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演播室技术在高校微课视频制作中的应用

2023-01-17 14:27
电视技术 2022年2期
关键词:演播室利用微课

徐 银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0 引 言

微课教学在我国教育领域的应用已经有一段时间。经过教学实践和摸索,微课已经逐渐成长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新型技术教学手段。它主要利用小型教学视频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学生创造多元化的教学情境。微课的利用重在课前的微课视频制作,但是传统的微课视频在录制过程中经常在场景转换和搭建方面遇到困难,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不同的场景。如果能把虚拟演播室技术与微课视频技术相结合,就能够对抽象的知识进行完美的 展现。

1 微课与虚拟演播室技术内涵

1.1 微 课

微课教学是以信息技术作为支撑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它以课件视频作为重要的载体,在视频中对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全过程的记录[1]。由此可见,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内容。一般来说微课视频的时间不会太长,长度集中在10 min以内,呈现出短小精悍的特点。微课视频的内容一般都是整节课的教学重点,内容集中,知识点密度比较大,主题鲜明。微课视频的制作必须服务于后续的知识教学。除了视频时间比较短之外,微课视频所占的内存也不大,一般为几十兆左右,可以在手机、平板iPad等智能学习终端上播放,帮助学生实现移动学习和在线学习。微课视频的主要功能就是对知识点的反复再现,特别是重点和难点知识。在微课的利用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制作视频的阶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教学内容,对教学的公式定理、词汇语法进行判断和分析,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学习内容,制作具有不同风格的微课视频[2]。

1.2 虚拟演播室技术

虚拟演播室技术是在传统的色键抠像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传统的虚拟演播室技术主要被运用于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中,是将真实情境与人物活动图像进行数字化的合成,利用蓝色红色作为背景对摄像对象进行拍摄活动。后期制作时,真实情境与人物动作结合,并且呈现出同步变化的特点,但是摄像机拍摄的现场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物理空间,它只是蓝色或红色的背景。利用虚拟演播室技术,能够根据实际节目制作的要求对活动空间进行转换,最典型的就是可以利用虚拟演播室技术把小演播室场景换成大背景的空间。相对于传统的演播室来说,虚拟演播室能够有效地节约舞台设计和搭建的成本,不需要利用巨大的场地或耗费大量的物资来搭建真实的舞台[3]。

2 虚拟演播室技术原理和运用优势

2.1 技术原理

虚拟演播室技术能够确保道具、人物处在计算机空间的三维场景当中,对虚拟对象进行交互处理,打造具有立体感的视觉效果。虚拟演播室技术的核心和关键就是利用摄像机进行跟踪,准确地追踪摄像机的焦距、光圈、旋转、摇移、俯仰等参数,同时,虚拟演播室能够把摄像机跟踪技术融入到计算机三维空间模型中,使前景与后景同步。除了摄像机跟踪外,虚拟演播室技术还可以利用色键合成技术,为拍摄对象加上距离参数,形成肉眼可见的透视关系[4]。

当前虚拟演播室技术最常使用的处理技术包括视频预处理、成像选择等。虚拟演播室技术可以利用三维场景制作处理软件帮助工作人员控制矢量,实现后期特效制作和渲染制作。

2.2 运用优势

2.2.1 打造身临其境的教学感受

在微课视频制作的过程中运用虚拟演播室技术,能够为学生打造身临其境的现场教学感受。微课视频制作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用视觉形象的方式打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录制微课视频的过程中,传统的微课视频录制背景单一,导致微课视频的录制与传统教学手段并没有太大的差别,缺乏立体感。而加入虚拟演播室技术,能使微课视频的制作发挥出强大的现场特效功能,让微课视频的画面随着讲解的内容而不断变化,实现空间场景的交互性,增强教学的现场体验感和可视化效果,提高微课视频的制作质量。虚拟演播室技术重在打造具有视听同步功能的微课视频,相比于传统的信息传播载体速度更快,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避免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之处[5]。

随着我国线上学习技术的不断完善,学生的信息化素养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微课视频的制作能够随着场景和背景的变化更加贴切地结合教学的重点知识,让传统的课堂教学更加多彩多样。

