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教育实践模式之实践服务全覆盖重在力行*
——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党建教育实践模式之实践

2023-01-08 14:57李旭东谢洪文张国栋赵欣
智库时代 2022年17期
关键词:党史学院党员

李旭东 谢洪文 张国栋 赵欣

(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2020年度江西省高校党建研究青年项目《地方农业高职院校基层党支部“五位一体”党建教育实践模式研究》的立项理论意义在于:

第一,摸索研究并举出目前农业高职高校基层党支部党建工作中较好的工作路径,形成一定经验,达到夯基础、补短板的目的,为高职院校基层党支部党建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第二,创新高校基层党支部党建理论教育形式,有利于增强支部活力,提升师生党员理论素养。

第三,对地方高职院校基层党支部新型党建教育实践模式进行研究,形成一定的研究成果,丰富我省的高校党建研究。是本课题组成员基于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长期的校地(企)共建、师生共建等多种党建实践得出的具体构建模式,与它结合院情、市(企)情分不开,有它独特的具体院情和地方农业高职院校特点,它的立项有其可操作性。

本课题组从实际出发,本着从理论教育有特色、支部活动有亮点、党员监督全程化、实践服务全覆盖、引领出成效的“五位一体”的多个实践角度对我院长期以来的具体运作进行了系统研究,现在此就其中的网络信息化背景下的实践服务全覆盖为重点,对地方农业高职院校本身的固有规律进行一定层次内的总结分析,既总结了它在党建教育实际模式下运作的优点,也针对校地共建、校企共建的具体实践过程中的共通之处进行深度融合,提出探索切入点与路径。

一、在筑牢思想根基、校地共建上下“真功夫”

高校进行党建理论教育谋划早,落实到位。今年是建党101周年,百年征程再出发,恰是正风华!

(一)党建引领,苦练内功,把学习摆在首位

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通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始终坚持正确理论导向,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农院精神,为学院事业发展真抓实干。以会议精神为动力,为加快我院的高效发展赋能助力。以精卫填海的农院精神,加快学院全面跨越式转型发展,全面致力于自立自强,埋头苦干,善作善成。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以提升凝聚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其中凝聚力是关键也是建设的难点,要善于培养党支部的内部凝聚力,找到大家愿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共同点,抓住机会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激发大家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把大家紧紧地凝聚在党支部这个集体中,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高等教育事业作出应有贡献,以实现自我理想和价值的高层次需求。

教务党支部及40岁以下年轻干部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和学习《廉文荐读》等心得体会。

根据学院纪委统一安排,按照疫情防控要求,2021年9月14日晚上,教务党支部全体党员、党支部所辖部门非党员中层干部及40周岁以下非党员教职工共计26人在第二多媒体教室集中收听收看警示教育片等,大家深受教育。

12月7日晚,教务党支部在惟勤楼210会议室召开党支部大会,集中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及在省委党校2021年秋季中青年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等内容,旨在认真学习行动指南,深刻领悟精髓,结合实际,做好本职工作。

通过学习,教务支部党员们认识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既高屋建瓴,又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教务党支部要求40岁以下年轻干部提交学习省委书记在省委党校2021年秋季主体班中青年干部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的心得体会,引领他们过好人生每一天,打牢思想基础。

(二)筑牢思想之基,补足精神之钙,走好人生之路

学院及二级学院各支部以建党百年学习教育为契机,将听挂点院领导上(廉政)党课、召开学习教育组织生活会、支部及四十岁以下年轻干部观看警示片,支部与樟树市地方党支部结对共建等活动的开展,使重走长征路、出发新征程成为每位党员的必修课。

6月7日,机电工程学院党支部挂点学院领导给机电工程学院教师党员同志和分院入党积极分子讲授了一堂以党史为主题的党课。

挂点领导以开展党史教育的意义和必要性为开题,要求同学们开展学习党史教育,要铭记党的奋斗历程、宏扬伟大的建党精神,完善自我革新,是与时俱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要求,挂点领导要求大家铭记党的百年历史,运用和继承好党的成功经验,因为党的百年历史,是筚路蓝缕不懈奋斗的一百年;走过百年历史的中国共产党,是顽强拼搏创造辉煌的一百年。他勉励大家传承红色基因,为民族之复兴继续努力奋斗,在学习党史时应该学史明理,爱国爱党,厚植红色基因;学史增信,坚定信念,建功新时代;学史崇德,立德修身,提升思想境界;学史立行,刻苦学习,提高学识本领。

