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防水工程渗漏成因分析及防治处理措施

2023-01-07 01:28冯海宝
居业 2022年8期
关键词:漏水混凝土结构

冯海宝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12)

在施工中,地下室渗漏是一种很大的隐患,会严重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在高层建筑中,地下室的防水工程是施工中的关键,它不仅决定着整个建筑物的水准,而且还影响使用单位的日常使用及维护。所以,要想提高建设工程地下室防水工程的质量,建设项目各参与单位应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新的防渗漏技术,对地下室防水工程进行不断完善,达到理想目标。

1 地下室防水工程技术要点

为确保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水平,应首先确定有关技术重点,重点突出,以达到精细施工管理的目的。从时间动力学的角度来看,城市建筑的地下工程渗水问题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引进新的防渗漏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设计阶段,应考虑混凝土结构本身的防水级别和要求,并依据工程现场的环境状况,包括地质构造、土的组成;根据地下水分布、水质等因素,确定了混凝土结构的自防水级别。鉴于地下室超长、大体积混凝土的存在,应在预应力混凝土中适当设计后浇带或加入抗裂剂。在地下室结构混凝土浇筑时,应严格遵守设计要求,规范后浇带的浇筑,并根据混凝土配合比正确加入抗裂剂,避免混凝土收缩而出现裂缝,适当留出钢筋保护层,避免出现混凝土开裂。在填筑前,应确保挡墙的厚度和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所需的时间,以避免在充填过程中出现挤压变形或开裂。在防水工程中,应适当地布置后浇带盖的位置,并通过使用水泥砂浆涂敷或填充来防止因倾斜造成的防水层材料的破坏。监理单位要强化监督管理,严格控制施工,一旦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对策,防止给工程带来不利影响。另外,在地下室的防水施工中,应注意裂缝的处理,裂缝是造成渗漏的重要因素,材料的变形会引起裂缝的改变,在施工时,应在施工缝中添加一层卷材,并确保其厚度。变形造成的裂缝可以进行二次浇注,在变形缝的端模上安装止水带,并对其进行适当的紧固,直至混凝土浇注完成,达到一定强度后,再进行混凝土浇注。在进行防水方案的设计时,要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防水方案。

2 地下室漏水主要原因分析

2.1 混凝土结构刚性防水失效

地下室结构因其所处环境与上部建筑物的差异,应针对其可能面对的地下室浸水环境,选用适当的混凝土材料,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与紧实度。但是,这种方法在实践中仍有一些缺陷。①工程质量问题。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施工缝处理不当、与旧混凝土接触面不按施工缝进行操作等,造成混凝土局部松动,进而出现漏水问题。②不合理的排水方式。地下水提前进入混凝土结构,造成结构的损坏。比如,在地下室施工期间,若发生停电,将会对排水设施造成一定的影响;若在这个时候,由于地下水的降水量不够,地下水就会涌入还没有固化的水泥中,造成混凝土的破坏。

2.2 柔性防水层的破坏原因分析

这主要是因为防水材料的选择不恰当所导致的,比如材质不达标、施工厚度不够等;另外,在设计上也有一些问题,比如,对于地基进行点粘或空铺,地基垫层和柔性防水层之间会出现裂缝,不能密封,这就为漏水提供了通道。另外,采用外防外贴法可有效地提高结构混凝土与弹性防水层的结合,但在地基发生沉降或回填时,极易发生保护层的变形或破裂,进而对防水层产生不利影响。

2.3 施工不规范引起渗漏

(1)后浇带是混凝土的刚性连接,它包括结构沉降后浇段和施工后浇段,都有很高的施工标准。后浇灌系统漏水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①后浇灌系统未按照设计和技术要求安装;为了适应混凝土二次拼接的要求,采用了开口的切口。②后浇带的砼浇筑时不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混凝土的抗渗比、压缩强度与两边混凝土基本一致。③在主体工程完成后,沉降观测没有稳定的时候就开始施工;在后浇灌过程中,在其两边的砼浇筑时间不超过60d。④后浇带接头部位的凿毛孔,混凝土松动;杂物等未清洗。⑤混凝土在混凝土浇注时,未在混凝土接缝上涂覆水泥素浆、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或以水泥为基础的渗透性晶体防水漆。

