套连贯的校园红色文化物态景观群,每一处景色、每一个建筑都赋予它背后的故事,发挥建筑育人的效果。发挥校园标识物的潜在优势,形成潜移默化的红色文化环境,在浓厚的红色校园文化环境中让学生感受红色文化自身的魅力所在,实现校园精神和红色文化精神有机结合。要坚守红色校园文化的方向性和育人性,开展质量高、内涵深的校园文化活动,发挥各种社团的带动作用,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活动,利用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开展学术讲座,不断加深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进一步丰富校园育人环境。另一方面,优化高校红色文化相关教育制度环境。要强化高校红色文化教育领导制度、管理制度和保障制度,强化红色文化育人协同保障机制,高校党委更要深入理解党和国家关于红色文化教育的相关政策,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校红色文化教育规章制度和红色党建活动。同时,要加强对红色文化教学的管理、考核、评价制度,用制度保障红色文化教育的长效性、规范性。

总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必须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重大作用,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在育人上的强大优势,主动吸收红色文化精神内核和文化特质,贯彻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发展与改革创新。

猜你喜欢
红色育人资源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红色是什么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红色在哪里?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追忆红色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