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1例*

2023-01-17 07:24焦文静邵俊国朱秀丽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3年1期
关键词:血细胞骨髓粒细胞

马 鸣,焦文静,邵俊国,鹿 刚,朱秀丽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1.检验科;2.儿科,河北石家庄 050011

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临床上较为少见,仅占儿童血液恶性肿瘤的5%左右[1-2]。2018年5月,本院儿科收治一名MDS伴噬血细胞综合征(HPS)。

1 临床资料

患儿,男,2岁。因发热8 d,流涕6 d,于2018年5月27日来本院儿科就诊。一般检查:体温37.4 ℃,患儿发育正常,营养良好;精神差;全身皮肤无黄染、皮疹及出血点;双侧颈部可触及肿大淋巴结,最大约1.2 cm×1 cm;两肺呼吸音粗,无干湿啰音;肝肋下5 cm可触及;脾肋下1 cm可触及。胸片示:支气管炎。腹部超声示:肝体积增大,胆囊壁水肿。

血常规:白细胞 2.04×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0.37×109/L,血红蛋白 88 g/L,血小板计数 48×109/L。血细胞学形态检查示:幼红细胞约占1.00%,幼粒细胞约占2.00%。生化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180.6 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10.5 U/L,清蛋白28.8 g/L,三酰甘油6.05 mmol/L,铁蛋白>2 000 ng/mL;纤维蛋白原0.80 g/L。骨髓象检查示:骨髓标本为凝后涂片;粒系以中、晚期细胞为主,可见内外细胞质,偶见Pelger-Huёt核畸形及双核粒细胞,原始粒细胞占1.00%;红细胞系以中、晚幼红细胞居多,可见巨幼样变、碳核幼红细胞;巨核细胞199只,可见单圆核、多圆核及小巨核细胞;噬血细胞占2.00%;诊断结论:目前骨髓象显示粒、红、巨三系病态造血伴噬血细胞易见(图1)。骨髓活检(外送天津金域医学检验实验室)显示:骨髓有核细胞增生程度极度减低(Vol%:20.00%),粒/红比例略减低;粒系少见,以偏幼稚阶段细胞为主;红细胞系少见,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巨核细胞数量在正常范围内,示轻度病态造血,可见少量单圆核;结合骨髓细胞学,考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其他检查:C反应蛋白19.8 mg/L,白细胞介素-2受体>7 500 U/mL。进一步检查NK细胞活性:1.21%,NK细胞活性减低;EB病毒DNA PCR检查: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基因突变检查:阴性。临床诊断:1.噬血细胞综合征;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3.EB病毒感染;4.肝功能损伤;5.低清蛋白血症;6.支气管肺炎。

入院后,患儿病情危重,积极予地塞米松、丙种球蛋白及VP-16化疗;6月1日行腰穿,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测均未见明显异常;复方甘草酸酐及还原性谷胱甘肽保肝治疗;纤维蛋白原低,给予冷沉淀补充凝血因子;先后静点美洛西林钠、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抗感染治疗;并予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及维生素C支持治疗。经治疗复查血常规:白细胞 7.95×109/L,中性粒细胞计数2.63×109/L,血红蛋白 89 g/L,血小板651×109/L;铁蛋白87.88 ng/mL;白细胞介素-2受体887 U/mL;C反应蛋白1 mg/L;生化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30.6 U/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8.3 U/L,清蛋白43.5 g/L,三酰甘油0.86 mmol/L,纤维蛋白原1.79 g/L。复查骨髓象示:有核细胞多推至尾端;粒系以中、晚期细胞为主,可见巨幼样变及内外浆,偶见双核粒细胞;红系以中、晚幼红细胞居多,可见巨幼样变;巨核细胞132只,可见单圆核、多圆核及小巨核细胞;噬血细胞占1.5%;诊断结论:骨髓象较前次无明显变化。同时,患儿热退,肝脾较前缩小。评价为部分有效,病情好转,6月28日予出院。为定期治疗,患儿7月2日再次入院予VP-16化疗,顺利完成,病情平稳出院后,家长拒绝再次返院就诊,后未规律随访。

注:A为噬血细胞;B为单圆核巨核细胞;C为多圆核巨核细胞;D为小巨核细胞;E为巨幼样变双核粒细胞;F为幼粒细胞可见“内外细胞质”;G为碳核幼红细胞;H为巨幼样变幼红细胞;I为巨幼样变多核幼红细胞(瑞氏-吉姆萨染色,×1 000)。

2 讨 论

MDS是一组起源于干细胞的髓系异常克隆性疾病,以骨髓无效造血为主要特征,患者常表现为1~3系血细胞减少,易进展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1]。MDS患者构成以中老年为主,儿童MDS则临床较为少见。HPS是各种原因导致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并伴有严重临床症状的综合征,又称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LH),表现为患者组织细胞噬血功能亢进,病情较为凶险,特别是儿童患者往往进展迅速、预后较差[3-4]。EB病毒感染是病毒相关HPS最常见的诱因,儿童患者多见[3]。

噬血现象在MDS中并不少见,刘永春等[5]分析了25例临床确诊的MDS患者骨髓象,发现其中有5例患者可见噬血现象。KIM等[6]报道了1例8岁韩国女性患儿因高热、癫痫就诊,确诊为MDS合并HPS,患儿同时伴8号染色体三倍体异常核型,但EB病毒DNA检测结果为阴性。该患儿在经过40 d治疗后,因多器官衰竭及休克最终死亡。然而,MDS合并EB病毒相关HPS儿童病例,目前国内报道甚少。

外周血三系血细胞减低及骨髓象各系血细胞病态造血现象是MDS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儿童MDS属排他性诊断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AA)及AML是需与MDS相鉴别的主要疾病[2,7]。本例患儿以持续发热就诊,伴肝功能损伤、支气管肺炎及低蛋白血症,病情危重。血常规示外周血全血细胞减低,骨髓象分析可见三系明显病态造血,同时骨髓象与骨髓活检结果均未提示AA及AML,符合MDS特征。

患儿未检测到HPS相关基因异常,但其伴发热及肝脾明显增大,血清三酰甘油水平明显增高,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减低,血清铁蛋白及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明显增高,NK细胞活性降低,同时骨髓象可见噬血细胞增多,完全符合HPS诊断标准[8]。PCR检测结果示EB病毒阳性,提示该患儿可能为EB病毒感染相关HPS。

HPS总体治疗原则为抑制全身炎症反应并积极治疗原发病,本例患儿依据HLH-1994方案诱导治疗包括地塞米松、VP-16及静脉丙种球蛋白,结合保肝、抗病毒、抗感染及相关对症治疗,患儿C反应蛋白显著下降、肝功能改善的同时,HPS相关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均明显改善,但患儿贫血及骨髓象粒、红、巨三系病态造血无明显变化,符合MDS临床表现。而异基因骨髓移植是目前唯一可能治愈儿童MDS的疗法,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免疫抑制剂、维生素B6等[2,7]。患儿出院后家长拒绝返院继续治疗,后未规律随访,因此未能观察到该患儿的转归与预后。

综上所述,本例MDS伴噬血细胞综合征患儿临床较为少见,因此可为该类患儿的诊疗提供一定借鉴。

猜你喜欢
血细胞骨髓粒细胞
骨髓18F-FDG摄取模式在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骨髓浸润的价值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研究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分析
施氏魮(Barbonymus schwanenfeldii)外周血液及造血器官血细胞发生的观察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赞美骨髓
沙塘鳢的血细胞分析
全血细胞分析仪配套操作台使用体会
JAK2V617F基因突变在骨髓增殖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治疗进展