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田

2023-01-14 02:21陆惠明
民间文学 2022年12期
关键词:二娃河堤学问

陆惠明

北察村的责任田承包到期了,应村民们的要求,村里进行了重新分田。可没想到刚分了田,王二娃就把刘旺火堵在家门口,非说刘旺火分田有猫腻,为什么别人摸不到三角田,偏偏他一摸就摸到了,这三角田只生野草不长庄稼,让他种三角田决不答应,要是不给他换田,他就去镇里找领导评理。

刘旺火是村里的主任,他耐着性子跟王二娃说:“二娃,这次分田是公开、公平、公正的,我们听取了全村村民的意见,公开抽签,当场唱票,谁抽到就是谁的,当时你也同意的。”

王二娃急了:“我就是想不通,你刘主任怎么就能抽到前浜的肥田,而我为什么就是三角丑田,这不公平。”

围观的村民多了起来,大家七嘴八舌地议论,指责王二娃无理取闹,这是全村开会通过的。再说这三角田总归要有一个抽到的,大家都像王二娃这样闹,这田还怎么分呢?

北察村三面环水,外有长江支流大河江,三角田在大河江边上,南面是一片竹林,东面是河堤树林,长年没有日照,庄稼的产量确实差些。但三角田的面积大,村里为了公平起见,将面积对折算,综合下来差不多。可王二娃是村里的三角石头,不好弄。

刘旺火当着大家的面说:“二娃抽到了三角田,他要反悔,大家说说,该怎么办?”

大家都说谁抽到就是谁的,不能因为王二娃不讲理而坏了规矩。王二娃被大家激怒了,大声地吼着:“既然你们合起来欺侮我,那我就去镇里,我就不信没人管。”说完拨开人群就要走。

就在这时,刘学问从人堆里走了出来,高声地叫喊:“王二娃,先别忙着走,你确定不要三角田?那好,我跟你换,我抽到的前浜的田归你,三角田归我。但我丑话说在前面,换了之后你别后悔,再想跟我换回来就没门了。”

大家听了刘学问的话都一愣,这不是明吃亏吗?王二娃听了高兴地说:“这可是你说的,我决不后悔。刘主任,我们这就去办手续。”刘旺火也愣了一下,看了看父亲刘学问,不知道父亲葫芦里卖的啥药。刘学问朝儿子看看,意思是你只管去办好了。

王二娃跟着刘旺火去村里办好了手续,回来的路上他冷静下来,开始琢磨了,刘学问是个高深莫测的人,他为什么要跟自己换田呢?他肯定不会平白无故地跟自己换田。王二娃想破头也想不出来究竟为什么。回到家里,他问老婆。老婆也摇头,但她与王二娃想的一样,刘学问不是傻子,不会明知道三角田不好,还要跟他换。

刘旺火回到家里,见了刘学问就问:“爸,你为啥要跟王二娃换田?他自己抽到的,我们没必要迁就他。”

刘学问望着儿子说:“你是村主任,人家找到了你,说你办事不公平,你凭啥自己拿前浜的好田,而他要拿这三角田?要是他真的去镇里告状,你虽然能拿出公开公平公正的证据。但领导不会说你的手续有多合理,而是你的工作效率不高,办事能力不强,没有让老百姓信服。我跟他换了田,为公是帮村里的工作分忧,为私是不想让你为难。当然,我跟王二娃换田不是意气用事,这三角田大家都认为是差田,但他们不知道三角田有三角田的优势。”

刘旺火瞪大了眼睛问:“啥优势?”

刘学问继续说:“三角田种粮食确实没有其他田好,但是如果我们改变思路,把它的劣势转化成优势,说不定将来王二娃又要来找我要回三角田了。”

“这怎么可能?”刘旺火说,“王二娃得了好田高兴还来不及呢!”

