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与博儒桥

2023-01-14 04:31郁林兴
民间文学 2022年12期
关键词:孙老谋士暗河

郁林兴

在浙江省海宁市周王庙镇博儒桥村,有一条叫洛塘河的小河流,它穿村而过,一头直达钱塘江。

别看这不起眼的小河,它有许许多多非常奇特的现象。

其一,它在靠北边的张家湾处,湾中心有两个圆圆的,像两只大大的眼睛一样的风水墩,怪异的是,不管潮涨潮落,这两个风水墩就像浮在水面上似的,总是与水面保持着同样的高度。

其二,在博儒桥往东,大约一百米长度的一段,据说在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南方大旱,钱塘江几乎也干涸了,这小小的洛塘河早已断流,可就是这一百米左右的一段,却仍然波光粼粼,清清的河水永远取之不尽。而更为奇特的是,这河流表面的水,取来可以像油一样用来点灯。

其实,这还不是它最奇特的,真正让人称奇的,是在当地流传着的一个充满神话色彩的传说。相传在晋朝时,这洛塘河边建了个寺庙,名为净妙寺。这寺庙不大,但名气很响。

人们不禁要问了,这小小的寺庙为什么名气这么响呢?净妙寺除了香火旺盛,主要是寺内有一件特别的藏品,一根三四米长、一抱粗的鱼骨。据说,这鱼骨是东海龙王帐下鲸鱼大元帅的遗骸。

相传在很久以前,东海龙王最宝贝的小女儿,与鲸鱼大元帅有了私情,东海龙王一气之下,将女儿也点化成了一条大鲸鱼,然后把他们双双贬到了钱塘江,让钱塘江王好生看管。

这钱塘江王是个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的软心肠者。钱塘江王寻思,龙王把女儿贬到他的地盘,也只是一时之怒,因此,他不但没有责罚他们,还对他们相当照顾。为了暂时躲避龙王的耳目,他将这一对犯了天规的痴情“鱼”送到了洛塘河下一条没人知道的暗河里。这暗河有几丈宽,深不及底,一头与钱塘江相通,另一头直达浙江崇化。这一对鲸鱼在暗河里倒也很自在。

但是,纸总是包不住火,后来还是被东海龙王发现了内情。龙王龙颜大怒。他施展法术,逼鲸鱼元帅从暗河游到了钱塘江里,守候在钱塘江的虾兵蟹将一拥而上,与鲸鱼元帅展开了殊死拼杀。一时,钱塘江内浊浪滔天,最后鲸鱼元帅因寡不敌众,被生生地杀死。他的鲜血,把整个钱塘江水都染得血红血红。

当时,这场鱼神大战,让钱塘江边不知内情的凡人看得惊心动魄,目瞪口呆……

然而,世间的凡人又怎么可能知道河神海王之间的争斗呢?

第二天,博儒小集镇上出现了一个从未见过的卖鱼者,他卖的鱼体形比一头牛还大。其实这卖鱼者就是东海龙王变的,这大鱼就是昨天被杀死的鲸鱼元帅。龙王对鲸鱼元帅拐走他的宝贝女儿恨之入骨,他要将其身体卖给众人分而食之以解心头之恨。

但是,心怀慈悲的博儒民众昨天也目睹了钱塘江中的血战,今天看到有人卖这硕大的鱼肉,都避而远之无一人搭理。东海龙王恼羞成怒又无计可施,最后将鲸鱼元帅大卸成无数碎片,并将尸骨胡乱抛入了钱塘江中。

等到龙王离去,慈善的博儒民众纷纷来到江边,细心地打捞起鲸鱼元帅的尸骨,专门建了个冢,将其好自安葬。其时,净妙寺的僧人也参加了葬鱼,为了超度他,特地留下了他的一根肋骨,每天对着鱼骨为其诵经。

丈夫惨遭屠杀,龙王女儿痛不欲生,本想悲愤殉情一死了之,但看到世人所做的一切,心中极为感激,为了报答世人,于是忍着巨大的丧夫之痛,蛰伏在暗河中,默默地给世人以凡人不可能做到的回報。

大旱之时这洛塘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河水,就是她作法而成;那河面之水能够当油点灯,是龙王女儿忍痛吐出自身的油脂所为;而张家湾中那两个圆圆的风水墩,就是她用自己的双眼鼓成的,目的是观察天象,一旦发现异常,比如在台风、大暴雨等重大灾害发生前夕,她总会从地下暗河中发出一阵阵巨大的呜呜声,向人们发出预警。

这当然是一个传说。但是,在北宋时,苏东坡被贬到杭州任知州,这个传说传到了他耳中。苏东坡本来心中很郁闷,但听到这样一个传说,又正好在他的管辖范围,所以决定去探个究竟。

那天,他轻车简从,来到了海宁。此时,正值八月十八观潮时节,他乘兴在钱塘江边看了汹涌而来的钱塘江潮,不禁随口吟出了“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的诗句。

他无意中的一声吟诗,引起了边上一位白须飘飘的老者的注意,便随口赞叹道:“先生好诗文啊!”

苏东坡一听,当即打躬作揖说:“老先生谬奖,我乃苏轼也,本来是想来探访洛塘河的灵异之事,不想恰逢潮讯,就先随人来此一观这天下奇观。见这浪潮汹涌澎湃,就情不自禁胡乱吟诵了两句,让老先生见笑了。”

“想不到你就是大名鼎鼎的杭州知州苏大人。唯有你这样的大诗人,随口一说,才能吟诵出这样的千古绝句。”老者拱了拱手说,“在下孙氏,就住在洛塘河畔。您如果想要了解洛塘河的灵妙,可随老朽到寒舍一聚,我叫上当地的名士,与苏大人一同叙谈叙谈,不知大人肯赏脸否?”

