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高职院校电子商务基础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2023-01-08 14:49陈中明
科学咨询 2022年21期
关键词:电子商务思政电商

陈中明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学院,广东广州 51051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高职院校作为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阵地,肩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其中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来都是高职教育的薄弱环节。电子商务专业近年来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是许多学生志愿填报的热门选择,由于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多以及专业本身的互联网特性,对专业人才的思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电商专业教学更加强调信息技术、经济和管理学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存在严重的重育“才”轻育“德”的现象[2]。因此,电子商务基础作为专业核心课,要与思政要素相结合,在传授电商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一、电子商务基础课程思政的基本思路

(一)以人才培养方案为导向,思政内容立足岗位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课程设计的基础,思政元素在融入教学时只有以其为导向才能发挥效用,在正在意义上实现课程思政的目的。

在培养目标中明确提出要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电子商务行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这充分体现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的重要性。电子商务基础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也必须要以此为依据,在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注意德育的开展和思想政治教育。

在人才培养规格中的“职业面向与能力要求”确定了专业主要职业和岗位类别,这就要求课程要立足电子商务相关职业,面向网店运营、网络营销、网站策划、数据分析等岗位,在课程教学中介绍基本知识点的同时培养学生相关岗位的职业素养和道德意识。

(二)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习自主性

课程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教师的作用不是直接提供信息,而是培养学生自身获取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从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获取知识,不仅知识点的掌握更加牢固,思政内容也能更好地理解和体会。在课程中采取项目驱动、协作学习、案例分享、自主和情景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更好发挥,从而为今后其他电商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不仅体现在专业知识的学习上,更应该要有思政教育的元素融入。例如在讲解电子商务法时,先以一个大学生电商创业违法行为的真实案例为开端,激发学生讨论的热情,再通过思维导图开展头脑风暴,鼓励学生分小组共同探讨哪些行为属于电商行业相关的违法行为,以提高学生的信息安全和遵纪守法意识。

(三)合理运用信息化与数据资源,提升思政元素融入效果

为了使课程思政更为充分地融入课程,以更丰富的教学手段解决教学过程中思政元素生搬硬套的问题,课程采用了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除了常规的教学PPT、微课视频学习外,还包括XMIND思维导图软件、课堂派、互动小游戏、网络视频等,旨在增加课堂互动性,在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的同时,提升思想政治素养。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全面融入教与学的过程,为进一步的学习革命奠定基础[3]。

无论是在课前、课中还是课后,课程巧妙运用先进的网络教学手段进行教学,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提升思政内容的认可度。例如在介绍农村电商时通过播放政府大力支持通过电商实现乡村振兴的相关视频,让学生充分感受这是国家复兴、城乡协调、行业持续发展与个人价值的有机统一[4]。在讲解跨境电商时,通过极具特色和微软最强AI技术加注的H5互动小游戏,让学生深刻感受其魅力,最终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

二、课程思政融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定

电子商务基础是我院电子商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同时也是电子商务专业以及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以培养适应电子商务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的基础知识为目标任务,同时也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以下具体目标中。

1.知识目标

课程作为思政的载体,在电子商务基础知识点中要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将思政教育内容与专业知识点相结合,这是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学的第一步。例如在介绍电子商务基本概念、行业发展现状、主要商业模式等知识内容时,可以结合电子商务法,进行普法教育,提高学生法律意识和网络安全意识;讲授跨境电子商务时,介绍“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让学生知道国家战略和大国崛起,增强学生的国家自信和科技才能兴国的意识;通过网络零售发展的学习,培养学生爱国意识等。

2.能力目标

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应用和产业实践能力,通过项目式教学、案例导入教学和学生的自主探究式学习,提升学生的电商能力,同时课程也注重思政的融入。课程结合“创新创业”项目、“乡村振兴”项目、“红色旅游”项目等具有思政元素的项目任务,让学生组建团队,在项目中提高电商技能。同时结合课程相关教学内容,通过跨境电商、农村电商、智慧零售等重点产业开展电商实操,进行电商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劳动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课程的学习旨在为电商行业输送思想过关、素质过硬、技能过人的复合型人才。

3.素养目标

电子商务由于其专业特性,需要比其他专业更多地接触互联网,而网络环境充斥着大量信息,这些信息良莠不齐,因此,在网络语境下思政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以职业素养为例,课程中针对性地添加了电子商务职业与创业这一模块,通过对电商人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与素养、电商创业者及其素质和典型电商创业案例进行介绍,培养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诚实守信,具备开创性与互联网思维以及一定国际视野的电商应用型人才。

(二)课前学情分析

本课程授课对象为电子商务专业大一学生,课程开设在大一上学期,作为一名大学新生,不管是在专业知识储备还是思想政治素养方面都亟待提升。

在知识储备上,学生掌握基础的数理化知识,但对电子商务缺乏认知;在学习态度上,学生思维活跃,喜欢操作电脑与互联网应用,喜欢与他人沟通和表达自我,但是与社会接触较少,心智还不够成熟,处在价值观和人生观建立的过程;在职业素养上,学生们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和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有创业的梦想,但是他们对行业的认知仍有所欠缺,对创业缺少风险意识和不了解相关政策法规。

在开始授课之前,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岗位技能,还要关注思政意识和职业素养等内容,才能因材施教,让思政元素发挥达到最佳的效用,具体的学情分析及预测提升效果见下图。

图1 学生学习前后的能力分析

(三)教学内容设计

根据电子商务基础教学大纲,结合各模块知识要点,基于“课中课”理论,以“三寓三式”为实施手段,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内容。所谓“三寓”是指将思政元素通过信息化手段和学生进行交流,寓道于教、寓德于教、寓教于乐;所谓“三式”是指“课中课”教学过程中实施的“画龙点睛式”“专题嵌入式”和“元素化合式”三种教学手段[5]。根据上述理论方法,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红色文化精神等以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内容中,如下表所示。

表1 电子商务基础课程思政元素融入与教学方法设计

(四)教学效果评价

电子商务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价,除了包括常规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习得评价内容,还应针对专业职业素养以及思想政治素养进行评价。这两类评价主要体现在过程考核中,评价内容是通过课程思政促进了学生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和行为的提升和改进,包括以小组为单位考核学生是否有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数据分析能力;模拟创业活动中是否注意网店布局的科学审美、描述的严谨细致以及工匠精神的体现;课堂表现中是否体现思维逻辑性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三、结束语

电子商务基础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将其与思政教育相融合是培养合格电商人才的必然选择。在课程建设思路方面,只有以人才培养方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合理运用信息化和数据资源,才能真正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中。课程思政不管是在课程建设前期的目标确定和学生学情分析还是在教学内容设计和效果评价上都非常重要。课程思政融入电子商务基础能够让学生在掌握电子商务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的同时,提升思想政治水平,传承中华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猜你喜欢
电子商务思政电商
电商助力“种得好”也“卖得火”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2025年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2.8万亿元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电商赢了,经济输了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加快农村电商全覆盖
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的相关研究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