刘学问笑了笑:“现在是信息时代,看看外面‘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绿色农业,农业旅游度假、农家乐、周末游到处都是。我们村三面是水,风景优美,完全可以发展特色农业。大河江的水资源非常丰富,休闲垂钓、游泳乐园、水上游艇等产业同样是发展的方向。我想先把三角田做个试验,如果成功了,可以擴大经营,让村里人转型产业结构,把我们村建设得更美丽,更富裕。”

刘旺火听得出了神:“爸,我怎么就没想到呢?这样一来,我们村的面貌就完全不一样了,这样看来三角田就是个宝田,它南有竹林,东有树木,风景独特,把它打造成农家特色的农业试验田,然后把这里的照片通过网上发出去,吃喝玩乐,民宿民居,完全是一派新农村的新景象。”

“你同意我的想法了?”刘学问笑道。刘旺火乐呵呵地点头:“一百个同意,你去规划,我来投资。”父子俩越说越来劲。刘旺火突然说:“到时候要是王二娃真的来要回三角田怎么办?”刘学问哈哈地笑:“到时候再说,你不是刚跟他办过手续嘛。”刘旺火摇着头说:“这人对手续的概念就像儿戏,但愿他能履行。”

第二天,刘学问就去三角田里指指点点,在一张白纸上画来画去。王二娃虽然换了田,但他一直惦记着刘学问要这三角田干吗。当他看见刘学问在三角田里点点画画,就忍不住问他这是在干吗呢。

刘学问就说:“你不要三角田,我要把三角田打造成村里的样板田,到时候让你追悔莫及。”王二娃鼻子里出气哼了一声,三角田世代没有好收成,这刘学问老谋深算,不会又在放啥噱头,引诱自己把三角田要回去吧!

过一天,刘学问去了一趟城里,经有关部门批准,允许他发展特色农业。于是他请来了泥瓦匠在树荫下盖了两间小屋,边上搭一个凉棚,四周修一条水泥路。然后他在有阳光的田里种上稻子,水沟里养了鱼虾蟹。田的外围用网拦着,养殖鸡鸭鹅等。

晚上,王二娃又跟老婆嘀咕:“刘学问不好好种田,搞这些花花肠子干啥?”他老婆也觉得好奇,说:“就是,他的花样最多,搞这些名堂做啥?”

大半年后,眼看鸡鸭鱼虾都长大了,刘学问就请城里的朋友来他的农家小院做客。朋友来了以后都说这简直像是世外桃源,尝了刘学问家的鱼虾鸡鸭都说市场上的不能比,大家赞不绝口,一边发朋友圈,一边忙着与亲戚朋友交流。

一传十,十传百,慢慢地有不少城里人开着小汽车来刘学问的田里,品茶,吃饭,聊天。人们都佩服刘学问的眼光,把休闲农业和观光餐饮合为一体,完全改变了人们对农村的看法。

没几天,北察大河江边上有个特色农家院子,环境优美,食材新鲜,原汁原味原生态,是个休闲游玩的好地方。这个消息迅速在各大网站、微信朋友圈、直播平台上传开。没多少时间,只要到了周末,城里来的小车络绎不绝,刘学问忙不过来,就让乡亲们去帮忙,杀鸡宰鹅、捉鱼捞虾,忙得不可开交。

晚上,王二娃回来,他老婆就跟他说:“听说刘学问一天就能挣不少钱。没想到当初我们不要的三角田,在他手里竟然成了宝。要是当初我们也想到这么搞就好了。”王二娃哼了一声:“这有啥,我们前浜也能搞。”他老婆不屑地说:“前浜有三角田的竹林吗?有树林吗?有大河江的风景吗?人家这是来旅游观光,前浜能看到啥?唉!怪只怪我们没有刘学问的眼光,明明捡了个宝,却拱手让给了人家。”

王二娃想想也是,当初三角田明明是自己的,现在却成了人家的,人家现在赚得流油,自己只有看的份。他越想越不是味,就跟老婆说:“明天,我就去把田要回来,不能让刘学问一个人发财。”

天刚亮,王二娃就去了刘学问家,又把刘旺火堵在家门口说:“这三角田本来就是我的,当时抽签抽的,现在我要讨回去。”

