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质量控制

2023-01-11 16:05郭云湖南省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10000
中国房地产业 2022年11期
关键词:裂缝混凝土质量

文/郭云 湖南省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0

引言:

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其中所出现的大多数问题都是由于施工技术方面所导致的,因此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还需对施工技术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从而让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并且让混凝土应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得到有效的保障。此外,对于混凝土施工质量方面,一定要进行足够的重视,只有让混凝土施工质量得到保障,才能让混凝土工程的最终质量得到保证,并且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1、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分析

1.1 对于混凝土施工出现麻面的问题分析

在混凝土施工作业开展之后,如果对表面工作没有做好,这种情况下可能 会导致周边区域出现一些麻点和气泡等问题,这种情况就是混凝土的麻面问题。如果出现了麻面的问题,这种情况下会使得混凝土的表面质量出现严重下降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如果出现了麻面的问题,一般都是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对于细节方面没有控制好,比如模板的清洁度方面存在着不足,或者在模板拆除的过程中,没有重视做好保护的工作,这种情况下会导致混凝土出现二次伤害的问题,对于内部存在的一些气泡也没有进行及时的处理,从而就会导致混凝土出现了麻面的现象。

1.2 裂缝问题

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对于施工技术方面应用不当,或者管理和养护工作没有做好,这种情况下就会导致出现裂缝等问题,裂缝问题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受到影响,对结构的承载力以及稳定性等方面会产生直接的危害。所以,如果混凝土出现了裂缝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还需重视做好现场的管理工作,这样才能避免在混凝土的表面发生裂缝等问题。

1.3 施工人员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工程对于组装的标准方面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其中每一个构件的组装都需要专业的技术进行支撑,只有这样才能让各个环节的质量得到保证。但是在目前阶段,很多施工企业在选择施工人员的过程中,经常会选择一些临时的外来务工人员,这些施工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技术培训,自身的素质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在实际开展施工作业的过程中,有些施工企业也没有重视对他们开展专业的培训,很多施工人员对于一些比较先进的施工技术无法进行了解和掌握,所以导致施工的过程中会出现明显的不足,无法让工程的质量得到保证。

2、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2.1 基础浇筑技术的应用

在条形基础施工活动时,使用混凝土的浇筑技术之前就需要对木板两侧进行标记,合理地运用分层分段的浇筑方法,以此来提升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对各个基础层段进行衔接式的交互活动,保证每一层的混凝土质量都能够达到施工技术要求。假如是大体积的混凝土,那么就要有效保证混凝土具备良好的整体性,不会因为混凝土的收缩而造成裂缝,从而影响施工的总体质量,除此之外,还需要严格按照施工的各项要求来进行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应用工作,通过不同层、不同段的混凝土处理,有效保证裂缝现象不会出现。假如混凝土的浇筑不能够快速完成,那么就需要先设置相应的基础层,然后对其进行浇筑,在完成定量工作之后,就需要全面考虑混凝土的自身特性,保证其不会在使用阶段因为释放出水化热而造成收缩或者膨胀的现象,让混凝土裂缝的频率大大降低。

2.2 浇筑与振捣技术的应用分析

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离析现象,因此,应该对混凝土的自由下落高度进行计算。该工程中,将高度控制在2m内,当高度大于2m时,就采用串筒或者是溜管的形式进行浇筑。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应该遵循相关的施工工序进行,采用分层浇筑形式。每层的浇筑厚度要长于振捣棒作用部分的长度,大致为振捣棒作用部分的1.25倍,且高度要控制在50cm以内。需要注意的是,混凝土浇筑应该具有连贯性,前后工序要紧密连接。如果无法保证其连续性,那么就要尽量缩短每个环节之间的时间间隔,从而确保次层混凝土能够在前层混凝土凝结完毕之后结束。另外,振捣器以及模板中之间应该保有一定的距离,大致为振捣器作用部分的一半。与此同时,要对模板、钢筋、预埋件等进行仔细观察,一旦发生施工质量问题,就要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解决,确保后续施工的顺利展开。

2.3 柱、墙、板混凝土浇筑与养护

在混凝土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其中包含着很多施工内容,所以,对于混凝土的浇筑质量方面需要提高重视度,保证浇筑施工的质量。在开展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前,还需在底部位置先浇筑5-10厘米厚度的标号砂浆,之后需要开展分层振捣的工作,对于混凝土柱和振捣棒之间的距离,还需要重视保证距离。在对柱墙进行浇筑的过程中,在模板的侧面可以进行开动,之后可以安装上溜槽,然后需要开展分层浇筑的工作,并且需要每层浇筑的厚度都需要进行控制,控制在2厘米以内最佳。当浇筑施工完成以后,还需对模板的洞口进行封好。在浇筑的过程中,为了让混凝土的质量得到保证,还需尽量一次性完成浇筑的工作,在对施工缝开展处理的过程中,通常都需要根据相关的设计要求开展。

