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视角下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教学与实践体系的构建及拓展*

2023-01-06 02:53冉建华汪克建盛华均贺桂琼陆蔚天邵海英余华荣
解剖学杂志 2022年2期
关键词:解剖学第一课医学

冉建华 汪克建, 盛华均 贺桂琼 陆蔚天 卓 飞 代 波 邵海英 龚 棣 杨 美,# 余华荣△

(重庆医科大学,1 解剖学教研室,2 基础医学院办公室,重庆 40001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在这一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医学专业教师落实“课程思政”对大学生“价值引领”的举措很多,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角度都有涉猎[2-4],形式多样而效果欠佳,原因在于未能找准育人角度。立德树人的落脚点在人,需要以人为本,从生命教育的角度进行思考。

1 生命视角下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教学与实践体系的设计原则

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从生命教育出发,密切结合医学职业教育的原则进行设计。

1.1 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即是指通过教育树立学生正确的生命观,捍卫生命的尊严,激发生命的活力,提升生命的内涵,实现生命的价值[5]。生命教育作为全人教育的一部分,通过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引导他们积极地思考探索人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自我身份认同,从而学会热爱生命、珍惜生命,追求身心和谐发展与知情行统一的全人教育[6]。

1.2 生命教育是医学职业教育的基石

生命教育不仅意味着对自身生命的珍惜和热爱,还需要医学生勇于承担“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生命誓言,增强其珍爱生命、保护生命、拯救生命的职业责任感,激发其为医学事业不畏艰难、潜心学习的坚定信念,是医学职业教育的基石。

1.3 生命教育是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融入医学职业教育的切入点

毛主席说,“医学是建筑在解剖学基础上的”,人体解剖学具有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的有利条件[4]。人体解剖学作为医学生进入医学殿堂的前哨大门,既凸显了学科的崇高地位和重要性,也赋予了解剖学教师责任,充分把握这一机会,将课程思政教育融入课程知识的教学中,为医学生的职业成长“扶正苗子”;医学生通过从解剖学开始审视生命、思考职业规划,生命视角就是课程思政教育融入的最佳角度。

2 以生命教育为主线的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教学与实践体系的构建

本团队采取以下措施构建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获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的殊荣[7]。

2.1 组织保障

首先组织建设上凝聚共识,统一思想。课程负责人和教师党支部书记团结协作,将教研室集体备课、支部活动与课程思政建设紧密结合;发挥教学团队中的优秀党员、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的示范作用,组织梳理、撰写课程的典型案例并完成教学大纲的梳理、课堂融入设计;同时鼓励党员教师与青年师资结对,通过传帮带整体提高课程组思政教学水平。

2.2 内容保障

鉴于传统教材在缺乏生命教育和职业教育内容的薄弱环节,教学团队主动进行教材建设,加入“无言良师——解剖学实验第一课祭奠捐献者”、“无私奉献——老共产党员、老重医人王霄翔的身后情怀”、“妙手仁心——《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重医学子“神医”梁益建”、“爱岗敬业——为工作奋斗到生命最后一刻的姜均本教授”、“追求真理——不断挑战自我的孙善全教授”5个主题的教学内容作为补充材料,弥补教学短板。同时加强数字化教材、网络化教材等体系的协同建设,以及教学大纲的改写和课程思政案例库的建设。

2.3 课堂保障

构建传统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的保障体系。传统课堂以教研室为主体,通过优秀教师撰写案例和课堂教学示范,制作统一的“课程思政”PPT,在课堂教学中将生命教育、医学职业教育和解剖学教学有机融合,提升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的深度和广度。第二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用生命教育的主线贯穿清明祭奠大体老师、解剖绘画大赛、清明诗歌比赛、遗体捐献宣传、大学生创新创业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生命,达到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

3 以生命教育为主线的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教学与实践体系的拓展

要达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的,课堂教学要更多地与课外实践体系密切结合。

3.1 大体老师在解剖第一课的生命教育

解剖学教研室在解剖学第一课组织学生默哀、诵读解剖学誓言“无言良师,授吾医理;敬若先贤,临如活体;谨言躬行,追深辨细;德彰术精,锤成大医”。庄严肃穆的仪式中,大体老师的无言教育唤醒和引导学生对生命的思考,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感和献身医学事业的荣誉感、使命感。

3.2 清明祭奠系列活动

除每个教学班由学生自发组织的默哀悼念活动外,还有全校举办的“缅怀捐献者彰显医学心”清明节系列活动,包括:连续12年厚德广场的大型祭奠仪式、清明诗歌绘画展览、重庆市殡仪馆缅怀遗体器官捐献者大型祭奠活动等[8-9],并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发布上述活动信息,举办“给大体老师的心里话”等在线征文,通过线上线下活动模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3 强化生命教育的课外实践活动

3.3.1 制度化管理实践活动 梳理目前已举办过的活动,如解剖第一课、清明节“大体老师”祭奠活动、优秀校友成长暨先进事迹分享会、生命科学博物馆科普宣传、全国解剖绘画大赛等,总结经验、查漏补缺,建立制度;加强与实验教学管理中心、校团委、学生处等单位的联系,扩大实践活动的受众。

3.3.2 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 学生是教育的主题对象,要采取措施变“被动教育”为“学生主动接受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由“教师组织活动、学生参加”的方式逐步转变为“学生组织策划活动、教师坚强监督管理”的方式,通过学生会挑选社会活动能力强、成绩较好的学生加入课题组,让学生加入实践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总结和宣传过程,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实施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活动教育学生”、“通过学生感染学生”,提升活动效果、扩大受益人群。

3.3.3 加强兄弟院校的联系与合作 目前中国解剖学会统一发布了解剖学誓言,在解剖第一课以及清明节祭奠活动中形成了全国统一的活动;同时全国解剖绘图大赛也是从提高艺术修养、结构洞察能力等方面促进学生的课程学习热情,有助于与兄弟院校相互借鉴经验,共同提升。

4 以生命教育为主线的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教学与实践体系的效果与总结

通过生命视角这一主线,教学团队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成效显著,打造了“解剖第一课”和“清明节大型祭奠活动”两张人文教育品牌;凝练了“运动系统——身边的脊柱侧弯专家2016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梁益建”的课程思政典型案例;强化了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课程思政教学的互动和联系;激发了学生在课程思政教育中的内在动力,并坚定了学生的专业信念;加强了和兄弟院校、社会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建设了政治素质和能力过硬的教师队伍,践行了立德树人的初心。

猜你喜欢
解剖学第一课医学
《钟世镇现代临床解剖学全集》(第2 版)12 卷隆重出版发行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医学的进步
早上第一课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人体解剖学
太极拳侧行步运动解剖学分析
家教第一课:有话好好说
科学第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