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供给侧改革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路径新探

2023-01-09 08:36唐春娥
经济师 2022年12期
关键词:理念院校大学生

●唐春娥

一、引言

2016年我国首次提出供给侧改革理念,该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我国每年有大批高校毕业生步入社会,因忽视该群体的创业就业教育,导致学生毕业后创业成功概率极小。对此,需要在人才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应对当前创业教育在理念、体系、师资力量等方面的缺陷进行分析,并采取措施充分激发主体创新创业能力,弥补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缺口,为社会进步提供强有力的教育支撑。

二、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当前大学毕业生数量与社会岗位需求的矛盾日益加剧,大学生就业难成为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特别是在人才供给侧改革背景下,不但要满足学生专业对口要求,还应解决社会上存在的人才缺口与用工难等问题。对此,通过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方式,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树立正确择业观,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岗位环境,在适合自己的岗位实现个人价值。

(一)提高社会适应力

当代大学生自小受应试教育影响,大多认为只有成绩优秀,才可获得社会认可。在此背景下,大学生步入社会后常常感到无法融入,势必会影响就业与后续发展。为了避免这一情况,高校应开展就业创业教育,注重如何让大学生学会适应社会环境,而非只是要求大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就业创业教育作为一个准备阶段,帮助学生了解如何迈入社会,从而提高其社会适应力。

(二)对自身科学定位

以往许多大学生因眼界不够开阔、知识体系不完善,对就业创业概念的认知不足,尚未形成科学的社会定位,导致空有才华,却始终无法充分发挥出来。但是,通过开展就业创业教育活动,不但可帮助大学生给自己“充电”,健全知识结构,还可使其在科学就业视角下逐渐完善就业观,对自身在社会环境中有正确的定位。

(三)树立正确择业观

大部分学生在迈出校园时都对社会有着美好的憧憬,坚信前方道路一片光明,但在步入社会一段时间后,又普遍会感受到社会竞争的压力,由此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开始怀疑自己,甚至自暴自弃。部分学生在步入社会后未制定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对人生发展方向感到迷茫,盲目跟风参与公务员、企事业单位考试,长期挣扎在考试环节中。针对大学生择业时存在的各类心理偏差,高校可通过开展就业创业的方式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择业心理,以成熟理智的态度选择与自身相适应的发展之路。

三、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部分院校过度重视就业率,忽视就业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没有将此类教育与专业课教学相结合,影响最终教学效果。从本质来看,就业难问题的成因在于企业需求与院校教学不相匹配,导致企业用工荒、学生就业难。在人才供给侧改革下,院校应从教育理念、体系与师资力量等角度着手,探究就业创业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使人才培养能够满足用人单位现实需求。

(一)教育理念存在偏差

在创业教育中教师的作用不容小觑,教师不但是课程的创建者,同时也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的教育理念对学生创业具有直接影响。据调查,大多数教师单纯认为是创业能力培养,甚至将其等同于职业生涯规划,教师未能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受理念影响,教师对此类教育的重视不足,一般很少关注政策,对创业教育落实造成较大阻碍。此外,创业课程设计与理念之间也存在一定偏差,创业教育应为全链条形式,渗透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因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有所差异,在创业教育中应根据年龄、专业的不同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但据调查,部分院校只面向即将毕业的学生开设创业课程,且各专业的创业课程内容相同,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进而影响创业教育的教学效果。

(二)教育体系不够完善

部分院校创业课程体系不健全,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一是创业教育中理论和实践教学比例不均衡,以理论课程为主,实践课相对较少。据调查,某院校《创业基础课》的32课时均为理论学习,未设置专门的实践课程。实践课作为创业课程的关键所在,只有强化不同的实践训练,才能够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与适应能力。二是课程内容枯燥单调。当前各院校设置的创业课程主要为理论,因课时有限,学生的理论学习仅停留在表面,实践学习形式单一。学生在学习中很难充分感受创业教育课的特点与价值,对创业知识的学习兴趣较低,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三是课程滞后于时代发展需求。创业教育应符合时代发展潮流,与时代发展相适应,才可为学生提供更加前沿的知识,提高教育时效性。但是,当前部分院校制定的创业教育体系滞后于时代发展步伐,与现实存在较大差异。

(三)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一是大部分教师创业实践能力较弱。从本质上看,创业教育是在实践基础上开展的工作,对教师实践能力提出严格要求,但是部分教师从师范院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师岗位,创业经验几乎没有,实践能力较低,很难针对性地开展创业教学工作;二是教师创业技能培训不足,教师参与创业培训的机会较少,且培训主要为理论形式,实际操练较少,因此培训活动常常流于形式,对教师创业技能与综合能力提高影响较小。三是教师任用门槛较低,《创业基础课》的授课教师以新入职教师或者辅导员为主,因教师授课经验有限,很难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

四、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路径

人才供给侧改革作为系统性工程,可通过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机制,改善企业用工荒问题。针对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理念、体系与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供给侧改革下探寻新的创业教育路径,在政策支持与科学引导下,通过转变教育理念、完善教育体系、加强师资培训等方式,培养出更多与用人单位需求相符的人才。

