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的医院档案管理研究

2023-01-08 14:57侯飞
智库时代 2022年17期
关键词:管理系统互联网+档案管理

侯飞

(聊城市人民医院)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医院建设的过程中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已经成为医院发展的重要标准之一。医院建设发展与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档案数量较多,涉及的专业较为复杂,为了保证良好的信息处理效率,并推进内部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良好的医院档案管理水平可以帮助医院提供更加高效的社会医疗服务。“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从技术模式和档案管理意识等多个角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医院档案管理模式,其中技术带来的优势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互联网+”技术的运用具有一定的技术和操作门槛,导致医院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互联网+”技术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价值

(一)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就现阶段来讲,大多数医院已经完成了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过程,医务人员、医院管理人员均可以利用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来查询、翻阅、处理所需求的信息。信息技术带来的分类、处理效率,进一步降低了时间和人力成本的消耗。而信息化的档案数据处理模式,可以极力避免档案信息丢失、损毁的现象。一方面信息化的档案管理工作为医院的运行和管理提供了十分可靠的技术、数据基础;另一方面,明确的档案信息管理模式可以进一步满足“互联网+”时代患者对医疗服务的实际需求,对于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保证患者就医时的满意度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进一步提升了医院的核心竞争能力[1]。

(二)提升医院的运营管理效率

“互联网+”背景下不但利用了信息化的档案管理系统,还通过互联网的形式将各个部门、地区的医院档案进行有效的共享和远程在线管理[2]。而这种形式也延伸到医院的管理运营过程中,在强化医院档案管理基本功能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医院在运营管理的过程中优化当前的资源配置,从而确保医院的运营管理效率。医院档案管理的互联网化可以有效降低医院运营管理过程中人员和资源上的压力,并简化档案的检索以及提取查找流程,从而进一步提升医院档案管理的工作质量,使其能够有效地为医院的运营管理提供高质服务。

(三)提升医院档案的服务范围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医院收集的档案具有更高的综合性,并全面覆盖了各种医院的服务范围。传统医院的档案管理内容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在采用网络化的管理方式后,医院的档案管理内容、专业变得更加全面,不但可以满足医院日常工作的实际需求,还可以为医院的发展与建设提供良好的数据和档案信息,因此进一步提升了医院档案管理的服务范围[3];从互联网的管理模式上来看,医院档案的记录方式以及记录的工具变得更加丰富多样,文字、视频、录音等形式均可以成为医院档案信息的载体,使医院工作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可以在资料研读的过程中,更加直观明确地了解信息的来源以及用途,从而进一步提升医院档案的服务质量。

二、现阶段医院档案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落后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各种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在各行各业得到快速的扩展与融合,医院运营管理的过程中也是如此,档案系统、诊疗系统、管理系统的信息化进一步提升医院运行管理水平的同时,使其工作效率得到有效的保障。但现阶段由于档案工作人员的技术、素质等原因,对电子设备操作技术的不良,以及对信息档案管理工作的不熟练,会导致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受到影响[4]。传统的档案管理过程中多为纸质材料的管理,而电子档案的内容、载体较为复杂,管理人员思想观念的落后已经严重影响了医院档案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发展。

(二)网络硬件设备的更新速度较慢

“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离不开网络硬件设备的飞跃式提升,在网络覆盖面得到保障的情况下,才能确保“互联网+”技术得以有效的运用。同时也带来网络硬件设备更新的实际需求。例如在构建医院内部局域网络的过程中,由于医院的规模、资金等方面的限制,在构建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的过程中,现有的网络硬件设备无法满足实际工作的需求,导致档案管理的网络硬件设备更新速度较为缓慢;另外,医院的档案管理并不能为医院带来直接的收益,一些医院的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工作重视度不足。在缺少网络硬件支持的情况下,无法确保医院档案管理系统能够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各种信息管理系统与互联网的接入都需要良好的网络硬件设备支持,而传统的医院档案管理模式以及管理人员对医院档案管理重要性认识的不足,均会影响医院综合档案管理的网络硬件设备更新速度,无法跟上“互联网+”时代对档案信息使用的实际需求,从而对医院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造成不良的影响。