3、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有效策略探究

3.1 增强建筑质量的管理工作的意识

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还需加强管理人员的工作意识,意识决定着一个人的行为,只有一个人具备良好的意识,这样才能付诸于行动,如果管理人员布局别质量管理的意识,那就无法让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保障。除此以外,在开展混凝土质量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还需按照相关的工作制度有序地开展,这种情况下,管理人员还需重视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质量管控体系,从而让质量管理工作可以顺利的开展和进行,并且可以让管理工作的效果得到有效的改善。除此以外,还需让质量管理工作的奖惩制度得到有效的建立,如果相关的工作人员存在着一些工作上的不足,还需以此对相关工作人员开展相应的惩罚,如果相关的工作人员在管理工作上有所突出,还需及时对工作人员进行奖励,良好地采用惩罚制度,可以让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得到提高,并且可以对工作人员起到约束和管理的作用。此外,为了避免一些不良影响因素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产生一些影响,还需相关的管理人员在选择材料供应商的过程中进行重视,在对材料供应商进行选择的过程中,一定要对供应商进行全面的调查,比如供应商的经营诚信和相关证件等,需要重视选择一些服务质量较高的供应商,并且需要对产品进行检查。作为混凝土工程的质量管理人员,还需重视做好混凝土的搅拌工作,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各方面工作还需做好规划的工作,并且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与你数方案,对于混凝土运输过程中的整个过程进行研究,比如车辆的选择和运输的路线和实践等,这样才能让混凝土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

3.2 重视做好浇筑阶段施工管理

(1)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在浇筑的时候,对卸料过程中的高度还需要重视,并且对高度进行控制,如果在施工的期间出现了混凝土离析等现象,一定要重视起来。在一般的情况下,对于混凝土的卸料高度,通常需要控制在两米以下,在浇筑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经常采取的一些浇筑方式有直管浇筑方式和串筒浇筑方式等,如果是对竖状混凝土搅拌材料开展浇筑的过程中,对于高度方面需要控制在三米以内。在混凝土浇筑工作进行之前,还需要做好底部的填充工作,可以采用水泥或者是砂浆等做好底部的填充工作,对于厚度方面一定要仔细的控制,通常情况下需要控制在五厘米左右;

(2)在对柱墙进行浇筑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还需对其中可能出现的裂缝问题进行重点考量,为了避免在施工的过程中发生裂缝等问题,在对柱墙开展混凝土浇筑工作之后,还需在间隔一段时候以后,对其中的空隙开展浇筑的工作,对于浇筑的方式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并且需要保证混凝土和柱墙进行有效的附着,这样才能让沉陷问题或者裂缝问题得到有效的避免。如果梁板的长度超过了一米的情况下,还需重视做好单独浇筑的施工作业,这样可以让混凝土浇筑工作的质量得到有效的提高。

3.3 对混凝土原材料进行质量管控

在开展混凝土施工作业的过程中,其中会应用到很多种原材料,比如大量的水泥和砂石等,因此在施工之前,还需重视对其中的原材料开展检查的工作,对于供应商一定要进行仔细认真的选择,需要选择一些质量好和口碑好的材料供应商。在对混凝土进行运输的过程中,还需尽量让混凝土运输的时间得到控制,以此可以让混凝土材料的物理特性得到有效的保障,避免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出现离析或者分层等问题对混凝土的结构产生影响。在原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之后,还需对质量方面开展检查的工作,如果发现原材料的质量不符合相关的要求和标准,一定要禁止原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中。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还需对其中的各个环节开展管理和控制的工作,如果发现其中存在着一些质量问题,还需进行及时上报,并且对其中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之后根据研究的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让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问题的原因得到有效的避免。

此外,首先需要认真完成质控、品控管理,经过多方比价之后尽量选择口碑良好、资历深厚的供货商;在运输混凝土的过程中需要尽量缩短运输时间,以此维持混凝土物理特性,避免因分层、分离而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坍落度;原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时,还需进行质量抽查,不符合行业标准的材料产品严禁进场作业;对混凝土施工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管理控制,一旦发现质量管控问题立即上报,并认真分析原因,随后有针对性地制订解决方案,尽可能规避可能出现的混凝土质量安全问题,以便为后续的建筑施工工程提供基础保障。需要注意的是,混凝土施工工艺自原料配制拌和开始到浇筑养护施工结束,还需要进行不定期的随机抽检,全过程跟踪管理混凝土施工质量。