(一)开拓创新思路,转变教育理念

在人才供给侧改革下,教育理念也应随之改变,其作为价值观念的一种表现,一般具有传承性、指向性等特点。根据过去实践经验,理念创新是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良好的理念不但与时代需求相符,还与文化发展需求相符。为顺应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发展,院校在开展创业教育过程中应积极转变教育理念,不断创新思路,使教育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为培养一批与现代企业需求相适应的技能型人才,教学目标应确定为培养出具有较好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专业技能的学生,依靠较高的就业率提高院校声誉。但是,近年来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更加严格要求,不但要求人才的专业技能与素养扎实,还要具有较强的职业道德、创新思维与跨专业技能。为满足教育新要求,院校应积极转变教育理念,重视内涵建设,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站在学生角度不断革新创业理念,促进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优质人才。在就业观念方面,为了促进人才培养与企业用工无缝对接,各院校陆续以就业为导向开展教育改革,创业教育推广使以往就业教育模式发生变化,就业与教育机制也随之而变。在人才供给侧改革之下,党与政府大力提倡开展全民创业活动,由此缓解紧张的就业压力。对此,院校应为学生提供一个“铁饭碗”目标,在人才培养中不但要提高职业素养与技能,还应提供创业教育活动,使学生自觉树立创业思维,培养自主创业信心,为日后步入社会岗位或者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完善教育体系,促进教育融合

在教学工作中,课程体系建设属于教育基础,同时也是师生联系的纽带。在创业教育中应注重课程设置与教育体系完善,促进专业课程与创新教育融合。

1.健全创业课程体系。从个性与共性两方面着手明确课程体系目标,共性目标是在综合素质基础上,通过优化创业知识结构的方式,促进学生创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提升。在此类目标达成中,应将全部学生作为创业者开展理论与思想教育,保障实际教学工作与时俱进,使所学知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个性目标是在培养创业能力中,注意实践能力培养,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学习能力等制定培养目标,杜绝面向全体学生设置统一的目标,使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2.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融合。教师不可将两种教育模式对立看待,或者过度重视某一类,忽视另一类知识,而是要清楚意识到二者都属于重要的教育内容,创业教育存在于专业教育之中。在专业课上,应深入挖掘专业课中可能促进成果转化的知识,再通过创业教育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补充专业教育的漏洞。在人才供给侧改革下,大专院校应将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围绕就业创业开设必修、选修等课程,学习前沿课程,使学生在专业优势基础上培养创业能力。可采取的措施有两种:一种是嵌入模式,将创业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中,将双创元素融入专业教学中,促进课程体系结构优化升级;另一种是融合模式,在原有课程体系基础上增设创业课程,该模式应重新设计开发新课程,不断提高实践环节比例,在专业教师的引导下开展创业实践。

(三)加强专业培训,强化师资队伍

为提高就业创业教育效率,应重视师资力量建设与培养,可采取以下措施。

一方面,面向教师队伍开展专业培训。在创业教育中,不但要开展专业教育,还要强化创业实践教育。实践教育对任课教师提出较高要求,不但要具备高超的专业技能,还要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对此,不同专业的创业教育内容应有所区别。如果大专院校统一开展创业教育培训,很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影响最终教育效果,对此,可由二级院系自行组织培训,突出不同专业的针对性。院校除专业教师之外,还应派遣专业管理者统筹安排培训课程,使培训效果得到切实保障。此外,院校可聘请专业人员作为培训教师,为广大教师提供更加专业化的培训,丰富教师知识储备,打造更为专业的师资团队。

另一方面,增加实践锻炼机会。首先,制定教师创业能力评估机制,结合专业特点与创业教育需求明确相应指标,将评估机制与职称考核相挂钩,提高教师积极性。但在考评阶段应结合院校自身需求制定相应指标,满足教师心理需求。其次,为教师提供更多创业实践时间,鼓励其利用假期时间从事创业实践,通过亲身实践积累经验,在减少工作压力的同时弥补实践能力方面的不足,促进创业实践顺利开展。最后,院校还应为参与创业实践的教师给予奖励,除物质奖励之外,还包括荣誉称号等精神奖励,激发教师的实践工作热情。此外,加强校内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间的联系,院校可通过研讨会、讲座等方式,聘请兼职教师到校分享创业经验,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与分享,由此提高师资队伍的专业性与综合素养。

五、结论

综上所述,人才供给侧改革给院校人才培养带来挑战,大专院校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应给予高度重视。对此,院校针对理念、体系、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应分别从社会、学校与学生层面分析成因,并采取科学可行的解决措施,通过转变教育理念、完善教育体系、加强师资培训等方式,在供给侧改革下探寻新的创业教育路径,在政策支持与科学引导下,创建健全的创业教育体系,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为其步入职场贡献社会提供助力。

猜你喜欢
理念院校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大学生之歌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