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县古村堡建筑遗产的研究与保护

2023-01-08 22:34李之吉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建筑与文化 2022年4期
关键词:蔚县古堡价值

文/李之吉 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教 授

申 杰 吉林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硕士研究生

引言

建筑不仅是古时村堡的外在景观呈现,更是我国古村堡等级认定的重要艺术评价衡量指标。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房屋建筑造型、结构、使用建筑材料及室内装饰都有着不同的民族特色,而经国家有关行政部门批准认定的古建筑村堡更呈现出极高的民族建筑欣赏价值和艺术美学欣赏价值。古村堡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发展历史,可以说每一个古村堡都已经沉淀下丰厚的非物质历史文化,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堪忧,亟须对它们进行保护。保护古老的村堡就要大力挖掘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不仅仅是让整个古村堡健康发展、造福一代后人的内在强大动力,更是让整个古村堡的文化发展焕发勃勃生机的内在需要。同时,还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让我们的古村落传统文化教育能够紧紧跟上时代发展的新步伐,不断向前发展。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推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繁荣兴盛,实现历史民族文化的最高价值。

1 蔚县古堡历史沿革

蔚县,位于河北省西部偏北,东边紧邻首都北京,南侧接壤保定,西部靠近山西大同,张家口在其北方。其历史积厚流光,古称蔚州,又名萝川,曾是古“燕云十六州”之一[1]。

蔚县的历史悠久,文化传承上千年,积淀深厚。早在春秋时期,当地就已经成立政府,政权归属燕国。明朝时期,当地成立蔚州卫,隶属山西行都司,后改名为万全都司。当时北方的蒙古族兴起,为防止敌人入侵,抵御外来侵略,明朝开始进行防御的举措,也就是现今人们看到的“万里长城”。与此同时,明朝也进行了“建城”来提高城市防御能力,巩固政权统治地位。在这样的大环境影响下,蔚县作为九边重镇之一,也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以抵御外族的入侵。同时,身处边塞的蔚县人民,也投身到这项运动中来,纷纷跟随政策建造了大量的古堡,这使蔚县古堡建设达到高潮期,形成了“八百城堡”这一景观。周边地区也纷纷跟随进行古堡建设,附近县城如阳原、涞源、逐鹿、广灵等地,均大量兴建古堡,但其规模仍无法与蔚县“村村有堡”相提并论。由此可见,村堡在建设之初的用意就是为了抵御外族、加强边防,通过“村村有堡”来稳定边防,同时也实现了军民融合一体化发展的局面,形成了平时务农、战时作战这样一种特殊且适合当时地域性的社会制度。

随着满族入关,蒙古族被清朝统治,村堡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蔚县也不再是塞外边陲之地,此时古堡仅有抵御内部盗贼与战争避祸之用。到了近代,在战争和风雨中,蔚县古堡也经受不住摧残,受到严重破坏。据资料记载,1958年进行的文物普查,统计出蔚县境内存世的古堡有两百多座,虽然达不到鼎盛时期的“八百城堡”,但也算规模较大;然而,从最近十年的统计来看,蔚县境内仅有一百多座古堡尚存,可以看出古堡受到的破坏极其严重[2]。现今,古堡的抵御内部盗贼与战争避祸的用途也不复存在了,但是被赋予了新的功能,那就是当地人的精神需求。古堡传承数百年,已经成为当地文化的一部分,包括建筑艺术方面的成就,比如建筑、雕刻、绘画等,成为当地数百年文化的代表特征。地方还有民族风情、礼仪习俗、地方传统戏曲、民间传统记忆、历史文化典故等都与古堡息息相关,亟须我们去研究与保护。

2 蔚县古村堡的近况

在蔚县“八百城堡”中,蔚州城是必须提到的一座,始建于北周大象二年(公元580 年),于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 年)重修,其为当年官府修建而成的一座官堡[3]。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三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蔚州城进行了多次维修与改建,失去了原有的塞外风情,变成了现今这样一座旅游气息浓厚的古城。在修建过程中保留了玉皇阁、真武庙、释迦寺、南安寺塔等多个著名建筑及一部分遗存的古城墙,但整体建筑风格和布局是按照打造旅游城市来发展的,街道商业氛围浓厚,究竟保留了多少原有建筑的样貌还有待研究。

蔚县“村村有堡”,最重要的不是蔚州城这样的官堡,而是普通村民修建的民堡。民堡为民间自行修建,规模较小,但其风貌却最大程度地还原了当时社会文化情况及数百年来蔚县的兴衰变化。这些民间古堡经过数百年的沧桑变化,破坏情况严重,亟须保护,但是由于古堡数量大、密度高,需要分类再进行保护改造。经过大量实地调研后,把现存古堡分为以下三类:(1)无研究价值类古堡。这类古堡损坏极其严重,基本上只留有夯土遗迹,研究与还原更无从谈起,失去研究价值,如桃花堡。(2)有一定研究价值类古堡。古堡形制基本尚在,内部原有重要功能尚存但破坏严重,失去使用功能,内部雕刻壁画尚存,但外部墙体破坏严重,如单堠村古堡。(3)具有复原研究价值类古堡。这类古堡保存相对完整,尚有人居住,从外部的墙体到内部的功能、雕刻壁画等均相对完好,可以进行修缮后继续使用,如暖泉镇西古堡。

