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社区自治合力加强基层社区自治
——以常德市武陵区为例

2023-01-08 14:57罗米娜
智库时代 2022年17期
关键词:网格社区基层

罗米娜

(中共常德市委党校)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无数社区共同构成的基层社区自治是“中国之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明确提出,要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强调:在“十四五”期间,要努力实现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的明显提高。这个目标既是党中央总揽全局作出的重要部署,也是在新时代新发展阶段对我国基层社会自治提出的科学指引,集中彰显了基层社区自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本文以常德市武陵区为例,论述基层社区自治的现状与成就,阐明与剖析基层社区自治存在的问题与成因,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基层社区自治的对策与建议。

一、常德市基层社区自治的现状与成就

常德市武陵区辖14个乡(镇)、街道103个社区,截至2021年6月底,共有社区工作站工作人员1065人。近年来,武陵区主动践行“枫桥经验”,尤其是2014年在全省率先开展网格化社会治理以来,通过不断创新工作模式、丰富工作内涵,在进一步加强市域社会治理,破解难点、痛点、堵点方面提供了“武陵方案”,连续10年获评全市综治先进区县、全省“平安区县”,连续2届获得全国“平安区县”。

(一)坚持党的领导,自治体系基本形成

2014年开始,武陵区在基层党组织设置和管理服务体系上进行了探索和创新,按照支部建在网格上的原则,成立了570个网格党支部。在网格党支部的引领下,全区1800多名乡(街)、村(社区)干部全部下沉到网格,担任网格长或网格管理员。以打造全科网格为目标,坚持力量向网格聚集、投入向网格倾斜、职能向网格下沉,实现了党建、社会保障、平安建设、应急管理、环境保护、社会救助等工作统一归属网格管理,促进了80多项政府职能向网格无缝延伸。

(二)强化数据运用,自治能力大幅提升

武陵区利用常德市智慧平安平台强大的数据资源优势,结合武陵区的实际,自主开发了武陵区网格化社会治理综合信息平台和可视化大数据分析平台。组织网格员采集录入了全区的楼栋、房屋、人口、法人等基础信息,整合了28个职能部门业务信息,平台数据总量超过了6亿条,初步形成了社会治理的数据基础。通过社会治理指数云图和可视化大数据分析平台,形成了社会治理工作精准分析研判、挂图指挥作战的新工作模式。数据的集成应用和智能分析,实现了社会自治模式从数字化到智能化的转变。

通过加强数据运用和整合服务资源,武陵区取得了三个方面的成效:一是结合政务服务改革,将党群服务中心、综治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等功能进行了整合,在全区各乡(街)和村(社区)统筹建立了“一件事一次办”综合受理窗口,180多项审批、服务事项实现了一件事一次办。二是在武陵区网格化社会自治综合信息平台开发了完美社区网,将就业失业登记、社保认证等44个居民常办事项放进完美社区网,通过平台流转办理,办事效率得到了大幅提高。居民还可以通过完美社区网的议事厅对社区事务建言献策,有效拉近了社区和居民之间的距离,实现了数据多跑路,居民不跑腿。三是组织网格员开展“双代”服务,将老年人社保认证、低保申报、水电气缴费等事项纳入网格员代理代办和送证上门服务,居民办事实现了不出门。

(三)矛盾多元化解,稳定大局持续巩固

一是诉源自治创新调解模式。武陵区人民法院结合工作实际,主动探索诉源自治工作模式,通过在社区设立“诉源治理工作站”,调解关口有效前移,构建了基层调解、人民调解、律师调解、专业调解四张网络,形成了“法官+司法调解员+社区主任”的多元多层级调解模式,通过开展普法宣传、法律咨询、纠纷化解、司法确认等工作,打通了诉调对接渠道,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家门口的司法服务,从源头上减少了诉讼增量,实现了将矛盾化解在萌芽、化解在诉前。

二是“五诊”工作法提升调解效果。武陵区通过采取矛盾纠纷“五诊”工作法,有效实现了矛盾纠纷早发现、早调处、早解难、早化解、早见效,确保了矛盾纠纷化早、化小,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街道,连续10年民转刑案件零发生。

