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材料力学》课程思政实践探索与思考*

2023-01-08 14:57韩少燕韩海燕张克猛
智库时代 2022年17期
关键词:材料力学工科专业课程

韩少燕 韩海燕 张克猛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机械工程系)

新工科背景下,加强学生思政实践教育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对《材料力学》课程思政建设时,存在很多干扰性问题,影响思政教育工作的作用与效果。本文就此诸多问题,进行深入探索,以培养出更优秀的高素质专业性人才。

一、新工科背景下加强思政实践教育的重要性

(一)促进新工科发展的必然条件

随着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工科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对工科人才的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不仅需要工科人才具备较高水平的专业知识,还要拥有独立的思想认知,并在学习《材料力学》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深入探索更深层次的政治素养内容,让其具备较高的爱国及创新热情。在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过程中,加强思政实践教育力度,可以切实的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科素养,让其将全部的学习热情投身到专业课程中。除此之外,加强学生思政实践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毅力与韧性,为工科领域添砖加瓦[1]。

(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培养其成才的重要地点,在培养当下高素质人才的过程中,高等院校均在不同专业的课程中加入思政课程,因思政教育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思想进行升华,拓宽思维模式,学习先进的思想,不断健全个人行为及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健全的人生观及价值观,并成为当今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由此可看出,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过程中,对其展开的思想教育也至关重要,只有思想正向、健康,才是成为专业性高素质人才的基础[2]。

(三)推动我国工业行业持续发展

学生的专业能力是我国工业行业发展的动力,同时也是国家发展的希望。在我国工业行业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无数个优秀的专业性人才共同努力,共同解决及克服发展难题,当众多技术人员遇到难题时,均会产生诸多懈怠的情绪,影响工业行业相关工作的开展。基于此,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思政内容,让其积极面对困难,健全个人思想。同时还引导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对事物形成正确的认知,从而成为工业行业的专业性人才,并推动我国工业行业的持续发展。

二、《材料力学》课程在育人方面的优势

(一)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及人文素养

材料力学这门学科是科学家经过不断探索而形成的科目,其中蕴藏很多基本理论,并且大多数理论均由实验多次证明得出,这些力学家、数学家都是经历过无数次失败,才探索出力学中产生的规律,而这些数学家及力学家之所以被传颂至今,是因其具备较高的人文科学素养,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一直保持着坚持不懈的热情,并且从不因失败而气馁。在当今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很多力学理论都已成型,但想要持续探索更多的力学专业知识,需要学生积极培养自身的专业素养,面对困难积极克服,在解决问题时,要挖掘更深层次的原因,让自己形成一个良好的科学精神。与此同时,在学习力学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诸多力学家或数学家的事迹均会被记录在课本之中,因其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及学习意义,学生会对该部分内容受到一定影响,从而加深对工科专业的热爱[3]。

(二)培养学生职业道德

在学习材料力学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材料力学学科也在持续完善,因受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及利益的驱使,很多力学相关工程在实施过程中,造成工程事故发生,并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威胁。所以在开展材料力学教学时,很多教师会向学生分享一些工程事故,并以此作为警示,让学生端正自身学习态度,认真学习基础理论,避免悲剧发生在自己的身上。专业教师也会要求学生积极培养自身职业道德,对自己做出的决定及设计认真分析,并反复计算,将各种失误问题杜绝在萌芽之中,只有这样,学生才可挑起建设城市、建设国家的重任。

(三)培养学生社会使用感及责任感

在当今社会的背景下,我国已成为科技强国,并在一系列扶持政策的帮助下,教师向学生展示我国成功的工程建设项目,让学生了解在国家的扶持下,很多大型的建设项目在完善制度的约束下,所有工程人员各司其职,将自身的责任及建设使命全部展现出来,从而推动整个工程的持续开展与进行。利用这些成功案例,可以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并让其承担起推动国家持续发展的责任,学生只有了解自己的时代使命,才可以正确地定位自己的发展方向。与此同时,教师也在切实地辅助学生加深对当今社会的理解,促使其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才[4]。

