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携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3-01-11 02:56西安交通大学医学校区幼儿园刘小艳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22年12期
关键词:共育家园中华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校区幼儿园 黄 烜 刘小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学前阶段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以家园共育的形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教育与幼儿的日常生活、教育紧密联系起来,培养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形成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

形成教育共识,共建家园育人环境

家长的思想认识、学识水平不同,在家园共育中就会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与参与程度。通过问卷分析:我园85%的家长和教师都认为当前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目标应是培养幼儿的民族情感及爱国心情怀,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行和行为规范,增加幼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

基于此,在实施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注重对家长和教师教育观念的引导,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形成合力,避免家园关系中幼儿园对家长的单向支配、让家长感到自己只是被动配合。

幼儿园可通过家长学校、家委会、家长会、宣传栏、家长沙龙、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方式宣传相关教育理念,让家长了解幼儿园课程目标和课程规范,理解自己在幼儿教育中的职责,同时幼儿园也采用各种开放的渠道听取家长们的建议和诉求,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开展形式丰富的活动促使家长主动参与、积极配合幼儿园教育。家长不但是幼儿园课程的建设者、参与者,而且要使家长成为课程和幼儿发展的评价者——如在活动之前,家长和教师共同制定活动方案,明晰活动目标和内容;活动中通过观察评价表引导家长有目的地观察、倾听、感受;活动后,引领家长对活动做出客观真实的评价,看到幼儿在活动中的学习过程与发展,让家长实实在在参与课程建设的全过程。

家庭和幼儿园必须在观念上、理念上达成一致,同时结合3~6岁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共同探索基于儿童视角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亲社会行为的教育内容,以适宜幼儿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的方式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培养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优化共育模式,为幼儿未来发展奠基

以家园共育为手段,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优化共育模式,涵养家国情怀,培养社会关爱,塑造人格修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幼儿形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品质。

1.构建共育目标,使家长融入幼儿园课程建设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幼儿园课程建设紧密融合,与幼儿园日常活动、主题活动、课程实施紧密结合。家园双方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是平等的双主体地位,家长的资源优势和专业特长可以促使教育活动不断优化,丰富幼儿们的实践经验。在参与幼儿园课程建设与实施的过程中,也能促使家长更加理解幼儿园课程目标、育人目标,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更积极深入地参与到幼儿园的课程建设中去。在常规的家长进课堂、家长助教日、半日开放活动等家园活动基础上,我们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班级”“好戏在心中”“演绎经典童话”“品二十四节气”“我爱中华传统节日”等主题活动,让幼儿在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更能感受到其作为民族精神的载体,蕴含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伦理道德等。

幼儿园的课程建设要基于园所实际,我园借助国内知名高校医学部附属幼儿园的资源优势,我们将中草药课程与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学内容、幼儿一日生活、重点活动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打造园所环境、推进课程实施。在家长的协助下,幼儿园开辟了“百草园”,在种植区、自然角也种植了数十种中草药供幼儿观察探索。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古代医学瑰宝,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药学家屠呦呦因在中草药中提取抗疟药“青蒿素”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和“共和国勋章”;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治疗中,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这些都是传承中医药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从幼儿园的百草园到大学药学系的药圃;从身边的中草药到了解“秦岭山中无闲草”;从集体教学活动到区域游戏“悬医阁”;从传统节日活动,如端午节家长和幼儿包粽子、做香包、认中药、识艾草、讲述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事,到勇敢者之夜活动家长和幼儿一起做药膳、品药饮、了解古代医学家的事迹;从望、闻、问、切的四诊法到中医对人类的贡献;从中草药的起源到有趣的中草药科学小实验;从中草药的药用价值到中草药在生活中的运用……中草药课程把古老的中草药与现代科学结合在一起,在家园携手共育的过程中把幼儿带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草药飘香,育草更能育人,幼儿在“做中学”“学中做”,体验并感受到中医药的博大精深,在幼小的心灵埋下了民族自豪感的种子,成为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接班人。

2.注重理念引领,使家庭成为实践场所

家园共育过程也是互相教育的过程,在家长转变教育理念的同时,其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也得到提升。家长们更注重自己的文化修养、言谈举止、一言一行带给幼儿的榜样示范作用,他们主动学习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形成,使家庭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场所。

以“我爱中华传统节日——春节”系列活动为例。春节正值寒假假期,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我的寒假计划”,了解过年的由来和习俗,感受浓浓年味中呈现出祖国的繁荣昌盛,在幼儿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寒假同时,也学会了规划自己的生活、学会了坚持,对幼儿来说就是诚信敬业的萌芽。不同年级各有侧重地开展相应活动:小班组的“春节有礼”主题,主要内容是拜年的礼仪、做客的礼仪、餐桌上礼仪等体现了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有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中班组的“文明和谐中国年”主题,主要内容是号召全家光盘行动;大班组的“致敬最美守岁人”主题,主要内容是家长和孩子一起寻找春节还坚守岗位、守护万家平安,为我们提供方便服务的人们——捍卫边疆的解放军战士、守护人民生命安全的警察、医院的白衣天使、公交车和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社区门卫和工作人员、快递员……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发现,我们的阖家团圆、幸福平安是因为总有人在默默守护,他们深刻感受到了守岁人带来的温暖,理解了寒风中依然坚守的爱国和奉献、敬业和责任。很多家长还和孩子一起,为最美守岁人制作短视频,为公交司机、社区保安、医院值守的医生护士等送春联、送“福”字,用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感恩与敬意。春节,坚守成为无数人外化于行、内化于心的选择,这关乎一个家、一座城、一个国。

3.创新家园共育形式,线上线下活动呼应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幼儿园的教育方法和活动形式,后疫情时代的到来,也促使幼儿园不断丰富课程形式和家园合作形式,家园的沟通合作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幼儿园很多活动,虽然不能使每个家长亲临现场,但通过云端共享也使家长能够亲身感受和参与。居家期间,幼儿园利用微信公众号推出“快乐在线”活动——亲子组合讲述中华优秀经典故事、分享传统游戏、传统手工、传统文化,老师、幼儿、家长讲述红色故事;利用各种公共平台建立的班级群,分享活动视频,记录幼儿发展,通过线上活动相聚云端;清明节到来之际,家长还和孩子进行了“网上祭英烈,云端寄哀思”文明祭祀活动,缅怀革命先烈,弘扬忠孝美德。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应用,为家园共育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只有不忘根本才能开创未来,只有善于传承才能发扬创新。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分,让时代精神和传统文化相融合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有益探索与实践,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养和浸润幼儿幼小的心灵,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担当。

猜你喜欢
共育家园中华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家园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寻找失落的家园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