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粪好氧堆肥发酵及其肥料化利用实践探讨

2023-01-09 16:47刘晓芳丁晓严梦羽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2年11期
关键词:堆体菌剂牛粪

刘晓芳,丁晓,严梦羽

(兴化市畜牧兽医站,江苏 泰州 225700)

我国养殖业在发展期间会产生大量的畜禽粪便,由于养殖场自身技术能力有限,无法提高畜禽粪便利用率,会提高养殖工作的成本,对环境造成不小的伤害。当下需要关注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合理应用农业废弃物,提高农业废弃物利用率。在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任务同时,还可以为养殖业、农业发展提供助力。养殖业在农业废弃物利用方面,使用耗氧堆肥发酵技术,对农业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实现资源再利用的目的。

1 畜禽粪便资源化处理技术

1.1 饲料化上世纪80年代,我国推进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的研究工作,鸡的肠道较短,排泄物内含有较多的营养物质,比如粗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钙等成分。在饲料中加入鸡粪便,可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但是该方式会降低饲料的口感,还会使饲料抗生素残留、病原菌复杂,相关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如果使用粪便提高饲料营养物质,必须使用高温的方式,对饲料进行无害化处理,才能作为饲料。当下有一部分发达国家不再使用畜禽粪便,而是使用蚯蚓消耗粪便中的有机物质,最终转变为营养价值高的饲料,可以供养殖场直接使用。剩余的粪便,大部分营养物质流失,但仍然可以作为农作物生长的供能来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1.2 能源化牧民在草原上会收集牛粪,将其作为供暖物质,以燃烧的方式放热,满足自身对温度的需求。牛粪中含有一定量的半纤维素与纤维素,使牛粪直接燃烧使用。在规模养殖场内,牛粪的含水率较高,此类牛粪不能作为燃烧物。牛粪类的纤维素含量较高,可以应用到工业酒精生产中,减少工业酒精制造对粮食的需求量。另外,沼渣还田在农业领域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让土壤品质得到极大的提升。

1.3 肥料化畜禽粪便内含有大量的有机质与多种微量元素,肥效长,营养成分多,容易被作物吸收,是目前综合评分较高的肥料,可以满足种植业对土壤养分的需求,使土壤结构得到优化,将土壤理化甚至趋于平衡状态。但是畜禽粪便中存在一定的有害物质以及病原菌,如果直接使用畜禽粪便,将会对土壤造成伤害。因此,在畜禽粪便应用到还田后,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畜禽粪便发酵在集约化发展的过程中应用较多,畜禽粪便发酵的方式较多,堆肥为常见的方法。堆肥法又可以分为无氧堆肥与好氧堆肥两种,好氧堆肥的使用范围较广。当下考虑到传统堆肥存在发酵不彻底、时间长、臭味大、氮素流失严重等问题,需要对堆体理化参数进行适当的调整,改变堆肥微生物群落结构,接种高效发酵微生物,从而使堆肥快速腐熟,为作物提供良好的养分,利于作物快速生长。

2 牛粪好氧堆肥发酵与肥料化的具体利用

2.1 原料与场地准备玉米秸秆与牛粪是发酵的主要原料,最好选择干料,其中不含水分与其余杂质。好氧发酵堆体在发酵时段,需要关注好氧发酵堆提物料颗粒粒度与发酵堆体初始含水率,对相关因素进行合理控制。经过研究发现,好氧发酵初始含水率的最佳区间为55%~65%,堆体内微生物活性应该在好氧发酵初始含水率处于合理区间时,才能保证堆肥效果处于最佳值。如果好氧发酵初始含水率超过60%,氧气活动将会遭到抑制,此时微生物活力也会随之下降,容易转变为无氧活动。如果原料为鲜秸秆与鲜牛粪,应该在使用前进行晾晒,晒干后,粉碎整块的牛粪,秸秆进行碎片化处理,秸秆颗粒直径控制在1cm范围内。

