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2023-01-11 02:17张小平
中学语文 2022年3期
关键词:群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张小平

传统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太过单一,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导致阅读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鉴于此,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尝试打破传统阅读教学的限制,探索新的阅读教学模式和方法,以群文阅读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做好准备。

一、开展群文阅读的必要性

群文阅读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的阅读教学形式,以同一题材的多文本阅读为主,让学生通过对比同一题材不同形式的表达效果,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教学主题的理解与掌握。在这种新型的阅读教学模式中,学生不仅能够大幅度拓展自己的阅读量,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还能够通过主题式的群文阅读,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完成阅读教学任务的同时,为自身写作能力的提升也打好基础,因此群文阅读模式成为了新时期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相较于群文阅读教学方式,传统语文阅读教学功利性较强,重点在于提升学生在阅读理解题目中的分数,因此教师大多采取逐句讲解的方式,形式单一、手段落后,学生无法准确把握文章的重点,且教学模式固定化,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导致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参与度较低,学习质量与效率也大打折扣,非常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而群文阅读作为新课改下衍生的一种新型阅读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弥补传统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以多篇同一主题不同角度或写作方法的文章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总有一个角度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能够在满足不同学生不同阅读需求的基础上,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与效率,进一步推动新课改的发展与落实。

二、开展群文阅读的有效策略

1.合理选择阅读素材

群文阅读的开展方式就是将几篇同类文章放到一起进行阅读,因此,对于阅读素材的选择至关重要。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了确保群文阅读的顺利开展,教师需要结合课文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学生设定能够拓展其思维能力的阅读主题,并围绕这一主题选择符合学生阅读需求的群文素材,为群文阅读的高效开展以及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打好基础。

例如,在教学《济南的冬天》这一课的时候,鉴于文章以描述冬天的景象为主题,教师可以围绕气候、四季等主题来选择群文阅读的文章,如《春》《秋天》《雨的四季》等,将关于四季景色描写的重点段落集中到一起进行阅读,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也让学生掌握更多关于四季景色的写作手法和技巧,进一步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及素养的提升。

2.科学设计阅读问题

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要求教师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为首要任务,让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主体作用,加强自身的学习效果。鉴于此,初中语文教师的组织学生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可以通过设计科学的阅读问题,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行群文阅读,如此既能够帮助学生明确阅读的主题,又能够在学生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分析、总结能力,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语文文本的理解与掌握。

例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这一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以“童话故事”的体裁为中心,选择《女娲造人》《小圣施威降大圣》等故事性文章开展群文阅读活动,并设计科学的教学提问,如:“为什么这个皇帝明明没有穿衣服,却没有人告诉他?这三篇童话故事有什么相似之处?这三篇文章在主题上有什么差异?这三篇文章在‘人物’塑造上有什么差异?等,让学生在群文阅读之前,先对需要阅读的内容产生一定的好奇心,如此才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群文阅读,对文章中人物的刻画、心理的描述进行总结,并深入探索故事的深层次含义,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为自身阅读能力的提升做好铺垫。

3.正确指导阅读方法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的过程中,也应该注重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可以自行总结群文阅读的主题,分析群文阅读中文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差异,加快学生的阅读速度,同时也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时候,教师可以围绕单元主题组织学生开展群文阅读,指导学生以正确的方法总结《中国石拱桥》《桥之美》《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等文章的关键词和中心段,通过分析发现该单元的几篇课文讲述的都是中国的建筑文学,不同之处就在于作者通过对建筑的描述,所表达的情感有所不同。如此,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群文阅读方法,才能在今后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更好地提高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实现自身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4.积极开展读写结合

众所周知,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两大重要板块,看似相互独立,但实则具有非常紧密地联系,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搜集更多的写作素材,学习更多的写作方法,而通过写作也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的语文思维,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两者之间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群文阅读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借助读写结合的形式,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进行锻炼与提升,实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的教学目标。

例如,教师以“千古话离愁”为主题开展群文阅读活动的时候,可以选择李清照的《醉花阴》《武陵春》、李煜的《虞美人》、李白的《长相思二首》等等,让学生通过对比不同派系诗人在表述“离愁”时的不同方式,来加深学生“离愁”这一情感的体验,对并在阅读的过程中,总结古人“话离愁”的常用手法,如比喻、夸张、借景抒情等,然后要求学生灵活运用这些手法,来表述自己的愁绪,实现学生阅读能力向写作水平的转化,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5.互动拓展中强化学生的群文感知

在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改善课堂师生互动,通过互动拓展来强化学生群文阅读主题及中心思想的感知,从而提升群文阅读教学效果,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互动及体验中感悟到语文阅读魅力,这样教师不仅能够为学生传授语文知识、提高学生语言能力,还能有效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初中群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增加学生语文阅读量,所以在注重课堂互动教学的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阅读教学拓展与延伸,结合语文教材知识来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法,这样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才能得以有效提升。

例如,在《卖炭翁》这一古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教学课堂上结合这一古诗中心思想来拓展课外古诗读物,如《新丰折臂翁》《观刈麦》,然后将这三篇古诗放在一起开展群文阅读。在群文阅读教学期间,教师需要先注重良好课堂互动教学氛围构建,在课堂上以提问的形式来促进学生课堂互动,亦或是让学生自己当“小老师”来解析与讲解这一古诗,有效优化课堂互动、深化学生理解。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群文阅读相较于传统的阅读教学方法,更能够加强学生的阅读效果,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为了最大限度发挥群文阅读的优势和价值,初中语文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实践,不断总结、积极创新,探索更有效的群文阅读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在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实现自身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

猜你喜欢
群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群文活动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