(三)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尚待发展

“互联网+”背景下的医院档案管理系统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档案管理素质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基础。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对最终的管理质量以及管理结果有直接的联系,其不但会影响档案管理规范性、有效性和科学性的建设,还会对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造成直接的影响。在此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有效的档案信息收集、整理和处理工作,需要管理人员具备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以及专业素养[5]。但现阶段来说,由于对技术以及档案管理专业能力的综合需求,导致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存在不同方面的缺点,比如收集的资料不够全面、数据不完整、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等。其次,需要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在医院档案管理系统全面信息化以及互联网化的发展态势下,缺乏对应的技术能力以及应用能力,也使管理人员无法适应“互联网+”时代下的医院档案管理发展。

三、“互联网+”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质量的提升策略

(一)建立“互联网+”下的医院档案管理方向

在建立信息化医院档案管理系统的过程中,管理思想的滞后问题多起源于医院管理人员以及档案管理人员的认识度不足。因此,在加强认识度和重视度建设的同时,还需要建立明确的“互联网+”医院档案管理方向,明确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的管理系统建设框架、管理内容、档案管理的业务内容,从而支持医院档案管理系统的有效建设。在此过程中需要改变医院档案管理系统与医院其他业务之间没有联系的认识,并加强档案管理系统与医院业务之间的有效融合,从工作内容以及工作方向上入手进行有效的指导,从而确保医院的档案管理系统得到有效合理的利用,使其能够为医院的运营和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6]。同时还需要结合“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将技术和意识的革新作为提升医院档案管理质量与效率的重要手段,在明确医院档案管理作用、价值的基础上,推动医院档案管理在医院各个业务中的深度融合。并根据医院当前的信息化发展现状,对各个业务档案进行有效的信息化和分类化处理,从而建立明确的医院信息综合管理制度,并对医院业务展开过程中信息、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从而实现医院档案管理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和整合,方便医院各部门人员使用档案管理系统来做出科学的工作部署以及决策,使其能够为医院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助力。

(二)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和团队建设

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对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首先,在加强档案管理人员教育培训力度的同时,还需要重视“互联网+”背景下对医院档案管理所带来的影响,从而制定更加专业和针对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使当前档案管理从业人员具备较好的职业素质来满足实际管理的需求;其次,需要制定医院档案管理人才的储备计划,通过引进新鲜血液来丰富和完善档案管理队伍的专业能力,并丰富档案人才的架构,使其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以及良好的竞争循环来维持档案管理工作效率、质量的保障以及发展。通过建设具有专业素质、技术能力并具备较强专业意识的档案管理人员团队,进一步保障医院档案管理的综合服务水平;再次,还需要构建档案管理人员的考核与用人标准,有针对性地调整医院档案管理人员的考核措施,并通过严格的人才审核以及评价,来监督和保障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以及专业技术能力得到有效快速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良好的奖惩措施,有效地督促档案管理人员不断完善自身的专业素质以及专业能力,使其能够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专业优势,确保档案管理的效率以及服务质量得到可持续、长期的发展[7]。

(三)软硬件设施的补足与更新

软硬件设施是“互联网+”背景下医院档案管理展开的基础以及关键,一方面需要对信息化医院档案管理系统的硬件建设进行有效的补足与更新,通过一系列的改进措施来加强医院档案管理系统的现代化以及信息互联网建设,真正落实医院档案管理系统的“互联网+”发展。同时,在展开软硬件设施的不足过程中,应当重视医院档案管理与医院实际业务的融合与发展工作,使其能够在医院运营过程中提供更加高效、高质量的档案信息服务;另一方面,需要高度重视软件系统的建设,不但需要满足当前医院档案管理系统的实际需求,并针对现实需求来调整和扩充档案管理软件的功能,还需要从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的安全以及存储效率入手,确保医院档案管理内容和方式的进一步优化。最后,在建立综合的软硬件设施基础后,应当积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来丰富医院档案管理的内容,并实现数据的深度挖掘以及查询,比如使用Hadoop技术来建立云资源,并使用Namenode内存对源数据进行加载,实现数据存储量和存储空间的优化以及发展。

