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主体角度谈行政管理效能提升

2023-01-08 14:47党白洁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22年6期
关键词:管理制度效能行政

党白洁

(海口经济学院,海口 571132)

1 引言

行政管理与企业的长远发展息息相关,科学的行政管理,能够帮助企业内部各人员更好地明确自身的职责,严谨、负责地执行各项工作任务。近年来,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企业在市场中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企业亟需加强对行政管理制度的建设,从领导主体、执行主体出发,采取合适措施,提升行政管理效能,增强行政管理执行力,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2 行政管理效能概述

2.1 行政管理内涵

现阶段学术界对行政管理的广义定义包括如下两方面:第一,管理行政事务;第二,管理办公事务。而从狭义的角度上来讲,行政管理的定义是由政府部门组织、主导并执行的一系列政务活动,兼具行政事务、办公事务管理意义。因此,行政管理的狭义主体只有政府及企业两类[1]。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健全,近年来,行政管理的内涵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管理主体变得越发广泛,如经济建设、公共卫生、企业内部、社会管理等,都是现阶段行政管理的重要内容。值得说明的是,行政管理与管理是两个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概念、内涵、工作目标与工作内容,目前对行政管理的内涵界定尚无明确定论,它作为一种管理形式,在机构、企业中出现,在更多情况下,都是为了帮助机构及企业更好地实现对各种经营活动的管理,提升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进而促进机构及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2.2 效能内涵

汉语词典对“效能”这一词汇的解释是:效力、效率、功效。但部分研究者认为,行政管理工作的“效能”与人们在常规情况下提到的“效能”有所不同,它指的是一切能够助力行政管理的事物,显然此种观点相对片面,因为行政管理的具体内涵,绝非一种或多种具象的事物与物体就能概括得了的,它更多情况下,指的是一系列抽象的管理形式、管理制度。在企业中,行政管理指的是企业为实现某一目标、任务而制定的管理计划,所谓效能,就是企业在实行上述管理计划后获得的最终成果。

3 企业行政管理现存问题

3.1 行政指令执行力度不够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保证各项行政指令都能够得到快速的传达、细致的落实是极有必要的。然而,结合相关调查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当下很多企业对此项工作的执行与落实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具体而言,行政指令从制定完毕,到具体执行,需经历数个复杂的工作环节,信息传递的效率很差,且在传递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指令传递的偏差,致使基层实施者无法全面把握指令的具体目标、具体要求,影响了企业实施行政管理的质量,极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3.2 行政管理部门职能混乱

当前多数企业都针对行政管理设立了专门的行政部门,但这些行政部门,在组织结构上却往往显得臃肿。一些企业在平时并未结合现代化管理理念的要求,对这些行政机构实施精简化设计,导致企业行政机构的内部分工机制很不明确,职能划分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极其低下。此外,现阶段企业在内部设立的部门普遍比较复杂,日常工作中,行政管理的具体内容也相对复杂,这些因素均会影响企业行政管理的效能。部分企业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甚至出现了行政管理的具体事务无人担责的情况,这极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除此之外,当前有很多企业对行政管理模式的设计不甚合理,在大力倡导现代化、精细化管理的今天,这些企业依然在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这些管理模式实际上已经无法满足企业进行行政管理的需要,亦严重制约了企业行政管理的效能。

3.3 行政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差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中各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都发生了变革,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但部分管理人员的管理视野仍被局限在传统模式之中,管理水平较差,制定的行政管理规划相对保守,影响了行政管理的效能。此外,负责行政管理的人员的素质不足,也是影响企业行政管理效能的重要因素。当下,企业内部有相当多的工作人员专业水平有限,服务意识落后,对行政管理缺乏责任感,这必然会影响企业行政管理效能的上升。

4 从主体角度谈行政管理的效能提升

为真正提升行政管理效能,企业的行政管理人员应把控好行政管理的主体,进而依据主体的实际情况,设计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行政管理方案。通常情况下,企业行政管理主体分为如下两类:

第一,领导主体,即企业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这一主体的主要职责是进行战略决策、设计并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制定管理制度、建设企业文化等[2]。

第二,执行主体,主要指的是企业或单位中,位于组织结构中低层的管理者与工作人员。日常工作中,其主要职责为落实领导层给予的相应指令,完成工作任务,进而为企业带来切实的业绩增长。由此可见,可将企业行政管理活动视作领导主体依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发展需求,制定行政管理制度并以任务形式,将行政管理方法落实到企业的基层工作中,要求各执行主体完成任务的一种管理活动。

4.1 从领导主体入手,提升行政管理效能

4.1.1 强化领导层管理效能

对于领导层而言,其设计的管理制度是否科学合理、切实可行,对各执行主体的职务安排是否恰当,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企业行政管理的实施质量。因此,为提升行政管理的效能,企业亟需从领导主体入手,从转变领导层的思想观念入手,对决策机制实施一定的优化,让领导层全面认识到,现阶段加强企业行政管理改革刻不容缓、势在必行,消解传统管理理念为其带来的影响,引导其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现代化、专业化、规范化的行政管理方案。具体应做好如下几点:

首先,企业应依据行政管理需要,对现有的管理制度实施修改与升级,提升自我治理能力,保证各项行政管理任务都能够得到良好的落实;企业的行政管理者应正确看待自身肩负的职责,将行政管理的侧重点,放在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率、质量以及完善企业管理体系上,对企业的组织结构实施一定的调整,避免其尾大不掉,提升行政管理执行力;企业领导者在平时应积极汲取先进的行政管理理念、方法、经验,有所取舍地完成管理决策,以最大化发挥自己对企业经营发展的引领作用。在日常的事务管理中,应督促各执行主体持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水平、业务能力,但对于工作细节,应尽可能避免插手,以免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导致其主观能动性与创造力得不到发挥;可适当放宽执行制度,促进行政管理效能的提升。但对这一制度的放宽,并不意味着对企业基层事务的漠不关心。企业管理者应秉持松弛有度的管理思想,在不阻碍企业持续发展、保证企业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基础上,将部分权力下放给基层,给予基层人员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待行政管理效能的不断提升。

其次,在全面强化企业行政管理的背景下,企业管理者应勇于承担责任义务。当前,有很多领导人,在实施行政管理的过程中,常因思想觉悟不够高,而出现遇到问题推诿他人、不愿承担责任的不良现象,这显然是不可取的,长此以往易影响企业内部的团结。为提升行政管理效能,企业领导者应全面认识到:作为领导者应坚持率先垂范,在日常工作中积极进行自我反思,主动承担该承担的责任,体现管理者风范,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对企业领导的信服度,进而增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岗位责任感。

4.1.2 建立健全奖惩制度

为调动企业内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升行政管理效能,企业亟需加强对奖惩制度的建设,健全绩效考核制度,以奖惩分明的薪酬计算机制,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通常情况下,企业内部相对完善的考核制度,必然具有良好的公平性与公开性,考核内容与员工的实际工作息息相关,考核结果不受个人偏见的影响。制定绩效考核制度的最大优势,便是为企业员工的成长发展提供更为公平的平台、更为广阔的空间,这也体现了行政管理的公平性[3]。此外,奖惩制度同样适用于企业的管理层。管理层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妥善处理自身利益与企业利益的矛盾,若因自身因素,阻碍企业的发展,也应依照奖惩制度的要求承担一定的责任。

一般来讲,在设计奖惩制度时,应关注如下几点:首先,加强绩效考评制度设计,提升考评的实效性、科学性与可行性;其次,应结合员工的实际情况及企业的用人需求,设计薪酬及福利体系,从岗位、责任、业绩等角度出发,评判员工应获得的薪酬,结合员工工作效能的变化情况,给予福利待遇;最后,应遵循现代化管理理念“以人为本”的要求,建立培训发展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企业员工参与培训,提升其专业素质水平,保证其能够在工作中,严谨、细致、有效地落实各项行政管理工作任务,为员工给予广阔的发展平台,助力其实现职业生涯理想。

