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双减”背景下发展学生阅读思维的教学策略

2023-01-14 13:32杨梅
阅读(教学研究) 2022年12期
关键词:群文双减阅读教学

杨梅

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学习负担过重,极大地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和长远发展。要切实改变学生学习负担过重的现状,校内教学改革是其关键。“双减”背景下的阅读教学就需要教师以理念更新带动教学创新,在科学的观念指导下,实现课堂阅读教学的多元化。教师可以设计各种阅读实践活动,减少“无效阅读”,巧妙引导儿童进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在阅读中感受人物的情感,深入分析文章内涵。教师要淡化“讲”与“教”,着眼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有效的策略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唤醒表达兴趣,强化语言构建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优化课堂语言构建,提升学生在阅读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活力,培养学生主动“听”“说”“读”“写”的意识,在生动的体验和语言表达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为其心灵“减负”,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语文教学回归到自然淳朴的状态,使学生更好地习得语言。这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本真,也是语言学习最基础的开始。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设计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活动,利用强化、奖励、展示等多种有效形式,给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关注学生的阅读认知结构,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思考,将语言知识真正内化于心。

二、联系生活经验,开展真实读写

杜威曾说道:“在学校里,儿童的生活成为决定一切的目的。”可见,教学是以学生生活为中心的。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既有知识,在能动的学习中,激发思维,活跃身心,使其迸发出表达热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捕捉学生的情感体验,以此作为学生言语智慧的生长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学生进行读写时,教师应积极关注儿童真实的需求,发现他们的困惑点与兴趣点,关注他们对学习目标的了解,根据体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任务。语文学习的生活性就是让学生与日常生活广泛联接,让他们有更多的空间和时间去体验,去搜集和整理资料。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能够认识,并且能够在他们具体的分析和研究中总结出自身的经验和教训。这样的阅读教学减少了学生简单、机械的学习,并且对学习空间作了延伸,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加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借助群文阅读,激发思维生长

在阅读教学中,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提升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必要点。如果阅读中缺乏个性化的理解和深层次的思考,就会影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的提升。想要改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低、方式单一的现状,就需要教学者改变以知识传授为本位的教学观,强调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不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质疑、论证,激发思维生长。借助群文阅读可以启发学生在阅读中对学习内容进行分析和比较、归纳和总结、发现和创新,发展和落实高阶思维力。群文阅读需要教师设计一个议题,让学生在课堂阅读时,围绕群文阅读的议题进行阅读。学生围绕相关的阅读材料进行扩展,站在不同的角度分析文本内容。教师选择学生感兴趣或者有困惑的文章作为材料,充分注重“引导”与“激发”,“引导”是提出课文中心和重点内容中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激发”是激发学生内在感情,触发学生自主思维,围绕问题寻求解决方法,以便展开教学互动。通过群文阅读,让学生在富有探讨性的问题支架引领下思辨,达成阅读思维的进阶。群文阅读就是通过教者有效的指导和教育,在理性分析与感性体验等多重作用的驱动下,在学生对案例文本的分析、综合、评价、创新等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提升学生的决策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等。

四、进行学科融合,拓宽阅读维度

讲述、示范、模仿等是传统的阅读课堂中常见的教学方式,它们在解决具体的、单个的知识点问题上,是行之有效的。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核心素养”已成为育人目标,未来社会需要的应该是一种应用型、复合型、创新人才,即将儿童作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个体培养,以此让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成长。传统的教学方式与我们所需求的综合的、完整的、开放的问题解决能力是不能匹配的。基于跨学科融合的多样化学习实践,既能够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品质和综合的问题解决能力,也是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路径。跨学科融合将主观认知与客观现实有效连接,将理论知识与生命情感体验融为一体。这要求教师们聚焦真实情境下的问题解决,营造开放真实的学习场,这才是适应跨学科融合学习的教学方式。关注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有助于达到“知行合一”的生命境界,才能培养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不同学科之间进行整合关联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将本学科的知识与其他學科融会贯通,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升整体阅读价值。

总而言之,在“双减”政策下,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模式,积累语言运用经验,重视对文学意象的捕捉,学习思辨方法,从而真正实现阅读教学的“减负增效”。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扬大教科院附属杨庙小学)

猜你喜欢
群文双减阅读教学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初中群文阅读的文本选择及组织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群文活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