刘旺火气乐了:“你当时死皮赖脸地逼着我帮你换田,现在又想要回去,这是为什么啊?是不是看我爸搞特色农业有钱赚了眼红了?”王二娃也不客气:“刘主任,你话说得没错,你爸当初耍心眼,他明知道三角田是个宝,不告诉我,却跟我换了田,自己一个人发财,这门也没有,我得讨回去。”

村里看热闹的人听了王二娃的话觉得有几分道理。当初要是刘学问跟他说明白三角田的好处,王二娃不一定会跟他换。大家纷纷议论起来。

刘旺火虽然猜到王二娃可能会来要回三角田,但现在真的来要了,让他犯难了。父亲刚把特色农业搞起来,怕他也不会同意换回去。这边王二娃犟着不让步,这可如何是好?

正为难呢,刘学问从三角田里回来了,听王二娃这么一说,他爽快地说:“行,明天我们就把田换回来。旺火,你这就跟二娃去办手续。”

刘学问这么一说,让在场所有的人都呆住了。大家都给刘学问竖起了大拇指,说他有气量。王二娃虽然拿回了三角田,可村里人都说他太小气,耍无赖。

刘旺火给王二娃办了手续回来,又急着问刘学问:“爸,你的特色农业刚刚有了起色,为什么又把三角田让给王二娃啊?”刘学问说:“三角田本来就是他的,当初没跟他说搞特色农业,是因为怕他搞不成功,让他遭受损失。现在我搞成功了,还给他也无妨,最起码他能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我们有了经验就能继续创新开拓,去尝试新的模式。”

刘旺火心里佩服父亲的胸襟,但心里还是为他抱不平。

王二娃把三角田收了回来,每天赚了好多钱,心里好不开心。春天刚过,夏天来了,梅雨季节天天下雨,城里人都窝在家里不出门,王二娃的生意就清清淡淡。

雨季一长,长江汛期到了,各地洪水不断,大河江的水位很快超过了历史最高点,但大雨依旧没有停的意思。市防汛指挥部组织力量昼夜巡查,就怕洪水决堤给百姓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失。

持续的暴雨给大河江的河堤造成极大的险情,有多处河堤发生了渗漏溃堤的现象。防汛指挥部马上派人前去抢险。刘旺火这几天一直冲在第一线,当他得知大河江北察段有严重险情时,马上召集党员干部冲在最前面。眼看河堤就要被洪水冲垮,他当机立断,先让一部分人加固河堤,再组织力量筑第二道围堤。一切安排妥当后,他才发现了一个问题,这沙袋的泥去哪里挖呢?河堤边是断然不能挖的,挖了河床就有危险。最近的地方就是王二娃的三角田。可王二娃能同意挖田吗?他可不是一个好商量的主。

刘旺火找到了王二娃,把情况跟他说明了:“现在情况紧急,挖了上等的粮田太可惜,思来想去你的三角田最合适。最主要的是,三角田距离河堤最近,可减少抢险队员往返时间,节省体力,确保抢险成功。为了全村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只能舍小家保大家,你的损失以后村里想办法补救给你。”王二娃听了脸一横:“凭什么要牺牲我一个,我的田没了,以后怎么生活,补助能一生一世吗?哦!我终于明白了,怪不得你爸刘学问这么爽快地把三角田还给我,原来你们父子在这里等着我呢!告诉你刘旺火,要想占我三角田的好处,门都没有。要淹大家一起淹,要完大家一起完。”

刘旺火严肃地说:“如果你不同意我们在三角田挖泥,耽搁了围堤,河堤决口的话,首当其冲的就是你的三角田。”

王二娃急了,吼了一句:“你想在三角田挖泥,除非你爸把三角田换回去,否则别跟我谈。”

王二娃正说得起劲,只见刘学问从远处飞奔过来:“二娃,我跟你换,前浜的粮田还归你,这三角田给我,我刘学问说话一向算数,决不反悔。旺火,赶快让人装泥围堰,再迟洪水就来了,快快……”说着他与大家一起在三角田里挖起了泥。

王二娃呆愣着,没想到这刘学问还真敢换,这三角田挖了就没了,以后哪里还有特色农业,还赚啥钱啊?

