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参与 共治共享
——探讨以“共治景观”为主导的社区微更新路径

2023-01-07 01:28叶馨芸龚苏宁
居业 2022年8期
关键词:城市更新共治工作坊

韦 玮 叶馨芸 龚苏宁

(南通理工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0)

社区微更新是城市更新的一种手段,旨在维持社区建设格局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对现状用地功能的主要问题和矛盾进行改造,盘活土地的用地效率和价值,提升人居环境。其改造的形式包括建筑改造和景观提升等[1]。“共治景观”是社区微更新的一种有效途径,体现了城市居民对环境和精神的双城需求,是现代社会探寻“诗意栖居”的一种方式。通过目前对“共治景观”的实践来看,如何促进多方参与,如何提升社区居民的自治能力,如何让老旧社区的环境品质提升,成为“共治景观”如何触媒社区微更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关键。

1 “共治景观”的定义

著名景观设计师刘悦来先生提出了“社区花园”理念,旨在以社区生活为本,将自然结合到社区微更新中,通过公众参与、居民自治的形式来提升公共空间的品质[2]。在此为前提下,又提出了“共治景观”——作为社区微更新、营造美好社区的一种战略途径,促进微更新中的社区参与,呼吁居民加入到社区环境营造的全过程中,唤起居民在社区的“主人意识”,成为社区景观环境的主要维护者[3]。

“共治景观”强调关注社区环境营造的参与主体,是多方协作、协同共治下的一种景观提升模式,更注重政府、社区、社会及市场等多元角色的参与[4]。其本质是城市有机更新理论的分支,在提倡公众参与的基础上,采用自上而下的推进方式,针对社区特有的空间特征和在地性来解决景观提升问题的方法,营造出有归属感和体现文化、空间肌理的景观设计方法[5]。

此外,“共治景观”的理念还建立在“都市针灸”理论的研究上,社区景观是具有物质性、组织性,能给居民传递能量的“皮肤”,正如医生通过穴位针灸来改善症状、释放能量,社区环境也需要“共治景观”这样的疗愈手段,使得环境转换其有机体的内在新陈代谢。“共治景观”的目的是在社区以点状辐射的方式进行小规模的更新,从而打造标杆带动效应来带动社区甚至周边区域的自主更新,最终点燃区域发展的新活力。

2 “共治景观”在社区微更新中的实践

在城市更新存量发展中,规划部门和城市居民逐渐将目光投向城市更新的社会学领域,希望通过社区微更新探索环境营造及多元共治的手段。“共治景观”等以多方共治为基础,以碎片社区空间和公共空间为环境提升目标的更新手段,也成为了社区微更新的发展趋势。许多城市开始逐步开展对“共治景观”的实践。

2.1 “共治景观”的国内实践

在我国,目前老旧社区的公共空间主要问题体现在空间环境质量低、公共空间占用、功能单一、景观品质差等问题,而居民的公共利益诉求在提升,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不断提高[6]。因此,探索一套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社区景观微更新模式,是目前国内业界关注的重点。

当前我国许多城市已经开展“共治景观”的应用,其中以北京、上海、苏州、南京、深圳为代表。上海在2015年率先在社区微更新的“共治景观”实践,将公众参与的景观提升理念引入到城市更新概念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随后,北京、深圳、南京等地也都针对老旧社区公共空间进行景观提升的实践[7]。通过实践,许多城市出了“社区花园共建”的理念,作为“共治景观”模式实施的载体,对公共空间景观进行局部的、渐进式的提升,通过“点”辐射“面”的形式来实现社区空间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在“共治景观”于社区微更新的实践中,许多规划师和管理者也开始关注人对自然环境的学习与尊重,通过参与式社区景观“微营造”的形式,通过构建社区工作坊、“邻里坊”为平台,举办景观微更新沙龙、植物种植技术讲座、景观小品改造等形式,引导居民参与文化的传承与人居环境的完善,共建社区生活共同体。各地积极培育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社区微更新,努力将微更新方式从传统的政府主导转变为政府与社会合作互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协同机制。如苏州在实践中,针对老旧小区改造,将居民意愿作为项目生成的重要指标,培育居民参与改造意识和主人翁精神,并采用“微介入”有机更新改造理念,并行探讨开放性物业管家方案。

在我国共治景观的实践中,以“居民的公共需求”为导向,探索出在社区公共景观中,以联合工作坊的形式促进多方参与、多元共治的“社区花园”、“都市农园”、“疗愈花园”等载体建设的“共治景观”模式。这样的微更新形式逐渐被业内专家、决策者和公众所认可,逐渐得到广泛推广,并且成为促进社会和谐创新和社会治理的一种新途径[8]。

2.2 “共治景观”的国外实践

在国外,“共治景观”起源于20世纪初期的英国,随后,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也较早出现了社区营造的组织和活动,被视作一种重要的城市更新方式。国外的“共治景观”实践源于社区微更新中对多方协作的探索。其中,区域融合的景观提升策略,以荷兰的实践为代表,主张以公共参与的形式,构建一个弹性发展的城市区域,以保护城市文化肌理,提升城市文化辨识度,促进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将城市板块相融合的循环型社区[9]。

