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是否都有有趣的灵魂

2023-01-05 08:50周洁
新民周刊 2022年48期
关键词:马蹄长大科学家

周洁

上期封面

小的时候,爸爸妈妈总要问:囡囡,长大了以后想做什么呀?那个时候不像现在,遍地网红,所以答案也比较中规中矩:警察、老师、医生、科学家……那时候科学家的出镜率极高,到长大才知道,成个“家”有多么不容易。

成为科学家很难,离我们普通人也有相当的距离,他们在实验室里,在大学校园里,在各种会议报告厅里……因此,我们很容易给科学家贴上“高大上”的标签,觉得他们远离人间烟火,脑子里都是复杂公式,说的话也深不可测。

这次的采写改变了我对于科学家的认知。倒不是说科学家不“高大上”了,他们的研究课题依然是“高精尖”的代表——借脾脏“种植”出其他器官;用生物材料的方式提高腫瘤治疗的效果;找到更多药物靶点研发新药……每一项研究,如果能成功应用于人类社会,都将带来深刻的改变。

但在他们对生活状态的描述中,让科学家形象变得更加立体了:在某些环节有所突破的项目,是他们在无数个重复的、枯燥的、失败的实验中获得的一点点科学蜜糖,当他们对于这广袤宇宙真理一角的思考,通过实验得到一次次认证、认可,甚至有机会真正改变现实生活,他们内心的狂喜,是任何金钱、权力带不来的——坐冷板凳是科学家的常态,也只有内心真正追求着纯粹的真理,才能让他们日复一日地坚持。

科研之外,他们很多人还在运动、音乐、艺术等不同领域也有或深或浅的涉猎,成功的人大多都有类似的品质——打开自己,才能拥抱世界。

束缊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囊。

天寒路滑马蹄僵,元是王郎,来送刘郎。

酒酣耳热说文章。惊倒邻墙,推倒胡床。

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挑走诗书文章,扔下其余衣囊,出发。天寒路滑马蹄僵,不过,还是有人赶来饯行。

大家举杯畅饮,酒酣耳热。兴致一来,不由高谈阔论,壮辞迭出,豪言频发,语惊邻座,言震四周。后来,酒越喝越多,人越来越癫,连屏风和交椅干脆都被推翻啦。旁观者笑我们放荡无羁,可是,人生在世,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创作此词时,作者已经被时运不知道“痛打”了多少次,但他不愿屈服,依然倔强。“疏又何妨,狂又何妨”实乃点睛之笔,令读者拍案叫绝:要的就是这股气!胸有乾坤,无视俗世礼法;艰难险阻,何必太当回事?

新的一年快要来临,愿朋友们“疏又何妨,狂又何妨”,摆脱生活中的诸多困扰,淡淡一笑,迎接元旦。

猜你喜欢
马蹄长大科学家
假如我是科学家
马蹄子与北海道男人的选择
吃“马蹄”
我长大了
马蹄岛(男中音独唱)
河口动物 马蹄蟹
与科学家面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