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地区水泥行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2023-01-07 01:28杨金磊
居业 2022年8期
关键词:枣庄熟料水泥

韩 鹏 杨金磊 张 丽 柏 峰

(1.枣庄市市场监管综合服务中心,山东 枣庄 277000;2.枣庄学院,山东 枣庄 277599;3.方圆标志认证集团山东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000;4.山东天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山东 枣庄 277000)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枣庄社会各界,众志成城,齐心协力,为阻断疫情扩散,严格遵守“交通管制、居家隔离、延长假期、延迟开工”等措施阻击疫情,现已取得抗疫的显著成效,但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导致各行各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特别是,作为淮海经济区重要的熟料、水泥产地,闻名全国的水泥之乡-枣庄,疫情的发生导致水泥企业发展质量整体不高,也暴露出复工复产后的问题和困难。比如:短期看,熟料企业“胀库”难达产,与粉磨企业“满库”销售难并存;中期看,通用水泥产品过剩,与其产能过剩并存,两个方面的叠加效应,导致枣庄市(以下统称我市)水泥销量和价格“双降现象”。但长期看,随着下游水泥市场需求的缓慢恢复,加之环境管控、错峰生产、节能减排的限制,及复工复产的政策帮助,疫情过后,我市水泥行业整体会呈现“稳中向好、好中有升”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枣庄是老工业基地,工业在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工业强则枣庄强,产业兴则枣庄兴。从2021年起,枣庄市委、市政府实施“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三年攻坚突破行动,就是要聚焦工业率先突破,推动工业做强做优,坚定不移走好工业现代化之路。水泥产业作为枣庄传统的优势产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对此,枣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高质量发展课题组,联合枣庄学院开展了新冠疫情后我市水泥行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的调查研究。

1 我市水泥行业的发展现状

1.1 我市水泥企业数量多且规模大

据调查发现,全市现有生产许可资质的水泥企业45家。熟料生产方面,旋窑企业13家,21条生产线,熟料生产能力约2 660万吨/年(其中,5 000吨/天生产线10条,2 500吨/天生产线9条,3 200吨/天生产线1条,1 200吨/天生产线1条),建通窑(JT)1家,7条生产线(现已置换改建为4 000吨/日旋窑生产线)。水泥粉磨方面,13家旋窑企业配套粉磨生产线20条,粉磨能力2 700万吨/年(其中,4.2m磨机16台,4.0m磨机4台);独立粉磨站31家,粉磨生产线53条,粉磨能力3 200万吨/年(其中,3.8m磨机8台,3.5m磨机7台,3.2m磨机33台,3.0m磨机5台)。

1.2 我市水泥企业生产能力较强

据调查发现,我市水泥企业中,央企3家,地方国企6家,民企36家,三类企业分别占比6.67%、 13.33%、 80%。从产能来看,2018年、 2019年全市熟料产能分别为2 004.06万吨、 2 219.68万吨,全市各类水泥企业(含粉磨站)生产各类水泥分别2 022.14万吨、 2 263.89万吨。

1.3 我市水泥行业的社会保障逐步完善

全市45家水泥企业中,现有职工1.2万余人,大多数集中在13家熟料企业,及部分生产线较多、综合实力较强的粉磨企业。这些企业除为职工办理了社保外,中联水泥、泉兴集团、山水水泥等大企业,及部分规模较大的粉磨企业,在为职工缴纳五险一金的同时,还额外购买了金额不等的商业保险,我市水泥企业的职工社会保制度得到了较好落实。

1.4 我市发展水泥行业发展的资源优势明显

目前,我市现有十电、新源、柴里、姚庄、富源、大宗、亿源等10余家火力发电厂,及木石、凤凰等多家化工厂。这些企业除向我市供应能源外,还产出大量副产品。据不完全统计,炉渣约2 000吨/天、粉煤灰约4 000吨/天、脱硫石膏1 500吨/天,各类副产品均可以作为水泥企业生产的混合材料。

