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建设的三重逻辑

2023-01-06 05:25吴燚盛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国际形象政党中国共产党

吴燚盛

(福建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关系党的百年大计和千秋伟业,关乎中国的国家形象。实际上,“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1]就是讲好党的故事,传播好党的声音。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探索党的国际形象建设,有利于展现党的良好精神风貌,传播党的执政理念,塑造具有影响力、亲和力的世界大党。

1 历史逻辑: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建设的百年经验

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党建经验。只有对建党以来各个时期的国际形象建设进行挖掘考量,才能科学定位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的历史坐标。

1.1 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国际形象建设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内忧外患中开始了革命历程,进入党的国际形象建设初始阶段。一方面,积极开展报社筹办工作。中国共产党建立起早期的通讯社并发行刊物,如:“华俄通讯社”、《新中华报》等,积极宣传党的政治主张、领导思想和实践成果,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国民党的舆论封锁,对外传递党的精神风貌,为传播、塑造党的国际形象起到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设立对外交流机构,培训外交人员,允许国外记者采访革命根据地。建党初期,中共旅欧支部主动与德国、法国、丹麦等国的共产党联系,并赶赴欧洲各国进行演说,传递党的声音。延安时期,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果断决策,成立共产党早期的外宣机构,宣传党在延安的执政情况。此外,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到访延安,并撰写《红星照耀中国》,埃德加·斯诺的报道在国际社会引起巨大反响,吸引更多的外国记者访问延安。

1.2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国际形象建设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党的国际形象建设特点鲜明,遵循马列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指导,积极向社会主义阵营靠拢。战后的中国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开始了国际形象建设的探索。一是巩固新生的红色政权。朝鲜战争爆发,毛泽东等中央领导集体迅速组织志愿军队伍出征。“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共产党率领中国人民保家卫国的又一次伟大胜利,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保卫国家主权和安全的决心,捍卫了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的国际形象。二是积极对外援助。中国是古老的农业大国,工业水平远不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上要从经济入手,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尽管当时的中国经济发展存在困难,但中国共产党依然积极主动地进行国际援助,彰显了大国担当、大党形象,仅1950—1960年中国就向越南、朝鲜和老挝等十几个国家提供军事援助。[2]三是发展外交事业。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主要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和亚非拉等第三世界国家进行交流。同时,中国共产党开始尝试和西方国家建交,主动参加国际性会议,妥善处理边境问题,并提出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向世界展示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风貌。

1.3 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初期党的国际形象建设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曲折探索和改革开放中建设国际形象。此时的中国共产党人笃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3]265,重新审视历史经验,开始转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的国际形象建设迈入新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摁下改革开放的按钮,把工作的中心转移到经济发展上。邓小平强调“中国一定要有一个具有改革开放形象的领导集体”[3]318,为融入国际社会,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党中央设立了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高度重视外宣工作对塑造党的国际形象的影响,他指出:“外宣工作全党都要做,领导干部要带头做。”[4]在江泽民看来,外宣工作关系到党的前途命运,每一位党员都应该主动把对外交流宣传的工作担起来,在外宣工作上实事求是、攻坚克难。党的十六大以后,在胡锦涛等中国共产党人的带领下,中国有效应对2003年“非典”疫情、2008年金融危机和汶川地震等重大灾情,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等重大国际活动。

1.4 不忘初心、朝气蓬勃——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建设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不忘理想初心,始终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建党百年之际,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在北京(线上)召开,会议以“为人民谋幸福:政党的责任”为主题,向世界展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精神风貌。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多次谈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全世界人民联系起来,彰显了新时代百年大党的广阔胸襟与高瞻远瞩。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积极开展主场外交,如:G20中国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和“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等。同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积极应对生态环境问题,携手国际社会深入参与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体现大党治理下的大国担当。如:连续举办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制定“双碳”目标,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此外,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党员带头“冲锋”,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实现全民免费接种疫苗,向其他国家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与全球共享疫苗研发数据成果,赢得国内民众和国际社会的广泛称赞。

