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3~6岁儿童学习品质的培养

2023-01-09 08:44赵亦陈
幸福家庭 2022年12期
关键词:教养幼儿园儿童

■文/赵亦陈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在幼儿园教育与家园共育的过程中要重视幼儿良好学习品质的培养。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需的宝贵品质。良好的学习品质对儿童各方面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学前期是儿童个体发展的奠基阶段,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都应关注此时期儿童学习品质的发展并给予相应的发展支持,为儿童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什么是儿童学习品质

学习品质指的是儿童以多种方式进行学习的倾向、态度、习惯、风格等。良好的学习品质有助于儿童各方面的发展。在儿童的学习与发展中,学习品质对其健康、科学、社会、语言和艺术五大领域的活动有着深远的影响。

儿童学习品质不是指具体的技能或是知识,而是指儿童自己怎样去获得各种知识、技能。笔者认为,儿童的学习品质包括好奇心与学习兴趣、主动性、坚持与专注、想象与创造等方面。

(一)好奇心与学习兴趣

儿童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这让儿童对未知事物充满了探索欲。受环境、教育、生活经验、自身素质等多种因素影响,儿童对未知事物的好奇程度不同。兴趣是人们对某种特定事物的心理感受和倾向。兴趣并不是天生的,而是人们在需要的基础上,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只有让儿童不断地接触新事物,他们的兴趣才会被激发。好奇心和兴趣是个体学习的内在动机,儿童在好奇心和兴趣的驱使下进行学习活动,有助于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主动性

主动性是指儿童积极主动地接受学习任务,自愿参与各种学习活动,主动完成学习任务,而并非在他人的要求下进行活动。

(三)坚持与专注

坚持是指个体在行动中坚决保持意志力的一种状态,不会因为外界的干扰和内部的挫折而放弃。专注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做好某件事,不会受外界的干扰。学前儿童的坚持与专注具体表现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能够坚持和集中注意力,不容易被干扰或轻易感到沮丧等,这有助于儿童自主调节负面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

(四)想象与创造

想象和创造能力是儿童拥有的最宝贵的财富。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的心理过程,创造是产生新思想或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儿童通过想象和创造认识新事物,从而认识世界,这个过程对儿童来说是学习的过程。

二、学习品质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儿童的学习品质并不能通过教授直接获得,而是受到成长环境的影响,通过多种方式形成的。良好的学习品质一旦形成,便终身受益。学习品质的提升对儿童主要有以下影响。

(一)有助于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并不是让儿童提前学习小学的课程知识,而是让儿童从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社会技能等方面适应小学生活。学习品质能从这些方面提升儿童对幼小衔接的适应性。具有良好学习品质的儿童,大多具备较强的情绪控制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因此,拥有良好学习品质的儿童能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二)有助于儿童获得自信心

学习品质的提升能使儿童更加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有助于儿童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好奇心,激发其接触新事物的兴趣。这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推动作用,让儿童能找到和自己有共同话题的人,促进儿童与同伴之间的交流。学习品质的提升能让幼儿在完成任务时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使幼儿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建立自信心。

三、影响3~6岁儿童学习品质发展的因素

3~6岁儿童学习品质的发展受到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双重影响。家长和幼儿园应该相互配合,通过打造良好环境、转变教育方式等支持儿童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影响儿童学习品质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两个。

(一)家庭对3~6岁儿童学习品质发展的影响

3~6岁是儿童良好学习品质形成与发展的关键阶段。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父母对儿童学习品质形成的认识与支持策略是3~6岁儿童形成良好学习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父母的教养方式对3~6岁儿童各方面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相关学者将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启发诱导型、专制型、溺爱骄纵型、放任自流型。启发诱导型的教养方式是指父母通过启发性的语言教导儿童,以平等的方式与儿童沟通交流,尊重儿童的意愿。专制型的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教养儿童,不允许儿童违背自己的教育准则。溺爱骄纵型的教养方式是指父母以儿童为中心,无条件满足儿童的各种要求,导致儿童无法正确地认识自己。放任自流型的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对儿童的关心程度不够,导致儿童缺乏关爱。不同的教养方式会对儿童学习品质的形成产生不同的影响。