1.5 我市水泥行业环保和安全意识明显提高

近年来,我市水泥企业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意识大幅提升。在环保方面,13家熟料企业为实现环保达标排放,在安装高效除尘实施以外,还增添脱硫及脱硝设施,并对原材料采用密闭输送,实现了氮氧化物超低排放。同样,在绝大多数粉磨企业中,各类环保及安全设施齐全,特别是100万吨及以上的粉磨站中,在原料储存和输送环节,还分别采用密闭大棚和气力输送,实现了粉尘零排放。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水泥企业的环保和安全投资,占全年固定资产投资的30%~40%。

1.6 我市水泥行业的转型升级明显

近年来,我市水泥企业在技术改造,及转型升级方面整体向好。其中,中联、泉兴、沃丰、泉头等7家水泥企业,向其上游行业骨料、商混、砂浆等项目发展。同样,在粉磨企业中,鲁王、东联、安厦、鲁源、中岩等6家水泥企业,向其上游行业商混、干混砂浆、预制等项目发展。除此以外,中联、泉兴、鲁王、石榴园等多家水泥企业还尤为重视技术改造。

2 我市水泥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我市水泥行业产能利用率偏低

目前,我市水泥熟料产能2 760万吨/年,水泥粉磨产能5 900万吨/年(熟料企业粉磨生产线20条,粉磨能力2 700万吨/年;独立粉磨站53条,粉磨能力3 200万吨/年)。但2018年、 2019年全市水泥实际产量分别为2 022.14万吨、 2 263.89万吨,产能利用率分别为63.19%、70.75%。这与国内平均产能利用率78.7%,与全市约500~700万吨/年的水泥需求相比较,我市水泥企业的产能仍然过剩。

2.2 我市水泥市场的销售半径逐年萎缩

早期我市水泥凭借资源优势,可远销安徽阜阳、河南郑州、周口,及江苏太仓、常州、镇江等地,其销售半径可达500km左右。但近年来,随着江苏、安徽水泥企业的快速崛起,及省内日照、济宁凭借水运优势,大量布局粉磨站,致使我市水泥销售半径至300km以内,我市水泥市场的销售半径有所萎缩。

2.3 我市水泥行业的产业链尚不完善

我市水泥企业虽多,产能和规模虽大,但上下游产业尚不完善。如上游水泥磨机、选粉机、除尘器、提升机等附加值较高的装备,多数产自江苏海安、盐城及河南新乡、郑州,少部分产自山东章丘、潍坊;下游水泥包装材料及预制,多数产自徐州及周边沛县等地市,我市水泥企业的上下游产业链有待完善。

2.4 我市水泥品牌多而杂现象突出

早期水泥市场口碑较好的有“鲁王、声望、金容、焕友、石榴园”水泥等,有市场份额较大的“中联、山水、泉兴、泉头”水泥等,有后来居上,独立粉磨企业注册的“中岩、安厦、金辉、永固、东联、万信”等水泥品牌。另外,还有少数企业,为扩大市场份额,躲避无序市场竞争,还注册了“鹏源中联、海固中联、丰源中联、仁洲中联、金安中联”等复合水泥品牌。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水泥企业的品牌数量70余个,水泥品牌多而杂的现象普遍,我市水泥企业的品牌建设有待加强。

3 周边省市对我市水泥行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3.1 徐州水泥行业发展的新模式

近年来,徐州依托“防治大气污染、打赢蓝天保卫战、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为优化水泥行业发展结构,采用有偿退出的手段,对62家水泥企业进行“关停并转”,整合后全市剩余15家水泥企业(熟料企业2家,规模以上粉磨企业13家),实现了从优化布局到打造高质量发展的成功跨越。

3.2 安徽水泥行业发展的新模式

近年来,安徽海螺坚持“更高质量、更好效益”发展道路,选择“智能化、绿色化、国际化、多元化”的发展路径,在全面整合省内水泥资源的基础上,采用“水泥+”模式,实现了从转型升级到全面高质量发展的成功蜕变。

3.3 浙江水泥行业发展的新模式

近年来,浙江南方水泥在“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基础上,按照“减量置换、布局优化、技术升级”的总体思路,通过打造浙江长兴、富阳、德清等建材产业园建设,为全省水泥产业改造提升提供示范,实现了从淘汰落后到长远健康高质量发展的突破。