2 理论逻辑: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建设的学理诠释

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中国具体国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建设的源头活水和论述之本,它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刻画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形象,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2.1 永远的丰碑: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建设的科学性与真理性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闪烁着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思维火花,可以从中寻找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建设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广大人民利益而奋斗的政党。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5]41,所有政党中,只有共产党是最为人民考虑的政党,也是最能体现科学性和人民性的政党。早在分析犹太人问题时,马克思就指出要实现人的解放需要通过无产阶级彻底的社会革命,他认为资产阶级政党实现的是资产阶级的政治自由,并非指向实现普遍意义上的“人的解放”,资产阶级革命实际上是狭隘的政治革命,是强权阶级寻求自身需求而发动的革命运动,透露着资产阶级的个体欲望。马克思洞察到“资本不是一种个人力量,而是一种社会力量”[5]43,有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镇压是资本联合的产物,“只有当人认识到自身‘固有力量’是社会力量”的时候,[6]并将这种力量组织起来的时候,人才能达到解放。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旗帜鲜明的社会主义政党。“一个新的纲领毕竟总是一面公开树立起来的旗帜,而外界就根据它来判断这个党。”[7]415转言之,一个政党的纲领具有旗帜性的作用,是塑造政党形象的基本内容,关乎政党能否科学执政、长期执政。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恩格斯对其进行了逐条批判,他们认为这种“拖泥带水”纲领,不能反映革命前进的方向,整个纲领是一种倒退,蕴含拉萨尔主义的错误观点。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科学,“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7]426,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实践型政党,坚持理论指导与实践相结合的政党。政党的纲领体现政党的“脸面”,脸需要经常擦洗,科学的纲领亦需要经历反复地实践检验,与时俱进。

2.2 思想的汇聚: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建设的理论积淀

五四运动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在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的传承中得到了延续与发展,为建设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提供了理论支撑。

毛泽东思想蕴含丰富的党建内容,主要从四个方面体现党的国际形象建设:思想建设方面,在国际上旗帜鲜明地学习马列主义;政治建设方面,打造信仰坚定的共产国际战士;组织建设方面,构建严密的社会主义基层党组织;作风建设方面,保持清正廉洁、执政为民的党风。在中国共产党全面夺取政权以前,毛泽东已经开始维护中国共产党在国内外的声誉,执政后的中国共产党,肩负代表中国和树立中国国家形象的任务。邓小平认为“无论如何要给国际上、给人民一个改革开放的形象”[3]315,让国际社会切实感受到中国改革开放的信心,实现共同富裕的雄心和融入世界发展的决心。中国要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道路,展现出“独立自主、不信邪、不怕鬼的形象”[3]320。江泽民接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接力棒,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他指出:“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8]一个政党举什么旗,就会走什么路。胡锦涛面对国内外发展新形势,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深化中国共产党的“人民”属性。他在党的十八大上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一个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的政党。”[9]党员干部必须具备充足的理论知识,向世人展现出实事求是、积极进取的形象。

2.3 全新的高度: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建设的新时代表达

习近平党建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的新时代诠释,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建设的主要理论来源,具有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时代品质,开创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建设达到了全新的高度。

一方面,中国的国家形象与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形象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的国家形象“本质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塑造的社会主义大国形象”[10]。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在各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中国的发展速度与中国共产党的集中领导、中国人民的团结统一密不可分。习近平说:“读懂今天的中国,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11]中国共产党从数十人的小党成长为千万党员的世界大党,国际形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党的形象和威望与国家、人民、民族息息相关,而“党的威信和形象最容易因腐败而受到损害”[12],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敢于“刮骨疗毒”,肃清党内政治生态,不仅赢得国内民众的支持,也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正面形象。另一方面,对外交往和负责任大国形象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建设的关键要素。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不断扩大“朋友圈”,邀请各国政要到中国参观考察,展现中国之治,传达中国声音,彰显新时代党的对外交流新风貌。国际社会风云变幻,中国共产党的立党根本是为人民谋幸福,也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中表示“中国共产党愿广交天下朋友”[13]438,同世界各国政党一道,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13]438

3 实践逻辑: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建设的可能路径

新时代有新任务,如何加强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建设是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新课题。党的国际形象建设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理论基础,要立足党的实际建设,敢于大刀阔斧地进行自我革命;要大力发展与国际社会的政治交往和文化交流,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际合作;要注重舆论宣传的影响,塑造和平、开放、包容的大党形象。

3.1 立足党的建设,塑造勇于自我革命的新时代国际形象

党的建设是政党发展的保证,一个敢于突破、勇于自我革命的政党形象才能够赢得国际社会的尊敬。

首先,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坚持意识形态领域的一元指导,才能保证自我革命的正确方向。一是自觉学习马克思列宁经典原著,反复学习共产党人的思想精髓,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二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中央宣讲团到地方宣讲团,形成自上而下的学习氛围。三是建立健全理论学习制度,定期组织党员参加理论学习班,在党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党员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自我反思,交流工作心得。