(2)墙体内壁管道与套管间的间隙不够严密。如今的地下室,用途五花八门,穿墙管空洞变得更加的繁复,如果施工不慎,墙壁就会漏水,明水也会顺着墙壁流下来。管道的类型包括:给水管、排水管、电缆管、消防管。在现有的管道中,一般都是使用套筒来进行防水。在制造硬防水套管时,钢管和翼环的尺寸不满足设计,翼环和钢管的焊接未完全焊接,焊接处存在残余,在混凝土和套管的界面上喷涂了涂料,管线的施工工艺不规范,管套与套管的间隙密封不严密,都会导致漏水。

(3)现在城市人口众多,特别是市中心区域,都会进行1h~3h不等的上下班高峰期车辆管控,工程车在没有申请特批下是不得进人,直接或间接影响砼没有一次性浇筑完成,途中再设施工缝。砼浇筑后没有及时覆盖养护,覆盖不严密,养护时间不足28d。

2.4 地下室防水结构设计不合理

地下设施要与整个建筑相结合,确保功能的衔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建筑系统。然而,随着地下室结构的不断更新和扩建,地下设施的给水管网的设计越来越困难。因此,在工程中引入防渗体系,以达到更好的防渗效果,是反映整个工程的整体规划的关键。通过对我国房地产行业的调研,发现我国大部分的城市地下工程在施工方案的编制过程中,由于缺乏对周边环境的综合考察,在设计防水工程时也没有结合周边环境,缺乏对其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论证,因此无法保证其安全、实用。在密闭结构中,最大荷载的大小对其设计的合理性有很大影响,其承载量的确定必须与周围的环境相适应,所以预先进行调查是非常必要的。另外,由于当前的城市发展状况,土地矛盾已逐渐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焦点。所以,地下空间的发展和使用越来越普及,这就导致了地下车库的数量与日俱增,地下车库、地下商场、地下仓库等。为确保地下室的使用寿命,应充分考虑到防水设计对其性能的影响。主要问题是结构受力不均衡,主要是由于主结构受到的应力影响,导致了防水层的损坏,从而增加了事故的发生几率,对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2.5 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工艺落后

施工工艺问题也是造成地下室防水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地下室防水是一个大工程,需要多名人员配合完成这个项目,然而很难保证团队中每个人员的技术可以实现我们预期的效果,因此,从施工技术的角度来看,目前地下室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受三个方面的影响。第一个原因就是防水工程施工团队的技术水平,许多施工工人不了解防水技术,也不懂得防水施工的要点。另外,在工程建设中,由于缺少弹性,一旦发生问题,来不及做出相应的应变,就会导致造成漏水问题。第二,防水工程团队对设计图纸的认识不够透彻,往往会产生错误的认识,从而造成防水层的施工失误,从而降低防水性能。第三,工程建设管理机制不完善,监理工作中常常存在失职现象,难以有效地制约工程建设。由于缺少监管,工程质量不合格的现象时有发生,致使工程返工,造成了大量的投资,对地下工程的经济效益产生了不利影响。

2.6 环境引起的裂缝

建筑结构所处环境及混凝土自身温度、湿度变化,以及混凝土自身的化学变化等,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混凝土出现收缩、变形,甚至开裂。混凝土在散热过程中引起的冷缩,会在相邻部分混凝土的限制下产生背向的变形,而产生结构裂缝引起渗漏。对于地下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混凝土内部与表面、表面与外部环境的温度差异很大,从而导致混凝土结构开裂。

3 地下室防水施工关键措施研究

3.1 防水材料控制

目前市面上的材质厂商众多,品质也是千差万别,所以在选择的时候,要综合考虑生产能力、性价比和信誉,同时要强化对防水材质的监测和检验。①比较国外的建筑设计思想,不断完善和更新工程施工规范,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争取早日达到规范的标准。②在工程质量控制方面,不仅要认真审核混凝土的防渗级别和配筋比例,还要及时跟踪施工进展,对混凝土不定时进行检验,以保证工程的正常进行。③总体上,在防水卷材的中部位置更能体现出其材质的特性,检验时应真实客观,确保产品符合生产要求。