2.2.2 提高知识点分布密度

微课视频制作的宗旨就是把知识点在很短的时间内呈现出来。因此,微课视频相比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来说少不了要加大课堂学习的密度。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会调动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其中视觉占主要地位,占到80%左右。采用虚拟演播室技术制作微课视频,能够对知识点内容进行前期制作和后期加工,这样就能够在无形当中提高视觉内容所占的比重,呈现出微课视频抽象和形象相结合的特点,增加教学课堂的趣味性,打造轻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视频的后期制作过程中,虚拟演播室技术能够在视频上配上字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丰富教学元素,提高教学视频的流畅度和清晰度,便于学生下载观看。除此之外,虚拟演播室技术的使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能够对影像、声音等多重传输载体进行有机合成,打造身临其境、真实可见的教学画面,让学习对象观看微课视频的时候享受到身在其中的真实效果,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

2.2.3 有利于教学实践环境的打造

对于现代教学来说,实践教学非常重要。虚拟演播室技术的利用能够帮助教师再现各种类型的实验课视频场景。有些理工类课程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动作直观的演示,虚拟演播室技术就能够突破传统教学技术的局限性,把课程内容更加直观、直接地展现给学生,加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了解。在进行实验课讲解时,教师也可以对实验操作所需要的内容和步骤事先录制,进行剪辑等后期制作之后在课堂上播放,与传统的教学讲解穿插使用,让实验教学的步骤更加连贯,能从多元化的角度展示教学实验环节,让学生在教室中就可以体验到实验室的操作过程。此外,虚拟演播室技术还能够解决传统实验教学中的演示难题,它可以用镜头特写的方式对重要的步骤、动作进行拍摄,之后再利用后期制作技术对有关内容进行多次重现或重点突出,减少实验教学时间的浪费,尽可能地为学生还原出真实的实训操作场景。

3 虚拟演播室技术在高校微课视频制作中的应用策略

3.1 前期处理,合理布局

在高校微课视频的制作过程中运用虚拟演播室技术,首先要做好前期的拍摄处理工作,对微课视频的内容进行合理布局。在开始拍摄之前,教师和工作人员要对微课视频的重要内容进行仔细的研究和分析,用剧本的形式厘清制作思路,确定制作主题。在虚拟演播室技术使用过程中,要确保每一个镜头都经过细节化的处理,工作人员要加强与场景制作者的沟通,让视频的拍摄对象能够理解视频制作者的思路和意图,做好三维场景布局前的准备工作。另外,高校微课视频的录制过程要结合现代信息技术选择合适的录制内容,因此教师在录制微课视频的时候要对微课资源进行共享,既要借鉴优秀的微课内容为己所用,还要把优秀的微课教案分享出去,让微课教学题材和内容相互匹配。除此之外,要打造微课信息平台,把微课资源和教案上传到数据库中,方便专业内的教师能够实现资源共同利用。微课视频的制作要对片头片尾和视频主题的时间合理安排,后期制作中要对时间线合理切分,对课程教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突出显示,让教学内容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提高微课视频制作的整体观感[6]。

3.2 简洁明了,去掉多余画面

微课视频制作需要保证画面简洁明了、干净整洁,需要对多余的画面进行处理。利用虚拟演播室技术制作微课视频之后,要加强后期制作和剪辑,保证效果。完成视频编辑后,后期制作时要设置标清、高清、超清三种分辨率,使学生能够根据视频播放终端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画面清晰度。需要注意的是,高分辨率的视频其输出压缩率也比较大,必须要用MP4格式进行转换才能够正常播放。

3.3 三维虚拟背景和调色工作

利用虚拟演播室技术制作微课视频时,要利用特效对调色效果进行优化,对三维虚拟背景加以合成。具体而言,在拍摄之前要进行试录制,对摄像头角度、音量等参数进行调控,保障视频录制过程的完整性,尽量不要出现卡壳等现象,也不要因为过于追求速度而忽视了质量。工作人员可以进行光源编辑,增加画面的真实感,呈现出多光源和聚光灯的效果。在视频制作初期完成后,工作人员可以加上特效对画面进行调整,确保微课视频有良好的观赏效果,利用三维技术体现出视频背景的多变性,凸显讲课内容的实时性,让微课画面看起来更加有层次感。

4 结 语

虚拟演播室技术在高校微课视频制作中的运用,能有效提高微课视频的制作效果,帮助打造身临其境的教学感受,提高知识点分布密度,打造教学实践环境。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要重视前期处理与合理布局,去掉多余画面,善于使用三维虚拟背景,结合调色工作提高视频画面的观感。

猜你喜欢
演播室利用微课
新闻演播室灯光应急保障系统探讨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电视新闻演播室的环境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