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事务工作在改革创新中勇毅前行

2023-01-09 06:24
中国民政 2022年9期
关键词:婚姻登记民政部残疾人

☉ 本刊特约评论员

以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殡葬管理、婚姻管理和残疾人福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事务工作,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心头事,也是关系人民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大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政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事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改革创新中勇毅前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质量全面提升。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政部按照健全工作机制、夯实民政等部门监管责任、压实救助管理机构和托养机构主体责任、强化党委和政府属地领导责任的总要求,推动省级层面全部成立政府分管负责同志牵头的领导协调机制,市县两级全部建立民政部门负责同志定点联系救助管理机构和托养机构制度。照料服务、救助寻亲、落户安置、源头治理等重点工作标准明确、责任清晰、效果显著。十年来,全国救助管理机构累计救助流浪乞讨人员2335.3万人次。

殡葬管理迈出新步伐。党的十八大以来,殡葬设施建设纳入“十三五”与“十四五”社会服务设施兜底线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40亿元,补助地方殡仪馆、公益性骨灰堂建设以及火化炉等设备购置项目。截至2021年底,全国共有殡葬管理服务机构4238个,殡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群众治丧条件得到改善。《关于进一步推动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相继实施,各地普遍制定惠民殡葬实施办法,推行面向城乡困难群众减免或补贴遗体接运、暂存、火化、骨灰寄存等基本殡葬服务费用的惠民殡葬政策,殡葬管理不断规范。

婚姻管理方式进一步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民法典为核心,以《婚姻登记条例》为支撑,以地方性法规、部门或地方政府规章、相关政策文件和标准为补充的婚姻管理法律制度体系。婚姻管理信息化建设取得历史性跨越,全面完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婚姻登记现存纸质历史档案的补录工作。全国婚姻登记机关有效实现了人、证、库的有效比对,普遍实现了婚姻登记网上预约、婚姻登记全国联网审查、身份信息与国家人口基础数据库比对。婚俗改革的相关政策和生动实践深入人心,推进了社会风气好转。婚姻家庭辅导服务的广泛开展,引导社会公众建立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扎实开展,提高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残疾人福利工作取得新突破。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出台《关于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的意见》,民政部推动建成全国统一的两项补贴信息平台,建立常态化的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实施两项补贴资格认定申请“跨省通办”“全程网办”,为残疾人脱贫和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发挥了应有作用。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的若干意见》,民政部牵头贯彻实施,有效满足了残疾人对康复辅助器具产品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大力加强精神卫生福利机构建设,牵头印发加快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发展和积极推行政府购买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工作政策意见,积极做好困难重度残疾人社会化照护工作,初步建立了家庭照护、社区照料、机构托养相结合的残疾人福利服务体系。

大鹏展翅因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新征程,社会事务工作必将在现有成就基础上,实现新的更大作为,续写更加辉煌绚丽新篇章。

猜你喜欢
婚姻登记民政部残疾人
婚姻登记档案信息化管理探讨
全国首创!浙江义乌涉家庭暴力人员婚姻登记可查询
民政部未批准任何带有“一带一路”字样的社会组织
加强婚姻登记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分析
我骄傲
民政部公布《基金会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
对做好婚姻登记档案管理工作的分析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