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现状

2023-01-09 16:47李文超苗艳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2年11期
关键词:白头翁血清型致病性

李文超,苗艳

(1.方正县农业农村局,黑龙江 方正 150800;2.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分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鸡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随着近几年规模化养禽场的增多,鸡大肠杆菌病的发生愈加严重,特别在饲料质量低劣(如营养不均衡,饲料中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缺乏)、饲养密度超负荷、环境卫生差(如鸡舍通风不良,闷热,湿度过大,二氧化碳及氨气浓度过高)、天气骤变时,均容易导致该病频发。不同品种的幼雏还是成鸡均可发病,严重地影响了禽养殖业的发展,给养殖户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损失。

1 大肠杆菌对人和家禽的危害

大肠杆菌在人和动物肠道中属于正常寄居菌,在机体免疫力下降等特定条件下,某些致病性血清型大肠杆菌能引起一系列感染。目前该菌是流行病学、食品卫生领域的重要研究对象。

1.1 对人的危害20世纪中期,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nteropathogen E.coli,EPEC)在美国和英国的暴发流行导致25%~50%的人丧失生命。据估计,全世界每年至少6.5亿人因感染产毒素性大肠杆菌而发病,约80万5岁以下儿童导致死亡。

1.2 对家禽的危害1894年,ligniers首次报道鸡大肠杆菌病(Chicken Colibacillosis),此后时间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报道本病发生。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可引起鸡和火鸡的急、慢性疾病,表现为气囊炎、脐炎、输卵管炎、心包炎、肝周炎、脑炎、关节炎、滑膜炎、腹膜炎、全眼球炎、肿头综合征和败血症等。其中鸡大肠杆菌败血症最为常见。鸡大肠杆菌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幼雏比成鸡更易感染。环境、营养导致的免疫系统低下,以及病毒、细菌、寄生虫的感染,都可诱发本病的发生。鸡大肠杆菌的传播途径为3种:接触性传播、垂直传播、继发或并发感染。常继发于鸡禽流感、新城疫、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支原体病、球虫病,使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对鸡大肠杆菌病的研究在兽医学和公共卫生学上具有重要意义。

2 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现状

大肠杆菌病自首次发现后,先后在多个养殖业发达国家陆续发现。目前国内报道的能致病的血清型已有几十种,常见的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有O1,O2,O35,O78,许多在过去没有致病性血清型也可引起鸡大肠杆菌病。

2.1 疫苗预防由于不同地区的不同血清型,加之不同血清型之间,很弱的抗原交叉保护力,所以制备针对治疗大肠杆菌病,这种超广谱疫苗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因此,具有针对性且有效方便的“自家苗”很受推崇,收到了很好的疗效。但自家苗的制作过程缺少严格管控,在安全和质量方面还存在隐患。对鸡大群逐个个体免疫时,不仅工作量大,还容易给鸡带来应激作用。

2.2 药物防治青霉素、四环素类、氯霉素类、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磺胺类、增效剂等一系列抗生素被普遍应用于临床作为预防和控制鸡致病性大肠杆菌病的药物,尤其以β-内酰胺类药物使用较多。目前抗生素对细菌性疾病防治效果越来越差,主要因为兽药市场管理不完善,养殖不科学,滥用抗生素,很多病原细菌产生抗药性。许多养殖场为防治鸡群发生疫病,从未发病的幼雏,就开始用抗生素预防,在饲料或饮水中,长期添加药物。某些未受过专业训练的养殖户,在大肠杆菌得到控制后没有适时停药,这些都是诱发大肠杆菌产生耐药性的重要原因。

2.3 人药兽用现象普遍一些养殖户追求新药、贵药,甚至人药兽用的现象也普遍存在,产生对人药耐药的致病菌通过交叉耐药,可将耐药基因扩散到环境和传递给人类致病菌。不仅造成药物浪费、延误病情,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

3 大肠杆菌的耐药现状

近年来,大肠埃希菌耐药性问题已经引起全世界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大肠杆菌耐药株不断增多升,耐药机制不断改变,多重交叉耐药株增多。

3.1 超级细菌2011年,被媒体指责为医疗旅游事件中出现的一种“超级细菌”在多个国家广泛流传。而加拿大医学专家John.Conley,同年11月8日在世界卫生组织新闻发布会上发言强调,“超级细菌”的诞生是抗生素滥用和误用的结果。Conley说在许多国家传播的是一种能产生NDM-1酶的细菌。NDM-1酶耐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而这种抗生素是目前最有效的抗生素类。“超级细菌”已经不是第一次被发现了,但这次之所以引起注意有以下原因,(1)与过去相比,新的耐药,菌有许多不同的类型,其中至少1/10是能产生NDM-1酶的菌株,即所有已知抗生素对其是无效的。(2)优先的NDM-1模式的抗性基因很容易从一个到另一个细菌,但目前全世界新药研发没有可喜的成果。这种“超级细菌”将使我们面临没有抗生素可用的时代。