3.2 优化刚性防水混凝土质量

由于受绿化、消防通道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地下室的埋设深度比较大,因此更靠近地下水,因此,对混凝土的防水、抗渗性有更高的要求。在地下室的内部构造中,通常需要对混凝土结构的厚度进行严格的规定,而厚的混凝土结构则具有良好的抗渗性和安全性。在技术发展的今天,对刚性防水混凝土的质量进行优化,以达到改善混凝土抗渗性能、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在施工过程中,原料的保障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具体措施包括:选用合适的水泥品种,并按其物理、化学性质、收缩性能等因素,对其进行合理的配比。

3.3 加强地下室结构防水设计

随着防水产品的多样化,对设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设计者必须对建筑物的结构、防水特性有足够的认识,才能进行分区设计,以达到系统兼容性、规范化的要求,同时使防水材料的性能得到最大化。在主体结构中,最易出现漏水的地方是地下室底板和侧墙,相对来说,维护费用和应注意的问题比较多,侧壁漏水易造成室内装饰的破坏,所以在设计时应考虑适当的保护层、底板厚度,以增加结构的耐用性;另外,要对防水材料的特点及应用领域有全面的认识,避免采用节点结构设计,以保证节点的防水性能。

3.4 地下室防潮层质量控制

在用混凝土粉刷墙面以前,必须要先将管道固定,并对缝隙进行密封。通常,在温度不低于5℃的时候,要对其进行防水。在炎热的天气里,一般都需要遮阴处理,以防止太阳直接照射导致的柏油流动。在墙体上,当混凝土沙浆几乎完全干燥时,应涂一片冷底油,不得渗漏。当冷底油干透后,将沥青浇注在砂浆层的表层,并使用棕刷按从下往上的顺序施工,以保证厚度均匀。通常要涂两层,每次的厚度控制在1.5mm~2mm左右,当一层沥青干透后,再进行二次涂刷。

3.5 做好地下室细部防水抗渗施工

(1)后浇带一般采用温度后浇带式和沉降后浇带式。前者可以减少裂纹发生的几率;后者在沉降差异大、结构重量悬殊、施工周期长的场合下使用。但后浇带也有一些问题,比如二次补强后,后浇带周围的钢筋不能分开,易堆积污物,导致地下水渗透。为此,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跳仓法,其原理是利用混凝土在初始阶段内产生的“抗与放”效应,将其分解为若干小段,按施工缝要求进行分段施工。它既能确保施工质量,又能减小温度对混凝土开裂的影响,又能减小冷轧后浇带的布置。

(2)由于施工工艺、施工组织等原因,在不能进行整体连续浇筑的情况下,应在适当的部位设置施工缝。常用的施工缝有横向和纵向两种,在具体的设计中,一般采用平缝,但因橡胶膨胀带容易发生变形;由于接头连接不紧密等缺陷,极易造成地下水渗漏,目前已有企口缝、凸缝等新的设计方案,其设计原则大同小异,但结构差异较大,提高了防水效果。

3.6 加强施工监督工作

要确保工程建设的规范化,就需要加强监督与管理。应引入国际先进的质量检验技术及配套设施,健全测试评价机制,确保其合理、科学,并对其进行评价。在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大力提倡创新管理思想,合理配置建设费用,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监理人应在监理期间,对施工工人进行安全三级安全教育和安全交底、技术交底等工作的落实。管理要覆盖全过程,做到全过程跟踪,主动完成施工日志和监理日志,及时准确地记录施工情况和监督结果。加强建筑工程的归档工作,以提高工程资料的获取效率,为工程项目的后期验收和评价提供有力的依据。及时对工程所需要的机器设备进行定期的检修和维护。

4 结 语

因此,对建筑、施工单位以及今后的业主来说,地下室防水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规范地下室防水设计、加强技术培训、督促监理人员认真负责、提高工程质量意识、严格施工工艺、认真做好各项工作,尽最大努力杜绝施工造成的地下室漏水。

猜你喜欢
漏水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试验之家
关于不同聚合物对混凝土修复的研究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低强度自密实混凝土在房建中的应用
混凝土预制块模板在堆石混凝土坝中的应用
论结构
房屋漏水,凭什么还要我交物业费?
滴ī答滴答,漏水啦!
房屋漏水后的“奇观”,实属罕见
下雨时才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