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空间视角下藏族大学生文化行为空间研究及优化
——以合肥工业大学校园为例

2023-01-08 22:34张瑞彭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建筑与文化 2022年4期
关键词:锅庄活动室藏族

文/张瑞彭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孔雨薇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钟奕瑶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张 雯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引言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发展的新生力量。当前藏族大学生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国家对他们的政策扶持力度也越来越强。截至2019 年,我国少数民族普通本专科生总数量约达270 万,成为一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目前各大高校普遍存在着藏族大学生开展校园藏民俗文化活动的现象,学校也努力积极配合。然而他们在文化、生活、习俗等方面与汉族大学生存在诸多不同,日常文化活动空间也受到诸多限制。能否为藏族大学生提供自由的校园文化活动空间,他们对于民族活动的空间究竟存在哪些缺失和需求,值得人们进一步挖掘与探究。

1 藏族大学生校园藏民俗文化空间使用情况调查

1.1 校园文化活动空间现状及藏族大学生轨迹

通过对藏族大学生及非藏族大学生的活动轨迹进行对比分析得出:(1)藏族大学生经常在校园内一些空地进行舞蹈聚会。(2)藏族大学生会在较为偏僻的校园空间进行藏民俗文化活动。藏族大学生的校园民俗文化活动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及支持,民俗文化空间也多为临时借用空间,较为简陋。(3)藏族大学生和非藏族大学生的行为轨迹在白天有较高程度的重合,而在晚上则出现了差异性。限于白天的课程,藏族大学生会在晚上进行同民族内的藏民俗文化活动。(4)藏族大学生周末会进行同族人之间的民俗文化活动。周末没有课程安排的限制,藏族大学生会在白天进行诸如藏语教学、藏族大学生篮球赛一类的文化活动。

1.2 藏族大学生校园藏民俗文化空间使用现状分析

通过访谈及问卷调查,对藏族大学生对校园文化活动空间数量满意度进行统计调查,根据问卷数据分析可得,目前79%的受访藏族大学生反映缺乏文化行为空间。

对于不同的藏民俗文化行为所使用的民俗文化空间,存在不同的评价,针对这些评价,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

(1)锅庄舞以及藏语教学行为常选取在晚上进行。

为了不影响藏族大学生的正常课程安排,锅庄舞以及藏语教学行为常选取在晚上进行,照明条件成为同学们首要关注的需求因素。

(2)校方制度的管理方面需进一步优化。

对于藏语教学以及聚餐行为,由于涉及校园空间的借用问题,所以在活动开展方面具有一定的阻力,与此同时所带来的还有例如桌椅设施等不完备等问题。

(3)藏族大学生需要校园内的室内民俗文化空间。

锅庄舞由于大多选取在室外开敞空间进行,则不可避免地经常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活动的正常进行。

综上所述,证明现有的藏族大学生校园藏民俗文化空间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急需解决,空间具有进一步优化的可能。

2 行为空间视角下藏族大学生藏民俗文化行为空间需求分析

2.1 藏族大学生校园民俗文化行为分析

依据藏民俗文化空间所对应的文化活动行为,结合与藏文化和民族行为相关的研究资料,筛选提取具有西藏文化特征的文化活动行为:(1)锅庄舞——文化特色与社交兼具的娱乐休闲活动。(2)藏语教学——本土语言的学习与发展作用。(3)藏族节日聚餐——传统习俗的异地保持与演变。除此之外,校内藏族生进行的民族特征不明显的民俗文化行为,在此不再进行探讨。

2.1.1 锅庄舞

通过对藏族生参与锅庄舞的频率、年级、藏文化影响(赴内地时间点)等因素,与不同行为动机因素进行交叉分析,发现藏族大学生重视民族氛围感、保留有藏区的自由、缓慢生活节奏模式。

2.1.2 藏语教学

根据访谈,藏族生组织的社团缺少负责老师,故没有教室申请使用权,以个人名义又难以申请成功,暂时私下寻找空置教室。在西藏工作需要对藏、汉语的熟练掌握,并且调研人群中有意愿回到西藏工作生活的人群占比较高,故开设藏文课对于计划回西藏发展的大学生很有必要。

2.1.3 藏族节日聚餐

由于藏文化的民族性与地域性,藏族节日活动在藏区内普遍程度、庆祝方式有差异,藏族大学生庆祝藏族节日的行为会因异地而受限制,产生异地化演变,以聚餐为多数(在民族餐厅制作藏族美食)。藏族生在节庆日有聚餐的需求。其聚餐行为对食物种类也有一定要求,具体依据节日不同而有差异。在内地大学,藏族大学生的聚餐食物发生变化,在重大节日会制作传统藏族习俗的美食,而在平时会选择去学校食堂或校外餐馆就餐。由于地域限制,藏族同学以往习惯的口味、口感有差异,部分藏族生表示能够适应,而调查发现,大部分藏族生会在开学时携带家乡食物,如肉干。

2.3 基于AHP 法对藏族大学生校园藏民俗文化空间需求因素的权重分析

通过发放问卷、群众访谈和观察的方式了解藏族大学生对藏民俗文化空间的需求因素,将藏族大学生校园民俗文化空间需求因素分为3大类,11 小类。

依据AHP 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出各准则层各因子的权重:锅庄舞行为中可达性、天气影响、照明条件占有较高权重;藏语教学行为中基础设施、活动物资、校园管理、照明条件占有较高权重;聚餐行为中校园管理、基础设施、文化传播占有较高权重。

通过对权重数据进一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由于锅庄舞活动为每周定期在户外举行,若遇梅雨季节,可能长达几周无法进行,而受场地因素影响,活动时间过长将面临照明设施关闭的困扰。