三是“法律管家”提供专业服务。武陵区打造了一支由律师、基层法律工作者、司法行政工作者、法律服务志愿者、人民调解员等法律力量组成的“法律管家”队伍,“法律管家”通过在乡(街)司法所定期坐班、带案走访、入户对接的方式,为群众提供了21项具体业务的公共法律服务和私人定制法律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普惠式、均等式、一窗式公共法律服务。

(四)坚持科技赋能,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

雪亮工程构建防控“天网”。武陵区已完成居民小区、雪亮村庄、雪亮街巷、商铺门店、企业、学校、医院、党政机关等各类场所视频监控探头联网,共接入探头一万九千多个。区综治中心、区行业主管部门、乡(街)、村(社区)综治中心每天安排专人进行视频巡查,有效发挥了视频监控在指挥调度、巡查预警、破案处突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智慧门禁完善预警“地网”。武陵区于2020年3月全面启动实施了数智武陵项目建设,陆续在全区各居民小区推广建设了人脸识别智慧门禁系统。通过将智慧门禁系统归集的信息与基础数据库信息进行清洗比对,实现了楼、房、人信息的精准关联和动态更新。解决了长期以来底数不清、情况不明以及不能实时更新的难题。

武陵区还建立了8大类特殊人群数据库,当智慧门禁依据设定好的预警模型,判定特殊人群触发预警条件时,系统将自动推送预警信息到相关工作人员,实现了智慧预警。

(五)坚持公众参与,自治格局初步显现

武陵区建立了社会动员指导中心。社会动员指导中心负责动员社会组织和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社区营造、平安建设。先后培育孵化了“众创平安志愿者联盟”“武陵红老党员志愿者联合会”“和事佬联合会”“致善社工”等40多家社会组织,成员已达4万余人,服务群众超过60多万人次。在“文明武陵从我做起”、众创平安“19”志愿活动日、特殊人群帮扶、义务巡逻等工作中,社会组织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全区志愿者达到了20多万人,这些人员的参与,对破解文明监管弱、治安防控盲、交通秩序乱等治理难题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常德市基层社区自治存在的问题

(一)相应制度保障不足

一是数据共享机制有待加强,信息共享不充分、数据壁垒问题还较为明显存在。二是缺乏协同自治相应的政策依据和制度设计,个别行业监管还存在失位缺位问题,部门齐抓共管矛盾风险机制未全面形成,影响协同自治的长效运行。三是督导考核体制机制尚不完善。缺少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相关工作的过程监督和考核,定性考核多,缺少对群众意见和建议的考量,难以保证监督考核的实时性、真实性和有效性。

(二)就业压力较为突出

近年来,武陵区虽在产业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受历史、地理位置及新冠疫情等因素的影响,还存在发展的后劲不足、辐射面大的项目不多、用工缺口小等制约性短板,直接导致大量年轻人外出务工,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群体较大,涉及老年人群体的电信诈骗、非法会销等问题难以完全杜绝;青少年家庭监管教育缺位,青少年涉法问题、治安问题比较多发。

(三)矛盾隐患没有完全消除

随着城市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武陵区棚改征拆、噪声污染、家庭纠纷、邻里矛盾、劳资纠纷、高空抛物、文明养犬、老旧小区安全隐患等社会问题呈逐年增多趋势,由此产生的矛盾隐患也越来越多,很多问题短期内得不到有效解决或者彻底解决,导致了群众满意度低,社会自治的堵点、痛点还比较明显。

(四)群团力量没有得到完全发挥

群团组织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救助困难群众、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渠道仍需进一步拓宽,主动性开展工作不够,工作的针对性不强,助推社会自治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社会组织培育还欠缺力度和广度,专业调处类、治安维稳类社会组织的培育明显不够。政府对社会组织的政策扶持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在经费保障、能力培训、业务指导等方面缺少有效举措。