3.2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大肠杆菌

该菌在全球的迅速蔓延,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目前发现的ESBLs种类已有数百之多,由于地域、环境、应用抗生素的差异,世界各地流行的ESBLs主要亚型有所不同。抗生素耐药性转移的第一条途径是病原体从动物直接传递给人类。在动物的共生菌群中也可能含有耐药基因。共生大肠杆菌分离株参与基因耐药性的传播,是由于它们的耐药基因可能从一个细菌跳转至另一株菌中,主要是通过移动的遗传元件(MGEs),如转座子和质粒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动物临床医疗和食用动物生产上主要使用的抗生素之一。这些抗菌药物可分为3个不同的类型,其中有3种被应用于兽药:青霉素类,第1~4代头孢菌素类以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世界各地对用于食用和非食用动物上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制定了不同的监测计划以获得良好的结果。通过观察和总结,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为多数国家选择使用的禽类药物。除了芬兰、丹麦和瑞典,大多数欧洲国家使用这些药物。在西班牙,也可以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第3代头孢菌素类很少用于家禽,仅在很有限的条件下被用于治疗有价值的家禽。但自1988年以来,在美国批准兽医使用头孢噻呋,预防1日龄鸡早期死亡率。在欧洲,虽然禁止头孢菌素用于家禽,但仍有超出标签用法发生。对牛、猪、马、猫和狗经常使用氨基青霉素类。第3代和第四代头孢菌素类已被批准作为不同疾病治疗的第二选择,如牛的子宫炎、腐蹄病,乳房炎,反刍动物,马和猪的呼吸系统疾病以及猫和狗。β-内酰胺类除了用于临床治疗,还被用作饲料添加剂以促进生长,尤其是青霉素类。在1975年“斯旺报告”出现后,这种现象被淘汰,报告提出使用抗生素促进增长可能导致人和动物源细菌的耐药性增强。但是在美国,青霉素仍然以亚剂量被用于促进增长。

由此可见,大肠埃希菌敏感性药物越来越少,可用于选择治疗大肠埃希菌的药物逐渐递减,加上细菌产生多重耐药性的增加,联合用药也难以得到良好的疗效。

4 中药对鸡大肠杆菌病的防治现状

针对鸡大肠杆菌的耐药性问题,采用安全性高、不易产生耐药性的中药防治鸡大肠杆菌病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中医认为鸡为阳中之阴,卫阳不足,易感外邪。疫疠多为湿热之邪,湿热由外化里,致使湿邪困脾,脾阳不振,水湿不化;热入心营、气营两燔,治宜清热燥湿。目前,关于中药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药复方和单味中药两部分。

4.1 中药复方的防治作用有研究采用金银花,黄连,板蓝根和甘草等13味中药自拟组方,结果研究显示有效率可达96%。采用加减三黄加白散(主要由黄连、黄柏、黄芩、白头翁等组成)对鸡大肠杆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且不易产生耐药性。同时还研究了党参、甘草、秦皮和板蓝根等20味单味中药对鸡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组方,最终获得了最佳组方加味白头翁汤。采用白头翁散超微粉治疗鸡大肠杆菌病,治愈率可达95.8%,显效率可达96.5%。采用自拟组方“禽痢康(由白头翁,黄连,穿心莲)来治疗鸡大肠杆菌临床病例,结果显示有效率可达97%。采用石膏和白头翁等组成为中药方剂克痢散来防治鸡大肠杆菌病,有效率可达97.3%。通过抑菌试验确定了单位中药。然后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组方芩翘口服液,显著降低了肝周炎、心包炎和腹膜炎发生率,并降低了血清TNF-α含量,抑制了鸡大肠杆菌诱导的炎症发生,提高了存活率。采用石榴皮、黄芩等12味中药组成了复方制剂,保护率可达84%。

4.2 单味中药的防治作用四川农业大学的教授自1994年来对防治鸡大肠杆菌病方剂的常用药物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构成方剂的单味中药主要为清热药、祛湿药、补虚药。其中黄芩、大青叶、黄柏、穿心莲等药物使用频次最高。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这些药物具有抗炎和抗菌作用,因此贺常亮教授研究了114个单味中药对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初步确定了芦荟、穿心莲、大蒜和石榴皮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黄连、连翘、紫花地丁、黄芩和白头翁5味中药均对鸡大肠杆菌具有抑制作用;采用临床分离的E.coli O1菌株人工感染7日龄雏鸡,结果显示丹参提取物的有效率可达80%以上;板蓝根的有效保护率可达90%;乌梅、芦荟、白头翁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苦参水提物对大肠杆菌也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猜你喜欢
白头翁血清型致病性
FDA批准15价肺炎疫苗Vaxneuvance预防6周龄至17岁人群侵袭性肺炎球菌病
高致病性FAdV-4分离株fiber2结构蛋白表达和细胞内定位的分析
白头翁
我国大蒜主产区大蒜根腐病病原真菌的分离及致病性初步研究
东莞地区B群链球菌的血清型与多位点序列型的分析
副猪嗜血杆菌河南分离株的优势血清型和毒力基因研究
我和白头翁的“战斗”
台湾地区及多国发生禽流感,以色列发生新城疫
想改名的白头翁
常德地区鸡场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