三、《材料力学》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材料力学》课程思政教学融入不重视

《材料力学》是一门工科类学科,学习该们课程的学生大多数均为工科专业,而工科专业与我国的建筑建设有着密切联系,所以在开展《材料力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常会在课程中融入思政教学内容,引入该部分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力学知识,并让其形成良好的学科素养及职业素养。但由于教师将大部分精力均投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忽视了培养学生政治思想意识,促使学生在后期的学习中,对专业知识学习产生一些偏移,并对力学相关理论知识并不重视,单一地探索自己的学习方向,会严重影响其后期发展。

(二)思政教学内容融入力学资源相对较少

在进行《材料力学》教学中,为满足当下的教育需求,教师会在这类课程中,融入思政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健全个人意识,促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但由于教师对《材料力学》课程融入的思政教学内容相对较少,导致学生对思政教学内容的学习并不显著。此外,教师在融入思政教学内容时,仅单一地依靠数学家、力学家的卓越贡献入手,导致学生只看到伟人的丰功伟绩,并未了解基础理论知识形成的艰辛。

(三)教师教学方式单一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提升学生对《材料力学》的学习效果,积极响应学生的教育需求,将《材料力学》专业知识与思政课程相互融合。但由于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一直使用宣教的方式对学生讲述思政教学内容,而思政教学内容多以理论为主,帮助学生提升政治思想意识,所以学生常会在这类型的课程中失去学习兴趣,并未在该课程中学习到更多有价值的内容。学生对思政教学内容并无显著的学习效果,不仅对其培养专业素养产生影响,还会阻碍其后期发展,所以在《材料力学》课程中将思政教学内容正确融入,且全面性地将思政知识正确的灌输下去值得教师深入探究。

(四)教师教学思想陈旧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因教学思想陈旧保守,不擅长融入最新的教学资源,并一直认为陈旧的知识内容才是力学理论成就的基础,所以教师在鼓励学生学习时,常会督导学生学习过往陈旧的知识内容,从而提升其专业能力。但由于教师的观点局限,导致学生学习思维变得狭窄,大大降低其创新意识。同时,学生也失去了学习最新知识的机会。在当今社会中,很多理论及学习方式已被推翻,若教师持续使用这种陈旧的教育思想,不仅会影响其自身发展,还会对学生的发展形成严重阻碍。

(五)教师忽视培养学生的主观意识

思政教育内容主要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为主,但由于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加大,所以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教师会将学生的学习内容进行详细规划,并让其按照教师的规划方向进行学习,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自主探索学习方向,并影响其主观意识的形成。当教师向《材料力学》课程中开展思政教学时,学生并不会对该部分内容产生较大的学习兴趣,若学生在校园内未将思政教学内容详细且深入的学习,会促使其在日后工作中对工程决策时,会因思想及思维的限制,做出缺乏公正性、全面性的决策或评价。

三、在新工科背景下《材料力学》课程思政建设及探索方向

(一)加强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促进《材料力学》与思政教学之间的相互联系

在部分院校中,在专业课程中,对思政课程的融入与该类课程的建设重视程度相对不高,主要是因专业教师及学生均将学习重心放置在专业课程之中,对思政教学内容并未加以重视。基于此,在建设思政教学内容的过程中,首先需要针对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并让其积极参加校内举办的各种思政活动,让其切实的体会思政教学内容对教学、活动、会议产生的作用,让教师不断提升自身思想政治意识,当教师了解与掌握思政教学内容后,需要教师积极带领学生学习相关的思政教学知识,促使学生健全自身思想政治意识,帮助其在后期的学习及工作中作出正确的决定。其次,加强专业学科与思政课程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例如在学习《材料力学》时,其中很多基础的理论知识,都由伟大的数学家及力学家提出,这样伟大的学家之所以被传颂至今,不仅是因其作出卓越的贡献,还因其良好的个人品质得到歌颂。基于此,在专业课程中进行思政教学建设,让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时,可以深入了解深层次的哲学及道理,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伟大品质形成的背后,是一个坚持不懈、勇于挑战、敢于承担的普通人。最后,教师的每一次教学都是知识的深层次挖掘,在挖掘教学知识时,需要教师结合思政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同开展学习,并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以自身的行动及思想影响学生,让其在学习的道路上持续前行[5]。