4.1.3 加强企业行政管理制度的建设与落实

有效的行政管理,离不开完善、健全的管理制度的支持。严格的内部行政管理制度,必然能够帮助企业约束员工的行为,督促员工规范化、专业化地执行各项工作。企业应依照如下思路,完成对行政管理制度的构建:首先,应结合现代化行政管理模式的特点,在企业内部构建行政管理体系,将各种细化制度,如会议制度、考核制度、财务制度、物资管理制度等一一设计到位,并依据企业的管理需求,设计纵向、横向的管理制度,让企业的各项行政管理任务,都能够在有据可循、有规可依的前提下得到执行[4];其次,完成对行政管理制度的建设后,应将这一制度严格落实到企业的方方面面。通过宣传教育、岗位培训等渠道,强化员工对这一行政管理制度的了解,督促其认真执行行政管理任务。对于违规员工,应依照奖惩制度的相应要求给予一定的处罚。

4.2 从执行主体入手,提升行政管理效能

4.2.1 转变行政管理观念,实现“管理”向“服务”转型

行政管理的重点在于“管理”,但实际上是要通过管理实现“服务”目的。综观企业行政主体实施行政管理的现状,会发现当下多数企业员工,对行政管理“服务”目的的理解都不够深刻,影响了行政管理的效能。因此,企业有必要采取措施,引导员工树立更为正确的行政管理理念,以服务型的行政管理,解决企业在经营发展中遇到的行政问题,全面提升行政管理实效性。

4.2.2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为行政管理指明精神方向

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的精神食粮,对员工具有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好的企业文化能够熏陶员工的精神世界,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进而令其主动地将个人价值实现与企业价值实现联系在一起。在进行行政管理的过程中,企业管理者有必要加强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具体包括如下几点:首先,应引导广大员工,深刻理解并知悉企业文化的内容及内涵,在工作中体现企业文化倡导的核心理念,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企业文化[5];其次,将企业文化融入对激励机制的建设中,以及企业的各种宣传渠道中,如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增强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的渗透力、对员工的号召力,以促进行政管理的有效开展;最后,在企业文化已深入每一名员工的心中后,管理者可进一步依托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营造出“全员参与行政管理”的氛围,进一步增强各行政主体的积极性,提升行政管理效能。

4.2.3 提升工作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发挥执行主体作用

行政管理工作实际上有着突出的复杂性、灵活性与多变性,很考验企业的管理水平。目前有很多企业为了提升行政管理的严谨性、有效性与高效性,已经在企业内部专门设立了较为完善的行政管理部门,聘请了专业人士专门负责对各项行政管理决策的制定,由此可见当代企业对行政管理的重视程度日益上升。近年来,市场经济日益发展,为提升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企业在管理行政执行主体时,应坚持从观念、方式、手段等方面作出改革。具体如下:首先,企业管理者应依照工作人员的学习需求,制定一套完善的培训计划,定期为工作人员提供课程,督促其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水平;其次,企业在进行人员招聘时,应加强对应聘者专业素质的考察,在将其聘入公司后,还应尽快给予其一定的锻炼,保证其能够适应岗位工作需要,争取在短时间内,将其培育为符合企业工作需要的行政管理人员;最后,在日常的行政管理中,企业还需重视为行政管理人员提供一些外出研学的机会,不断提升其综合素质、开拓其眼界,增强其对行政管理任务的执行力,以促进行政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企业亟需加强对行政管理制度的建设,增强企业员工对行政管理任务的执行力,简化行政管理机构,采用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法,促进行政管理效能的不断提升,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战略发展目标,获得蓬勃发展。

猜你喜欢
管理制度效能行政
行政学人
迁移探究 发挥效能
探讨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行政事业单位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食品安全公共管理制度的缺失与完善评析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
西方国家土地管理制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