村里人聽了刘学问在这紧要关头跟王二娃换地抢险,都在心里为他叫好。他这是在救全村人的命啊!王二娃啊王二娃,说你什么好,为了一己私利,竟然连全村人的生命财产都不顾啊!

很快三角田里就挖了几米深的坑,河堤加固了,二道河堤也筑好了,洪峰过时,因河堤及时加固,没有发生意外。

洪水退去,北察恢复了平静,平静过后,村里人都去感谢刘学问。村里人经过王二娃家时,没一个人理他。王二娃的老婆小声地说:“你呀,这事做得太绝了。”王二娃噘着嘴闷声不响。

这天夜里,王二娃突然胸闷难受,冷汗直冒说不出话。他老婆吓得脸色刷白,就在村口的巷子里死命地叫喊:“来人啊,快来人啊,救救我家二娃……”这声音在大晚上异常响亮,可村里没一个人过来帮忙。正在王二娃老婆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时候。刘学问冲了过来,背起王二娃冲进夜色。村口的公路上,刘旺火的车已等在那里,父子俩将王二娃送到了城里的医院。

经过医生及时抢救,王二娃的病情终于稳定下来,半个月后痊愈出院。王二娃回到家里,抓了一只鸡去了刘学问家,见了刘学问就低头说:“谢谢你救了我,我想还是把田换回去。这鸡你收下吧!”

刘学问忙摆手:“二娃啊!你病刚好,需要补补,鸡你拿回去。换田的事以后再说吧!”王二娃惭愧地说:“我几次三番跟你作对换田,你却不记恨,紧要关头还救我的命……”

刘学问笑了笑说:“二娃啊!乡里乡亲的都是应该的。我一心想让全村的人都过上好日子,让你也富起来。本来三角田的特色农业已经成功了,就指望全村人都能发家致富,没想到被一场洪水给闹了。现在这三角田变成了三角塘,你想换回去也行,但要等我把三角塘治理好了再跟你换。”

王二娃惊奇地望着刘学问:“怎么治理?”刘学问说:“继续搞特色农业啊!”王二娃来了精神说:“好,那让我给你搭把手吧,你让我干啥我就干啥。”刘学问点点头说:“好,就这么说定了。”

第二天,刘学问和王二娃来到三角田边上,刘学问说:“本来是田,现在是塘,既然是塘,我们就把鱼啊,虾啊,蟹啊养起来。”

王二娃手舞足蹈地说:“明天我就去围塘,然后去城里,拉鱼苗虾苗啥的回来……”

来年,三角塘里生龙活虎,刘学问搞起了野外垂钓。几个月后,他又去了趟城里,申请在塘面上搭建观光走廊、亭子等。城里喜欢钓鱼的人多,休息时间就来这里。在三角塘垂钓价格公道,服务态度好,老客带新客,来的人更多了,刘学问就让王二娃在家里办起了小卖部、小吃部、小炒部,又形成一个特色产业,解决了村里好多人的就业问题。

村里的生意慢慢好了起来,村里人就调侃王二娃:“你会不会再去跟刘学问要回三角田呢?”王二娃嘿嘿地笑了:“这回你们猜错了,是刘学问早就要跟我换田,可我不干。为啥呢?因现在这三角田是我们大家的了。”

这时,刘学问走过来,哈哈地笑了起来:“现在的二娃不是以前的二娃了,他心里也装着大家呢!大家说是不是啊!”村里人一起哈哈笑了起来。

猜你喜欢
二娃河堤学问
乐观
写文章
比多少的学问
“一”的学问
早春的河堤
鸡叫的学问
“贴秋膘”不等于吃肉,秋冬进补有学问
冻融循环作用下土质河堤的稳定性分析
新型有纺土工布在薄弱软土河堤工程中的应用
斯诗私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