4 促进我市水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分析

党的十九大作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行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行业新体系。针对上述问题,建议以开拓创新、强强联合、特色发展、优势互补的精神,从转型升级、品牌建设、兼并重组、政策支持等方面多措并举,全面促进疫情之后我市水泥行业高质量发展。

4.1 在转型升级方面

一方面,建议政府大力推进水泥企业转型升级,特别对生产经营灵活、生产规模大、经营状况好的粉磨企业,应运用发改、工信、市场监管、环保的职能作用,引导企业向上下游转型升级,并在金融、财税等方面予以支持或帮助。另一方面,建议政府出台具体措施,加强政策引导,以市场化机制及财税支持的办法,在坚决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鼓励水泥企业参与技术改造,并适当提高技改补贴。

4.2 在品牌建设方面

一方面,强化企业法人的主体责任和诚信意识,建立完善水泥企业产品质量“红黑榜”制度,加大对不合格产品和质量诚信问题企业的曝光力度,充分发挥水泥领军企业的品牌引领作用,建议大企业在产品品种、质量档次等方面积极作为,提升品牌市场竞争力,树立行业优质品牌、潜力品牌,重树我市水泥品牌形象。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国检集团NQI(国家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作用,筹建山东省绿色建材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大力推广滕州“连云山”集团“水泥+砂浆、商混、装备式、垃圾、危废、机械、制品”绿色发展模式,鼓励引导水泥企业沿“绿色化、高标号化、特种化、制品化”发展思路,延伸产业链。

4.3 产品质量方面

一方面,鼓励企业开展质量、环境、职业健康、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引导企业全面贯彻实施《水泥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范》,推进水泥企业筑牢质量技术基础,支持全市水泥企业成立行业标准联盟,根据我市产品地域特点,制定严于国标的联盟标准,在全市水泥行业内推广使用。另一方面,充分吸取“鹏源水泥事件”教训,加强监督检查和监督抽查力度,积极推动企业深入开展质量改进,质量风险分析,质量成本控制等活动,改进产品品质,提升产品档次,研发具有核心竞争力、适应多样化需求的水泥产品项目,拉长行业链,提升附加值。利用市场监管手段,对水泥行业内恶性竞争和低价倾销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予以打击。

4.4 在兼并重组方面

一方面,依靠中联、泉兴水泥两大平台,对规模大经营好的粉磨企业,建议采用收购、兼并、控股、租赁等方式,进一步整合全市水泥行业,真正实现全市一盘棋经营水泥行业,提高水泥行业整体利益。另一方面,建议我市熟料企业与粉磨企业对接,并以深度或战略合作的方式,结合各自的市场需求和工艺条件,研发生产特种水泥、高标号水泥。

4.5 在交通运输方面

一方面,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调整运输结构,打造运河码头,建设铁路货运站台,大力推进“公转铁、公转水”,推进省外及国外低价优质熟料等大宗原料跨区共享。另一方面,建议加快建设以散装水泥应用为核心的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及水泥预制,减少水泥袋装运输量。

4.6 在经营环境方面

一方面,建议政府构建水泥行业监督监管平台,并对“假冒伪劣、市场垄断”等行为予以媒体曝光。另一方面,建议省发改、工信、市场监管等部门,结合各地市水泥资源状况,加快创新理念宣传,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4.7 在人才建设方面

一方面,建议省政府创新行业人才培育机制,鼓励企业、应用型高校、职业院校建立技能人才联合培训基地,对水泥急需人才开展“订单式或一站式”培养。另一方面,建设省政府着眼宏观指导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行业人才信息库,引导水泥行业人才市场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枣庄熟料水泥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水泥熟料优选原燃材料及改善配料方案的实践探讨
山东枣庄:大白鹅“叫开”致富门
水泥像被踢死事件
率值对含磷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组成和微观结构的影响
水泥熟料线烧成系统节能降耗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通过对水泥管式磨机隔仓板结构改进提高水泥台产
2020年前两个月我国进口水泥熟料量增长迅猛
《绿洲》读者见面会在山东枣庄、临沂举办
山东·枣庄·台儿庄大战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