本次党课,让在座的教师党员和同学们深深认识到了为什么要学习党史,怎么学习党史,为在日常中的党史学习明确方向,形成思路,为后续的党史学习提供动力。

围绕学党史、干实事的主题,7月9日,生物工程学院党支部在教师楼310召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学院督导组到会督导。

会上,支部书记代表支部委员会通报了会前准备情况和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从计划落实、已有的困难和下一步的工作打算三个方面报告报告了半年来生物工程学院党支部工作进程,特别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情况。支部党员重点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点讲话,贯彻“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要求;根据党史学习要求的教育目标,对标查找检视存在的问题,逐步缩小思想作风建设中的不足和实际工作中的差距,严肃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谈谈党史学习教育中的收获提高以及差距不足。督导组对本次组织生活会进行了点评。

9月28日下午,学院挂点学院领导在109会议室以《如何进一步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为题为动物科学学院党支部全体党员上了一堂生动、深刻的廉政党课,大家纷纷表示要筑牢思想堤坝,做到危机意识长存,警钟长鸣。从生活、工作的不同角度处理好个人的爱好与工作的关系,养成良好的兴趣爱好,“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让他们懂得只有走好人生每一步,才能对得起自己的未来;引领他们在人生每一步关键路口走得正、走得稳。

11月16日晚,中医药学院党支部组织支部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在第五多媒体室观看金一南教授关于党史的视频讲座《苦难辉煌》。金一南教授在《苦难辉煌》中条分缕析地说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这一真理,为第一代党的领袖们的理想高远、信仰坚定、务实艰辛、不怕牺牲、胸怀天下而折服。金一南教授知识渊博,对党早期历史了解透彻,讲解深刻到位,讲解声情并茂,生动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过程中的历史功勋。同学们在看了视频后也深刻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取得胜利所付出的巨大牺牲,新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不易。

(三)师生共建,校地共建,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为更好地发挥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思想、学习和劳动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强化他们的服务意识和宗旨意识,中医药学院党支部组织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于12月24日下午在各多媒体开展卫生清扫志愿服务活动。

多媒体因是公共教室,没有固定人员打扫,普遍卫生死角比较多,地面、墙面的卫生状况相对较差。为了使大家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医药学院党支部决定组织学生志愿活动对各个多媒体进行彻底的清扫。打扫前,支部对各位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对一些卫生清扫细节也进行了详细的交代,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按分工进行打扫,清扫过程中,各小组成员间配合默契,认真扫除每一个犄角旮旯的卫生死角,所有地方都留下清洁后的印迹。各位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精神饱满,他们互相协助、互相监督,完美地完成了本次志愿活动,打扫完后的多媒体教室地面、墙面、桌面干净整洁,让人舒心悦目。

此次的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展现了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坚定了入党积极分子向党组织靠拢的决心。在寒冷的冬天,中医药学院学生们用似火的热心,让学校变得更整洁漂亮。

12月26日,寒风凛冽,雪花飘飘。为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的开展,加大校地支部党建工作融合提升力度,教务党支部与药都社区党支部结对,携手走进社区,服务群众,与市妇联和香樟林社会服务中心联合在樟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行“幸福同行 亲情家园”为主题的2022年元旦文艺汇演,迎新年,促共建。此次一系列活动吸引了周边社区众多居民的观看,由樟树市世纪花园幼儿园表演的首个节目之12人舞蹈《中国红》以及接下来的世纪花园表演12人舞蹈《天天好运来》,喜庆洋洋,现场气氛热烈,高潮迭起。其中教务党支部李旭东同志的配乐诗朗诵《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台风大气端庄,字正腔圆,饱含似火般的热情,爱国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受到观众好评如潮,把此次元旦文艺联合汇演再次推向又一个新高潮。

通过这样厚植精神力量的一系列活动方式,为强化支部责任担当,实现支部共建有特色,让社区居民体会到从丰富多彩的文化科普活动中获得精神满足,提供了实践舞台。

学院党政办党支部、幼儿学院党支部、经济管理学院党支部、团委等都主动与相应的社区、乡镇等党支部结对共建,贴心科技普及上门服务、为民解忧扶困,如有的双职工父母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导致生活不方便,家里的空间因为无人整理生活物件堆积而缩小,团委得知情况后,组织志愿者到老人家中集中进行卫生清洁活动,为他们送上冬日里的暖阳。通过系列活动以期达到党建业务素质升级换档,形成更强的基层党建工作合力。