其次,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党员领导干部和党的基层组织是人民群众评判中国共产党的直接主体,本国人民对执政党的评价是政党国际形象的重要考量因素。一是要做好党群、干群关系的工作,群众路线走得对不对关乎中国共产党执政命脉,党员和党组织必须做到真心实意为民办事,真正解决人民群众关切。二是党员干部要学懂、弄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放下政治“身段”,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认真考察人民群众生活情况,为人民办实事。三是党员干部要清正廉洁,做好老百姓的“主心骨”,自觉与腐败行为划清界限,依靠党内监督体系、发挥社会监督功能,使腐败分子无处遁逃。

再次,要敢于自我革命。“打铁还需自身硬”,一个政党“进行自我革命更不容易,而不进行自我革命就必然被历史所淘汰”[14]。一是要正本清源,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深化反腐斗争工作,以严格的党内条例和监督体系约束党员干部,净化政治生态。二是要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确保经济健康发展,要把握历史机遇,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三是要完善制度建设,以科学的思想为引领,现实的条件为根据指导制度设计,革除不符合社会发展的“条条框框”,避免制度规范与实践发展脱钩。

3.2 发展对外交流,塑造友好开放的新时代国际形象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国际形象构建要把对外工作摆在优先位置,发展对外友好交流,开展国际合作。

一方面,大力开展对外政治交流。无论发展到什么阶段,都要注重党的对外工作,党的对外工作要“成为展示党的良好国际形象的重要窗口”[15]。中国共产党只有自信地“走出去”,向世界讲好自己的故事,传递自己的声音,才能维护自身形象。一是通过政党外交工作传递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事迹和执政理念,主动加强与国际友好政党的联系和交流,把统战工作推向国际化,把政党外交和对外传播相结合。二是合理利用国际平台开展对外合作交流,善于在国际组织中发声,积极发挥在联合国、金砖国家、亚太经合组织等中的效用,努力促成政党间、国家间、地区间的高水平合作。三是拓宽国际对话途径,创造合作契机,不仅要大胆地“走出去”,也要大方地“迎进来”,抓住开展主场外交的有利时机,打造高端交流平台。

另一方面,大力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中国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传统文化内嵌于党的精神文化之中,党的精神文化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因此,中国共产党对外政治交流和文化交流有了共同的根据。其一,以官方沟通带动民间文化交流。党的国际形象建设主要在于高层的谋篇布局,高层间的对话交流产生相应的政策措施,推动民间团体的合作发展。其二,以民间文化活动推动官方合作对话,即文化交流促进政治交流。所谓“国之交在于民相亲”,国与国之间的民间文化交流始终占据重要地位,要寻求民间团体的宽领域、多层次交流互动,拓宽党在国际形象建设的主体范围。此外,在对外交流的过程中,要坚定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自信,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和利益观,领会党的光荣历史和优秀的传统文化,以更加自信的姿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

3.3 把握舆论契机,塑造和平发展的新时代国际形象

舆论造势是中国共产党形象建设的有力法宝,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借助舆论对外宣传党的国际形象至关重要。

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工作必须以党的意志为中心,宣扬党的主张,维护党中央权威,塑造党的光辉形象。一是要坚持党对舆论宣传工作的集中领导,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引导舆论声音,倡导主流价值,激发党在舆论领导层面的“政治势能”。二是要健全新闻舆论监督体系,加紧制定配套的法律制度,严格聘用党媒工作人员,形成定期考察制度,严惩违反法律的工作者,淘汰专业技能不足的媒体人。同时,设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对优秀舆论工作人员给予适当奖励。三是建设党的主流媒体,制定政策、投入资金提高党的新媒体发展水平。同时,结合党媒、党报、党刊、党网,以及宣言、致辞、演说等,把握新媒体发展契机,全方位提升党在国际上的舆论影响力。

另一方面,拓宽对外宣传的空间领域,创新对外宣传的方式。一是注重互联网科技的研发,借助5G技术和人工智能,开发新媒体应用技术,利用国内外主流媒体平台拓宽对外宣传渠道,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共产党形象。二是改变单一的网络宣传方式,通过塑造中国共产党在重大公共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在国际事务中的贡献来宣扬负责任、有担当的大党形象。三是依托互联网进行用户分众化传播。根据文化传统、宗教信仰、价值理念、意识形态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分众国际传播,以当地民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

猜你喜欢
国际形象政党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
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冬奥会对我国国际形象价值的提升
国家形象建设需谨防哪些认识误区
外媒“眼”中的中国及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以英国每日电讯报关于中国人在英消费报道为例
杭州国际形象的社交媒体传播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