(二)增加思政教学内容的融入,并提高学生学习意识

因教师对思政教学内容融入相对较少,导致学生学习思政教学内容并不显著,所以可以采取下述几个方法进行思政课程建设,确保学生可以在更多教学内容的包围下,提升自身的学习意识,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其一,在新工科的背景下,带领学生学习思政教学内容,建设思政课程,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此,为满足学生的教育及行业发展需求,学校积极聘请一些专业型思政教学人才,并让其对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帮助教师解决课堂思政教学问题,促使学生可以深入学习思政教学内容[6]。其二,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录制一些课外思政教育延伸内容,并组织学生成立一个专属微信群,将视频信息分享其中,让学生可以在闲暇时间学习课外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学生还会因此种方式,拓宽学习视野,进而提升学习效果。

(三)创新教师教学方式,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很多教学资源在网络中可直接获取。但由于一些教师思想较为局限,对网络的教学资源并不认可,导致教师的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未得到显著提升。为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切实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需要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在创新教学方式的过程中,还要将思政教育建设内容融入其中,确保教师在先进思想的包围下,对学生进行全面性的教育与培养。例如在课堂中组织学生共同探索《材料力学》基础理论知识,并组织相关实验研究,让学生自主总结在实验研究中失败的原因,当总结原因后,教师需要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让他们在失败后重拾信心,此外,在引导学生进行心理建设时,需要结合思政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正向思想内容,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持续追寻正确的理论知识,对自己的不足进行时刻反省,避免出现更多的学习错误。教师还要积极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因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教学资源均汇集于网络之中,但由于网络是一个大染缸,其中也存在很多不正确的教学资料,所以需要教师仔细甄别资料的准确性,只有综合考量后,才可将最新的教学资源发布在课堂之中,带领学生共同学习[7]。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分享案例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当我国建筑行业出现最新技术突破时,可第一时间向学生分享,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民族自豪感,从而强化其建设使命。

(四)更新教师教学观念,拓宽学生学习思维

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引导着,若教师思想或教学观念陈旧,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在对学生开展政治思想教育及专业课程培养时,需要学校领导积极向下灌输最新的教学观念,确保教师的教育事业与时代发展保持同步。学生在良好的引导下,逐渐拓宽自己认知,加强对课本以外内容的了解。而在《材料力学》中开展思政教学,不仅是促进学生发展,最为主要的是在提升学生思想意识的同时,确保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完成国家建设任务,并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五)结合思政教育内容,提升学生的主观意识

在新工科背景下,无论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还是在其日后的工作过程中,都需要正确的思想意识进行引导,促使其作出正确的决策及评价,而学生的任何举动均由其主观意识完成。这就需要对学生的各个阶段进行培养,并为其日后工作埋下伏笔。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从小学就开始接触的一门学科,由此可看出该门学科的重要性。该学科不仅教授学生如何培养优良的生活及学习习惯,还会告知学生如何抉择才是正确的,这也为他们成为高素质人才打下了坚定的基础。对工科专业学生在专业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主要是因该专业危险系数高、阻碍问题多,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还会影响学生对其专业的正确认识,在课程中融入思政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适当调整学习内容,还可以借助他人的成功与失败,学习经验,再结合教师的引导,学生会不断提升自身的主观意识,并成为高素质人才[8]。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同时在新工科的背景下,对专业性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所以需要学生进行自我提升。工科院校为确保学生可以成为高素质人才,在《材料力学》等专业课程中进行思政教育工作,并借助一些力学家的案例引导学生,体验力学理论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切实的体验到探索过程中的困难,当学生自主探索出正确的结果后,也会逐渐形成良好的专业素养及职业精神。

猜你喜欢
材料力学工科专业课程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新工科”和OBE模式下的车辆工程实践课改革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3D间隔织物增强聚氨酯基缓冲材料力学及舒适性研究
废旧道路材料混合再生基层材料力学性能分析
将有限元分析引入材料力学组合变形的教学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