在堆肥初期使用外源微生物,可以快速分解肥料内部成分,使堆体温度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降解木质纤维素的速度变快,堆肥周期也会因外源微生物的使用得到明显的缩短。在试验发酵菌剂应用期间,通过该菌剂合理应用,完成堆体周期的控制。发酵菌剂成分可以为侧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等有益菌,在多种有益菌混合下形成的发酵菌剂,需要均匀混合物料与菌剂,将发酵菌剂与一定量的谷粉、米糠混合配制,为堆肥活动快速开展提供材料。

发酵物料在选择时,应该根据发酵物料数量确定场地,尽可能选择通风好、有避雨结构的位置,还应保证场地地势平坦。一般选择通风好的简易房、仓库,简陋的遮雨棚也可以作为好氧发酵的工作场地。好氧堆肥发酵一般会受到堆肥湿度与温度的影响,如果氧气供应不足,也会影响到好氧堆肥发酵的效果。因此,需要确保相关因素得到合理的控制,经常进行喷水、翻堆等动作。如果发酵量较大,需要使用铲车与其他供水设备。所选的场地需要足够开阔,安装遮雨装置,或本身便存在遮雨结构。设计堆体时,科学给出堆体间隔距离,调整堆体大小,方便物料运输与铲车运行,不会对工作形成较大干扰。

2.2 堆肥过程好氧堆肥发酵阶段,需要根据工作区域确定工作时间,一般以每年的五月到十月为最佳选择。此阶段为好氧堆肥发酵的最佳时间,相关月份环境温度偏高,利于堆体温度的提升,可以使堆体微生物具备较高的活性。在相关条件下可以缩短发酵周期,利于翻堆、喷水、通风等操作的开展。如果在其他时间进行好氧堆肥发酵的工作,由于外部温度偏低,不利于堆体内微生物活动。此时,物料堆内外温差过大,不能保证发酵持续、均匀地开展,堆肥发酵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标。

物料堆形状设计需要从多方面考量,如果设计不当将会影响到发酵活动的进行,一般物料堆截面设置为T形。在发酵量不大的情况下,可以将物料堆下底宽1.5m、长度2m、高度1m;如果发酵量较大,可以设计物料堆下底宽2m、长度5m、高度1.2m。物料堆的间隔距离控制在5m~8m,物料堆间隔距离控制较为重要。在好氧发酵期间,会使用到一定数量的机械设备,科学的设定物料堆间隔距离,从而方便物料运输,也利于铲车翻堆工作的开展。

物料混合初始C/N是堆肥发酵较为关键的因素,应该加强对相关因素的管控,物料C/N是否设置得当,将会影响到堆肥内微生物活性。从好氧堆肥方面的文献中得知,C/N处于25:1~30:1区间,堆肥容易获得最佳状态。N元素为微生物生产繁殖的主要元素,如果C/N配比值过高,使微生物活性受到影响,难以保证堆体温度可以快速上升,使高温期时间较短,不能保证对肥的品质。如果C/N值较低,此时堆肥内部有机物质因水溶性盐分超于正常值,使堆肥有机物质无机化。在玉米秸秆与牛粪两种物质的检测中,计算N元与C元,最终发现玉米秸秆与牛粪按照2:5的质量混合配置,可以使C/N的值处于25:1到30:1的区间中。混合C与N元素时,选择分层混合的方式,按照混合物料添加一定含量的发酵菌剂。一般发酵菌剂的投放值在0.5~1kg/t范围内选择。提前准备秸秆与牛粪,并将菌剂与相关物质混合。在混合期间还需要时常进行喷水工作,随后使用铲车反复翻堆,直至相关材料混合均匀为止。在翻堆过程中,需要将物料堆截面设置为梯形,尽可能将物料堆下底宽、长度与高度设置为1.5m、1m、2m。将物料堆设置为小堆,不会占用过多的空间,也利于机械设备在现场应用,不会带来过多的麻烦。

在每个物料堆两侧分别安装传感器与分析仪,可以监测堆肥含水率与氧气情况。传感器配置数量与氧气含量分析仪一致,借助相关装置,在堆肥阶段检测堆体内部的氧气与湿度,检测堆体内30~50cm区间主要成分变化情况。结合监测到的信息进行实时管控,确保好氧堆肥发酵按照设定的流程进行。