根据调查研究发现,蔚县古堡破坏严重,情况堪忧,内部庙宇、戏楼等功能建筑情况不容乐观。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需要务农的村民越来越少。经济产业的发展对当地产生的影响十分重要,古村堡的保护只能在顺应这一历史趋势的前提下做工作才能有所成效。(2)村民对于古堡保护不够重视。人去堡空,缺乏人气,古堡更容易遭到破坏。调查中发现,村中的戏楼等建筑被人为的破坏,我们需要宣传保护古堡的理念。(3)政府对此不够重视。现在新农村建设十分有成效,农民也都住进了新房子,但是对于古堡来说却鲜有人问津。(4)经济缺乏。缺少对古堡进行保护与修缮的经费,这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3 古村堡的文化价值

数百年的发展,沉淀了数百年的文化。蔚县古堡经历了数百年的沧桑变化,见证了元、明、清及近代以来蔚县人民在政权更迭、制度及经济文化方面的变迁,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3.1 建筑的文化价值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建筑记录着当时的历史。历史由时代发展、社会背景、文化程度、人类活动等等一系列因素构成,建筑当然首当其冲受到影响。堡内的戏楼和庙宇,具有历史文物研究价值,为明清时期建筑在民间风格及特征方面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如典型的玉皇阁,是现在蔚县规模最大的单体建筑,其建筑风格为典型明朝初期的建筑形式,斗拱尺度开始变小,数量增多;释迦寺采用“假歇山”的建筑构造方式;白后堡、北方城、钟楼村等地整体古堡具有较为明显的轴线,内部重要节点建筑,如庙宇、戏台等,空间布局多为北方常用的合院形式,但为了方便人们文化活动增加了前部大型公共活动空间,方便进行礼俗活动。

3.2 雕刻与壁画

建筑对应的附加文化也是同样值得研究的,比如雕刻和壁画。雕刻和壁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地方文化、艺术风格等,具有重要的艺术和历史价值。如玉皇阁内的壁画,描绘的场景十分壮观,色彩运用也反映了当时较高的艺术水准。

3.3 当地民俗活动

典型的民俗活动,如以出生、成年、婚丧嫁娶为代表的人生俗礼;以祈雨活动为代表的生产礼俗活动;以元宵节的灯事活动为代表的节庆礼俗活动;以祭祀、献戏、庙会为代表的宗教祭祀活动。在蔚县,秧歌是广为流传并深受大家喜爱的民间戏剧,各种活动都离不开秧歌,与秧歌息息相关的戏台就记载着这一民俗,成为蔚县古堡至关重要的公共建筑。古堡对应的民间文化及民俗活动同样引人入胜,这些都是民间民俗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共同的精神财富,以此可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3.4 推动发展第三产业

在如今的国际竞争中,第三产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对古村堡的保护与发展应认识到这一点,通过建筑遗产来吸引外来游客,发展第三产业,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使古堡重获新生。

4 建筑遗产的保护发展策略

近些年来,国家越来越强调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在这样的政策下,根据实地调研考察,结合具体现状分析,蔚县古堡的保护应遵循特定的原则。

4.1 兼容并蓄,互利双赢

在不阻碍城市化继承发展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保留古堡。古堡是文化的一种体现,是当地的特色。发展地方特色,既要有现代化的建设、舒适化的人居环境,也要将古堡特有的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将古堡发展为当地的地标,给当地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4.2 保持建筑原真性原则

原真性原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建筑的特性与历史文化背景。历史建筑具有独一无二的特性,其无可复制性、真实性,赋予了建筑一种独特的光环、一种不可替代的精神价值,有利于保留原有的以本体性历史价值为核心的物质遗产。聘用专业的团队来研究与修缮,运用新的技术来保护已经破败的城堡,经过系统的调查研究,保持建筑的原真性原则,还原建筑的原貌,保护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并以此来建设发展第三产业[4]。

4.3 周边村落联合保护形成片区

保护蔚县古堡,仅仅保护几座建筑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将当地的文化继续传承和发扬下去,则需要把周边都带动起来,形成一个文化保护的片区,通过重要建筑节点进行串联,如暖泉镇的西古堡、水涧子三堡、北方城、宋家庄这些坐落在蔚县县城周边的村落,使之既保持当地的传统风貌,又增加新的特色,从而使其改善环境,获得新生,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4.4 政府的支持

留在当地的村民缺乏保护古村堡的观念,这需要有保护能力的团队去农村进行宣传指导,给村民普及古堡的重要性和文化价值。古堡的文化价值是当地文化的传承与延续,在对水涧子西堡保护的宣传中,我们发现,村民的保护意识得到了提升,虽然保护规模小,技术也不成熟,但是还是对古堡进行了修缮和保护,古堡也有专门的人去负责,这种宣传更能使村民感同身受[5]。以上所说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在政策的支持和推动下,问题才能够迎刃而解,蔚县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会更好地进行下去。

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建筑失去了本身原有的功能属性,古村堡就是典型的例子。但是,古村堡却是我国古村落文化的一个重要的载体,为了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民间文化,古村堡的保护工作十分艰巨。文章通过对蔚县古落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粗略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相关结论有待深入研究和探讨。研究希望借此促进更多的人能够关注传统村堡的现存状态,认识到历史村堡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传统村堡的保护和发展提供更多有效的可实施策略。

猜你喜欢
蔚县古堡价值
坚守的底色是信仰
多彩的剪纸
勇闯死神堡
古堡
在蔚县过大年
蔚县脱贫攻坚进行时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