苏东坡一听自是喜出望外,当即应允去孙宅一走。

听到现任杭州知州苏东坡答应去孙宅,老先生极为高兴,连忙带着苏东坡往家赶去。

一路上早有下人向乡绅作了通报。等到苏东坡到了孙宅,里面已聚集了一屋子的人。孙老把众人一一作了介绍,苏东坡一听,都是当地的名儒雅士。等大家把洛塘河下暗河的各种奇异怪事七嘴八舌地说了个通透,苏东坡不禁为这奇灵的洛塘河暗河深深折服。

此时,苏东坡手下的一个谋士,突然坐立不安。苏东坡知道这谋士精通周易,向来有测算阴阳之好,现在,看到他心神不定的样子,知道他肯定有了什么发现,所以悄悄地与他耳语了一番。谋士告诉他,这孙宅表面看很气派,但是,这个孙宅的位置,其实是犯了风水大忌。你看这孙宅,前面是横贯而过的一条小河,这叫聚宝河,会给孙宅聚财,可是,对面还有一条笔直的小河,正对着孙宅大门,《易经》上称作穿堂河,从风水上来说,会把孙宅所有的财气穿流殆尽的。

苏东坡一听,不免倒吸了一口冷气。虽然他与孙老只是刚刚相识,但凭他的第一感觉,他感到那孙老是一个心怀慈善之人。再说,这里也是他苏东坡的属地,他不希望一户好端端的人家,横里生出什么是非来。

孙老见苏东坡的眉头越皱越紧,感觉这知州心里肯定有什么事,于是小心翼翼地问道:“大人,是否有什么不祥之兆,万望实言相告。”

当苏东坡说出了谋士所言,众人都探头看了看,真叫一语惊醒梦中人,一干人都感觉到谋士的眼光独到,这孙宅的大门正中,正对着一条河,这不是穿堂河是什么?

此時的孙老也似乎有所悟,他说,这几年他家接二连三毫无征兆地出现了好多灾祸,他一直百思不得其解,今日听闻谋士之言,终于找到了原因,但求一个破解的良策。

谋士说,“从风水上说,正对大门的穿堂河,会把财气穿光,但是,只要有所遮挡,就可以把这损财的风水破了。”

孙老忙问,“那现在怎么做才能遮挡?”谋士说:“造桥,在那个正对大门的小河上造一座石桥,就可让孙宅保持永久平安。”

本来,这小河隔开了两岸,人们出行都很不方便,既然这样,孙老当即决定造一座石桥,在场的众人都说愿意出资出力,一起来建造这桥。

此时,一个乡绅提议,现在由孙老牵头、众人一起出资造桥,正好苏大人在此,何不请苏大人当场题个桥名?

众人纷纷称好。孙老赶紧拿出笔墨纸砚,让苏东坡赐下墨宝。

苏东坡想了想,说:“既然众乡亲如此抬爱,那苏某就恭敬不如从命了。今天,海宁那么多的名人雅士汇集在这里,我就取博儒两字为名,这桥,就叫博儒桥吧。”说完,铺开纸,取笔蘸墨,挥笔写下了三个大字:博儒桥。

苏东坡一干人离开孙宅。在回杭州的路上,苏东坡拍了拍谋士说:“你今天的所谓风水之说是假,让当地的乡绅出资建造一座方便民众出行的石桥倒是真,你这个谋士呀,为民众谋事,好。”

谋士哈哈大笑说:“什么事能瞒得过大人啊,我是看到那小河把两边的村庄隔开了,百姓出行很不方便,看到这么多的乡绅在,就随口胡扯了个风水说,那些乡绅果真信以为真,决定出资建桥了。我想,那洛塘河下暗河里的鱼精都不忘要报答民众,我怎么会不理解大人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一心为民的想法呢?”

不久,一座单孔石桥在孙家对面的小河上建了起来。桥上,就刻着苏东坡题的三个字:博儒桥。

因为桥名是大名鼎鼎的大文豪苏东坡所题,所以这座小小的石桥,名声还真不小,据说,好多名人雅士,路远迢迢也争相慕名而来一睹其真容。

从此,博儒桥成了当地一个响亮的地名。

现在,那座小石桥因为年久失修早经倒塌,但在那小河中,仍耸立着两根石料桥墩。桥虽毁了,但直到现在,海宁仍然留下了一个当地人感到很自豪的村名:博儒桥村。

这个小稿是应邀到浙江海宁采风后写的。文中的博儒村我是第一次去,去前对其一点也不了解。但一个故事人,到了一个新地方,自然会对一些古桥深弄产生兴趣。

当时我看到一条小河中有两个石桥墩,正对面有一圈石垒的地基,一看就知道这里曾经是一个不小的古宅。

一问果真如此,然后围绕这两个遗迹,我就找到当地的老人刨根问底地问了个究竟。果然让我觅到了“宝贝”,了解到此传说的几个关键点。由此写成了此稿。

我们常说,生活是我们创作的源泉,做个有心人,多留个心眼,有时好素材就在你身边。

猜你喜欢
孙老谋士暗河
长寿老人的“快乐大餐”
三国谋士贾诩:“跳槽”是个技术活儿
坝美的暗河
扣子里的智慧
古暗河系统差异连通与水淹特征研究
“松鼠爷爷”的趣味生活
六旬老人的追影梦
地下暗河
成语巧连线
百岁老人的“养生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