“共治景观”强调以公众参与解决老旧小区改造后续管理问题,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其实施途径和设计策略也较为多样化,例如举办微更新沙龙、路径研究座谈、参与式空间设计等活动。“共治景观”在项目前期到方案落地的全过程,将居民与设计师团队、政府的沟通、意见相结合,并从概念方案、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施工全程融入“共治共享”的理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

3 “共治景观”在社区微更新中的实施路径

每个城市的特色不同,城市更新“改什么”、“怎么改”,需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国内学者杨新海教授指出,下一阶段的城市更新工作要因地制宜、加强统筹谋划,探索一种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公众参与的城市更新可持续模式,推动过去简单的开发建设方式转向把现有的资源有效整合,从而实现提质增效。通过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共治景观”将公共福利融入到社区微更新途径,从本质上来看,“共治景观”是基于参与式景观营造的,对促进民生福祉的社会发展对策的探讨。“共治景观”重在实现城市更新和公共福利事业的平衡。基于以上语境,“共治景观”在社区微更新中的实施路径可以分为发起、筹备、开展三个层面。

3.1 “共治景观”项目的发起

“共治景观”项目一般由组织能力强、有一定设计基础、能自主思考的几位发起人来组成项目发起方,发起方一般由居民代表、公益组织、设计师和者行政部门代表组成。项目发起阶段主要进行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提出社区微更新在景观设计方面的设计目标。设计目标由项目发起方核心成员共同探讨,首先对目前社区场地、环境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然后针对现有问题提出设计方向,并且拟定项目的初步设计理念。

二是与规划部门建立沟通联系,对目前空间利用情况进行了解和分析,并结合现有规划法律法规以及城市更新的相关政策,提出针对社区现有问题的景观改造初步措施,并根据法规和政策对设计方向的合理性进行初步研判,为下一步方案的生成打下基础。

三是通过联合工作坊,举办社区景观营造活动,促进与居民之间的沟通。通过活动来就社区景观营造的设想、初步构思和未来推进计划等方面进行讨论。也可以通过沙龙、座谈会的形式来对居民对空间的需求展开调查,一同商讨“共治景观”开展的可能性。

3.2 “共治景观”项目的筹备

项目筹备主要针对项目的前期组织和试行两个方面。在前期组织上,会设立一个协调、联络和项目推动的平台,一般是以社区微更新协会或联合工作坊的形式为主。通过协会或工作坊,居民、设计方和行政部门都能逐渐了解通过参与式景观营造手法进行社区微更新的可行性,并且促进居民之间的相互交流,使得后期的设计方案更贴近居民所需。

在项目的试行上,在项目真正开展之前会提出几个概念性的初步方案,通过协会或工作坊组织项目研讨会,进行方案可行性的讨论,以及项目比照选择,进而也可加深行政部门、设计方和居民对参与式社区景观改造的认知。同时,还要基于概念性初步方案的关键要素,进行项目推进计划的进一步拟定,协定未来社区微更新在景观改造层面的定位等。经过试行,如果街区营造的领导者和整个机制能够取得在地居民信任的话,就可以进入真正开展的阶段。

3.3 “共治景观”项目的开展

“共治景观”项目的开展首先要制定出一个完善的行政部门、市民组织、专家和企事业单位间的协调机制。同时根据项目的空间体量,共同协商资金、施工的相关问题。此外,以项目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构建项目循环发展的策略体系。

“共治景观”项目的开展具体有三个方向。一是用多方参与,多元协作的形式进行项目设计,由居民和设计师共同提出设计设想,由设计师以设计语言进行实现。二是通过设立协会或工作坊,对参与式景观营造的规则进行商定,设计师根据规则和居民需求,针对需要提升的空间进行改造。三是通过协同共治,对社区老旧空间的景观进行直接行动改造,并在后期通过景观维护的培训,让居民在后期空间可持续发展上能够真正做到“共治”。在项目开展阶段,如何促进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如何使得项目在落地后能进行可持续的发展,如何激发居民对社区的“主人意识”,成为关注的重点。

“共治景观”项目的开展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在项目落地实施后,还可以通过加推个别新计划,不断为社区微更新注入新鲜血液。同时,通过协会和工作坊举办各类景观维护的培训课程,如社区花友会、疗愈花园营造活动等,对居民进行植物配置、景观设计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培训,使得社区的公共空间和绿色空间真正走向可持续发展。

4 结 语

随着城市化继续深化推进,存量的改造成为空间供给的重要来源。在这样的背景下,全国的城市更新也从大拆大建为主的旧模式发展到与微改和保护并举(留改拆共存)的“新格局”,并鼓励社会和公众参与到城市更新的行动中,实现社区微更新的多方参与和多元协作,在这样的形势下,“共治景观”策略应运而生,成为城市微更新的一种有效途径[10]。

总体而言,“共治景观”实质上是社区微更新和民生福祉的结合体,是一种能够实现景观提升和居民幸福感提升双重目标的社区微更新手段,对于未来城市更新策略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城市更新共治工作坊
防止大拆大建!广州正式发布城市更新5个指引
论互联网金融的公私协同共治
工作坊模式下汽车保险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多元共治”乐融融
定调!广州城市更新由国企主导!
山东乐陵市:“三水共治”促水环境改善
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
萧山瓜沥:打造“沥家园”智慧城市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艺术管理国际工作坊暨公共艺术与城市发展高峰论坛圆满落幕
名师工作坊促农村教师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