3.4 对混凝土配合比质量管控

因混凝土配合比不当引发的建筑质量问题比比皆是,以建筑用水为例,若混凝土拌和物含水量过高,就会产生很多的内部孔隙,从而使得混凝土构件强度大打折扣,因此有必要明确掌握每个原材料的比重标准。无论是建筑用水,还是水泥、集料、外加剂,实际添加用量都不能超过行业规定标准,以免造成质量安全问题,并影响后续的建筑施工管理。科学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质量管控是混凝土浇筑拌和、振捣养护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所在,也是保障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的必要措施。

水,水泥,砂,添加剂和一些矿物质能够保证这些组件,以更好地根据的混合比例达到建设标准。在混合步骤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整体也是非常重要的作用,搅拌混凝土在搅拌机的作用下,通常是充分的依靠搅拌机,但只是依靠搅拌机器还不够,还需施工单位做好搅拌过程中的顺序、量、时间的把握,需要形成均匀的混凝土的混合工序,严格按照混合过程的细节和各种要求的技术标准进行作业。

3.5 对混凝土施工质量进行管控

对于混凝土施工工程而言,科学的质量管控尤为重要,只有对各个施工环节及流程进行精细化的管理,才能将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控制在行业规定的标准内,以此实现对建筑项目工程的动态管理与监控。为了合理把控混凝土施工质量,建筑施工单位有必要指派专人完成原材料进场抽检工作,只有验收合格的产品才能进场作业;委派专门的质检人员定期对混凝土拌和情况进行抽检记录,及时发现更改日常施工存在的问题;指定专人负责混凝土结构养护工作,根据混凝土材料类别、施工现场气候定期进行洒水处理,以此确保混凝土构件始终保持湿润性;在寒冷的冬季还需要在混凝土构件上铺盖草垫、棉被等物品,以做好保温工作。

3.6 完善混凝土施工质量管控体系

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逐步完善混凝土施工质量管控体系,根据建筑项目工程特点及施工技术工艺制订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聘请业内专家分析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管控体系的可行性。要利用现代化技术,从混凝土施工实际情况出发认真完成测量实验,保证收集到的建筑施工数据信息精准无误。信息技术的科学运用有助于混凝土施工项目的规范管理,不仅能够协调好各项施工工艺流程间的关系,还能从根本上降低返工延误等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提前做好预测、制订应急方案,以实现合理控制施工成本、严格把控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

3.7 合理安排混凝土浇筑程序

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则需要发挥主导作用,通常情况下,倒入的整个过程中,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浇筑混凝土。在浇注过程中的初始阶段,需要打下科学基础,建筑施工人员需要做好刚性的计算和精确的尺寸测量。在浇注过程中,应根据其他因素和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情况下,每一层的分层浇注、高度低的浇注必须得到保证。为了保护整个项目的整体质量和施工效率,还需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发现变形和移位等情况,在浇注过程中,保证施工建设正常的程序,则需要观察每个模板的构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解决。

3.8 在冬季对混凝土施工质量进行控制的措施

(1)在冬季开展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有详细的技术说明,并且还需对施工环境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检查,对于环境中的温度还需开展预测,并且提前做好保温的措施,选择相应的方式进行升温等;

(2)对于保温的措施,还需进行科学合理的计算,选择质量好的保温材料,以此才能让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得到保证;

(3)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其中的配合比进行控制,并且对于外加剂的用量等方面也要重视,在应用之前,一定要做好相关的测试工作;

(4)在混凝土过程中需要做好冬季检查的工作,并且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在温度采样的过程中,还需对混凝土的内外温度进行采样,并且采用相应的措施进行控制,以防止出现裂缝,对于内部和外部的温度,还需进行监控,对于其中的温差度还需进行分析,从而选择合理的方式进行保温。

结语:

结合现在的发展而言,在混凝土建筑工程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未来的进步空间还是很大。另外,高层建筑和混凝土的结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施工技术中,要根据混凝土裂缝问题做出系统化的研究和预防措施,深入的分析裂缝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的提出补救的方案。总之,混凝土施工是建筑工程的一个重要环节,管理需要正确面对钢铁腐蚀斑,裂缝,如各种各样的问题,比例的材料、设备,并积极泵运输、混合、浇注、养护完成各方面的具体过程和质量控制,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积极改善管理模式,使整个项目的质量控制得到提高,实现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

猜你喜欢
裂缝混凝土质量
混凝土试验之家
关于不同聚合物对混凝土修复的研究
“质量”知识巩固
混凝土裂缝修补材料与应用
低强度自密实混凝土在房建中的应用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混凝土预制块模板在堆石混凝土坝中的应用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地球的裂缝
质量投诉超六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