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背景下党报与新媒体的融合探析

2023-01-11 07:29苏云慧
中国地市报人 2022年1期
关键词:党报受众群众

苏云慧

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新闻传媒行业向多元化结构发展。“新媒体”可以理解为“新兴媒体”,即通过技术手段改变了信息传送的通道,是一种信息载体的变化。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人民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新媒体的环境下,每一名受众既可以是听众也可以是传播者,法律规定范围内,在接收方式和传播方式上给予了大众绝对的自由。新媒介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大众传播方式,电子媒介超越了由物质环境所支撑的情境的界定和定义,媒体格局发生改变。在新形势下,党报要转变自身思想,凸显权威、专业、公信力强等特点,提高内容的生产能力,加快党报和新媒体融合发展。

一、党报与新媒体融合的必然性

“信息”“新闻”是这个时代的主要代表词,受众对新闻来源、新闻时效要求越来越高。随着我国传媒业的快速发展,新媒体的传播形式越来越多,网页、微博、公众号、App等这些快捷了解新闻的渠道逐渐成为人们选择的对象,而且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在慢慢接受这种新型媒体传播形式,足不出户就能够实时了解到国内国际新闻,也让受众开始丢弃阅读纸媒的习惯,选择了更加便利的新媒体。

党报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其适时发声,传播党的声音,引导正确价值观和舆论导向,是人民群众最信任、最依赖的新闻媒体平台,党报作为传递党的声音的重要媒介,依旧担任着重要的引领舆论导向的作用。由于新媒体的冲击,党报社会影响力、读者流失和舆论导向影响力减弱的问题逐渐突显出来,给党报造成了一定压力,也形成了一种无形的挑战。

2020年发布的《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显示,2019年互联网信息服务单位有1190家,2019年中国报纸出版种数为1851种,和新媒体平台肯定无法比拟。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7.31亿,手机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7.26亿。2019年11月16日,中国人民大学发展战略研究院《5G时代中国网民新闻阅读习惯的量化研究》也显示,受访者阅读新闻使用最多的终端是智能手机,占99.82%,报纸只占0.68%。通过有关数据研究表明,更多的读者希望可以将党报与新媒体相结合,使他们能够更便捷、迅速地阅读到党报内容。

一些地方党报与新媒体合作得出的数据显示,地方党报新闻客户端的下载量以及阅读量已远远超过了党报纸媒发行数量,并且这个数量还在不断增加,在客户端中每篇文章的评论也使我们更加了解民生民情民想民感,拉近了党报与人民群众的距离,使人民群众第一时间接收新闻资讯,了解国内外政策法规及重大事件,群众对于事件的反馈也让党报编辑及时知晓民众舆论所想,这就证明受众对于党报与新媒体相结合具有很高的接受度与互动性。在党报与新媒体融合提出之初,厦门日报社率先组建了新媒体中心,率先在纸媒中成立网络电台、视频台,生产视听产品;率先成立专门拓展运营新媒体业务的公司,并在当年实现盈利。截至2019年10月,该社已经构建了当下各类主流媒体矩阵,阅读用户由曾经的20万人增长到现在的600万。厦门日报社的成功更加说明了党报与新媒体的融合具有必然性。

二、党报面临的巨大挑战

(一)实效性不足

新闻最重要的也是最具有特点的是“快”,任何新闻都要讲究其时效性。新媒体传播信息十分快捷,通过信息在网页、客户端的发布可以第一时间反馈到受众手机上,“通知”的形式让受众在第一时间获得了第一手信息。而党报还需要经过内容美工排版、印刷等制作,最后通过快递的形式邮寄到各机关单位以及不同受众那里,其信息的发布速度远慢于新媒体。与新媒体相比,当党报到达相同受众手里时已属于过时新闻。特别是对于一些突发新闻的报道,纸媒的速度更加滞后无法体现其时效性。所以相对于新媒体的速度与准确性,党报纸媒略显逊色,也无法得到群众的支持。