(四)医院档案管理流程和方式的优化

应对“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展开医院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应当对管理流程和方式进行有效的优化。一方面需要以各种技术作为基础,对医院档案数据进行列表和有效的分类,并将其相关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处理,使其能够直接应用到医院的各项业务管理过程中;另一方面还需要通过计算机技术的读取和整理,对其进行统一化的系统性管理,并提升档案管理数据库的工作效率。在此过程中,不但需要根据医院的实际运行状态,对运行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进行主动和及时的收集,还需要使用数据处理技术对其进行准确的整合和分析,从而完善最终的档案管理体系,并对其进行有效的优化[8]。针对“互联网+”时代带来的信息爆炸,医院档案管理部门以及其他业务部门均需要积极使用互联网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对医院运行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深入的挖掘,并展开环形的处理与管理,同时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医院内部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共享和应用。比如,在基建档案的管理过程中,需要在信息基建档案管理前期对医院的各种数据进行采集存储以及分类处理,同时根据医院基建项目的展开以及发展,对相关的数据进行有效的收集和录入,从而在医院运营过程中使用该数据来展开决策的制定。在此过程中不但需要完善纸质档案的收集,还需要从图像、音频等各项信息载体中进行有效的数据采集,再根据其用途进行有效的分类后建立对应的数据库,从而有效利用医院档案管理系统来展开业务。

(五)扩大医院档案管理系统的范围

由于医院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数字化信息,为了满足医院运行过程中的实际需求,在建立医院档案管理系统的过程中需要扩大其范围,以有效利用“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便利和高效性,并拓宽医院档案信息管理的服务范围。首先,需要根据内部运营的实际情况,对医院的各项资源分配进行有效的信息收集,在确保医院资源分配具有可控性的同时,使医院内部的资源可以得到有效的利用;其次,在使用互联网以及信息技术对医院数据库进行有效的建设时,还需要考虑到信息资源的来源以及内容,确保其真实性以及深入性,从而使数据能够有效支持医院业务的全面展开,从而保证医院运营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化运作。此外,档案管理人员还需要注重个人技能、专业素养的培训以及发展,在掌握全面的计算机、互联网技能的基础上,为医院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才来源。

(六)医院档案管理安全体系的建设

“互联网+”技术带来大范围信息分享的同时,也需要解决互联网技术在运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首先,需要结合医院档案管理以及使用的情况,对档案信息数据建立对应的安全访问制度,通过系统的分配来更加合理地制定访问权限,从而保障档案的信息化安全管理水平。其次,在使用统一的计算机系统进行综合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对医院档案管理系统的管理协议以及安全协议进行有效的优化,不断完善档案信息的管理模式以及管理内容,并在档案信息使用的过程中明确更改权限以及更改记录,以确保档案信息不会出现遗失以及损坏的现象。此外,还需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一方面不但需要限定档案使用人员的查询、修改权限,并设置专业的安全管理岗位来处理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安全问题;另一方面还需要制定完善的医院档案安全防护预算,确保在运行过程中的网络以及软硬件设备安全,从而保障医院档案信息在网络分享中的信息安全。

四、结语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医院档案管理系统的发展以及应用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面对这种情形时,医院及相关人员应当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发展,积极利用“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优势,并注重提升档案管理的质量以及效率,从而提供更加优质的档案信息服务,使医院的运营发展得到可靠的数据、信息保障。

猜你喜欢
管理系统互联网+档案管理
基于James的院内邮件管理系统的实现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难点及对策实践
如何规范档案管理
停车场寻车管理系统
生产管理系统概述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海盾压载水管理系统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