堆体能否成功与水分含量关联较大,从现有文献得到的数据了解到,堆体水分适宜控制在55%~65%,在水分处于该区段时,堆体内微生物处于活跃状态,堆肥效果最佳。堆体内水分过低或过高,均会对堆体微生物活性造成不良影响。在好氧堆肥发酵阶段,随着堆肥时间的延长,使物料堆体中的水分随之蒸发,需要通过氧气含量分析仪与含水率传感器进行动态监测,从而可以掌握堆体内氧气水分含量。掌握物料堆水分所处的区间,在水分低于合理范围后,快速进行补水动作,将补充的水分控制在合理区间中,保证堆体内微生物拥有较大的活性。

在堆肥期间堆体内的温度处于时刻变化的情况,堆肥最佳的温度集中于45~55℃,如果堆肥温度超过该区间,会对物料堆肥产生影响,难以让微生物处于活性状态,可能会使堆肥时间变长。如果堆肥温度在70℃以上,将会对堆体内部微生物造成较大的伤害。如果堆体温度在60~70℃,可以选择翻堆的方式降低堆体温度。因此,在堆肥过程中需要了解堆体温度的变化情况,选择合理的方式控制堆体温度,从而可以良好的推进好氧堆肥工作,使堆肥发酵获得理想的效果。

在堆肥过程中需要选择合理的方式进行控制,考虑到不同时段堆体温度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分时段进行控制。在堆肥初期温度升高较快,2~3h堆体温度能接近70℃。如果此时堆体湿度在要求范围内,可以选择单独翻堆的方式控制堆体温度。随着堆肥时间的延长,堆体水分快速丧失,并且堆体温度随之升高,需要进行频繁的监测。使用氧气分析仪与湿度传感器,监测堆体氧气以及堆体湿度。如果堆体温度在60℃以上,同时堆体水分不足40%,需要快速进行翻堆操作,在降低堆体温度同时,还应该进行喷水操作。物料堆含水率应尽可能控制在55%~65%,将堆体温度控制在60℃以内,由此可以提高堆体内各类微生物的活性,也利于堆肥发酵的开展。如果堆肥期间堆体温度过高,或者堆体水分并没有在合理范围内,会影响到微生物活性,不能保证堆肥获得良好的效果。

2.3 腐熟程度判断堆肥需要经过20~30d,在经历高温期与适温期后,完成堆肥发酵任务。根据我国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给出的要求,堆肥温度需要维持在50℃以上。堆肥时间控制在7~10h,达到无害化标准。根据粪便无害化卫生标准提出的规定,结合堆体时间以及温度进行判断。此外,通过感官在物料堆肥60d左右,查看堆肥发酵情况,此时堆肥粪臭味会随之减弱,牛粪与玉米秸秆的颜色也趋近于黑褐色。此时如果玉米秸秆仍以块状方式呈现,还可以继续腐熟2~3个月。将温度控制在45~55℃。在此过程中,应尽可能将堆体湿度维持在50%~65%。在堆肥期间使用专用氧气分析仪与其他监测设备,收集堆体湿度、氧气、温度等方面的参数,及时进行翻堆操作,增加堆体氧气含量,使腐化程度随之提高。此外,需要杀死物料堆体内的有害虫卵,降解有害物质,最终使堆体秸秆腐化为小碎块,牛粪变为均匀的小颗粒,通过后期过筛操作,成为基质原料。

3 结语

在国家大力推进节能环保的背景下,好氧堆肥发酵技术可以对牛粪等物质进行无害化处理,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水平,为养殖业、农业发展提供条件,成为国家较为关注的技术,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猜你喜欢
堆体菌剂牛粪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对大白菜霜霉病的防效及促生作用
食用菌菌糠堆肥化发酵特性及腐熟进程
石牛粪金
施用功能微生物菌剂对重度盐碱地向日葵生长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丢失的牛粪
食用菌菌渣和白酒丢糟共堆肥过程中氮素变化及腐熟进程
复合微生物菌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屎壳郎大战牛粪
新型液体菌剂研制成功
添加不同辅料对蛋鸡粪堆肥效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