二、在为民办实事上动“真感情”

(一)坚持以人为本,密切联系群众

学院领导每逢春节、中秋、重阳节等重要时节,弘扬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学院离退休老干部成为学院关爱的重点对象,给予他们精神呵护;感谢他们几十年来对学院发展做出的不懈努力及离休后为学院全面发展献言献策。原樟树农业学院老校长邬柏梁和离休老干部陈延吼看到学院领导来访,老人们喜上眉梢笑开颜,真切感受到了组织的厚爱。

(二)坚持党的领导,增强党的活力

学院领导带领农业大讲堂下基层宣讲,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习近平视察江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江西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解读,开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专题,宣讲党的百年历史,与村组干部、种粮大户进行座谈,对农户提出的杂草难除,组织专家进行技术服务;对其提到资金困难时,讲解政策,并组织农业农村局有关人员精准对接;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对水稻田间管理等技术问题开展技术服务、咨询,推广新理论、新政策、新风尚、新视野,进行了一系列“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具体实践,得到基层群众认可。

(三)坚持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研究

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保障民生建设,为基层群众排忧解难,学院为民办实事,为普通群众解决“急、难、愁、盼”的真难题。如我院的一位孤儿熊秋如,年过五十,因自身原因尚未成家,原来他每天到处打零工,有时饥一餐、饱一顿的,病了也是一人硬撑,难以体会到家庭的温暖;虽然他的兄长结婚后有时会扶持他,可是他的家庭条件也不是很好:勤快的妻子虽是外省人,且无正式工作,但她有时仍要外出赚钱补贴家用外,还得抚养家中二个孩子,其中2018年出生的第二胎男孩子尤其离不开母亲照料,故而对他的关照可谓心有余而力不足。学院得知了他的具体实际情况,将他安排在学院后勤管理处岗位上,给安排了住处,每月基本生活费如期到账,如今他开开心心地上下班,脸上时时挂着笑容。

(四)坚持民生至上,发扬优良传统

又到2021年的年底,天气寒冷。学院各党支部和工会根据《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教职工困难补助实施办法》,适时下发通知,把温暖送到困难教职工的心坎上,做到精准帮扶,合理发放困难补助金,体现对困难职工(党员同志)的关爱,对有家庭困难的教职工给予补助,从精神和物质上给予关怀,以期帮助他们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促进学院和谐发展。有规律地定期开展为全院教职工年度体检工作,将全院教职员工的身体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为学院的全力发展从源头上得到切实保障。

三、在党建教育实践的提升发展上交“真答案”

(1)以“刀刃向内”的精神落实细化自我监督,学院2021年度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应在会前将征求意见函下发院属各党支部。请各党支部本着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精神分别对学院领导班子、班子成员个人提出意见建议,征求后汇总形成书面材料。

(2)持续进行警示教育,严防“四风”回潮,做到回头看,强化细化落实到位。学院纪委适时下发《关于廉洁过春节的工作提示》和廉文荐读第9期。

(3)学院多角度、多层次地开展党建活动的持续,党建促业务,推动业务水平的全面提升,取得丰硕成果。教务党支部党员在第五届全国农业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上荣获一等奖等荣誉。

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基本桥头堡,党支部是党组织在高校的最基层组织。当前,地方高校党支部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党建教育形式不丰富、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在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向基层延伸的新时代,高校该如何推进基层党支部高质量建设、如何实现党建教育、高校中心工作的有效融合发展,是非常关键并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当前,多所高校正在探索教师、学生基层党支部创建模式,但研究成果多以论文形式散见于期刊杂志中,如:浙江工业大学何晓柯的《新时代高校教师党支部“党建+”模式构建与实践》中提到:教师党支部建设应优化党支部内部结构,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深圳大学郑纯的《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实践探索》中提到:基层党支部党员实践尤其需要充分开发大学生党员实践活动,着力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改革。

学院将以服务“提质培优”工程和高素质人才培养为抓手,以“党建+”为切入点,以党建工作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为学院的发展腾飞注入宏大的精神力量。

猜你喜欢
党史学院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党员标准是什么?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