(2)受活动场地影响,每周一次进行的藏语教学文化活动行为场地难以申请,只能临时挑选空教室或活动室进行藏语教学,而对于白板、粉笔、多媒体、桌椅等设施只能一定程度上妥协与临时挑选的教室,这对具有一定必要性的藏语教学行为的正常开展具有一定限制。

(3)藏族大学生进行藏族节日聚餐文化行为有时需要借用食堂等校园场所作为文化活动空间,进行藏族节日特色食物的烹饪,这非常需要校方的许可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完备,而藏族大学生也普遍反映,学校民族性的食堂只有清真食堂,他们很难吃到家乡的食物。

3 藏族大学生校园藏民俗文化空间优化

3.1 空间的改善、建立与体系建构

3.1.1 空间的改善

(1)室外空间的改善

在室外,日常主要进行的活动是锅庄舞,锅庄舞通常在晚上进行,故需要灯光,目前在网球场旁边的空地进行,但球场时而不开灯,则会转移到东操场攀岩墙旁的空地上进行,这两地之间约有15 分钟的步行距离,对开展活动的兴致及心理感受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应在网球场旁的空地保证每天都开灯或提前告知开关灯的情况,避免出现白跑一趟的情况。

或是添置学生自己可以控制开关的灯光设备,在需要时打开,不用时学生自主关闭,也可以达到节约能源的效果。

(2)室内空间的改善

经调查发现学校的活动室比较缺乏,且存在浪费的现象,即有限的活动室专属于某些社团或组织,但存在使用频率不高的现象,且其他公共活动室或教室的申请程序繁琐。建议将空教室、空活动室的面积、设备、是否被预定等信息加入学校教务应用程序,让学生可以实现网上申请。

在活动室的设施、设备方面,尽可能做到多媒体等设备齐全但有侧重,形成功能多样的活动室,满足学生多种活动的需求。

3.1.2 空间的建立

(1)建立少数民族大学生活动室

以建立藏族大学生活动室为例,该活动室主要作为藏语教学、藏族节日庆祝的场地;也是受天气等因素影响,无法在室外跳锅庄舞时的替补场地。相应的需要满足多媒体等教学设施及音箱设备。室内空间的装饰与布置可完全交与藏族大学生社团,让其自己打造为民族特色的空间,增强民族归属感,亦可在活动日作为民族文化交流展示的空间,增进文化交流的亲和力与趣味性。不同民族的大学生亦可以在此一起过不同民族的节日,了解、体验不同的文化与习俗。

(2)添设藏餐窗口

目前,学校的民族餐厅仅提供清真菜品以满足部分学生宗教的约束。通过问卷发现绝大多数藏族大学生对家乡特色菜肴具有需求强烈,他们没有忌口的现象,故不用为其设立单独的食堂。且食堂也有多种地方特色风味窗口,故建议在食堂中添设1 ~2 个藏餐窗口。在学校中能吃到藏餐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藏族大学生的文化休克现象。

(3)在细节建设上体现对民族文化的接受与包容

积极建设心理咨询室;建立民族图书室、民族文化墙、文化展示角等科普与展示的空间,在空间的细节建设上体现对民族文化的接受与包容。

3.1.3 藏民俗文化空间联动网络的建立

据调查,藏族大学生日常活动链为:藏语学习-吃晚饭-跳锅庄舞-回宿舍。其涉及到的活动点为:民族活动室-食堂-室外场地-宿舍区。过节日通常外出聚餐后回学校空地跳锅庄舞。结合对学校空间的分析与筛选,以可达性强为基本原则,来确定上述新建立空间的具体位置,在多个空间中形成联动网络。

3.2 学校的制度与管理

3.2.1 提高对少数民族社团组织的认可程度

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学生社团是培养学生兴趣爱好、陶冶思想情操、扩大求知领域、锻炼交往能力、丰富校园生活的重要方式。少数民族学生社团成员有着近似的社会背景、习惯习俗和语言,让他们产生心理认同感和归属感,提供了表达自己情绪的平台,达到了减轻心理负担、排解不良情绪、相互心理慰藉和心理凝聚的效果。

3.2.2 鼓励举办民族文化交流活动

让少数民族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文化活动,对本民族的文化进行特点宣传,可以加强优秀藏文化的文化自信,丰富校园文化,促进多民族文化的交融和民族团结。

在社交网站上成立有关民族文化展示与传播的公众号或平台,以科普、交流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不仅要坚持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也要理解和包容其他民族文化的存在。打破汉族学生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刻板印象,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民族文化氛围。

3.2.3 鼓励少数民族文化走进课堂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民族语学习的选修课,鼓励学生去学习不同的本民族语言;在体育选修课程中,可加入锅庄舞课程;在已开设的心理健康课程中,加入“文化休克”相关的知识内容,密切关注并正确引导有心理困难的同学;或者邀请知名专家进行民族文化的讲座,加强青年大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好地融入校园。

结语

为了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希望通过本次从行为空间视角关于藏族大学生“文化休克”问题的研究,能够提供正确的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产生“文化休克”问题的思路和方向,这对其他少数民族大学生也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当前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跨文化后产生的文化休克现象研究较少,对于这一现象更加深入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休克现象产生的成因,协同配合逐步缓解这一现象,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减少跨文化学习生活的不适感,更好地融入到大学生活之中。

猜你喜欢
锅庄活动室藏族
“锅庄”与“达尔尕”:他者话语与民间表述
贵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离退休活动室旧貌换新颜
占豫虹
The Light Inside
论藏族嘉绒锅庄“达尔嘎”的传播历史——以四土地区为例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修正与共识 保护与传承——首届昌都锅庄展演比赛和高峰论坛基本情况及引发的思考
藏族度量衡起源探讨
藏族锅庄舞在高校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党员活动室”因何灰尘厚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