(二)互动性不强

新媒体通过微博、网页、公众号、微信等不同方式为受众提供了更多互动的平台,受众不仅可以在第一时间浏览新闻内容,还可以在新闻下方进行评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编辑和受众之间可以通过平台进行沟通对话,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不同受众之间也可以通过留言的方式进行交流,这样群众有了更多的发言权和话语权。而党报的特点是单向传播,受众没有发声的地方,编辑也不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受众反馈,对内容及排版等意见得不到及时了解和处理。

(三)党报信息量及视觉感不足

党报延续了传统媒体的特点,排版图片及文章内容有具体规定与模式,在内容上由于版面限制有很多内容无法呈现,而且对于很多图片都有固定的要求,但是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受众接收到的文化内容更加丰富,单一固定的图片无法引起更多读者的关注度和兴趣点。新媒体每天的内容都会及时更新,而且内容十分丰富,呈现的形式有图片、文字、视频,视频的出现可以使新闻更加直观,可以使受众感受到新闻的氛围,能够通过视频调动观看者情绪,用新颖的方式吸引更多受众,能够对党报内容产生兴趣,使其对受众本身产生影响。所以党报在内容信息量和图片视觉效果上与新媒体无法比拟,所造成的差距也就越来越大。

三、党报与新媒体融合的思考

(一)坚持党媒姓党,坚持内容为王

新媒体时代,信息呈现方式丰富、传播速度快,但也存在新闻质量良莠不齐、真真假假、谣言满天等问题与隐患。作为党报机构,关键还要从内容出发。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读者在哪里、受众在哪里,宣传报道的触角就要伸向哪里”,要坚持人民立场,增强党报公信力。

公信力即媒体在新闻传播中逐渐形成的被公众信任的能力,良好的公信力,是党报“安身立命”的根基。党报与新媒体的结合要坚持工作的核心是传达党的思想,一切工作要坚决服从党的指令和方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引领正确的舆论导向,保持社会主流风气符合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使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思想政治政策有一个透彻的理解,从而引导党员和人民群众万众一心,共同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我们必须充分把握新闻规律,精准定位受众需求。新媒体宣传主张要有群众视角,反映人民呼声要有全局视野,把宣传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呼声有机结合起来,其次根据新媒体平台党报信息量内容的增加,我们的内容要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努力创作出有思想、有品质、贴近民生的作品,使受众好理解,能够引导群众、鼓舞受众,引导群众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党报加强与自媒体合作关系,实现交互性

新媒体发展下自媒体的兴起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眼球,我们要加强与自媒体之间的合作,在内容、信息技术上以及编排思路上进行思路探讨,要多通过视频方式呈现党报内容,深化党报思想,将党报内容与自媒体自身渠道优势进行优势资源整合。在新媒体大背景之下,信息的传输是双向的,甚至是多向的。现在一些地方纸媒与新媒体相结合,策划线上线下共同活动,例如2019年大观新闻策划,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联合主办了“大连绿植一起来”系列活动,线上进行绿植浇灌活动,使人们可以在网络上进行种植,通过邀请好友,每天新闻打卡等方式将绿色环保概念植入人们内心。线下组织线上种植最好的前50名进行现场栽培,这种线上线下互动提高了活动影响力,同时也将环保意识宣传出去,值得借鉴。

(三)坚持一体发展

在新兴技术发展迅速的今天,报纸存在传播速度慢、时效性差、与群众互动性弱等不足,但也有其自身优点,如更加权威、专业。新媒体传播多元化、个性化、交互性、快速性、广泛性、全球性、开放性、丰富性更强,但存在虚假信息、信息导向出现偏颇等问题。因此,党报与新媒体之间要互相取长补短,党报可以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达到与新媒体相得益彰的效果。

四、结语

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党报与新媒体融合已然成为了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党报在传统媒体中占有绝对优势,在与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要不断发扬其主流媒体功能,通过不同平台的宣传来保持自身的良性可持续发展,要突破自身发展局限性,在内容、传播形式上下功夫,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有效融合。

猜你喜欢
党报受众群众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党报深度报道如何“深”入人心
一项持续九年的公益活动,让我们见证了党报的力量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党报新年改版潮:立一个“内容品质化”的flag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网络时代受众心理的分析和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