三、关于加强基层社区自治的对策与建议

(一)不断加强党的领导

一要发挥党组织的统领作用。要统筹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群体之间的职能职责和利益关系,把区域治理、部门治理、行业治理、基层治理、单位治理有机结合起来,把开展社会自治工作的举措、成效纳入乡(街)党政主职、部门“一把手”的述职考评内容,确保武陵区市域社会自治工作一套班子抓到底、一个标准推到边;二要创新党建模式。要推进区、乡(街)、村(社区)、网格(商圈楼宇)四级党建阵地或党群服务阵地建设,全面构建“15分钟党建服务圈”,打通党建覆盖的最后“一公里”。在乡(街)、村(社区)推行“大工委”“大党委”制度,开展“乡(街)吹哨、部门报到”和“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参与社会自治活动。三要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区级要统筹挖掘数据资源,除中央、省、市明令禁止互联共享的数据外,各部门业务数据能联即联,通过深度开展数据分析应用,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四要建立考核评比机制。将市域社会自治与提升公共服务效率水平、民生实事项目、民意调查结合起来,纳入年度平安建设考评。

(二)拓宽就业渠道

一是坚持智慧产业和文化创意的发展定位,不断提高智慧产业聚集度,形成以生物医药、医疗器械、人工智能、5G与大数据等高新业态为主导的新业态,撬动经济发展杠杆,以经济发展带动社会发展,引领人才聚集。

二是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扶持力度,确保企业健康良性运营发展,通过保持稳定的用工需求,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让更多的武陵区居民能够在家门口谋好业、就稳业、创成业,确保就业困难家庭和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实现以家安、心安促家庭和谐、社会平安。

(三)化解矛盾风险

一要提高矛盾纠纷预防能力。继续推进“两代表一委员”联系村(社区)制度和党员干部

下网格举措,确保工作落实落细,深入开展“三联四大”活动,通过下社区、进网格、走百户、访千人,了解掌握群众诉求和矛盾隐患苗头,引导居民群众理性合法表达利益诉求。二要完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健全村(社区)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夯实基层人民调解基础,适当提高以奖代补补助金标准,重点加强物权纠纷、劳资纠纷、家庭纠纷以及棚改征拆等领域矛盾纠纷的排查调解,实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化解。三要加大司法工作力度。要进一步完善基层司法所功能,在做好人民调解、社区矫正、法治宣传的基础上,将公共法律服务功能延伸到乡(街)、村(社区),除提供一站式司法受理服务外,还要结合法律服务热线和“如法网”互联网法律服务平台24小时为群众提供各类法律服务,实现司法行政职能全空间、全时间的无缝覆盖。要将警司联调员纳入辖区司法所管理,并参与到司法所的日常调解工作之中。要坚持开展送法进基层、进小区活动,增强居民知法、懂法、守法意识。四要推动社会自治和服务重心的继续下沉。要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帮助居民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亲善友爱的社会心态。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和隐患排查活动,消除市域社会自治工作的堵点、燃点,要通过深入推进政务改革,进一步探索政务下沉,确保将更多的行政职权下放到最基层,延伸到群众最身边,最大程度在老百姓急、难、愁、盼的事项上发力,在解决群众办事难、事难办问题上出实招。

(四)引导公众参与

一要开展主题创建活动。深入推进“文明武陵、从我做起”“文明交通我劝导”、文明家庭创建以及十大平安创建等主题活动。倡导移风易俗,弘扬传统家庭美德,形成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守望相助的良好氛围。要探索开展村(社区)道德评议活动,大力宣传道德模范、好人好事,让陈规陋习与文明新风此消彼长,让小家与大家和谐共融。二要发挥社会组织作用。要加强对社会组织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结合每月“平安之星”评选和年度平安建设考评,将社会组织及志愿者列为考评对象,适当给予精神或物质奖励,进一步激发工作热情。要出台关于社会组织规范化运行的指导性文件,鼓励社会组织广泛吸收典型模范、贤达人士、专业人才加入社会组织,让身边人的症结由身边人来化解,让专业的事情由专业的人来完成。要通过加大政府对社会组织服务的购买力度,提高服务购买标准,让社会组织有发展保障、有造血功能、有社会地位。

猜你喜欢
网格社区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社区大作战
基层在线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追逐
重叠网格装配中的一种改进ADT搜索方法
影像社区
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