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新闻传播价值最大化路径浅议

2023-01-10 21:15欧阳高峰颜芳
中国地市报人 2022年8期
关键词:商报纳凉宜昌

欧阳高峰 颜芳

2 022年7月8日起,湖北宜昌“纳凉公交”经宜昌各媒体平台报道后火爆全网,成为一个现象级新闻IP。三峡日报旗下子报三峡商报作为参与报道的重要媒体,结合自身受众特点,精心策划组织线下互动活动,重视热点话题评论互动,助推宜昌“纳凉公交”事件由单纯的新闻事件向系列城市品牌宣传转化,实现了新闻传播价值的最大化。

一、精心谋划线下同题活动,让新闻受众变成新闻主角

经过精心策划,7月11日,三峡商报视频号、抖音号推出宜昌“纳凉公交”短视频;7月12日,三峡商报推出消息《宜昌“避暑纳凉公交”开进工地》,并同步启动三峡商报品牌公益活动“为高温下的劳动者送清凉”,号召社会各界“致敬高温下的劳动者”,为一线劳动者送清凉。

活动报道推出后,社会各界纷纷响应,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了“为高温下的劳动者送清凉”热潮。7月15日起,西陵区免费对外开放90个“清凉驿站”,重点对快递员、外卖送餐员、环卫工人、出租车司机等城市户外工作者及有需求的居民群众提供纳凉服务。

同一天,宜昌市筑堡办在全市启动“红领服务”,组织人社、总工会、移动、邮政等部门,设置了初心驿站、爱心驿站、零工驿站、城市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加油站及营业门店和等449个“红色驿站”,面向社会全面开放,为广大快递员、外卖送餐员、货运司机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从业人员,以及环卫工人、社区居民等提供歇脚纳凉服务。

“为高温下劳动者送清凉”是三峡商报连续多年开展的品牌活动,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7月16日中午,三峡大学志愿者为城市建设者送凉茶、西瓜,并免费为建设者子女提供学习辅导。7月22日至25日,三峡商报携手陈实志愿服务队等众多爱心公益组织、企业及热心人士,为一线劳动者送消暑物资。这种同题新闻活动与宜昌“纳凉公交”新闻事件有机结合,纵深推进了宣传效果,发动更多的市民、读者以实际行动参与到“送清凉”活动中来,读者、市民、网民由新闻事件的看客变成了主角。

二、重视热点话题评论互动,实现温暖多元传播

三峡商报在报道宜昌“纳凉公交”中,除了报道新闻事件本身的动态进展,还非常重视读者、网友的评论和互动,选取了最走心、最温暖、最小众的切口,进行话题报道。

7月12日,三峡商报在推出消息《宜昌“避暑纳凉公交”开进工地》同时,同步推出评论报道《这是一座有爱的城市》,选取网友最热议的话题,进行评论互动报道。7月13日,宜昌一中学生余怡晗致电本报,表示“今天,恰逢自已过生日,希望加入到爱心行动中来,过一个有意义的生日”。次日她就和妈妈带着10箱矿泉水,送到了城区奥体公园“纳凉公交”点。三峡商报抖音号、视频号迅速进行了推送。这组报道引起了网民热评:“宜昌不愧为湖北最早的全国文明城,宜昌人的文明素质是多年日积月累,一代一代宜昌人言传身教的结果。”宜昌“纳凉公交”报道被提升到了城市品牌传播的高度。

这种在常规动态新闻报道中,选取受众最关注、最走心的热点话题进行互动报道,可以达到二次传播、裂变传播的效果,从而引起社会共鸣。

三、顺势引导切换话题,将新闻宣传导入城市品牌推广

宜昌“纳凉公交”牵引出一个个宜昌城市温情、宜昌人民善良的故事,实现了融合传播,传递了城市温度,体现了主流舆论价值,是宜昌城市品牌塑造和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的鲜活案例。

在实施报道过程中,为了实现这一新闻传播价值和目标,三峡商报在后续报道中选取核心人物、事件作转化性报道。报道主题不只是围绕“清凉”二字做文章,因为“清凉”并不是我们报道的宗旨,我们报道的核心价值观应该是爱、感恩和文明。

“为高温下劳动者送清凉”是三峡商报暖新闻品牌之一,在报道中三峡商报始终将话题导入“以行动传递社会正能量,引领文明宜昌新风尚,一起为宜昌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加油”的主题。特别是在西陵区推出了90个“清凉驿站”、市筑堡办推出449个“红色驿站”等报道中,三峡商报将更多宣传主题引入到“筑堡工程”公共服务场景建设,把宜昌“纳凉公交”事件作为推进“筑堡工程”和“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的时代大场景中来,进行引导性、关注性报道。

后续报道中,三峡商报将主要围绕如何与城市品牌联动宣传做文章,把“纳凉公交”事件中的主要人物、事件,从城市品牌宣传的角度,策划、包装、剪辑成系列温情短视频,作为城市品牌宣传片进行推广,彰显“人人都是品牌”的城市传播理念。

猜你喜欢
商报纳凉宜昌
“纳凉公交”值得推广
宜昌“清单之外无事项”等
纳凉
湖北宜昌卷
感恩领导
机电商报
纳凉之乡村田园美
纳凉
都市新闻眼·《东南商报》摄影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