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接轨现代幼儿教育的行与思

2023-01-11 02:56江苏省海安市七星湖幼儿园仲玉萍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2年12期
关键词:我园中华传统

江苏省海安市七星湖幼儿园 仲玉萍

缘起:电子班牌

小1班的电子班牌前,小丽妈妈正在观看女儿学习防疫七步洗手法的视频回放,小明奶奶也站在一边默默地看着,遇到巡视老师忍不住说:“老师,我想回看一下小明上次‘斗蛋’是怎么赢的?”……因为我园的电子班牌,不仅有幼儿签到打卡的功能,还可以展示幼儿在园里活动的照片、视频,所以幼儿、家长可以自主点击查阅。

电子班牌是幼儿现代教育的新媒介、新载体。在这里,我园教师作为践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见证者,也演绎着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魅力。一次次遇见幼儿家长在电子班牌前回放的视频,让我不禁思考如何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幼儿教育接轨。

“以文化人,文化可以立人,亦可立国,知文化而后知其力量,而后知为何传承、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是一个固本工程,是一项铸魂工程,要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成为中国人打底色的工程,也是幼教人保教保育的责任与担当。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广大幼儿的心灵自觉和行为体验?我们积极探索幼儿园优秀传统文化接轨现代幼儿教育的实践创新之路,渐行渐近,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果。

焦点:传统与现代的对撞

现在有不少幼儿从小就学英语、跳踢踏舞、弹钢琴等各种技能,或者仅仅是强调学习文化知识等外在的、物化的内容,导致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水土流失”,忽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幼儿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1.关注古为今用,坚持守正不移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指对幼儿的思想、性格、品行、礼仪、道德、气质等各方面起塑造作用的历史文化。尽管每所幼儿园都有其不同的园所文化,但无论他们有怎样的不同,究其根本园所文化都应是建立在汲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瑰宝之上的,只有这样的园所文化才有根源、有基石、有灵魂。而且在幼儿园开展适当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培养幼儿的文化意识、思维观念、价值认同、个性品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关注去粗取精,坚持去伪存真

传统文化虽好,但不能一股脑儿都灌输给幼儿,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新时代的价值追求,甄别筛选适宜的内容。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时要懂得取舍与扬弃,创新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结合幼儿教育的特点和实际,运用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价值观对传统文化予以选择,注意所选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时代性,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与实践活动,从而对幼儿产生积极的影响。

3.关注现代价值,坚持与时俱进

余秋雨说,不能一味地追求传统文化的过去,要强调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结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加以分析和整理,用现代眼光、国际视野辩证看待。传承绝不是为了复古,优秀的传统文化必须能够与自由、民主、平等、法治这些现代价值原则相协调,而不能与之相矛盾。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中的某些内容无疑具有时代局限性,所以并非所有的传统文化都具有传承意义。

主张:环境浸染,游戏浸润

1.融于智慧校园,技术设备智能化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我园积极打造智慧校园,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以智慧馆、录播系统、机器人活动、电子班牌、一体机、二合一笔记本等为媒介,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实现传统与现代音符的嫁接,让幼儿在充满现代化、具有现代感的园所内、场馆里,在开放、互动的环境下积极地参与游戏、体验文化,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幼儿教育之中。

2.创设“悦读”环境,七色课程体系化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文化之于人类,如同水之于鱼,感受不到其存在,其实无处不在,可以说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文献一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的成长。结合书香校园的建设,我园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朗朗上口的唐诗宋词、民间歌谣、民族乐曲等创设为听觉环境。我园的七色课程包括红色教育、温情教育、劳动教育、自然教育、纯真教育、开放教育、高贵教育——七色课程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我)都包含在内。

3.建构文化印刻,经典活动游戏化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一阵阵朗朗的诵读声从七色花剧场传来。一群身着古装汉服的大班孩子们亦步亦趋地走上台来,怀揣着对传统经典文化的敬畏之心,在“礼官”的引导下开始识字习礼的系列仪式——正衣冠、拜师长、朱砂启智、启蒙描红,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手执毛笔,端端正正地写下了“人”字。“立德修身、学而不厌、见贤思齐”,击鼓明志时,孩子们用坚定的声音道出了心中的志愿。

为了在班级中更好地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实践,同时为教师配备了《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等书籍用于学习和提升教师的文化内涵。我园利用“五馆四坊一剧场”现有场地,采用两种形式每天开展传统文化特色游戏活动,一是定人不定点,即让有特长的教师们定点在某个功能室,而幼儿们自主选择功能室开展活动;二是定点不定人,即每个班级有固定的时间段在某个固定功能室活动,使“一室定用”变为“一室活用”,使“一专一用”变为“一专多用”。通过每天、每周、每月的主题游戏活动,在耳濡目染的浸润熏陶中,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活动各环节,以经典活动游戏化的方式将童蒙养正的种子根植于幼儿的内心,促进幼儿获得人格及精神上的涵养及升华,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4.致力“水润童年”,教育无痕园本化

“水润童年”是我园的办学思想,“水无痕,爱有心”是我们的办园愿景,“教育无痕”是我们追求的最高境界。我国最早的教育哲学著作《中庸》开篇就提出了“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体现了我国古代教育哲学思想与现代儿童发展的契合,体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自信和理论自觉。幼儿需要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幼儿园依托中国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节、春节……这些特有的中国传统节日是向幼儿传递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契机,幼儿亲自包粽子、做月饼、包饺子,乐在其中,深深体验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认为保护天性、尊重个性、培养社会性,幼儿教育的理想状态就是“无痕”,在这看似柔弱无形其实无所不容的教育力量下,“将教育的意图隐蔽起来”,将幼儿不易理解的优秀传统文化“无痕”地浸染在氛围里,浸润到游戏中——既传承经典,又结合现代元素精准创新,为幼儿提供不一样的节日体验,让幼儿生动形象地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由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我园的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个环节,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全覆盖。

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并不是在教育教学中充满复古风,与幼儿的一日生活并不是相互割裂,而是时刻融入到幼儿的身边、体现在幼儿的活动中。“文化最后的沉淀是人,所以孔子跟我们说‘做个君子’”。行在路上,思向未来,我园在今后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将积极引导幼儿参与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让幼儿充分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促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更加深入童心,更加精彩纷呈。

猜你喜欢
我园中华传统
户外厨房诞生记
爱为本 绘美好
美育生活,艺术人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