在梳理已有文献的基础上笔者认为,父母实施启发诱导型的教养方式对于3~6岁儿童形成良好学习品质具有积极的支持作用。这种类型的家庭教育行为能让儿童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成长,积极主动地探索周围世界,对外部世界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例如,在各种生活活动中,儿童遇到了阻碍和挫折,父母可以用启发性的语言鼓励儿童,给予儿童有效的建议,运用“你能不能尝试用别的办法再试试呢”之类的语言支持儿童进行探索活动。

(二)教师的教育行为对3~6岁儿童学习品质发展的影响

3~6岁儿童除接受来自父母等亲人的家庭教育之外,还接受着幼儿园相对系统和专业的幼儿教育。因此,教师的教育行为是影响3~6岁儿童学习品质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对3~6岁儿童学习品质的影响主要通过师幼关系、教育方法与课程内容等产生。良好的师幼关系是支持儿童积极、持续参与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基础,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儿童在园进行深度学习的关键所在,自由、平等、开放的教育方式是儿童同伴互助、深入思考、积极参与和主动尝试等品质形成的重要前提。教师要用适当的语言引导儿童的行为,多用鼓励性的语言,给予儿童肯定和赞美,让儿童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活动。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儿童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和同伴进行友好交流,有助于儿童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四、3~6岁儿童学习品质培养的策略

(一)教师的教育策略

1.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什么样的环境就会有什么样的刺激,什么样的刺激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教师在创设幼儿一日生活环境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物质环境的创设,更应该重视幼儿园精神环境的构建。平等、民主的精神环境是儿童良好学习品质形成与发展的“沃土”。比如,在设置活动室物质环境时,教师要考虑儿童的兴趣和能力,鼓励儿童积极参与活动室物质环境的创设、参与设计活动室内各个区角的布置。又如,在装饰主题墙时,教师可以用儿童的作品装饰墙面,这能增强儿童的归属感和成就感,营造和谐的活动氛围,促使儿童在一日活动过程中主动探索和全身心投入。

2.开展低结构化的游戏活动。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过程中,自由自主的游戏活动是培养儿童学习品质的最佳途径。低结构化活动具有形式自主、材料开放、教师控制程度低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儿童在这种游戏活动中自主生成学习任务并积极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更高,能充分激发儿童的兴趣和好奇心,调动儿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儿童的创造能力和反思能力。低结构化活动大多使用低结构的材料,低结构的材料取材于自然或是处理过的废旧材料。低结构材料虽然结构简单,但却能给儿童提供更多利用材料和与材料深度互动的机会。对于儿童来说,高结构化材料完成度高,玩法偏单一,而低结构化材料可以给儿童提供更多自由创作的空间。在利用低结构化材料进行活动时,儿童不需要担心对错,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在低结构化活动中,更能体现出儿童的主体地位。在活动中,教师通过适当地给儿童提供一些支持来助推活动进程,有助于儿童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二)家庭方面

1.家长需要改变观念,正确认识学习品质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当前,学习品质的概念未得到广泛普及,部分家长还不了解学习品质的内涵,忽视了学习品质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这导致部分儿童在发展的关键时期,缺乏正确的引导。针对这种情况,幼儿园可以为家长普及相关知识,强调学习品质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以引起家长对儿童学习品质培养的重视。

2.家长需要运用科学的教养方式。不同的家长对儿童的教养方式各不相同。不当的教养方式会阻碍儿童学习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家长应该运用启发诱导型的教养方式教育儿童,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态度和孩子交流,耐心倾听儿童的想法,积极主动地引导儿童,不能把儿童的教育全部寄托于幼儿园教育。

3.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温馨有爱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儿童良好学习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家长应该多关心爱护儿童,让儿童在轻松愉快的家庭氛围中,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勇于探索新鲜事物。

总之,3~6岁儿童学习品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培养3~6岁儿童良好学习品质的过程中,家长与教师要保持对儿童学习品质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幼儿园可以组织教师以专题教研的形式不断加深教师对儿童学习品质相关理论的认识,同时,积极向家长宣传和讲解儿童学习品质的相关知识,以促进儿童学习品质的培养。

猜你喜欢
教养幼儿园儿童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教养方程式
爱“上”幼儿园
留守儿童
教养,就是选择做个更好的人
六一儿童
熊孩子的超市教养课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