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学作品阅读支架的建构方法

2023-01-11 02:17商冬霞
中学语文 2022年3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支架建构

商冬霞

支架式阅读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将其合理引入初中语文红色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可以起到显著的效果。

一、红色文学作品阅读的教学价值

1.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爱国情感的培育是引领青少年思想成长的重要工具,在新时代下,爱国主义也逐渐体现出鲜明的组织与引领作品,可以召唤青少年团结奋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而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可以很好的承担起这一重任,从多个角度感染学生的情绪,促进爱国主义教育更好的渗透,激起学生的爱国情怀。

2.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从本质上而言,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升学生的交流能力,然后以此为基础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应该在核心素养引导下,主动发现美和创造美,借助阅读手段弘扬中华优秀民族文化。当下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红色文学作品,存在丰富和意义性,合理组织学生阅读学学习,不仅可以确保课堂的趣味性与新颖性,还能有效提升教学针对性,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的落实。

3.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

健全的人格涉及到多个方面,如行为模式、情感体验等。具备健全人格的青少年,对于国家发展前进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因此,为了更好的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需要积极借助文学作品阅读,将学生的人格和学科精神有效的衔接起来。在这之中,红色文学作品有着突出的作用,究其原因,其自身存在丰富的语文学科人文性,能够将红色文化精神很好地传递出来,激起学生的积极意志,并加深学生对无数爱国志士奉献精神的感悟。所以可以说,红色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红色文学作品阅读支架建构中存在的问题

1.支架建构存在着盲目性

建构良好的支架是确保支架式教学有效开展的重要步骤,通常是由教师在课前备课环节完成。在教师设计的教案中,可以将支架具体内容展示出来,并在课堂上合理呈现,为学生的自主阅读学习提供助力。不过就具体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在这一环节缺乏独立思考,不能很好的关注到文本与学生,使得教学难以实现有的放矢。如不能很好的体现学生主体性,依旧占据着绝对主导,进而使得学生学习体验感不佳,同时还违背了支架建构法的应用初衷,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升。

2.支架的运用僵化刻板

支架是支架式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关乎教学成效。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结合实际进行支架的调整,这样才能提升其适用性,达成理想的教学效果。不过就具体情况来看,部分教师过于刻板的追求自己原定的支架设计,使得教学表现出刻板、生硬的情况,忽视了课堂生成,也不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并因为害怕打乱自己的布局,不允许学生提问等,严重阻碍到教学目标的达成。

3.支架撤离的科学性不足

支架式教学中的支架最后需要撤离,怎样撤和在什么时候撤都得看效果评价。因此,支架撤离的过程也可以说是效果评价的过程。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完成之后,需要充分的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之后基于此着手安排支架撤离。不过就具体情况来看,部分教师对于运用效果评价并不是很看重,使得在支架撤离之后,学生依旧没能学到应该掌握的知识,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三、红色文学作品阅读支架的建构策略

1.确立多元化教学目标

在新课改不断深入下,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转变以往的灌输式教学,要不然的话将会束缚学生的视野和思维,阻碍到教学目标的达成。而是应该结合红色文学作品的本质与内涵,确立多元化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学生的个体发展需求,使得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以毛泽东的《沁园春·雪》这一诗词教学中,教师需要积极做出改变,让学生透过这一诗歌体会到毛泽东的开阔胸襟以及其中的意境。与此同时,还得给不同的学生定制不一样的阅读套餐,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从本课程学习中有所收获,并自主进行中国革命艰辛奋斗历史的反思,汲取其中的红色养分,形成良好的语文能力。

2.增加诵读教学的比重

文字积累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得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针对此,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主动阅读一些具备代表性的红色经典文学作品,并对其中的人文价值等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这样才能实现知识与经验的积累,为自身今后的学习进步奠定扎实的基础。总的来说,教师需要把握好学生的兴趣点,借助此打开学生的阅读之窗。学生爱阅读一些篇幅短小的诗歌,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重心放在对注释的领会上,感悟其中情感的起伏;在面对篇幅较长的红色文化作品时,教师需要让学生摘抄其中优美的段落,并利用空闲时间反复的诵读,以便获得更为深刻的感悟。

3.积极开发多元红色文化资源

相比较于其他类型的作品而言,红色文学作品中蕴含了丰富的红色基因,对于学生有着独特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积极进行阅读资源的拓展,不仅得让学生在教材中感受红色基因,还得给学生推荐课外资料,如视频类资料,让学生受到良好的视听体验。如在阅读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可以结合文章背景给学生展示战争片或者是相关纪录片,这样可以基于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与此同时,学校方面也应该加强红色校本课程的完善,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立足于自身实际创设合适的校本课程。如创设红色话剧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这样便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阅读学习平台,使得学生更好的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如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课文阅读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作品进行改编,然后进行表演。或者组织读书分享会,让学生将自己的阅读心得交流分享出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4.注意高效与灵活

在初中红色文化作品阅读教学中进行支架建构的时候,应该尽可能避免机械僵化,在支架应用的时候,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实施调整,在情境创设与让学生自主探究等环节的时候,也应该勇敢的摆脱形式,使得教学能高效灵活的运行。在课堂教学中,随时都可能出现意外,并不可能一切都遵循固定的路线前进。而在支架式教学中,教师也得清楚认识到这一点,善于根据学生反映出来的信息,正确的进行预设支架的处理,不断生成一些全新的支架。如在支架建构上,教师会设计一些问题,不过在问题具体提出的时候,因为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所以难免会出现一些意外,如有的学生不能很快的回答等。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不需要急着给出答案,让支架教学顺着自己的预设前进,而是可以根据实际合理引导,使得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任务,这样才能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更好的体现红色文化作品的内涵与育人价值。

总的来说,在初中红色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合理引入支架建构法非常有必要,有助于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爱国情怀与正确的“三观”。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支架建构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建构游戏玩不够
文学作品与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